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理论与护花原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48:53

推荐文章《破窗理论与护花原理》

破窗理论与护花原理
董  明
[摘  要]:学校德育需要理论的指导。“破窗理论”强调的是外在的环境育人,“护花原理”强调的是内在的心灵育人,但是,这两者的共同点就是:外在的和谐必须与内在的和谐相统一。学校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作为教师,如何让每一名学生得到发展、每一名学生能够成材,这样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某种原因掉队,“破窗理论”和“护花原理”也许会给我们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破窗理论” “护花原理” “职校德育” “细节决定成败” “梅花书院”  “书香校园、温馨校园”  
[正  文]:
      一、“破窗理论”作指导  德育环境重细节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经做过一个“偷车实验”,将两辆一模一样的轿车分别放在一个环境很好的中产阶级社区和环境比较脏乱的贫民区,结果发现贫民区的车很快被偷走了,而另一辆几天后仍然完好无损;如果将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的天窗玻璃打破,几个小时后,那辆车也被偷了。
    后来,在此实验基础上,美国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有名的“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换句话说,当我们置身于一个异常优雅整洁、地面非常干净的环境中时,环境的优美就会给我们一种暗示:这里不能随地吐痰。不能随手乱丢纸屑果壳。但是,如果有人丢了废纸,且没有人来及时清扫的话,这个细节对于其他人也会有一种暗示:原来这里是可以丢废纸的。丢得愈多对后来者来说就愈有一种纵容感,接下来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说这里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大垃圾场。
   “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环境和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以及对事件结果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事实证明,“破窗理论”也确实能够指导学校德育工作。
    其实,在我学校还流传着一个校园版的“破窗理论”:某班级新来了一个留级生,在所有老师的耐心帮助和引导下,变得特别勤奋努力,使得原本想混日子、混文凭的同学受到震动,学习气氛明显转好,有时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有的人或许不以为然,但是他的一句话“这个内容要考试”便会立即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留级生的话竟然比老师的话还有效!这说明只要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破的玻璃,就能有效地运用“破窗效应”。
     对学生来说,一个学生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全取决于他在一些细节上的表现:
    随地吐痰,暗示一个人缺乏必要的修养;
    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暗示一个人喜欢表现自己;
    穿什么样的袜子,暗示一个人的生活品位;
    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人,暗示他不可信任;
    对任何事都怀疑的人,暗示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对任何事都不满的人,暗示他是一个愤世嫉俗者;
    不贪图小便宜的人,暗示他很正直……
    每件大事都由无数小事——也就是细节构成,只有将细节尽量做到完美,将来的结果才有可能完美。这大概就是 “细节决定成败”的原因。也就是古人云:“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吧!
     二、创设美好的校园环境  构建和谐的求学氛围
    法国著名的教育家卢梭也曾经指出:“学生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使他在不知不觉中继续不断地丰富他的记忆,从而增进他的判断能力。” 据说新加坡的犯罪率之所以很低与新加坡丰富的绿色环境有极大的关系,因为在花草与森林的熏陶下,人们的心态会自然而然地变得平静、平淡、向善、向美。
    三、体会“护花原理”  塑造完美心灵
    由“破窗理论”,我还想到了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威尔逊发现的“护花原理”。
    原来,在威尔逊生活的那个城市里有一座公共花园。每当春天繁花盛开的时候,都会有大批的游客来此驻足欣赏。然而,可恼的是,游客中总有一些不自觉的摘花者。许多含苞欲放的花朵还没来得及绽放它的美丽,就被摧残了。这些花朵有些被游客带走了,有些就被抛在了花园里,很让人心疼。尽管公园的管理者在公园里写了许多牌子,如:“摘花可耻”、“禁止摘花”、“摘了花朵,丢了修养”等等,然而,人们似乎对这样的牌子视若无睹,照摘不误。
     后来,公园的管理者找到心理学家威尔逊,向他诉说了这些苦衷。威尔逊说:“你们何不换一个角度来提醒人们呢?”于是,他亲手为公园撰写了一些警示语,如:“花朵的自然之笑,映射你的心灵之美”;“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贵”;“你给花朵一个花期,花朵给你一份微笑”;“把花朵留在枝头,让美丽留在心头”;“上帝是花之美的缔造者,你是花之美的保护者”等。
于是,公园的管理者就用这些诗一样优美动人的警示语换下了以前的牌子。从此,这个公园里的情况发生了巨变,摘花的人骤然减少。后来威尔逊这样解释:“花园的美丽,需要人们用心灵的美丽来护持。你欣赏了他人品格的美丽与高贵,他自然就会以等价的行为来回报你的欣赏。”他的话,就被人们称为“护花原理”。
     在“护花原理”的指导下,我们学校开展的“关心生活环境”活动是师生的一次共同体验过程、合作过程、了解过程、锻炼过程。以校园的净化、绿化、美化为契机,宏扬“梅花书院”独特的文化资源,调动校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字一画等一切环境语言,利用物、景、形、色、声等综合效应,给人以强烈的文化和精神启迪。因此大到学校的整体绿化、教学楼橱窗布置、设施的安置,小到教室一角的布置都要求认真研究,巧妙布局,力求创新,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书香校园、温馨校园”,确保校园出现任何一扇“破窗”都会得到及时的修补,每一个学生都会象花朵一样得到老师真心的赞赏和细心的关爱,不让任何一位同学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学生在参与校园、班级环境建设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迸发了学生自主参与的智慧火花。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宣言曾这样告诫我们“教育——这首先是人学”。的确,作为教师,我们目光首先对准的应该是“人”,我们有责任以充满真诚的情怀,把自己的一腔激情洒向每一位学生,以深情的目光对准每位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打开眼界看到世界,认清自己,发掘自己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源泉,看到自己的强大优势,并为自身个性的充分展示感到自豪、幸福。
“破窗理论”强调用外在的环境育人,“护花原理”强调用内在的心灵育人,但是,这两者的共同点就是:外在的和谐必须与内在的和谐相统一。学校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作为教师,如何让每一名学生得到发展、每一名学生能够成材,如何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某种原因掉队,“破窗理论”和“护花原理”也许会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有益启示。
      因此,不管你是一个部门的领导或管理者,还是一所学校里的教师或者一位家长,你若想得到较为理想的管理或教育效果,就不能忽视环境育人的“破窗理论”和心灵育人“护花原理”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