老马识途——马克·吕布和他眼里的中国(南方都市报 2010-3-2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08:12

老马识途

———马克·吕布和他眼里的中国

类别:国内新闻 作者:任悦 原创 浏览量:261  发布时间:2010-03-27 手机看新闻编辑此文
版次:GB32 版名:视觉周刊 读图 稿源:南方都市报 全国订报  

    北京,1965年。美术学院的党员干部正在游行抗议帝国主义与越战。

    北京,1957年。寒街上的三个小女孩。远处的三角屋架与近处的小女孩形成一个对比。

    广州,1957年。

    北京,1965年。琉璃厂大街。

    马克·吕布在中国街头拍摄。

    我手头有一本马克·吕布(Marc Riboud)的画册,名为《中国的三面旗帜》,这是我从一位朋友的手中“抢”来的。书扉页的签名显示购入日期是1998年,当时,距离我这位朋友第一次在国内看到老马的展览过去了2年。多少是因为那个展览,他才决定改行,去了荷兰,开始学习摄影。

    说到荷兰,从这里发端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年赛(荷赛)的巡回展览,1988年首次来到中国,对中国的报道摄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位朋友提及荷赛,他说最触动自己的是照片所显示的摄影师对被摄对象的人文关怀。之所以把谈话叉分到荷赛,因为在我看来,1996年马克·吕布的展览是继荷赛之后改变中国纪实摄影师观念的又一个重要展览,他被介绍给中国摄影师,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基于历史的角度去观看的珍贵。我手头这本摄影作品集,起始之处马克·吕布引用了法国诗人保罗·克劳岱的句子:“事物生生不息,除非我们将之抛弃。”摄影兴许就是这样一种拒绝抛弃的行为,每一个框取都是一种强调和重视,最终则构成了对历史的拾遗。

    1957年,作为世界著名的马格南图片社的摄影师,马克·吕布开始了他的第一次中国长途旅行,临行前,耳边不乏警告:“你看到的中国都是粉饰的。”这并没有成为阻挡他观看的理由。1965年,经过长达一年多的签证申请,他再次前往中国:“我在那里呆了和1957年一样长的时间,因为自那以后,我一直渴望再次回来,再看这个国家一次。我想要看更多,要看更清楚。”

    在他的旅途上,的确有很多无法随时停下来拍摄,必须要到酒店才被允许拍照的尴尬,但在他的文字里,我看到更多的是对周围人内心世界的打量,比如,年轻的翻译谈及恋人时候的羞涩。因此,他的照片并非是对这个西方人眼中颇为神秘的“红色中国”的窥视,而是以平常人看平常人的心态,又同时带着一点点的惊讶。

    这种惊讶,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再看这些照片时候的感受,父母生活的氛围仿佛就在身边。我们无法从中国摄影师的镜头里看到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他们的照相机不属于自己。这使得这些抓取自普通办公室、舞会、离婚的法庭等等的日常生活的照片成为我们今天去想象那个时代几乎唯一的视觉证据。

    继续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马克·吕布仿佛对中国着了魔,他的镜头里没有缺失80年代,90年代,甚至21世纪的中国。但当他照片里的中国影像逐渐接近我们眼前的世界,有人感慨:马克·吕布老了,拍照上没有什么招数了。对此,老马会如何回答呢?

    你可以将马克·吕布尊为大师,但拍照上他其实没有什么“花心”,如同一匹忠实的老马,他就那么一条道走到黑,他的行动就是他的回答,而他能够这么固执地拍下去,是因为他认定那是他应该走的路。说到这里,我似乎能够想象我们的后代的后代看到老马照片时那副吃惊和好奇的样子。

    新闻链接

    今年3月6日至4月2日,上海美术馆推出展览《直觉的瞬息:马克·吕布(Marc Riboud)摄影五十年》。为此,马克·吕布第22次来到中国。

    马克·吕布,法国当代最著名的纪实摄影家之一,1923年生于法国里昂。在14岁时,他的父亲给了他一台柯达相机,从此马克·吕布就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坚持抓拍,不干涉对象,只用现场光。随后,在玛格南图片社成立不久他就加盟其中。

    马克·吕布热爱中国和中国人民。1957年,他第一次踏上向往已久的中国,同年他发表了对中国报道的第一张图片。从那时起他先后数次访问中国,并相继出版了《中国的三面旗帜》、《中国40年摄影集》、《明日上海》等摄影集。

    图/马克·吕布(Marc Riboud) 文/任悦http://gcontent.nddaily.com/f/10/f101b3dd147d3e1f/Blog/2d3/4b852c.html 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10-03/27/node_5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