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中国第一颗核弹的海晏基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41:05

上星站旧址,1964年第一枚原子弹即从这里运赴罗布泊。滕磊 摄

核武器研制基地爆炸实验场旧址。滕磊 摄
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天,在北京工作的一对恩爱夫妻各自接到上级通知,要求他们去参加一项秘密的工作,而他们自己并不知道要到哪里去,也不知道要去多久。离别是痛苦的,然而他们为了神圣的国家使命,擦干眼泪,分别踏上了陌生的征途,数载杳无音讯……
几年后,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荒漠试爆成功。在震惊世界的同时,一场盛大的庆功宴也随之举行。宴会上两夫妻惊喜地团聚:原来他们接受的是同样的使命,虽然彼此见不到对方,但是却一直工作生活在同一片美丽的草原上——这里就是青海省海晏县西海镇的金银滩。
建国初期,面对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国际环境,国家决定创建中国核工业,研制核武器。1956年,周恩来向中央报告,建议成立原子能事业部(1958年改为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主管我国核工业。同年,中央决定选址建设核武器研制基地。由于这项工作的特殊性,人烟稀少、平均海拔3100米的金银滩草原最终承担了这一艰巨使命。一切从零开始,为了保密,这里对外称国营221厂、青海矿区、青海机械厂筹备处、青海第五建筑工程公司等。夫妻二人与万余名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和科研人员一起,隐姓埋名,夜以继日,共同挺过了高原缺氧、气候多变、给养匮乏等恶劣条件,从三顶帐篷起家,逐渐建设起18个厂区,4个生活区,包括总指挥所、研发厂、发电厂、爆轰实验场、科技楼、图书馆、文化宫、将军楼、黄楼等集科研、生产、生活为一体的完善的研制基地,建筑面积56.4万平方米。为保障研制工作,还建设铁路专用线38.9公里,专用公路78公里。
在这些看似简陋,却配备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的基地里,科研人员很快攻克了原子弹的理论计算、物理爆炸试验、核材料提取、生产等各项关键环节。1964年的一天夜里,第一枚原子弹从上星站小心启运,徐徐开向新疆罗布泊。此后,海晏基地又研制出中国第一枚氢弹。1987年,为了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家作出了撤销221厂的决定,并于1993年开始对基地核设施进行细致彻底的无害化特殊处理。2001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历史的见证,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逢国庆,我们不能忘记海晏,忘记那些为国防安全作出卓越贡献的两弹元勋:王淦昌、钱三强、邓稼先、郭永怀、朱光亚、周光召……还有那些与夫妻俩并肩战斗、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们。  (国家文物局 滕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