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佛教信仰與和諧家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11:18

第六篇

佛教信仰與和諧家庭

(香港六宗教思想交流會演講詞)

 

和諧,是內心的創造

和諧,是生存的智慧

    作為香港佛教界的代表,我首先向今天與會的大善知識、諸上善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親切的問候。

    我非常感謝本年度六宗教思想交流會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而又十分宏大主題——《宗教信仰與和諧家庭》。

說它非常重要,因為這很現實,是生活中的現實,是具有社會普啟遍性的現實。

說它十分宏大,因為家庭問題的探討,涉及到了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不可能沒有“家”的人。既涉及到“家”又涉及到“人”,就不簡單了。這不僅會涉及到道德、倫理、法律、人生哲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諸學科,而且還不能脫離了歷史的、時代的考察。

比如,在中國文化中,我們的古人強調修身齊家,而後才是治國平天下。那時,講五倫,守五常,重孝道。“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方”。富貴人家,克繩祖武,蘭桂齊芳;貧寒之家,菽水承歡,不棄糟糠。嫁過去,白頭偕老;娶回來,終身不二。所以,古時候,四世同堂,兒孫繞膝,瓜瓞綿綿,天倫共用。昨天誰能挽留?時間不會凝固。門轉星移,世事滄桑,你死我活,城頭變幻,歷史釗已舊貌換新顏。《紅樓夢》裏賈母、賈政的那個家庭,《雷雨》裏周樸園的那個家庭,《家、春、秋》中覺新、覺民的那個家庭,甚至黃世仁的家庭、揚白勞的家庭,電視劇《大宅門》的那個家庭,都已成為歷史煙雲,隨風而去。要說,也只是作為藝術作品和歷史回顧而留在舞臺和螢屏上吧。在今天的現實中,人們還是不能不面對市場經濟、面對商品社會、面對競爭壓力、面對當代的價值觀。我們的古人,可萬萬沒有想到今天的單親家庭、丁克家庭、混合家庭(離了婚的男女雙方,再婚了,太太帶了前夫所生的子女過來,先生也有前妻所生的兒女,同父異母的姐妹或同父異母的兄弟,又合成一個混合家),還有甚麼同居、分居的家庭,種種型態,不一而足。難怪哲學家、社會學家要驚呼:嚴格意義上的家庭正在解體(注1)。還有人擔心,家庭在現代社會中所占地位極底。甚至有人憂慮家庭是否會崩潰。(注2

今天強調社會的多元,也尊重社會的多元。家庭社會的細胞,家庭形態的多元,不是今天的現實嗎娜拉走後,就不會再婚嗎?無論怎麼變,家庭的基本成員,離不開夫婦。有夫婦就會有兒女。有兒女必然有父母。夫婦(父母)兒女,這就是最基本的家庭。一個人的成長,猶如一棵小草、一株樹苗,家庭就是他賴以自下而上的最早的土壤。除了孤兒院的兒童,父母總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第一位啟蒙者。人的教,人的人格教育也是從家庭開始的。父母的生養之恩,劬勞之苦,這是任何人都不能也不應忘記的。在人類文化學的意義上,具有歷史悠久傳統的家庭,成都市為社會生活的基礎,才有了國與家的堅強的感情紐帶。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君父情結,幾乎就是建立在“家”的基礎上。

可是,歷史無情,所謂現代物質文明,市場價值,功利主義,正在把傳統的家庭觀念雨打風吹去,讓我們不能不付出沉重的痛苦的代價。今天的家庭危機,正是社會危機的一個縮影。家庭中的人,也是社會的人。家庭中人與人的關係(夫婦關係、父子關係、兄弟關係)也是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的一部分,而且是最有血緣、情緣、親緣的關係。難道這不應該是最具親和力、最具凝聚力、最能成為一個整體的一種人際關係嗎?血濃於水。自古夫妻叫結髮同心,夫婦和而家道成。父子(父母子女)。自古夫妻叫結髮同心,夫婦和而家道成。父子(父母子女)叫情逾骨肉,天下無不是底父母。兄弟叫情同手足,世間最難得者兄弟。詩歌綽綽,聖訓怡怡。家和萬事興。夫婦如琴瑟和諧,父子謂麟趾呈祥,兄弟則棠棣競秀。不管世事如何變遷、社會如何迭蕩、家庭的形成與成員結構如何不同,親情都應該得到認知。

可是,不對了,今天的現實並非如此。一首流行歌曲唱得人嚇絲絲、心怕怕:“說的話可以不算,愛過的可以重換。你的信,一撕兩半,你的情,一刀兩斷”。相愛容易相處難,夫婦不穩定,琴瑟不和諧,家庭走向破碎,冰炭不能同爐,骨肉成仇,親情疏離,社會的核心——家庭出了問題,社會這個大家庭的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冷漠,就可想而知了。今天六宗教思想交流的主題,說它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就在這裏。

我們今天這個社會,最講財富了。那個“福布斯”排行榜,幾乎每天都在拔算盤。不過,那是有形的財富,是身外的財富。有形的財富,何如封鎖形的財富?身外的財富,何如生命之內的財富?物質的財富,何如心靈的財富?

宗教信仰,正是心靈的財富。心靈的財富,才是人生真正的財富,人生最為寶貴的財富。

我們今天常講“法治”,即依法行政,以法治國。立法,司法,不錯,法律可以規範人的行為,可以制止人作惡犯罪、作奸犯科。可是,法律不能規範人的思想,不能規範人的心靈。我們的古人強調以德治天下,今天也叫以德治國。不錯,五講四美,上海市的七不規範,還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我們許多人都耳熟能詳,倒背如流。可是,理論與現實劃不上等號,並不因為有了道德標準,有了道德知識,有了道德要求,人就道德化了。現實的人,既不完善,也很吊詭。你看,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說的比唱的還好聽,言行不一,口蜜腹劍,思想出軌,失去理性。那理論的美好、道德的高大、倫理的規範時時被情續的失控、無名的衝動、一念的迷誤而踐踏得體無完膚。這時候,家不成家,人不像人,世界好像顛倒了。這不是理論不好、道德無力、法律有漏洞、倫理有缺憾,不是,而是人的心出了問題。荀子憤而說:人性本惡。我們的兄弟宗教說:這是人的原罪。從我們佛教來說:列明覆蓋,業障所據,貪嗔癡三毒所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只能是宗教的課題了。淨化人心,自淨其意,出迷入悟,斷惑證心,心淨則國土淨,這是我們佛陀的偉大教化,三寶的莊嚴殊勝。亦是我們佛教徒的人生使命了。

《法句經》第十四品第七條說:
聖者極難得,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出生聖者,但聖者出生的家庭必和樂興旺。

注釋這條經文的有一個故事。阿難尊者有一天突然想起一個問題:我們的異師佛陀告訴我們,純種的大象只生長在參達塔和優薩陀種中;這,他只告訴了我們有關純種象、馬、牛的事,但卻未提及最尊貴的人,到底生長在休息呢?經過一陣思考後,阿難尊者就前去向佛陀請教這個問題。佛陀回答說:“阿難,最尊貴的人,並不生長在某一個特定的家庭中。但,最尊貴的人生長的家庭,必定和樂興盛。”(注3)說得多好啊!並不是每個家庭都生出道德高尚充滿智慧的人,而是道德高尚最具智慧的人吸能出生在和樂興盛的家庭。

《法句經》第十四品第八條說:

諸佛出生世間,令人喜悅;佛法在世間弘揚,令人喜悅;僧伽和合,令人喜悅。比丘持戒,令人喜悅。、注釋這條經文的也有一個故事。一群比丘在討論“幸福是什麼”,他們明白,不同的人對幸福的理解並不相同。所以他們說:“有人認為擁有國王般的財富和榮耀,就是幸福。但有人則認為感官的享受地是幸福。還有人認為行當美食才是幸福”。正當他們熱烈討論時,佛陀來了。佛陀在明白他們討論的話題後,說:“比丘們,你們所說的那些喜樂無法使人解脫痛苦,在這個世界,幸福的來源是佛陀出現世間,有聽聞奧妙佛法的機會和比丘們和諧相處。”(注4

太好了,前一段經文、前一個故事提出的是:最尊貴的人出生在甚麼家庭?答案是和樂興盛的家庭。這一段經文、這一個故事提出的是:甚麼才是幸福?答案是三寶俱足。這兩者有一定的內在聯繫。一個尊貴的人,也肯定是最幸福的人,而最幸福的人也肯定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兩個故事的共同點,恰恰就是佛陀都提到了“和”。一說和樂,一說和諧。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佛陀提示給我們的生命的智慧。

家庭的和諧,是全家的幸福。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人的幸福。社會的和諧,是全社會的幸福。一個幸福的家庭,失去了和諧,還有甚麼幸福可言?一個不幸的家庭,很可能就因為失去了和諧。

和諧在哪里?和諧不是商品,你有錢買不到。和諧不在別人那裏,你去找也找不著。和諧只能在你自心,和諧是你內心的創造,吸能源於你對和諧的覺醒。你有和諧的覺悟,你才有和諧的認知,才有和諧的坐言起行,才有和諧的人格健康。所以,我說和諧是佛陀教化我們的生命智慧。

和諧不是沒有矛盾,不是沒有衝突,不是沒有煩惱。有矛盾,能自我平衡;有衝突,能自我化解;有煩惱,能自我解脫。佛教講慈悲喜舍,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因此,人只有捨棄自己,讓自己融入整體。確切地說,人應該學習佛教的包容性、寬容性、能互諒互讓,慈悲待人。不能包容,不能自我平衡,就永遠無法和諧。包容就是尊重別人,尊重別人就是尊重別人的不同點。寬容就是寬待別人與你的分歧。只人包容、寬容,才是文明,才是禮貌。禮貌與文明就是一個人有道德習慣。我們養成了道德習慣,構建了內心的和諧心態,那麼,捨棄自己才不是一句空活,而是依靠自身內在的能量,自我平衡,自我修養,超越自我。只有自我內心創造了和諧,才能實現家庭和諧,繼而實現與社會的和諧、與自然的和諧,這才是真正的解脫。

我們佛教是理性的宗教。我們宗教徒應該站在類良知的視窗,責無旁貸地做社會理性的代言人,人類良知的代言人,化解各種短見的愚癡的嗔恨與衝突,拒絕生命關懷的冷漠,走出生命意義的迷茫,拋棄生活方式的腐敗,制止行為品質的邪惡,堅持我們的正信——把遺忘了的東西,失去了的東西找回來,這就是人的心靈的發現,人的心靈的回歸,人的心靈的自覺。

一切從心開始。讓我們把和諧、幸福回向人類,感恩佛陀,感恩人類,感恩一切眾生。

阿彌陀佛!

 

 

注:

1、《倫理學與現實生活》P172,華夏出版社

2、《社會變遷下的宗教角色》P450,香港三聯書店

3、《法句經﹒故事集》P362,達摩難陀上座編,周金言譯,佛陀教育協會出版

4、《法句經﹒故事集》P363,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