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为什么能够抑制通货膨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33:19
来源:解放日报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再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央行今年第3次实施银行加息。有关方面希望,本次加息能有利于调节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维护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息为什么能够抑制通货膨胀?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流动性出现了严重过剩,经济增长偏快。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的GDP同比增长11.5%,明显高于原定目标,宏观经济有转向过热的迹象。与此同时,价格水平节节攀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月同比数据在突破了3%的警戒线之后,又在今年6月达到了4.4%,呈加速的态势。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的加剧态势,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今年以来,央行又启动利率工具,连续3次提高存贷款利率,而且5年来首次上调活期存款利率。可见,在稳定、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已把加息作为抑制通货膨胀和防止经济过热的重要工具。
通货膨胀是货币过多的产物,而此前实施的诸如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和发行央行票据等措施,可直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因而能够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相比之下,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加息,似乎并不能直接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那么,为什么央行会接连启用这一手段和工具,并明确表示希望能有利于调节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维护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呢?
我们知道,货币在流通中会出现周转和换手,因此,所谓的货币供应量实际上是指货币的周转量。货币的周转速度越快,换手越频繁,同样数量的原发的、初始的货币(用专业的术语来表示就是“基础货币”)所形成的货币周转量就越多,货币供应量相应也就越多。与货币的这种周转现象相关的专业术语,称作“货币乘数”。因此,可以把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分解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基础货币,另一个是货币乘数,两者相乘即构成货币供应总量。所以,货币乘数的增大和减小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重要影响。
利率高低是影响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的重要因素。在利率水平较高的情况下,个人消费的增加意味着储蓄的减少,也就是放弃了较高的利息收益。同时,贷款购房和消费需支付的利息也很高,这会鼓励个人租房,推迟买房和消费,转而增加储蓄。同样,对企业而言,较高的利率意味着较高的融资成本,使投资的净收益下降,从而促使企业减少通过银行贷款等负债方式进行的投资。整个社会消费和投资的减少,使得相互间的货币支付也相应减少,货币周转速度因此下降,货币乘数也随之下降,货币供应量最终势必减少。此外,随着利率的上升,银行吸收储蓄的成本也相应上升,而贷款需求却发生萎缩,银行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因而减退,货币乘数也就随之下降。由此,在加息政策的影响下,货币实际供应量得到了有效调节,进而就能直接抑制通货膨胀。
从另外的角度看,通货膨胀的成因还包括整个社会的需求过度和供应不足,即总需求大于总供应。较高的利率引发的消费和投资的减少,有助于降低整个社会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使总供应和总需求趋于平衡,这显然也有助于减缓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高利率对货币供应量和社会总需求同时产生的这种抑制作用,无疑是医治通货膨胀的一剂良药。
事实上,利率变动除了会直接影响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外,还具有一种所谓的“信号效应”,可对公众的投资消费心理和经济行为加以适当刺激。众所周知,宏观经济的运行存在周期现象,亦即价格水平呈持续上升和下跌的交替趋势。因此,央行在利用利率工具调控经济时,总是随价格水平的走高而不断提高利率或随价格水平的下降而接连降低利率,由此形成加息周期或减息周期。所以,央行在出台加息政策之后,公众一般会将其看作未来一系列加息的发端,产生持续加息的预期,进而提前减少消费和投资。这种因预期而引发的“打提前量”行为,会进一步强化和扩大加息的效果。
普通公众辨别利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准则,是将名义利率与价格变动率(主要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进行比较。一旦名义利率低于同期CPI的上升幅度,就意味着同样数量的货币存入银行获得的利息还不能抵消价格上升的损失。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负利率。负利率意味着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即货币贬值,从而鼓励公众增加(甚至以负债的方式)消费和投资,加快货币周转,提高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刺激需求,进而加剧通货膨胀。因此,这一时期宏观调控的中间目标,就是要使名义利率在一定时期内高于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
事实上,CPI在短期内的突然上升,并不意味着央行必然要采取加息措施。一般来说,只有在CPI的上升表现出一定的持续性后,政府才会决定加息。所以,实际利率为负的现象,在短期里仍属正常。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加息政策出台的同时,国务院还决定将银行存款利息所得税由20%调减为5%,这就能进一步缓解负利率现象,有助于吸引资金回流银行系统,减少消费和投资,从而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总之,尽管加息不能直接减少基础货币,却会抑制公众的消费和投资,减少负债,增加储蓄。结果,一方面使货币周转的次数减少,速度下降,货币供应量也相应下降;另一方面又会直接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以及盲目投资或投机行为的减少。两方面的合力作用,显然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所以说,加息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有效工具。(奚君羊/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