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至1975年的四次全国美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35:47

控制面板 |短消息 |搜索 |会员 |帮助 |社区 |首页 |无图版
中国文革研究论坛 ->文革研究 -> 1972年至1975年的四次全国美展转到动态网页

--> 本页主题: 1972年至1975年的四次全国美展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qq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金钱: * RMB
贡献值: 点
注册时间:*

1972年至1975年的四次全国美展
1972年至1975年的四次全国美展
鲁虹
从1972年开始,新的艺术机构--国务院文化组(后改为文化部)每年都要举办一个全国性的美展。此外还先后举办了"户县农民画展"、"上海、阳泉、旅大工人画展"(关于这两个展览另有专章评介)。据主要组织者高绵得在一篇文章中介绍,四次全国美展中展出的2000多件作品是从各地区和部队推荐的1.28 万件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四年里,共接待观众达780多万人次,远远超过了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全国各美展。各国驻中国使节、各国专家和来华进行友好访问的外宾,也参见了展览。从整体上看,这几次展览,每次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这几次展览最突出的重要特点按高绵得当时的说法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一切资产阶级的垃圾被从画面扫除了,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革命的新生事物,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是美术创作的主要内容。"由国务院文化组美术作品征集小组选编的《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美术作品集》是我们目前能够看到反映"延座"展览最全面的一本画集。其中,以毛泽东革命实践为题材的12幅,革命历史画有8幅,塑造工农后英雄形象和反映各条战线大好形势有的24幅,以工农业建设及革命圣地为背景创作的新风景画17幅,余下的尽是根据各项政策,如认真看书学习、要准备打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创作的画。从此可见,凡与现实政治不相干的题材,即无论是现实的、历史的、还是人物的、风景的,都已不再为画家们所表现了。这也所谓中性艺术题材,包括静物画、风俗画、山水画、花鸟画在四镒全国美术展览上绝迹的重要的原因。对于定点,从权威的《人民日报》到受控于新艺术机构的评论家,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例如闻纪在《人民日报》1972年7月16日上发表的专版文章就认为该展览" 是我国革命美术工作者遵循《讲话》精神,不断提高路线斗争觉悟,坚持批判反革命修正主义黑线,排除来自‘右‘的和‘左‘的方面的干扰和破坏,积极用美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路线斗争服务所取得的新成果。"
1972年--1975年四次全国美展的第二个共同特点是,从表达新的题材内容与新审美需要出发,各个画种都提出了艺术创新的问题,而且,各个画种都呈现了崭新的面貌(关于这一点,在后面将会作专门分析)。事实足以表明,艺术风格的重要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社会背景对艺术功能的具体认可与要求;换名话说,具有新艺术兴趣的某个社会阶层的兴起,才是风格发生变化的原因。用纯粹的、风格的考察方法永远也不能解释"文革"新的艺术风格为什么会在该它登以时诞生。
1972年--1975的四次全国美展的第三个共同特点是,业余作者异军突起。仅举1972年全国美展为例,业余作者的作品就占有65%。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者是许多专家被剥夺了创作的权利,二者是出于政治上的目的,新艺术机构从政策上、行政上给业余作者大开了绿灯。圈内人几乎都知道,许多名为业余作者创作的画其实是专业作者花大力气修改过的,有些甚至是重画过。据有些介绍,当时从中央到地主都设有专家组成的改画组,他们的任务就是修改那些构思很好,技巧却跟不上的作品。例如著名画家靳尚谊、詹建俊、唐小禾、杨之光等都参加过全国美展改画组。不过,令新艺术机构没想到的是,这样做却促成了业余作者向专业化靠拢的倾向,因为业余者们一旦进入艺术的领域就会发现,艺术毕竟有自己的一套学问,这不是靠政治热情和生活积累可以代替的。虽然各级艺术领导及报刊后来不断提醒业余作者,不要埋头于艺术技巧的学习,不要重踏已往专业者走过的老路。可广大业余作者采取的方法是"阳奉阴违",随着岁月的推移,这些人中的不少进入了专业作者的行列。象江苏王孟奇、湖北的傅中望还是很优秀的专家。
1972年--1975年全国美展的第四个共同特点是,中青年艺术家大显实力。现有的资料足以证明,当时十分突出的作品,大多出于中青年艺术家手中,这些人完全是解放后由各美术院校按社会主义文艺的需要和苏式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他们既较好地掌握了搞社会主义文艺需要的一整套艺术技巧,如用画面描述故事的功夫,写实造型的功夫,构图的功夫等;又熟知党的各项政策。加上历经多次政治运动的锻炼,善于配合政治形势搞宣传。所以,当他们面对新艺术机构所提出的新艺术目标时,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式,探索出一套新的东西来。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受党的教育多年,真诚信仰《延安讲话》的精神,格外重视艺术的教育功能和"文以载道"的文化传统,他们当时的最大愿望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为宣传党的政策服务,做一个中国式的约干松,以实现用世之志和人生价值。比较起来,老一辈艺术家要可怜得多,他们要么被关在"牛棚"里,要么难以适应新的创作要求。只是在后几届全国美展中,参加全国美展的老画家才相对多了起来。关山月及少数老画家应算幸运儿,他们那善于适应形势搞创作的能力,使他们的作品在当时也很受欢迎。这现象的确值得专题研究。
文化革命之后以国家名义举办的第一个全国美术展,亦即"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晚会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于1972年5月23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举办了两个月。展出的270多件作品,分属国画、油画、版画、年画、宣传画、水彩画、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由于自1964年全国美术展览以来,一直没有举办过全国性的大型美术展览,所以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包括了文化大革命以来产生的一系列优秀作品,如《毛主席去安源》、《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等,要看作是对几年来美术创作的一次大检阅。展览开幕的第二天,权威的《人民日报》立即在头版头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长篇消息报道,标题是《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的指引下,我国涌现出一批优秀美术和摄影作品》。在这篇报道中,作者不仅认为所有参展作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明朗的色调,歌颂了毛主席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胜利,抒发了我国各族人民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描绘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壮丽图景,塑造了各条战线上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而且认为"作品题材的广泛性和形式、风格的多样性是这次展览人的特色之一。"考虑到中国报刊发表的消息多是由有关单位提供新闻通稿的事实,我们可以认为,作为主办单位的国务院文化组对展览是极为满意的,客观地看,1972 年全国美展基本从题材上和风格上确定了美术创作的大格局,对后来三届展览影响极大。
1973年10月1日,"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览 "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同时展出的还有"户县农民画展"。展期为一个月,这次展览的作者有很大一批是从事其它画种的"客串"者,正是他们,方使得当时的连环画与中国画创作呈现前所未有的活力。据《人民日报》报道,展出的97套连环画、168幅中国画,"热情描绘了毛主席光辉形象,反映了三大革命运动的重大题材,刻画了我们时代的工农兵形象,展览会反映出批林整风运动以来,我国美术工作者在发展连环画创作、致力中国画创新方面取得的新的成果。"这篇报道不认为,展览中的连环画作品"质量之高,形式之多样,都大大超过了文化大革命以前。"而"展出的中国画,无论是业余作者、青年画家的作品,还是从事中国画几十年的老画家的作品,不少都有新意。"除开当时必须要说的套话外,应该说这篇报道对该展的艺术评价还是比较客观公允的。不过,这个展览在配合政治形势上要比1972年的全国美展显得更为过火。因此有人用顺口溜来形容这个展览题材是:"补不完的衣裳,挑不完的水,扎不完的针炙,摸不完的被。"这次展览会期间,新艺术机构在北京召开了有各地艺术领导参加的"中面美术创作会议",中心议题是研究美术战线如何贯彻"十大"精神,提高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使美术创作为三大革命服务,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并在上两届展览的基础上,把1974年全国美燕尾服的创作质量提高一步。会议上王曼恬作了两次讲话,主要谈了国内外大好形势的问题,批林整风的问题,贯彻"十大"精神学习马列的问题,用美术作品歌颂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问题,以及加强党对美术创作一元化领导的问题。1974年全国美展的许多作品显示,王曼恬的这个讲话对广大作者的选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1972 年的全国美展一样,1974年10月1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一个综合性的展览。但规模要大得多。这次展览共展出647件作品,其中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年画、连环画、宣传画、磨漆画、水彩画、水粉画以及剪纸等等。它们分别展出在八个大厅里。据《人民日报》的报道说,这次展览中的"许多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都达到了新的水平。许多作品热情歌颂了伟大领袖毛主席,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毛主席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歌颂了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描绘了我国各条战线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的景象。西沙之战等重大题材,在这次展览中得到反映。广大美术工作者以革命样板戏为榜样,努力在自己的创作中表现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从各个不同侧面积极反映我国人民正在深入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热情歌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形象。这次展出的不少作品,造型很好,特别是版画、油画的水平有了新的提高。"需要提及的是,1974年全国美展虽然在为现实政治服务方面跃上新的台阶,但同时在一些作品中显示出了偏离重大题材,追求抒情和审美的新倾向--尽管这些作品都选择了十分革命化的题材,例如油画《耕海》(汤集祥作)和反映农村建设的一批新山水画就是很好的证明。另外,此次展览中有关"少(少数民族)、小(小孩)、渔(渔民)、女(美女)"题材的明显增多也是很好的证明。
1975年10月1日,"全国年画·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共展出年画作品261件,少年儿童美术作品472件。展期为两个月。它使在前几届展览中只占配角地位的年画一下变为了主角。很明显,新艺术机构如此而为是承继了建国初中央文化部的思路,即力图选择利于普及、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画种--年画来做好政治宣传的工作。另外,它也可促进年画的创作和出版,以解决自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家庭长期用"样板戏"剧照代替年画的问题。但是,比起文化大革命前的年画创作来,这届年画展览不仅在题材上彻底摒除了大美人、胖娃娃及一切"封资修的污泥浊水",而且仿效其它画种,注重了重大题材的表现和对工农兵英雄形象的产塑造。据《人民日报》的报道说:"这届全国年画展览展现了我国年画创作的新成就、新水平。许多年画作品热情歌颂我国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大好形势,努力反映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重大题材,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精神。不少作品表现了我国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学无产阶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文艺教育,卫生革命,以及各条战线的新生事物。"从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办公室编辑的《年画选集》来看,在1975年的全国年画展览中,传统木版年画与月份牌画的形式出现得很少,占统治地位的是红火明快的水粉画形式。这些画注重在表现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上下功夫,明显吸收了西画艺术的优点,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年画创作的旧格式,从而使年画艺术获得了新生,究其原因,关键是一大批从美术院校毕业的中青年艺术家积极投入了这次展览的创作。
-------------------------------------------------------------------------------
评者:
有一句话叫做“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在文艺上也是如此,“为艺术而艺术”那只是自欺自人的鬼话。毛主席说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在某些人看来已经过时,他们认为文艺可为所有人服务,只要是艺术!文革中的文艺主角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现在的文艺有什么呢?只有那俗不可耐,发着臭味的商业“文化”。工农兵学和一般的知识分子已经被边缘化,是不被遗忘的角落。偶尔再现也是表现他们痛苦和对现实的麻目,这是一种猎奇的眼光。我们根本不需要这种眼神。
文革中的文艺在世界文艺史上会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面对有些人的责难,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再现历史。
此文的作者,正好站在我的对立面。但他对文革美术的叙述,让我看到一段封尘的历史。
[楼 主] Posted:2005-08-02 00:44|
快速跳至 >> 文革论坛  |- 文革文献  |- 文革研究  |- 文革口述  |- 百花齐放  |- 万象视野  |- 时代民谣  |- 文革美术  |- 革命文艺 >> 论坛事务  |- 意见反馈  |- 版主交流
 中国文革研究论坛 ->文革研究

快速发帖顶端
内容:
HTML 代码不可用
使用签名
Wind Code自动转换
[查看帖子长度] 标题:
表情:
按 Ctrl+Enter 直接提交

Powered byPHPWind v4.3.2 Code © 2003-05PHPWind
This is html template view this page faster
You can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