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让人关注的通货膨胀兼收并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8:55:56

说说让人关注的通货膨胀

兼收并蓄 2010-09-16 18:02:53 阅读3 评论0   字号: 订阅

 

 

 

                                                                                     古老的通货膨胀问题

 

通货膨胀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是近大半个世纪的事情。在此以前,它只存在于一些国家的非常时期。在西方,人们通常是把通货膨胀与现代经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认为在古代,不存在纸币流通,货币流通中的问题主要是成色低、重量轻的劣质铸币所造成的混乱。但在中国,通货膨胀作为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却是相当古老的。

早在10世纪末,我国产生了最早的纸币。当时叫“交子”。以后还有“关子”、“会子”等纸币名称。纸币的大量流通始于南宋,当时官方发行的纸币叫“会子”。由于同时还有白银和铜钱流通,通过兑换,一般还能保值。后来大量发行,遂造成“物价益踊,楮益贱”的局面。“楮”,是那时人们对纸币的称呼。元代是典型的纸币流通,先后发行过“中统元宝钞”和“中统元宝交钞”。期间,大部分时间禁止金银私下买卖,禁止铜钱流通。除最初十余年外,纸币发行日益用于弥补财政赤字,于是出现了通货膨胀。比如,“至元通行宝钞”从其发行到废止先后69年,米价上涨60多倍。明代初年实行“大明宝钞”的制度,铜钱流通为辅。由于大量发钞,纸币迅速贬值,白银遂在经济生活中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金属。由此,才结束了从南宋开始的纸币流通历史。

 

                                                                                  对通货膨胀概念诠释的演变

 

关于什么是通货膨胀,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或《货币银行学》教科书的定义有三个特点:(1)时常将金属货币流通下的货币必要量作为衡量纸币是否过多的标准。由于纸币和黄金实际早已脱钩,这种把黄金作为纸币价值基础并由此派生出通货膨胀定义的观点已不符合实际。(2)单纯与弥补财政赤字挂钩,似乎只有财政赤字才能引起过多的货币发行。这样的定义事实上是不懂得现代金融体系在创造货币方面的作用和机制。(3)断言通货膨胀是阶级剥夺的手段,只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现象,社会主义社会不可能发生。但是,中国和苏联等国都程度不同地遭到通货膨胀的困扰。在这种情况下,将通货膨胀视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特有经济现象的说法事实上不成立。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有关教材中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大多引自苏联。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拚弃了如上的一些论断。但对于如何理解通货膨胀这个概念的内涵,还有不同的理解。一种见解强调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之间的区别。理由是,物价水平的变动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例如,由于价格机构本身的调整和变化就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商品成本构成或劳动生产率变动也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也有偶然的天灾、人祸引起物价总水平一时的上升,等等。这些物价上升都不应视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仅仅应该指流通中货币过多并由此引起的物价上涨。另一种见解是,把这两者区分开往往是非常困难的。事实上,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物价上升必须有增加的货币供给给予支撑,而过多的货币供给又往往是其他因素起作用的原因。因而认为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这两个概念可以等同使用。

 

                                                                                  西方对通货膨胀的一般界说

 

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通常将通货膨胀定义为: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这个定义包含一下几个关节点:(1)强调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作为考察对象,目的在于与股票、债券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像区别。(2)强调“货币价格”,即每单位商品、服务与货币数量标出的价格。是要说明,通货膨胀分析中关注的是商品、服务与货币的关系,而不是商品、服务与商品、服务相互之间的对比关系。(3)强调“总水平”,说明这里关注的是普遍的物价水平波动,而不仅仅是地区性的或某类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波动。(4)关于“持续上涨”,是强调通货膨胀并非偶然的价格跳动,而是一个“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具有上涨的趋向。

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还有以下种种界说:

--------通货膨胀指的是需求过度的一种表现,在这种状态下,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通货膨胀是货币存量、货币收入增长过快的表现。

---------通货膨胀是在如下条件下的物价水平上涨现象:无法准确预期;能引发进一步的上涨过程;没有增加产出和提高就业效应;其上涨速度超过安全水准;由货币供应商的不断增加来支撑;具有不可逆性。

---------通货膨胀是货币客观价值的下跌,其度量标准是:黄金价格;汇率;在官方规定金价或汇率条件下对黄金、外汇的国度需求,等等。

 

                                                                          通货膨胀的分类

 

在经济分析过程中,人们还可以不同的标准,对通货膨胀进行了分类。

按市场机制的作用把通货膨胀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按价格上涨速度把通货膨胀分为爬行通货膨胀、温和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按通货膨胀预期把通货膨胀分为预期通货膨胀和非预期通货膨胀;按通货膨胀的成因把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和体制型通货膨胀。

从价格上涨速度的角度对通货膨胀的状态进行区别,关键在于说明爬行、温和及恶性三者的具体数量界限。在20世纪60年代,发达工业国家的公众大都认为年率6%以上的通货膨胀就是难以忍受的了,可视为严重通货膨胀;如果年物价上涨率达到两位数,则可以认为发生了恶性通货膨胀。70年代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垄断提价等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使得人们对恶性通货膨胀度量的标准,在看法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而进入八九十年代,无论是出于拉美债务危机,还是苏联、东欧的激进式改革,再者是亚洲金融动荡等具体原因,相当一部分国家频频出现3位数以上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定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状态的衡量标准,至今仍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一些经济学家只是对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上涨速度作了属性界说:如把物价上涨年率不超过2%----3%的状态成为爬行通货膨胀;把每月物价上涨速度超过50%的称为恶性或极度通货膨胀,等等。至于何谓温和通货膨胀,甚至提出一个说法也不容易。

 

                                                        中国改革以来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若干观点

 

经济体制改革以后直至1997年下半年以前,物价持续上涨的事实推动了对中国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较有特色的假说。

1.       中国的需求拉上说:在中国,比较传统的是从需求拉上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较有代表性的思路有两种。一种思路是把货币供给增长过快归因于财政赤字过大,财政赤字又由投资,特别是基本建设投资过大所引起,并由此说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这种思路的形成是与改革开放前财政分配居于国民收入分配的核心地位相联系的。另一种是将通货膨胀直接归结于信用膨胀的结果。这种思路的形成是以改革开放后信贷分配货币资金的比重急剧增大为背景的。两种思路的共同点是都重视货币因素在通货膨胀形成中的直接作用;不同点一是强调财政,一是强调信贷。但力求客观地、综合地分析财政与信贷各自所起的不同作用以及中国特定体制下两者的交错影响已是主流。比如有这样一种典型的分析:财政对国有企业亏损应补未补而占压国有银行贷款的“信贷资金财政化”现象的大量存在,是直接导致信用膨胀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信用膨胀则直接支持过多需求的形成。

2.       中国的成本推动为主说:重视成本推动因素作用的,也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重点强调工资因素的关键作用;另一种观点则是强调应综合考虑原材料涨价对企业造成的成本超支压力和工资增长速度过快这两者的作用。

关于工资因素在物价上涨中的决定性作用,是这样剖析的:商品的出厂价提高迫使零售价提高,而出厂价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工资成本(包括奖金在内)加大;工资成本加大源于企业职工的个人收入最大化行为;企业职工追求个人收入最大化的愿望之所以能变成现实,原因在于企业管理者与职工个人利益方面的同构性。强调也必须考虑原材料涨价因素的背景,是由于改革中为了改变原材料与制成品比价不合理状况而对前者的价格多次调高。但这种调高并不是由于这些部门的工资特别高于其它部门,因而不能把原材料涨价的因素并入工资因素之内。

不论企业产品成本大幅度增加的原因为何,也不论其是否合理,对于企业来说用提高出厂价的办法来消化最为简便。当然,有可能实现提高出厂价是以市场需求较旺为必要条件。

3.       结构说:中国的结构性通货膨胀说,其基本论点是:在供给与需求总量平衡的前提下,如果某些关键产品的供求出现失衡,同样会引发通货膨胀。具体的分析是,初级产品的短线制约是结构性通货膨胀的主要促成因素。自从1978年价格计划管理逐步弱化以至基本放开以来,初级产品价格变动主要受供求影响,而短缺更使其不断上涨。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成本推动,导致成品价格上涨。

还有一种论证意见是,国家为了改变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企图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为此采取减税和增加货币供给等措施对这些部门进行投资并从而造成货币供给过多,需求过大。并认为可以称之为结构性的需求拉上。

4.       体制说:相当一部分人倾向于从体制上寻找中国通货膨胀的终极原因。他们认为,由于不具有破产和兼并机制,产权关系不明晰,在资金上吃国家银行“大锅饭”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等,使得投资效益很差甚至无效益,风险也有国家承担。同时,在企业半停产或停产时职工也照拿工资,或者即使企业产品无销路也能得到国家的贷款支持。这种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必然导致有效供给的增加与有效需求的增加是不成比例,而需求的过度累积最终必然推动物价上涨。这种论证实际上是剖析需求拉上之所以产生的原因。

5.       摩擦说:摩擦性的通货膨胀是指先今特定的所有之关系和特定的经济运行机制下,计划者需要的经济结构与劳动者所需要的经济结构不相适应所引起的经济摩擦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具体说就是:在公有制特别是国有条件下所存在的积累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外在地表现为计划者追求高速度经济增长和劳动者追求高水平消费的矛盾。国家追求高速度经济增长往往引起货币超发,劳动者追求高消费往往引起消费需求膨胀和消费品价格上涨。这时从体制上的角度说明需求拉上的起因。

6.       混合类型说:有人还将中国近年来的通货膨胀概括成混合型通货膨胀。他们认为,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是十分复杂的,应该将复杂的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分成三类,即体质因素、政策因素和一般因素。体质因素不仅包括企业制度因素,而且还包括类如价格双轨制、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以及体制改革进程中各种新旧体制难以马上磨合衔接到位等等。政策性因素是指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不当对社会总供求均衡带来的不利影响。所谓一般因素,则是指即使排除体制和政策选择不当因素的影响,单纯由于经济成长和经济发展等过程也存在足以引发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中性原因。例如,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很小,而人口众多且其增长率相当难控制。在土地的农产品产出率为一定的条件下,这就足以在一定时期后形成本国农副产品生产与需要之间的巨大差距。假若外向经济调剂能力有限,那麽,这种既非体制又非宏观政策的因素就足以形成对农产品及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很大压力。既然体制性因素、政策性因素及一般因素交互发生作用,那麽把这种通货膨胀称之为混合型才较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