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糖尿病认识的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6:03:08
人类对糖尿病认识的历史 录入时间:2008-07-29 16:06:57    作者

糖尿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数千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认识糖尿病,但一直未弄清其发病原因。关于糖尿病的记载,最先见于中国、印度、埃及、罗马等国家,约有1000余年至数千年的历史。

  (1)糖尿病研究的发展史:公元前1550年左右古埃及所写的医学教科书中,描述一种“尿量太多”情形。希腊医生阿利都斯(公元2世纪)观察发现患者的身体似乎被"融解"成尿液而慢慢消失了。公元前400年,印度的两位医生不但发现糖尿病患者尿中有甜味,而且注意到肥胖和糖尿病的关系,指出糖尿病可以世代相传,甚至发现本病包括两种类型,一种以消瘦、脱水、多尿和疲惫为特征,另一种表现为身材粗壮、贪食、肥胖。将近公元元年,罗马的两位医生又对本病作了描述,并命名为“diabetes me11itus”,即糖尿病,Diabetes的含义为外流、消耗,me1litus为蜜样或糖样的。1889年,两位国外学者首先报道以切除狗胰腺的方法,制造了实验性糖尿病模型,1901年,另一位学者注意到死于糖尿病的患者胰岛细胞发生了改变。因此,很多学者都致力于制备能够矫治本病的胰腺浸液,但直到1921年,加拿大学者Banting和Best才在多伦多取得肯定的成功。6个月后,胰岛素就开始用于临床,明显延长患者的寿命。这在糖尿病研究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为了纪念胰岛素的发明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Banting的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确定每年11月14日为“世界糖尿病日”。1936年长效胰岛素问世,20世纪60年代人工合成胰岛素取得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德国科学家发现磺脲类药物具有降血糖作用,1955年该类药物也开始用于临床。从此开启医学史上对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2)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祖国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治疗、预防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的,我国医学家在疾病现象、性质或治疗方法等方面都积累大量的珍贵资料。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的范畴,消渴病是指以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尿如脂如膏、形体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从《黄帝内经》开始,我国就有“消渴”的记载(《内经》称消渴为“消瘅”),对消渴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等都分别进行了论述。在病因方面,认为“情志失调,过食肥甘”等因素与消渴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胃肠热结,耗伤津液是消渴的主要发病机制;在治疗方面提出消渴患者要控制饮食,并可根据脉象判断病情的预后。《内经》对消渴病的认识至今仍有一定的意义。

  唐朝王焘在公元752年写成的《外台秘要?消渴门》和《古今灵验》中记载“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已明确指出尿甜是消渴病的一个特征,同时又有多饮、多尿表现。这与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描述完全一致。以服药后“得小便咸如常”为病恢复,说明当时以将小便有无甜味、服药后变化情况作为判断本病是否好转的标准。和西方医学相比较,我国古代医学更早地认识到消渴病患者尿中有糖,比起外国托马斯?威利斯发现尿甜要早1000多年。

  (3)祖国医学对糖尿病的辩证治疗:在中医学文献中常把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消进行论治。上消主症为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中消主症为多食易饥,形体消瘦,溲赤便秘;下消主症为尿频量多,尿如泊脂,腰酸腿软,消瘦乏力。消渴病虽有上、中、下消之分,但临床表现也可错综互见。消渴病为热盛阴伤之病,祖国医学认为是燥热偏盛,阴津亏耗,燥热可以伤阴,阴伤又可加重燥热,两者恶性循环导致消渴病的发生。消渴病的发病部位主要表现在肺、胃、肾。本病日久则因阴津耗损,经脉失养,气血逆乱,阴阳失调,甚至脏腑受损,很容易发生痛、疖、疽、耳聋、目盲、肢麻肢痛、头晕目眩、心悸气短、恶心呕吐、水肿,偏瘫、昏迷等。所以中医认为在治疗上应该辨证分型,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取得满意疗效。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与消渴病进行斗争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实践中,先祖们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仅以《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诸疾?渴门》来说,就记载有治疗消渴病的复方99方、单方137方,另外还有导引治疗方法5种。其他的散方则不计其数。

  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胃热、肾虚是导致消渴病的主要机制;提出“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也一斗”,认为肾气虚弱,阳气衰微,上不能蒸腾津液于肺,下不能气化达于膀胱,致开阖失职,故饮一斗,小便也一斗,后世谓之“下消”;“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对消渴病的临床症状进行了确切的描述。张仲景根据糖尿病不同症状,立三消辨证之法。辨明肺胃津伤、胃热、肾虚的病因病机,用人参白虎汤清泄肺胃,生津止渴,肾气丸补益肾气,阴阳双补助气化以治下消。上述辨证思维和用药方法,经2000多年临床验证,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主方,为糖尿病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4)祖国医学对糖尿病防治的认识:古代医家对于糖尿病不仅重视药物治疗,而且注意饮食、生活、精神等方面的调节,提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至今仍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自隋唐时代起,我国医学家对消渴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就有很明确的认识,关于这方面的著作也非常丰富。隋代巢元方(公元581~907年)对本病的病因、病理也有补充,提出应用导引治疗消渴和“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的说法,强调消渴患者要适当做体育活动。唐朝孙思邈著的《千金要方》中就强调控制饮食对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性,国外约翰?罗洛(公元1796年)提出糖尿病治疗要控制饮食的观点比孙思递要晚1000多年

  ①运动疗法:《外台秘要》云:“解衣赕卧,伸腰直少腹,五息止,引肾,去消渴,利阴阳。解衣者,使无坚碍;赕卧者无外想,使气易行;伸腰者,使肾无逼蹙;……使气满少腹者,摄腹牵气,使无息即止之;引肾者引水来咽喉。润上部,去消渴枯搞病;利阴阳者,饶气力也”。王焘也指出糖尿病患者应运动锻炼:“养性之道,不欲饱食便卧,终日久坐,……人欲小劳,但莫久劳疲极也,也不可强所不能堪耳”;又说糖尿病患者“不得每夜食,食必即需行步,食稍畅而坐卧”。这些为我国古代运动疗法的理论

  ②饮食疗法:唐代孙思邈是世界糖尿病饮食疗法的鼻祖,《千金要方》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食既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安疾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并认为医者应当懂得怎样使患者去调养饮食:“夫医者,当需先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强调指出糖尿病有三禁,消渴“疗之愈否,属在病者,若能如方节慎,旬月而瘳,不自爱惜,死不旋踵。方书医药,实多有效,其如不慎者何?其所慎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它,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也不可救,深思慎之。”

  ③精神疗法:七情六欲过度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调养情志在治疗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故《景岳全书》说糖尿病患者:“初觉燥渴,便当清心寡欲,薄滋味,减思虑,不治可瘳;若一毫不谨,纵有名医良剂,则必不能有生矣”。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也记载:“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则病愈而可复作;能从此三者,消渴也不足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