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印象之城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02:03
一是城市特色明显。在这些城市,我们觉得就是真正到了童话的王国。粉红色外墙,白色线条,通花栏杆,外飘窗台,绿色玻璃窗,有坡的屋顶,有山墙的塔楼等建筑符号体现的淋漓尽致。其实我们国内的北京、西安、苏州原本都有很好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群,可惜近年来在快速城市化的浪潮中被冲击得七零八落几乎面目全非了。倒是个别偏远的小城,如山西的平遥、云南的丽江还能依稀看到一些原来的城市模样。

  二是城市建筑协调。城市的建筑注重与城市的特色相协调,很少见到大的玻璃幕墙和超过6层的高大楼房。还是拿斯德哥尔摩市政厅蓝厅的设计与建设来说吧,为了使这座建筑和整个城市的建筑相协调,它墙体的砖头反复烧制数遍,直至像是数百年前的砖头模样,为了和这个建筑本身“市政厅”的基本功能相协调,它的砖头上都有凹点,目的是既不产生回音又不产生杂音。此外,北欧建筑设计强调空间的近人尺度和舒适感。细部处理和材料使用都非常细腻精致,品质感很强。可能是没有我们这么多的机关和“保密”单位,所以,很少见到有高大的院墙,很多楼房就是四面朝向街道的,但是在这些楼房的房间里并没有感觉到那么多那么大的嘈杂声。

  三是城市景观与城市建筑协调。景观就是景观,建筑就是建筑。没有到处都是所谓见缝插针的“街头小游园”,倒是在这些地方摆放了不少座椅,供人们休息之用,而不是游玩。因为游玩有更好的游玩的去处。比如广场,都有供游人休息的座椅,而我们国内许多的广场大则大矣,可是你走到腿酸,要么你席地而坐,要么只好冒着被罚款的风险坐到风景树四周围着的台子上。

  四是城市的基本功能发挥较好。居住、出行、购物、娱乐等基本功能得到了较好保障,而不是为了一个功能使其它的功能丧失或者受到削弱,比如只是满足驾车出行的部分人的快速通过需求,而使得步行者和其它人的出行受到影响,同时越来越宽的街道变“路”使得城市的购物等受到影响等。就以通行这个功能来说,北欧国家城市的街道普遍不宽,但是,在所有的大城市,像哥本哈根、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奥斯陆等几乎都不存在堵车问题,我认真观察了一下,发现在这些城市,所有的街道除了步行街之外,街道无论窄还是宽,都可以通行机动车,而且,像国内常见的大院、墙头、断头路也很少,有的楼房的四周皆可通车,同时,电车(包括有轨电车)的存在也使市区内的乘客运送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而公共自行车在街头可以很容易找到,也较好地满足了在这方面有需求的人群。

  五是美观与实用的选择。这些城市的绿化都很好,因为原本北欧的森林覆盖率就很高的,他们又有保护森林的习惯,在这些大城市里都有许多几乎呈原始状态的森林存在。像斯德哥尔摩位于沉船博物馆与雕塑公园之间就有一大片至今没有开发的森林。赫尔辛基西贝柳斯公园实际上就是一个森林公园。但是,在市区的主街道上,看不到我们国内城市的街道——树木——花草——店前路面——商店这样的宽阔气派。一般是将砖石一直铺到墙根而不保留一点土质的(当然,偶尔也有树木的存在,但是,这种花草也尽量不影响逛街的人们的通行),这样我觉得可能一是在下雨的时候可以保持干净,二是人在购物和通行的时候不需要绕行而显得更加便利。这样做的好处我想可能是城市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在一开始就考虑到了,让森林的功能在森林里发挥作用,让街道的作用在街道发挥作用,而不是混淆它们的作用。

  六是城市群的形成。围绕主城区,这些首都城市都建有数个卫星城。这些卫星城一般是50公里左右,半个小时的车程。为了吸引人们前往卫星城居住,这些城市想了很多的办法。但是关键的问题是:住在卫星城方便吗?舒适吗?能享受到大城市的便利吗?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给再多的优惠政策恐怕也难以吸引住人,就是短时期吸引人们的居住,但是长期看人们还是会向大城市迁移。我们的导游老蒋就居住在斯德哥尔摩的一个卫星城,他的说法或许更加可信。为了吸引人、满足人在大城市居住的“欲望”并成功留住人,他们采取的措施有:1、无论是自驾还是乘坐公共交通都保证在半小时到达主城区,这些首都城市无一例外都规划建设了电车,又由于在卫星城设计上注意到方位的问题,所以,我们没有看到交通堵塞的问题的产生;2、卫星城按照设计都是先建设好学校、医院、商场等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部门,可能是没有升学的压力,并没有因为靠近“好学校”而选择小区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