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的科学观 周应之 吕丽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00:43

英语学习的科学观 周应之 吕丽委


       多年的英语学习让我们都有深切的隐痛:英语也只是一种语言而已,我们学自己的母语如此轻松,而学习英语却耗费了我们无数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有人读到了博士后还在学英语,更有多少人为考级、求职而烦恼?聪明的中国人怎么会学习英语如此艰难,一定是出了问题!那么问题到底在哪里呢?从“ 儿童英语”(即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学习模式)入门学英语科学吗?回答是否定的 传统的英语教材是根据从浅到深、从易到难的顺序来编写的,我们学英语就是从简单的开始学起,这是否科学呢?让我们做以下分析:        一、从心理角度来看。我们学习母语时,无论周围的语言是简单还是复杂,都是我们模仿、学习的素材,因此,我们对母语的认识没有难易之分。然而,通常的英语教材却是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来编写的,一开始就给英语学习者有难易之分的概念,英语是越学越难,而且在相当长的学习时间里都没有有效地掌握英语,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众多英语学习者的心理障碍,这种心里障碍一般在学习的第二、三年就开始出现,再加上英语的考级制度,更是使学习者的心理雪上加霜,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我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热情和信心,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到了一定程度,都觉得很难再突破,心理障碍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二、从生理的角度来看。生理研究表明:人的听觉细胞从0-3岁成长60%,3-6岁成长20%,6-13岁成长10%。这一时期是人类记忆力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丰富的语言能够刺激听觉细胞的正常生长,而听觉细胞的正常生长更有助于语言的学习。学习母语如此,学习英语也是如此,错过这段时间,要完整掌握一门语言是相当困难的。很多留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过了13岁去国外留学,他们的外语发音和语调总还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因此,开始就接触丰富的语言符合我们生理的发展。但是,传统的英语教材一开始只给我们提供简单的语言,而简单的语言对听觉神经的刺激作用是远远不够的,不利于语言的学习。        三、从音韵的角度来看。音韵是语言的语声、语调、语韵的总和。掌握音韵,有助于发音和对语言的记忆。只有系统完整丰富的语言才可能让我们完整而准确地掌握音韵,婴儿就是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掌握了音韵而渐渐发音说话的。而传统的英语教材是依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来编写的,这样一来,英语初学者只能感受到简单甚至单一的语音和语调而无法完整准确地掌握音韵,所以我们只能说出语音、语调中国化的英语。       四、从语言系统的完整性来看。要了解”系统”这个科学的概念,就必须要大体了解西方科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西方早期的科学思想是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机械自然观,它研究的只是事物之间、事物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简单的关系。在它看来,这些关系都是线性的关系,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必须是确定的知识;而且,它认为,任何复杂现象都可以通过对其组成部分的精确分析,然后将其还原,就能了解事物的本质,这就是所谓的“还原论”。但随着人类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无论所涉及的事物还是事物的内在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的各种特征都越来越多,科学家发现:无论对复杂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的分析和研究作得多么精详,由此还原得出的事物的特性和功能,与事物整体原本的特性和功能有很大、甚至是根本性的差异。传统的机械自然观已完全不能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在本世纪40年代产生了系统科学,系统科学强调直接对系统进行研究。随着对系统的深入研究,科学家又在确定性系统中发现了非周期性、内在随机性的混沌现象,对混沌现象的研究,到了七十年代,形成混沌理论。混沌理论认为,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多是非线性的关系。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征。在一个系统中,系统的整体的特性和功能在原则上不能归纳为组成它的要素的特性和功能的总和,处于系统整体中的组成要素和特性和功能,也异于它在孤立状态时的特性和功能。而且在混沌理论中,系统的概念同时包含了“有序与无序”、“简单与复杂”,“确定性与随机性”,“可逆与不可逆”,“必然与偶然”这些相对的概念,这在机械自然观看来是不可能的。(混沌理论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问世后,本世纪物理学的第三次革命。它改变了人类认识自然宇宙以及人类自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已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与经济学等的研究。它已促使整个现代知识体系向新的结构转变。)   科学的思想在发展,我们对英语语言的认识和我们的英语教学观念在发展吗? 我们知道,语言是由语音、语义、语法组成的系统,。语音有高、有低、有长、有短,语义有深有浅,语法有稳定性、有不稳定性,这构成了语言系统的科学特征:语言系统是有序和无序、稳定和不稳定、简单和复杂相结合的有机整体。也正是由于这三个要素的复杂多样性,才构成生动活泼的语言。对语言来说,系统的整体性是第一性的。从以上系统的整体性思想,我们知道语言系统整体的特性和功能,不是由组成它的三个要素的特性和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三者的有机结合,而且语言、语义、语法在他们独立状态下的特性和功能也完全不同于他们在整体语言系统中所表现的特性和功能。因此,只有在整体的语言系统中学习语言、语义、语法,才能有效地掌握英语语言。而传统的英语教材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原则来编排的,也就是从单词、简单句型、语法入手的,其实是把语言的单个要素和构成要素的部分特征割裂出来,这是简单的机械方法论,完全破坏了语言系统的整体性,使得我们的英语学习一开始就背离语言系统的整体性思想而机械地学习处在割裂状态下的语言、语义、语法,这种最初形成的机械的英语学习方法将一直贯穿在我们今后的英语学习中,虽然历经了多年的努力,也能累积大量的单词、句型,精确地了解单词、词组的中文意思,也能熟练地套用语法,但由于这些英语知识大多不是在整体的语言系统中学习取得的,所以往往一到实际运用时,不是用词不当,就是语不达意,学习者最终无法有效完整地掌握英语。(由于破坏了语言系统的完整性而导致的学习心理的障碍,以及语音、语调和表达方式的缺憾在前文中均有论述。)         五、从人的认知行为看。以往的观念认为:人的认识或学习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的认知果真如此吗?起码我们学习母语的方式不是这样。我们出生下来,周围的一切语言无论简单或是复杂、懂还是不懂都是我们模仿学习的对象,长大后自然就能流利地使用母语。既然母语的学习不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模式,那么科学知识的学习是不是按照这种模式呢?我们的回答:仍然不是。为什么呢?第一,让我们回到语言本身来探讨。就知识层面而言,语言系统其实是非常复杂的知识系统,其内涵可以广及人类的一切知识领域,也可以是普通的生活语言,而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掌握这个复杂的系统,我们在学习任何一门科学知识之前,已经充分掌握了语言(文字)系统,没有语言(文字)基础,是不可能学习任何科学知识的,因为科学知识内容本身就是由语言(文字)构成的,只是加上这个科学知识领域所特有的符号和公式而已。第二,表面看来,科学知识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符号和公式,但是其内在的科学原理和我们已知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是密切相关的。很多的科学原理多是浅显易懂的。比如:“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可以很好地理解“微积分”的概念;爱因斯坦在回答什么是“相对论”时,曾形象地比喻说,一个年轻人坐在姑娘旁边和坐在火炉旁边对时间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时间相对性概念”;而对于所谓的最新科学“混沌理论”,如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只要看到“混沌”二字,就能大体猜出“混沌理论”的基本思想。这都表明: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之前,对其内在的本质已经有一定的了解。第三,我们学习科学知识时的思维方法和我们已经形成的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之间同样有碍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四,科学是对自然客观实际的真实反映,而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生就和自然有着共通性,这决定了我们学习任何科学知识都不可能是盲目的。所以,科学知识的学习从来都不是只简单地依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单一模式。再者“难与易”,“懂与不懂”,只是相对的概念,就如同中国人对说中国话一点都不觉得难,而对外国人来说就难了,而且随着时间推移,难的可以变易,容易也可变难了,“懂与不懂”也是如此,老子所说的“难易相成”就是这个道理。这些相对的概念只是学习过程中的工具和方便而已。而人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认识真理,真理是包含相对概念而又超越相对的,因此,我们不能把这些相对的概念简单地排列,来做为固定的思维模式,从而限制了人的思维的健康发展。    在“混沌理论”看来,人的思维也是一个开放性的复杂系统,可称之为人的“系统智慧”;整体性同样是“系统智慧”的核心:人类不仅具有理性的缜密思辩,而且具有直觉的灵感和超越;既有局部的精细思考又有整体的宏观把握;循序渐进与跳跃顿悟、模糊思维与精确思考也是同时并存的,人的各种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是有机交织的,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之间没有主次、先后之分.婴儿就是以这样复杂的认知系统有效地掌握了语言系统,也就是无论难易,简单和复杂,懂和不懂,只要不断地模仿、学习就能掌握,人类也是以这样的认知系统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毕竟生命是一大奇迹,具有这样的能力。 把人的认知设定为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模式,是典型的机械自然观,它直接影响了近代的教育思想,使我们的教育理论和教材的编辑思想长期以来一直都无法摆脱机械自然观的影响,英语教学也深受其害。        六、最后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虽然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但文化的核心是以道德人伦为基准的人文文化精神和以认识自然为要旨的的科学文化精神。西方不仅有科学文化传统,同样有深厚的人文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同样给我们滋养,提升我们的人格和思想境界,我们学英语应该要了解西方文化精神,而不能仅仅学习所谓的日常生活英语,让我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停留在诸如“咖啡”、“肯德基”、“麦当劳”这些商业文化上。传统的英语教材在文化内涵方面是严重缺失的,当然也影响我们的英语表达水平。 从以上分析可知,传统英语教材、教法的最终目的也是让我们整体系统地掌握英语,但由于传统英语教育理论对人的认知行为和英语语言的科学本质认识不清而使英语教材编辑思想发生偏失,从而导致了我们对英语学习的方法也产生偏失。这种偏失使我们觉得英语越学越难,虽经多年刻苦学习,始终无法有效地掌握英语,不仅造成了人生资源和财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得原本优美的英语在中国人的嘴里大都变成了语音、语调中国化、表达呆板、甚至是单词、词组中文式叠加(诸如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之类)的中国式英语(Chinglish),满口满耳的英语垃圾严重污染了英语语言环境,结果令人痛心。 成功的英语学习者最终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超出这类教材而把自己放到整体语言环境中去学习才获得成功。虽然他们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很多遗憾是终生无法弥补的。而更多的学习者都被困在初级和高级之间,英语成了永远的畏途,永远达不到的彼岸。 英语是不同于我们汉语的另外一种语言系统,我们应该也完全可以直接系统地学习英语,只有直接系统地学习英语,才可能系统、完整地掌握英语。 “领读、跟读”这种教学法不仅体现了很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也是轻松、简单、便行、高效的学习法。 我们推开上述理论,再来看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能同时有母语和英语环境的话,那么这个孩子能说英语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也就是说我们天生就有系统学习英语的能力。所以不会说英语是因为我们没有学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国人真的没有很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吗? 我们普遍认为只有到说英语的人群中才算是语言环境。请记住,语言表达和交流的根本是音声,只要环境中具有一定的语言内容,而且能同时提供听和说的机会,就是很好的“语言环境”。 “领读、跟读”这种学习方法是让我们跟着老师(或教学录音带),按所学的内容老师读一句,我们跟一句,这其中包含了听和说的机会。“领读、跟读”不正是体现了很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吗? 我们学习语言是从模仿开始的,而模仿是最轻松的学习方式。“领读、跟读”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你在语言环境中不断模仿,不断纠正自己的发音,读错了不要紧,可以再来,就这样反复学习,不断地听、不断地说,我们就能够掌握音韵、词汇和语法。有了听和说的基础,又有了英语的词汇、语法、句型的累积,我们就可以开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别人自由交流,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领读、跟读”是将听、说、记忆(单词、语法、句型)等语言学习的诸多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在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学习方法。其实,“领读、跟读”也是婴儿学习母语方式的高度概括。因为两者强调的都是语言学习从模仿开始,模仿多了,自然就会。 模仿学习是要达到自由表达语言的必经之路,离开这个过程,学习英语就会出现很大偏差。传统英语教学恰恰忽视了这种教学方法,忽视模仿学习的过程,代之以掺杂着很多西方哲学中模糊不定的名词或是不成熟的科学观念的教学法,结果是教学方法越来越复杂,学生越学越疲惫。 “领读、跟读”这种轻松的学习方法,一直是世界各国早期语文教学的根本方法,直到20世纪初,受到当时不成熟的科学观念的冲击,把语文教学简单化、机械化了,这种教学法才渐渐被其它方式取代。但是现在世界各国都普遍认识到国民的语文水平、人文素质一代不如一代,随着系统科学观念的出现和对人文精神重要性的重新认识,这种教学法,又逐渐受到重视。 英语教材的编辑思想及教学方法 英语教材的编辑思想:内容丰富,保持英语语言系统的完整性,充分体现文化内涵,体现先进的科学文化精神。教材内容可分为“语”和“文”两部分。 一、“语”的部分:可采用《英语导读1000句》的形式,包括英语常用的句型、语法、词汇,内容广泛而且相对集中,可反复学习。语句应该保持英语的原本风貌,无须初、中、高级或儿童、成人英语之分,同样的教材适用于不同的年龄。 二、“文”的部分:1、采用《英文经典导读》的形式,辑选西方历史上有代表、有文化价值的经典文章。2、采用《科学文论导读》的形式,辑选科学发展史上著名的科学文论。 所选择的教材均须用标准的英语录制成朗读及领读、跟读教学录音。录音就是最好的专业英语教师。对于家庭学习而言,家长只须陪孩子多听多读,对于课堂教学而言,老师只须组织学生听录音并跟读即可。所有的学习内容均要求反复诵读直至能够熟练背诵。(成人的的记忆力已逐渐减弱,只要求熟练读诵。)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就可以接触英语媒体,并广泛进行英文阅读。 英语的学习不需要借助汉语 最后,我们再来探讨一个问题:英语的学习要借助汉语吗?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如此,而且我们认为必须要明白英文的中文意思才能学习英语。其实这都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因为我们学习自己的母语时,从来就不需要借助另一种语言,也没有任何一种语言可借助,而且我们学习母语时,从来不需要别人告诉我们所学内容是什么意思,因为语言本身既是工具又是内容,即便需要对所学内容做更多解释,也是用自己的母语来解释,而不需要借助第二语言。(同样,英国人学习英语不需要借助其他语言。)因此,我们学习英语不需要借助汉语。那么,不借助汉语学习英语,最终能明白英文的中文意思吗?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如果一个人能同时用英语和汉语表达时,英文和中文自然就相通了。 有一点需要强调的,不借助汉语的英语学习只有建立在系统学习英语的基础上。如果是依循传统的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英语学习模式机械地学习英语,则必须借助汉语,因为这种机械的学习方法使我们始终无法有效地掌握英语,所以我们只能借助汉语来学习英语。如果英语的学习无法摆脱汉语的影响,英语就不能成为我们的第二母语。 “儿童读经”(又称”儿童中西文化导读”)给我们的信心 我们完全可以采用”领读和跟读”的方法直接系统地学习英语,这是我们在推广“儿童读经”活动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的。(“儿童读经”是王财贵教授于1994年台湾发起的教育运动,旨在倡导:利用13岁以前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读诵中国文化乃至世界一切文化的经典,以夯实文化修养的基础,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建构“人文与科技交融”的未来世界作出贡献)。 一个孩子能轻松地背诵《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诗经》、《易经》等中国文化经典和《莎士比亚》等西方文化经典,我们可能以为只有象辜鸿铭先生、钱钟书先生这样的中西学问大家才有可能,但这种现象在我们推广“儿童读经”的过程中是屡见不鲜的。这些孩子都不是天才,也不是来自有深厚文化传承的家庭,对于“四书五经”的学习,他们只是遵照“小朋友、跟我读”的简单原理,在大人的带读下,他们看着带有汉语拼音的经典诵读本跟读;对于西方经典的学习,他们也是遵照“小朋友,跟它读”(跟录音读)的原理,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看着不带中文翻译的经典原文和家长一起跟读,对于语文和英语的学习,他们已经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为什么这样简单的方法却有这样好的成效呢?一是因为经典本身就是内容丰富、思想深刻、音韵优美的语言(文字),二是因为这种学习方法本来就符合人类学习语言(文字)的天性。孩子真是让他学什么他就能学什么,天生的模仿、 学习能力是无穷的,实在不需要担心他能不能学。    科学是时代的标竿,但科学也有陈旧的观念。机械自然观的基本原理背离了自然界的客观实际,是陈旧过时的科学观。遗憾的是我们的科学教育是依循科学的发展史来编排的,也同样是依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模式来做科学教育的,使绝大多数人只能了解早期的科学思想,并且把它当成科学的唯一信条,而不了解这种观念的局限性,不知道它已严重影响了科学思维的发展。科学昌明的时代需要先进的科学思想做指导,这样才能有正确的教育哲学观念和教育科学思想,才能全面提高我们的英语教学水平。《英语导读1000句》理念说明 学习语言本来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但我们却觉得英语越学越难,造成了很多的心理障碍,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始终无法有效地掌握英语。科学地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们发现,原来传统的英语教材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原则,这个原则其实是陈旧、过时的机械方法论,它不仅破坏了语言系统的整体性,而且完全违背了人的认知行为,由此造成了我们学习英语方法的偏失,最终无法有效地掌握英语。 《英语导读1000句》作者:Scott Ballentye (英国)人类学习语言从来就没有难易之分,没有简单和复杂之分,学习母语如此,学习英语也是如此。只有一开始就学习系统而丰富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掌握语言。(详见“英语学习的科学观”一文) 《英语导读1000句》的编辑思想: 系统、丰富、实用、内容集中、可重复学习 《英语导读1000句》是根据语言系统的整体性思想编写的,它不仅具备英语的常用语法、句型,而且内容相当广泛:包含政治、经济、科技、民俗、教育、文化、艺术、环保、医疗等诸多领域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主题下的句与句之间既是对话,又可组成一篇小短文,而且很多主题,意趣深远。我们提供给大家的是原汁原味、内容丰富、文词优美的英语,而不只是给中国人或亚洲人学习的英语。 《英语导读1000句》分70个小题目,每个题目15句,共1050句,有12796个单词,用词量约4000至6000个。我们把每句话标上序号,这绝不是表达由易到难的顺序,而只是句子序号方便记忆、学习而已,你完全可选择任何一个题目开始学习。 《英语导读1000句》的学习方法:“领读、跟读” 好的英语教材当然需要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对中国人来说,“领读、跟读”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体现了很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而且是省时、轻松、简单、便捷、高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因为“领读、跟读”是让我们跟着英语专家读书,这其中包含了一定的语言学习内容,又包含了听(听英语专家读)和说(我们跟着读)的机会,这正是英语学习环境所要求的。我们在跟读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听、不断地模仿,不断地纠正发音,不断地说,这样反复多了,自然就具备了听和说的能力,而且可以同时掌握词汇、语法、句型。 为此,我们制作了由英语专家示范的“领读和跟读”的教学录音,以便大家模仿学习。 《英语导读1000句》同时推出“10岁以下学习版” 及“10岁以上及成人学习版” 《英语导读1000句》虽然同时推出“10岁以下学习版”及“10岁以上及成人学习版”,但教材内容完全一样。其实,道理也很简单:无论大人和孩子,只有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才是最有效的,这不仅符合人的生理、心理,也符合人的认知行为。两种不同学习版本的区别仅仅在于:10岁以下学习版的”领读和跟读”的教学录音速度较慢,这样有利于父母和老师教学。而对于10岁以上的学习者,则提供正常语速的“领域和跟读”教学录音。(当然你完全可以按自己的实际选择语速的快慢,只要有利于学习)。两种版本同时都配有正常语速的全文朗读录音,这可以做为听力训练(“领读、跟读”教学录音同样也可作为听力材料)。 大家注意到本书不在英语中掺杂翻译,而是把译文放在后面仅作参考。很多人以为要了解英语的中文意思才能学习英语,结果使得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多费一份脑力去转换中英文的意思,不能象自己说中国话那样直接反射出来,不能用英语直接思考。其实最好的方法是不要理会中文意思而学习英语。日久功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自然能打通两种语言,这是人类的本能。        《英语导读1000句》教学建议 一、 给家长和老师的建议: (1)5岁以下的孩子,不必着急马上让他学说,可以从听入手,每天让他听一定时间(最好您陪他听),听的内容可以是《英语导读1000句》,也可以是《儿童西方文化导读》或其他录音(不论选用什么听力教材,均需要是内容丰富的英语)。听的时间可以是半年,可以是一年,让他对英语的音韵有一个熟悉的过程,然后再进入《英语导读1000句》的学习,你的任务仅仅是陪他跟磁带一起读,而不是由你来带读,因为我们的发音不够标准,不必担心孩子的发音不正确,小孩子听多了,读多了,自然就能熟悉英语的音韵,他的发音就会越来越准确、清晰,在潜意识中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有了兴趣和信心,学习就轻松多了。 (2)5岁以上的孩子,也建议让他听英语录音3~6个月,教材建议与上同,然后再进入学习阶段。对于不能自主学习的孩子,仍然要陪他跟着录音一起读;对于能自主学习的孩子,则可以让他自己跟着读。 (3)课堂教学,老师可以让孩子就所学的内容先听录音5~10分钟,然后只需组织学生跟着录音读诵即可。        二、阅读及其他建议: (1)、5 岁以上的孩子,经过半年至一年的学习之后,就可以开始阅读英文童话、故事及其他短篇文章。10 岁以上的学习者,阅读可同时进行,阅读范围越广越好。阅读的原则:宁多勿少,只须泛读,不求精读。 (2)、孩子的学习可同时配合《儿童西方文化导读》。(学习方法参考本文建议) (3)、可以经常收听BBC或VOA之类的英文广播。 特别提醒:陪听、陪读就意味着您要做出一些的牺牲,给孩子创造一个听和读的环境,这本身就是言传身教的良好教育,而且在陪听、陪读的过程中您也可以同时学习英语,这也是很好的亲子活动。在陪孩子读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边读边看书,并用手指着单词,日久你会发现这种方法对记忆单词极为有效。还有,我们所做的只是不断鼓励、嘉许,而不是责备,让孩子完全在轻松的状况下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三、教学的进度 (1) 对于家庭学习的孩子而言,以每个章节为一个学习单元,每个章节跟读50遍,然后再进入下一章节的学习。有人问50遍还不能熟读背诵怎么办,含糊过去,接着往下读,一定时间反过来让他复习,原来的内容他只会比原来读的更好,因为他的英语水平天天在进步,越到后来,你会发现他一遍比一遍好,一遍比一遍流畅。即使是孩子很快能熟读、背诵,每句至少也要朗读30~50遍。如果每天学习半个小时,八天时间就可以将一个单元读50遍,1年半的时间就可将整本教材听、读50遍,听和说的单词量越过100万个。 (2) 对课堂学习的孩子而言,课堂学习的跟读次数,老师可自行掌握,课后要规定学生每天的学习量,教材进度与上同。 (3) 对10岁以上的学习者而言,你除了采用上述的学习方法外, 也可以把整本教材跟读一遍后,再来跟读第二遍,每天1小时,3天就可学习一遍,这样能在半年时间内跟读50遍,当然如果你采有”10岁以下学习版”的“领读、跟读”录音语速来学习的话,每天1小时,1年的时间你可以跟读50遍。          四、学习的效果 (1)对孩子而言,经过2至3年的学习,英语将成为他们的第二母语,英语的水平可以达到他的汉语水平,(不论是交流、表达或是认字),而且打下了终生英语学习的基础,日后继续巩固和学习,英语和汉语可同水平发展。 (2)对成人而言,经半年到一年的学习,完全可以用英语自由表达和交流,而且英语的学习将成为终生的兴趣和爱好。英语真正成为我们生活中一部分。      陪儿子读经有感    陪儿子读诵古典经书,学习英文经典,至今已将近一年了。这里,我不敢说自己有什么经验之谈,但期间所经历的感受的确颇深,且受益非浅,我只是想把这点滴的感受记下来,与父母朋友们共同分享。 象许多年轻的父母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有一技之长,所以,早早地就让自己的孩子去学钢琴,学画画,学象棋等。我也不例外,儿子上幼儿园时,我们也送他去参加市青少年宫举办的画画班,后来还参加了象棋班的学习,可是,儿子生性好动、调皮,一节课下来也没学到什么东西。这当中,我还穿插着给他教点拼音,因为,心里想着很快就要升入小学了,不学点东西可能不行。当我信心百倍地从书店买来拼音磁带及卡片,教他读“a.o.e”时,他却总要发成别的音,让我好不失望,好不心寒!我愤愤地对他爸说:“你这儿子实在是不可教也!”伴随着这份失望与担忧,儿子就要踏进小学校门了,那段时间,别提我心情有多么紧张,可以说,那份紧张度不亚于我当年参加高考,以至于儿子开学的前一晚,我失眠了。这,我一点儿也不夸张! 儿子会走进读经班,能幸运地成为吕丽委老师的门下弟子,这里,我要由衷地感谢林依奴小朋友的妈妈姚美珠。 事情源于儿子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天下午放学回家,儿子对我说:“妈妈,我们班主任老师表扬了依奴,说她现在的英语水平相当初中学生的程度。”“哦,有这一回事?那她是在哪儿学的?那所学校的教学质量肯定是一流的!”真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当即,我就让儿子隔天找依奴要电话号码,好跟她妈妈联系,问个明白,也带儿子去学一学。后来,电话一通才知道:槟榔小学的英语教师吕丽委在厦门棋院义务办了个读经班,每逢周日上午,很多小朋友都去参加学习,根本不收学费。当时,我一听,心里就特别感动,当今社会,还有这样的老师?不现实吧!抱着探个究竟的心理,我带着儿子走进了吕丽委老师的读经班。 一走进教室,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同时也夹杂着几许困惑。 因为,我们是中途插班,所以,那天早晨一踏进教室,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正围着吕老师身边,争先恐后地背《论语》,朗诵《儿童西方文化导读》,场面好不热闹且秩序井然,整个教室弥漫着一股好学上进、和气融融的氛围。在这种气氛的感染下,儿子很快进入了角色,也跟着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读着,读着,居然他也会背了!倒是一旁的我,还一直在纳闷,我偷偷地问旁边一位孩子的家长:“小朋友们读的那些古文和英语,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吗?”他给我的答复是:摇摇头。奇怪?不懂得其中意思又怎么能会读并背诵?尤其是那些经典英文,更是深奥难懂,象我们这孩子连A、B、C都没接触过的,又怎么能学会?可以说,我一开始就持排斥的态度。这份困惑与纳闷在我心里滞留了很久。 是儿子的行动告诉了我:“儿童潜能的开发是无穷的”──这句话之真理所在。 在读古典经书方面,儿子有极大的热情。因为“读经班”的班风很好,再加上书的印刷质量也很不错,带注音,读起来很轻松。对吕老师每星期所布置的作业,儿子从不含糊,每每为了得到吕老师所奖赏的一个“优”字,儿子会非常用心地去读。读着,读着,遇到有不懂的地方,他也会驻足询问,如: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儿子会对我说:“妈妈,这句话是不是说:见到好的,我们就得向他看齐,向他学习,那见到不好的呢……”哦,后半句话儿子不大懂,于是,我就把关键字告诉他:“‘省’就是‘反省’的意思,《论语》里,孔子教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妈妈只是把字面意思告诉你,其实它还蕴含着更深层的意思,这有待于你今后再慢慢去咀嚼,去理解……”这证明孩子是带着思考在背书,而不是在死记硬背!“含糊过去!”给他留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因为很多句子我们未必能解释得恰到好处,相信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尽管让孩子去背!允许孩子提问,不要扼杀孩子的思维,由此,我也忽然间领悟到:背书确实是孩子的拿手好戏!因为,这时他的精力过剩,且处在记忆的黄金年段,你若不准备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让他背,那他肯定会去背路边的标语或电视上的广告词,岂不可惜!这也是我们做父母的最大之过!虽然,现在背这些书,还不见得能派上用场,但是,预备着总比不预备着好,宁可备而不用,也不要等到要用时一无所有。  在读经典英文方面,我感觉特别吃力。因为孩子没有任何的英文底子,一开始,就捧着书跟着光盘伊伊呀呀地读,有的地方倒觉得他发音挺准的,但有的地方就很糟糕,想帮他纠正又不知道从何入手,就象当初教他读拼音发音不准确一样,我总感到束手无策,毕竟咱不是当老师的料,没有教学技巧,再说我的英语口语也并不好。我好灰心,多少次闪过放弃的念头,想送孩子到那种从简单的单词学起,从字母A.B.C学起的学校去读。是吕老师一再鼓励我:不要泄气,只要坚持下去,相信孩子一定会不断进步的。但我还是一直无法接受,开头那五个多月的时间,我基本上是不管他,放任自流,他能读会也好,不能读会也罢。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点后悔。只是到了后来,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孩子真的是在进步!经过反复地读诵,熏习,无论是从听力,还是从语感上,都有了一个突破点。有时,孩子还会带着问题来问我,记得有一次他问我:“妈妈,为什么flower与flour,它们字不相同,读音却相同?”──这足以证明孩子在反复的诵读当中已溶进相应的认字功能,而不是在死读。我再次感悟到:儿童语言学习潜能的巨大。 经历了一段曲折的道路之后,我忽然间有了一种紧迫感:不能再浪费时间了,我要帮助儿子学英文!于是,我们一起定了个学习计划:每天至少保证半个小时来学英文经典。这后半年的时间,我们学英文的步伐也慢慢加快,从原来的几句几句地学,到整段整段地学,到最后整篇整篇地学。每学一篇新课,我自己都要先备课,查音标,根据书后的中文解说,把本文的中心内容讲给孩子听,以提高他的学习兴趣,然后再把该篇文章中一些较难发音的单词帮他点破,告诉他一定要注意多跟光盘读,妈妈的发音不如光盘标准。毕竟是初学者,不受任何干扰,我总觉得孩子的语感比我好,发音比我准,因为他还常常帮我纠正,而我也很乐意接受,与孩子共同进步,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师,我非常感谢他。 有了这份信心,自然就有了这份耐心,现在我每天坚持耐心地陪孩子读诵古典经书,学习英文经典。每天,我都能发现自己的孩子“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包括学校的课业也一样地进步,心里总有一丝的欣慰。但是,“贪玩”却是每个孩子的天性,长时间地让孩子集中注意力读书,他也会有“腻”的时候。不过,没关系,该放的时候,还是得放一放,让他好好地玩个痛快。我个人认为不要过多地剥夺孩子的童趣,以免他造成逆反心理,因为孩子也有自己的活动圈,自己的好伙伴,给他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他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然后再设法让他把心收回来,告诉他:“读经也是每天一项很重要的作业,非完成不可,而且我们要坚持到小学毕业!”毕竟孩子现在还小,比较好调教,有了这个认同感,一般都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有时候我也会突发奇想:要是现行学校能把读经这项活动纳入小学课程里,老师与家长双管齐下,把握住孩子13岁以前这个记忆的黄金年段,那收效将是意想不到的! 林文聪妈妈:廖金枝 2001.5.28 我陪孩子学英语姚美珠 在世界形成地球村的今天,英语是进行交流最主要的语言。要较好地掌握这门语言,仅仅依靠课本内容远远不够,在记忆力和语言能力最强的孩提时代多接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儿童诵读西方历史上有价值、有代表性的经典文献,从小就对西方文化有概要的认识,对学习英语大有裨益。 我们很庆幸能得到《西方文化导读》第一册诵读本。在吕丽委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五个月的努力,我陪孩子将这本书初步学了一遍。下面是我们在学习中的一些体会和建议,有不足之处,敬请多指教。 一、体会 明确学习目的。孩子曾经问过为什么要学习英语,我只能用最浅显的道理解释:只有学会了英语,才能与外国人交流,否则外国人说话听不懂,那岂不是成了鸭子听雷;再说,学习外国文化精华,了解使用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才能真正学到英语的精髓。孩子有上进心,基本同意这观点。为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隔一段时间,我会试着建议她不用学习,毕竟学习太辛苦,天天玩最舒服。此时,她会凶巴巴的对我说:“如果不学,外国人跟我说话我听不懂怎么办?!”,见目的已达到,感到由衷的高兴。 树立学习信心。孩子于99年7月从26个字母开始学习起,因认识词汇不多,10月份开始诵读《导读》时,起步非常困难。仅第一课第一段,断断续续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比较完整的念完。看到孩子学习如此困难,我有一种拔苗助长的感觉,几乎想放弃让她学习这些深奥的知识。但内心深处还是余心不死,每每睡觉之前,总让她再读一两遍,加上孩子在学校也学习这些知识,心理上有了认同感,慢慢的能一点一点的接受。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旦迈开第一步,以后就容易得多。 要有耐心。起步阶段,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如成年人,这时我们必须做的首要事情就是耐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告诉孩子,妈妈英语水平也不高,我们共同学习,看谁进步最快。同时,我们是好朋友,可以互相提意见,指出对方不足之处,有错的地方妈妈一定改正。有了这点保证以后,她经常提意见,说我总是太着急,要求我不能生气,要笑眯眯的。面对孩子提的意见,凡是有道理的我尽量一一改正,不能失信于她,毕竟她也有思想。陪孩子学习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也从中收获许多。某种角度上,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师,我很感谢她。 “少吃多餐”。初接触《导读》时,语感比较差。为改善这一状况,每次只学一小段,空闲的时候,在孩子不反感的前提下,让她多读几次。有时把学过的内容开个头,然后假装忘记了,请她帮我想一想,提醒一下,她会很乐意就叽叽喳喳的往下说,而且非常得意。这样可以检验她是否已经记住了。 边学边玩。孩子天性好动,在较长时间内让她集中注意力,非常困难,且非常残酷。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边学边玩的方法。我领读,她跟读的同时配一些动作当演员表演,我当观众,表演结束,需加以评分和表扬,孩子非常高兴,学习内容进一步得到巩固。 贵在坚持。经过一段努力学习,与周围的同学相比,孩子感觉到她进步很多,学起来也比以前轻松多了。在增强信心的同时,为防止滋长骄傲自满情绪,树立长期学习英语的决心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用滴水穿石和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来形容,告诉她学无止境,只有长时间坚持每天学习,才能学有所成。 严格要求。古人云:严师出高徒。由于学习是螺旋式的上升,而上升时必须有股力量往前推,才能顺利前进。不然,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股力量的来源就是扎实的基础,对于已经学过、出现频率比较高而且容易混淆(如there、three、tree等等)的词汇一定要求她要用心记住,做到深入浅出。不然的话,觉得每个单词都相象,读什么,象什么;今天学,明天忘,永远在原地踏步。 甘当小学生。由于没有学习语言的环境,在学习过程中孩子比较孤独。为此我们大人经常当小学生,孩子当老师,让她来教我们。每当我们当学生时,经常故意读错,或装不懂,她会批评我们,说我们学习不认真,没有注意听讲,还给我们平分数,俨然象一为很严厉而又负责任的老师。如此,既增强了她学习的信心和乐趣,又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有时她会说,“我都懂了,你们还不懂,连我都不如。”这时,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告诉她,只有这样,社会才会进步。 二、建议 诵读方面。第一册《导读》领读太快。有些父母也很想陪孩子读书,但苦于自己不懂英语,爱莫能助。我认为,既然是诵读本,其朗读速度应该让初学的孩子可以跟得上,并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能较独立地学习。同时,领读人语感平淡无奇, 特别是一些演讲,没有抑扬顿挫的效果,不能激发孩子学习热情。最好的方法是由一个领读,一个跟读,最后由领读再完整读一遍,这样既能学得好,又不会破坏语感。 作者方面。《导读》的内容有代表性,渴望增加作者简介,了解文章或演讲的历史背景,加深印象。  其它方面。《导读》内容富有哲理性,希望能对文章进行翻译,哪怕是总括翻译也行。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习乐趣。  2000.03.07   读一百篇英文经典之后 我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因高考完无事,便在母亲的劝说下,拿起《儿童西方经典导读》的课本进行读诵。 母亲说每篇读诵一百遍就算完事,但我没有办法如此了事。我除了查字典对每个生字标注外,还试图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以弄明白句话的意思。但那些古奥复杂的句子绕得我头晕乎乎,往往连下手处都找不着。无奈,我只得求助于大学英语专业毕业且翻译出版过几本书的父亲。父亲接过书看了一会儿,随即还给我说:“不行,一时半会儿搞不懂,我没时间陪你磨蹭。” 自己看不懂,又无处问,走投无路,只好傻读了。奇怪的是,每当我将文章读到八、九十遍时,就对原本不懂意思的句子有所感悟,渐渐趋于理解。 每篇一百遍这么读了十几篇后,我参加了一个雅思考试培训班。在学习之中,除了感觉生词量太大外,还有另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语句的理解挺容易。譬如一个以前并不常见的语法构成的句子,只要单词知道了,不经过语法分析,便能明白句子的意思;即使不懂,再多看两眼,也就明白了。我心里嘀咕:是培训教材简单了,还是自己的领悟力增强了?怀着这个疑问,我翻开高中最后一册课本——哈,那些一直困扰我的难句,现在已变得一目了然。 这种经典读诵的方式,虽然并没有使读法分析能力得到训练,却由于耳熟能详的作用,渐渐增强了我们对英语的感知力。其实,我们在讲中国话、读中文书时,有谁会使用语法分析的方法呢? 南京九中 陈子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