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时钟·奥运火炬 - 『 装饰 』 - 云梦期刊频道——期刊在线阅读——社会政治经济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8:02:37

筷子·时钟·奥运火炬

  | 内容摘要 | 本文以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筷子、钟表(包括手表)以及最近的奥运火炬为切入点,论述设计伦理的文化立场问题。当前,设计的伦理指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无论文化还是伦理,都是一种选择机制,总是在进行取舍,决定取舍的又都是价值观。所不同的是,伦理价值观的标尺是利益,而在决定文化取舍的价值观中,我们却可以感受到某些非功利因素。两种价值观在某些层面的冲突,可能值得我们在进行伦理思考时更多关注。
8 s/ L- m2 d4 ~8 C; H" S  [关键词]?筷子/设计伦理/文化立场 2 `8 K5 i: U# Y% |! h9 T, ?, l
  
0 ], S. [( L7 R- |/ y5 q: S5 T( @  
  Z* T2 w8 e  B' K7 o* n# r  1→明代象牙箸 山西太原征集 图片来源:《中国箸文化大观》
: U2 p6 P+ }& g! L) n) i& q9 u   ) o! Q" z0 _1 X
  2→专门为外国人设计的“筷子” ' `+ S* `! G; L) k8 Y
     _7 {% _* |0 K7 W* E1 C& S
  3→传统的指针闹钟 ( z" q  Q' A& W5 e
   $ o7 ^0 w$ A3 u7 i5 d% D3 {6 W
  4→数字式电子钟表 # \) M* ?6 U% {
   3 w6 g& T2 ~' l
  5→2008北京奥运火炬设计 % o6 X9 ~. ?5 O! `
  
3 \, ]6 _; Z+ l! c. }  筷子和刀叉几乎可以成为中西不同文化的代表。食色,性也。饮食文化可能集中了文化母体的多种元素,几乎可以看成是大文化中最根本的内容。餐具也是饮食文化的代表性内容,从中颇可看出一些深层的东西来。筷子强调的是人使用工具的能力,在能力的基础上,筷子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分割食物、夹起食物以及准确地选择食物;刀叉的功能合起来基本同筷子相当,从设计的角度讲显得笨拙了一些,但刀叉在使用上更为便利,几乎不用训练。当然现实中,文雅地使用刀叉也是西方人礼仪学习的内容,难度在于使用时不要发出声音。
) J( ~4 f5 I9 {  筷子和刀叉的对比牵涉到几个方面:首先,是适用性和通用性;其次,是强调人使用工具的能力还是工具更便于人使用;最后,是服务于何种进餐方式的问题。前两个方面有很紧密的联系,强调适用性比较多地考虑人使用工具的便利问题,强调通用性则可能忽略工具对某一具体任务的针对性,必然会强化人使用工具的能力,使同一工具能完成不同的任务。最后一个问题反映的是文化问题,餐具不仅是为了将食物送进嘴巴这么简单,其中也包含了人对饮食本身的认识。
6 f" s% i8 j  S, u! o( ^2 a
) o" M0 F6 R! G  g2 A$ A  如果以现在西方的普适性原理来看待筷子的话,很难认为筷子是以人为本的,即使在普遍使用筷子的中国,仍有相当部分的人群不能正确使用筷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某些人自嘲或被人嘲笑不会用筷子。这里的“不会”并不是指使用者不能用筷子将食物夹取,而是指使用者由于动作不正确导致夹取食物困难或者某些食物无法夹起。有时人们开玩笑,出一些题目难为使不好筷子的人,比如让人用塑料筷子夹凉粉或者花生米,相当于筷子考试。外国人到中国来,也都很愿意学习使用筷子,但短期内似乎不易学好,最后往往用筷子去戳食物,筷子又变成叉子了。相反,中国人到外国学习使用刀叉就没有这么困难,至少不会在进食上形成障碍(礼仪的掌握可能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了使用筷子的难度门槛,以现在的眼光看,筷子并非最好的设计。
$ Z- G+ Q/ N! U0 G  那么,从适用性的角度出发,筷子有无改进的余地呢?从设计原理来讲,筷子相当于人手指的延伸,筷子就是两个手指。对于其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来说,筷子的重要功能是夹。在完成夹的功能时,正确的使用方法是把中指放入两根筷子之间,形成一个转动轴,食指和无名指分别在两根筷子上用力。此时,很明显筷子形成了后方张大、前端向目标收拢的夹子,力量集中在前端的接触部位。对于使不好筷子的人来说,往往缺乏一个动作,即不能把中指放入两根筷子之间。由于缺乏中指这个空间,他们只能去使劲捏那两根筷子,大多数情况下是靠筷子和食物之间的摩擦力来取走食物,而此时筷子的形状由于前面有食物是前端张开,后部收拢,显然同正确使用筷子时所形成的关系正好相反,完成任务的难易程度马上就可判断出来。
6 v$ {+ t* ]8 A  i+ t8 A  因此,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若要改进大致可能有以下两条途径:一是增加筷子前端的摩擦力,这样对不同能力的人都有帮助,但这种帮助对使不好筷子的人来说效果不显著。第二条路就是从用不好筷子的人之所以用不好的关键部位入手,在两根筷子之间增加一个连接件和转动轴,那么筷子就天然地形成了夹子的形态。这样的话,使用筷子的难度就大大降低,实际上也就变成了使用夹子。从现代设计的伦理角度看,这样的改变是可取的。筷子作为一种大众日常使用的产品,其使用的便利性应该是首要考虑的指标。如果是一种新设计、新产品的话,它的使用还需要经过培训,那么它被接受的前景肯定不乐观。而作为一种传统形成的餐具,对它的伦理思考则必须站在一个文化的立场上进行。   @: A. ^+ j$ Z' T. s# d
  文化是一个很难精确定义的概念,有很多种解释,我倾向于认为文化是一种选择机制。即非此不可的事物我们不能以文化来论,只有在有选择的条件下,我们才可从选择的结果上判断文化的特点。落实到这个话题,即人要进食这件事不能以文化来论,但人们如何进食就是一个文化问题。因为人有许多种进食方式可选择,餐具也是同理。现在仍有一些人要捍卫直接用手取食的饮食方式,并开设了专门的餐厅,对于拒绝使用餐具的食客,这的确也是一种文化立场。
2 h3 v+ T& o% K4 e) K0 L  从中国餐具的历史看,勺和刀是较早出现的,称为“匕匙”。至少从文物出土的情况看,筷子的出现较晚,但筷子一出现就一直延续到今天。有趣的是,在勺的进化过程中,也出现了类似叉子的餐具,但只是昙花一现,并未得到延续,个中缘由恐怕也只能以文化的选择来解释。考古学家从出土餐具的情况推演当时的饮食方式,认为我国早期是以煮的汤羹类食品为主,在这种饮食方式下,匕匙就正好合用,而筷子的出现则同炒菜有很大关系。块状食物混杂在一起,筷子在拣选食物方面就有很大的优势,拨、挑、夹、翻等动作,显示了筷子灵巧的特点。另外,筷子作为手的延伸,十分适于共餐制,刀叉的合作则更适于分餐制。从卫生角度分析,分餐制的优越性显而易见,国内也有人推广,包括一些高级餐厅也曾经试行过,但至少目前来看,大家仍然热衷于共餐制的进餐气氛而无视其在卫生方面的缺陷,这也是一个文化立场的问题。
+ B9 |: \4 Q7 f1 R6 {) L  因此,从文化立场的角度分析,则筷子几乎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之道。筷子的形态同中国饮食文化的诸多方面紧密相连,其形态的变化将直接导致饮食文化的变化,甚至可以称为“革命”,而不会仅仅是变化。我们可以比较筷子和刀叉所反映的饮食文化的差异,使用筷子的人很少去戳食物,因此在我们的饮食中就有许多“有内容”的品种,比如包子、饺子之类,在外皮之内还有汤汁,一戳就露馅了。这一食物形态是十分有趣的,里面也包含了审美的态度,我们欣赏食物作为整体的状态,衍生出许多形象上的变化;同时,包子这种形态也同我们的其它文化产品形态有着同构关系,比如建筑中的院落式布局,外向封闭,内向开放,整个建筑也是一种“包”的姿态。“露馅”一词在中文里的含义之丰富显然也不局限于饮食。而多双筷子一起伸向食物的场面,可以有助于人们理解“同吃一碗饭”的意思。并且,在我们的文化中,把是否一起吃过饭作为衡量人际关系亲密程度的一把标尺。而西方的刀叉所承担的许多职能,在我们看来是嘴的功能的延伸,更适于享用食物而不是分配食物,很难想象几张嘴同时凑向食物的场景会是文明、有教养的。在西方的食品中也很少“包”的内容,叠加的手法用得更多一些,食品同工具之间的紧密关系在不同文化体系中是一致的。从审美上看,西方食品的外向性也是一以贯之。 + {6 x' q" H3 u9 I) z+ A
  抛开上述种种饮食文化方面的考虑,餐具的改良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餐厅在准备餐具时,是布置改良后的餐具还是传统筷子?任何一种一刀切的做法都可能会引发不快,都使用改良筷子,对能用好筷子的人来说是一种多余的关心,甚至反而造成使用不便;都布置传统筷子的话,就使改良失去意义;也可假设仍然使用传统筷子,但顾客可以要求使用改良筷子,那么顾客是否会提出这一要求呢?更大的可能是不会,因为提出这一要求等于承认自己能力有缺陷,会使要求者难堪。这些情况是否也是伦理思考中必须关注的内容呢?我们把眼光投向我们的邻居日本,可以看到他们对传统餐具已有一些改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们在汤勺的把上开了一个缺口,这个缺口的功能是可以把勺子挂在碗的边缘,而不至于滑下,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勺子滑进汤里,造成尴尬的状况。这样的勺在日餐厅或日式面馆广泛使用,传入中国的时间也不算短了,但对我们几乎没有触动。我们仍然使用传统的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中,能容忍某些功能上的缺陷,而不能接受一把有缺口的勺,这是我们的审美着眼点不同于日本文化,也是一个文化立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