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各种常用名词的解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39:19

钓鱼各种常用名词的解释,建议刚学钓鱼的朋友看看。
一   钓具      手竿种类:指不带收放线装置的钓竿,是我国目前最为流行的钓竿之一。手竿分为拔节竿、插节竿两大类。拔节竿有长节竿、短节竿之分。按使用类别来分,有鲫竿、鲤竿、溪钓竿三种。手竿大多数是使用平纹玻璃纤维布同不饱和聚酯复合加工而成,被俗称为玻璃钢鱼竿。还有一种是用碳素纤维同不饱和聚酯复合加工而成,被称为碳素鱼竿。因碳纤维布的售价要远远高于玻璃纤维布的售价,所以碳素鱼竿比玻璃钢鱼竿要贵许多。碳素纤维强度比玻璃纤维强度高,自重却很轻,制成的手竿同玻璃钢手竿在同强度条件下自重要轻一些,所以很受竞技钓爱好者的青睐。  有些厂家出于价格、性能比的考虑,生产一些混合材料的钓竿,在内层和外层用不同纤维制成;也有前三节是碳素纤维制作的,尾节是玻璃钢的。这种钓竿在价格和性能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容易让人误解为是假碳素竿而不被钓鱼人接受。      竿长:指手竿组装或展开后的实际长度。实用范围的长度(指采用齐竿线钓法)分别为:2.7米、3.6米、4.5米、5.4米、6.3米。目前国内竞技钓鲫比赛规则多规定3.6米长的手竿为比赛用竿。平时用于休闲钓,5.4米长的手竿也足够用了。使用6.3米以上的手竿钓鲫鱼,在齐竿线钓法中应该说是很难了。因为钓竿过长,*作起来十分麻烦,鲫鱼吃饵的动作本来就小,浮漂抛得太远,很多轻微的信号无法识别。  鲫鱼为了觅食必然从深水游向有食物存积的边岸。无论是河流、湖泊,还是水库、离岸边3~4米、水深在1.5米上下,水流平缓、水底平整的区域,都会成为鱼的觅食通道,4.5米的手竿完全能够得着这个范围。有时钓竿用得过长反而使位钓点越过了鱼的觅食通道,造成得不偿失的结果。      手竿硬度:指手竿所能承受的拉力。承受拉力大的,为硬度高,反之则低。我国的鲫鱼,无论是野生的还是饲养的,体重超过0.8千克的不多见。所以使用硬调的手竿钓鲫鱼就完全可以了。硬调芋,既能利用适中的弹性所产生的曳力,对钓线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又可以尽量地避免因钓竿过硬撕破鱼唇。适中的调性又能产生良好的手感,可以为钓鱼人增添不少遛鱼的乐趣。而柔中带硬的硬调竿所具有的良好弹性,也可以将0.2千克左右重的鲫鱼直接飞上岸来,省去用抄网的麻烦,比较适合比赛中使用,对钓鲫初学者来说也比较好掌握。        手竿调性:调性实际说的就是手竿强度,指一支完全展开的手竿,在尾节保持水平状态下,通过竿梢能提起多大的配重,同时竿体出现多大的弯曲度。承重越大弯曲度越小的钓竿,调性越硬。手竿调性一般分为中调、中硬调、硬调、超硬调、极硬调五个等级 -
调性均匀性:钓竿在受力弯曲后的弧度的均匀性好的钓竿其弧度呈平缓过渡的状态;均匀性差的钓竿其弧度中有死角出现。目前商店出售的手竿,仅从外观上很难判断其品质,被标注的硬度与实际硬度不符的现象常有出现。而调性的均匀性是否良好,在钓竿不实际负重的状态下,是很难检测的。建议钓友在购买手竿时最好自己动手测试硬度和调性的均匀度,以免被某些钓竿夸大其词的标注及华丽的外表所欺骗。         称重检验:挑选手竿时,不看竿上的调性标注,而是根据一个实用标准来检验竿体硬度的方法。比如说,要挑选一支钓鲫用的插节竿,我们就让它称0.3千克的重物,拔节竿称0.4千克的重物。用事先准备好的配重或临时用塑料袋装入标有重量的鱼饵当配重,把它系在竿悄上,然后慢慢扬起钓竿,当配重离地后让竿梢尖与竿柄底部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这时如果钓竿的弯曲度在竿长的二分之一上下,其硬度就适合于钓鲫用。如果第三节也明显弯曲就软了点,要是只弯到第二节,第三节几乎没变形,那么又硬了点。接1钓具类)           插节竿:插节竿是手竿中的一种分体式钓竿,按日文汉字的中文发音,被人们称为"并继式"钓竿。插节竿在使用时要一节一节地从上(竿梢)至下插接后,才能成为一支完整的钓竿。插节竿因分体面减小了伸缩式(拔节)钓竿的空间,因此竿体可以做得较细,又不减低强度,是竞技钓发烧友追求的品种。硬调插节竿用于休闲钓,钓0.5千克上下的鲫鱼较为合适。硬中带柔的调性,既能为钓鱼人增添遛鱼的乐趣和快感,又不太容易切线,在比赛中又可以用于钓50克以内的小鲫鱼;因自重轻,可以节省体力,便于钓手在长时间的比赛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插节出竿以3.6米长的为主,其调性大多数是硬调和超硬调的,极硬调的插节竿已不多见。      拔节竿:拔节竿是伸缩一体的手竿。按日文汉字的中文发音,被称为"振出式"手竿。拔节竿又分为短节(溪钓竿)、长节(池钓竿)两种。短节竿虽携带方便但强度较低,竞技钓爱好者基本上都不使用短节竿。拔节竿因各自的强度不同,所以单节的长短也略有区别,但钓竿拔出后的总长度相差不大。长节拔节竿的尾节长度一般在100~115厘米上下。为了使竿体能依次收缩进尾节,所以拔节竿同插节竿相比要粗一些。      插口:拔节竿连接上节的接口。插口壁厚薄是否一致,插口的横断面是否平整,是反映插节竿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检查插口的方法,是将上节缓慢地插入下节,此过程中不能有忽松忽紧的现象,应该是越插越紧。插紧后接口处不能出现晃动,抖动钓竿有浑然一体的感觉,节与节之间没有因松动造成摩擦而产生的杂音。拔出各节时真空嘬力越大,说明上下插接得越紧密。      插接量:插节竿上节插入下节的长度。各节应该由上至下逐渐增加插接量,一般首节(竿梢)的插接量不小于6厘米。
      平时使用插节竿时,要从竿梢开始依次插入,插时要缓慢并确保插到底部,插得过快会加快竿体内外壁的磨损而造成松动。每插入一节到位后要把插入的那节逆时针方向稍加旋转一下锁死插口,旋转角度不要过大,5度左右为宜。退出时先顺时针方向旋转开锁之后再拔出上节。
       初学钓鱼者,因控竿能力较差,在使用插节竿钓上大鱼时,容易造成拔河现象,或突然用力过猛,拉断钓竿,所以要特别注意。      搭接口:指拔节竿节与节之间衔接的部位。3.6米的手竿,其竿梢和二节的搭口一般在4厘米以上,二、三节在厘米左右,三、四节在6厘米上下。搭口过短,容易造成拔节和断裂,而且使用一段时间后因磨损,搭口会变短,所以买手竿时要挑选搭口稍长一点的。
 
上下口:拔节竿每节的上端为上口,下端为下口。上下口的壁厚是否相同,横断面是否平整,拔紧内节后,外节同内节是否处于紧密接触,这都是确保质量和耐用性的重要之处。另外插节竿只有上口,没有下口。      竿堵:手竿收回后防止内节外滑的塞子,也被称为堵头。拔节竿有一个上堵(橡胶或木制品),一个下堵(一般是塑料制品),下堵带有通气孔,可以散发竿内的水气。3.6米的插节竿有两个被连在一起的上堵,没有下堵。每次钓完鱼回到家中,尽量拔去竿的上堵,让竿内的水气挥发掉,免得竿内长期潮湿,捂坏了漆面。      活底把:用于减短手竿长度用的可拆装的底把。一支5.4米的手竿,可以配三个活底把,这样可以变成4.5米、3.6米、2.7米三种长度的手竿,起到一竿多用的目的。购买活底把。一定要用钓竿当场配试。      辫梢:竿梢尖上粘接的软辫管(一种化纤织物),用于固定大线的。新钓竿买回后要加工一下辫梢。从竿梢头算起,在辫梢一厘米长的位置打个死结,剪掉多余的辫梢,再用打火机把辫头烤化,让它自然熔成一个小球。这样打的结就不会再脱落。然后用耐水性好的快干强力胶,在辫梢原来的粘接处再点上一小滴胶水,并让胶液向辫梢上方渗透一点,约5毫米左右。这阵做,一是加固辫梢同竿梢的粘结度,二是保护辫捎不被竿梢头磨断。但是千万要注意的是:胶一定要少滴,如果辫捎全浸了胶,变得通体僵硬,那钓线在辫梢上很难勒得紧,使用中容场造成大线脱落。      绝缘把套:由一种绝缘热缩橡胶制成的,套在手竿底把上能起到绝缘作用,俗称防电把套的橡胶套。购买防电把套,一定要比钓竿的底把长出5厘米左右,粗细尽量合适。如果原底把是缠了一层线的那种,最好先把线拆掉后再装防电把套,这样装出来的效果更漂亮,也可以不增加底把的直径。安装时考虑到把套的热缩性,套上绝缘把套后,把套要和钓竿的底把端面齐平。然后用1000瓦以上的电吹风依次逐渐加热,直到把套收缩包紧底把,再用裁刀把多余的部分切掉。直接放在明火上加热也可以,但动作要快,免得烧坏了底把。      钓线: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盒装钓线,以尼龙线为主。竞技钓在用线的搭配上非常讲究,而且粗细的变换,往往是在加减0.1个号之间进行的。举个例子,某场比赛根据鱼情状况,最佳线组为0.4号大线,0.2号子线,如果你用的0.2号子线涨号,实际是0.5号线,这套组合就起不到预想的效果,而且子线粗于大线的"倒拉牛"配置还会造成大线切断。
      买钓线时,除了看牌子和标号外,还得亲自检测线的直径和强度。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供钓鱼人专用的检测工具,只能用外径千分尺和弹簧秤去检测。
      检测钓线时,先凭手感检查线体的平整度、复原性和柔软度。在光亮处观察线体的透明度是否一致,然后再测线的直径和拉力。如果线径和拉力同此标号的规定值相比出入不大,线径不超过正百分之十,拉力不超过负百分之十,此线还是可以接受的(目前市场上没有比标号细,比标准拉力大的钓线出售)。鲫鱼胆子小,警觉性高,所以钓鲫最好使用透明线或无影线,而且在强度够用的前提下,线越细越好,这样可以降低鲫鱼的警觉性。       大线:也称为主线或母线,指连接竿梢和8字环的钓线,栓钩的子线不在其中。  大线有两种拴法:一种是先从线头10厘米处折回,紧靠线头打一个死结,再从对折后离头部1厘米处打一个双扣死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掏一个剪刀扣,系在竿梢上,量出比钓竿长15厘米的线剪断,然后按以下顺序穿上配件:先穿两粒太空豆,第一粒用于浮漂复位,第二粒用于限制浮漂上移。穿上插漂座后再穿上一粒或两粒限制浮漂下移的太空豆(如太空豆很紧,穿一粒就可以)。再穿一粒限制铅皮上移的太空豆,一个铅皮座、一粒限制铅皮座下移的太空豆,最后量出齐竿线长度栓上8字环,剪去多余穿的线头,大线就制作完成了。
      另一种栓线是,先不量线,按上面的顺序先把全部配件穿好后,以8字环为头,量出比钓竿长出10厘米的线,剪断后按上面的方法打结就完成了大线的制作。       风线:垂钓时,从竿梢到大线入水之前这一段漂于水面或空中的大线,被称为风线。有人把风线同大线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水线:水线由部分大线同子线组成,从浮漂脚到水底钓钩的线被称为水线。       子线:一头拴钩,一头拴在大线的8字环上的钓线被称为子线。竞技钓使用的子线,是由长度不同的双线组成。除钓浮子线可以和大线同粗以外,一般都比大线细0.2个号到一倍之间,长度在15厘米以内,比台钓的子线要短。子线比大线细可以保护大线不被切断。子线越细,越可以降低鱼的警觉性,而且细而柔软的子线更利于鱼吸饵入嘴。竞技钓专用子线制作方法是比较麻烦的,需要一定的耐性和细心。先要确定绑多长的子线,再用的硬纸板做一个线支子,长度要比计划绑的子线长出2厘米。然后把线按照要做的数量缠在支子上,一圈为一副,从支子顶部把线剪断后,一样长的线就算准备好了。为了不让线乱,可以用夹于把线夹在一起。在挂子线的子线板上,根据定好的钩距及子线的长度,画出两条直线,这样钩可以别得很齐。子线两头各绑上一只钩子后,把双钩按事先设定好的钩距分别别在子线板的上下横线上。捋齐双线后在线尾打一个双结,用一根上粗下细的钢针(毛衣针粗细)插在未拉死的结孔中,用钢针上下移动结孔,确定位置后再把结逐渐拉紧从钢针中滑脱,这样绑出来的子线长短一致,钩距相同,连打的结都处在同一位置上。如果用绑钩器绑钩,线要备的再长一些。
 
  钩距:指长短两根子线之间的差距。钓底时双钩钩距不应过大,一般在一个半钩距以内,但也不能小于半个钩距,否则会影响鱼的吃饵。钓浮时,双钩钩距可以大到三个钩距。如钩距过小,中双尾鱼的机会会减少。      太空豆:中间带孔具有很强弹性的撅橡胶粒,用自带的细钢丝把母线拉进去,利用其弹性和涩性既能起到限制插漂座及铅皮座的移动,又能起到改变插漂座及铅皮座位置的作用。太空豆为了适用于粗细不同的钓线,分为不同型号。竞技钓一般使用最紧号最小的太空豆。为了避免鱼的注意,最好不使用彩色的,只使用黑的。      插漂座:用弹性好的橡胶制作而成。一头穿母线,一头可以插入浮漂,能在母线上自由移动,以便调整水线长度。结实有弹性又细小的插漂座最适合于竞技钓使用。      铅皮座:带有中孔,两头是圆锥形,能在母线上移动,中间有一细槽便于卷铅皮的一种塑料制品。也有金属制作的铅皮座,因为伤线,很少有人使用。竞技钓爱好者一般都选用槽宽1.5厘米,头粗3毫米的黑色塑料铅皮座。       铅皮:卷在铅皮座上当铅坠使用的铅制品。选购铅皮,一定要按铅皮座的槽宽购买,如买不到合适的,可以买宽一点的再裁成合适的宽度。窄的最好不用,免得铅皮在铅皮座上自由移动而降低了浮漂信号的准确性。
       另外铅皮过厚不易卷动和展开,调漂时很不方便,更不利于浮漂的微调。铅皮过薄,在使用中容易被水压冲开,如果内有小调整片就会丢失,造成浮漂的调目改变。0.25~0.3毫米厚的铅皮比较好用。      8字环:一头连接母线,一头连接子线,两头均可以自由转动的金属连按环,体积很小。竞技钓鲫用的8字环长度一般在1厘米以内。      鸭嘴环:功能同8字环相同,只是拴子线的一头是一个鸭嘴形的卡子,只需把头部打了扣的子线勒进去就行了。鸭嘴环因换子线快而著称,但是又因伤子线而遭很多人弃用。      鱼钩:国内的竞技钓鲫比赛是禁止使用有倒刺鱼钩的。其实手竿钓鲫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提竿动作,中鱼后控竿得当,在任何场合都无需使用有倒刺的鱼钩。鱼钩有倒刺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钩住衣物后也很难摘下来,而且中鱼动作用力稍大一点,就会撕破鱼嘴,建议大家即使是休闲钓,最好也使用无倒刺鱼钩。
      用钩偏大是初学钓鱼者的一个通病,总担心钩子小了钩不住大鱼。钓鲫鱼的鱼钩钧,钩门宽度最好是鱼嘴直径的三分之一左右。当钩门宽度超过二分之一时,鱼不易将带钩的饵球吸入嘴中。竞技钓普遍使用无倒刺袖型和丸型钩。其他边钩只要钩门宽,钩柄短,钩尖长都可以用来钓鲫鱼。比赛中鱼情正常时,一般使用条粗一点的鱼钩,一是结实,再就是钩的自重相对大一些,可以加大对浮漂位移的影响。金色、银色鱼钩会引起鱼的警觉,最好不用。
      另外,购买鱼钩时,对钩的刚性要检查一下,一拉就张嘴的鱼钩最好别买。       浮漂:一种能漂浮在水面向钓鱼人传达鱼讯的标志。浮漂也可以称为浮子、漂。目前竞技钓手使用的浮漂,主浮体主要是孔雀翎、巴尔沙木、芦苇这三种材料制作的。这类浮漂由脚、主浮体、示标三个部分组合而成。漂脚用于固定浮漂,有竹脚、碳脚、玻璃钢脚之分。主浮体的外表涂有防水涂料,保持浮体的浮力稳定性。涂有多种颜色的示标也被称为标示杆、漂苗子、漂尖子、漂尾。示标一般分为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的是玻璃钢制品,空心的是比尼尔塑料管。
为了适应不同水深、不同钓法的需要,浮漂被制造商做成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号数。浮漂是否实用,性能是否优良,完全取决于浮漂制造商对钓鲫运动的理解程度和对制造工艺的选择以及在质量上的追求。      长身漂:一种主浮体细而长,示标也细而长,漂脚长度适中,专门用于钓底、钓离底、钓深水的浮漂。这种浮漂在水中移动时受水的阻力小,稳定性好,站立后二次下沉均匀缓慢,行程大,特别适合捕捉鲫鱼的离底"截杀"信号。对鱼在底部吸饵产生的轻微拉力、反应极为灵敏,是钓底必不可少的浮漂。
      长身漂中又分为长身长尾(示标)和长身短尾两种。长尾可达12目以上到20目之间;短尾在12目以内,如果是软短尾大致在7目左右。
      长身漂其漂身越长越细,示标越长越细,就越灵敏。但调钓得如果不正确,也会降低灵敏度或过于灵敏常出现假信号。
 
       短身漂:一种入水后站立快、适合于钓浮的专用浮漂。有人也把它称为枣核漂。短身、短尾、短脚,总长10厘米上下,而且漂身不太粗的短身漂,更适合于钓中上水层。短身长尾、长脚的浮漂不适合于钓浮。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短身漂,基本上是用于溪钓和冰钓的,虽说也能用于竞技钓鲫,但不太理想。很多竞技钓爱好者都自己改制软尾短身漂,示标只留4目,漂脚也很短。       急收肩浮漂:也称为钝肩漂。因浮漂主浮体上根部呈伞状斜平面,当浮漂在水中失去牵引力上浮时,水对其端面形成的阻力较大,使它独具特点,专用于钓吐饵快的滑鱼。       大肚漂:一种漂身短,漂尾长,漂脚短的浮漂。这种浮漂由于材料和加工工艺的关系,一股是木制品。大肚漂重心点低,站立较快,二次下沉前的停顿时间相对长一点,在钓中下层鲫鱼方面具有优势。      软身漂:目前专指用于钓鲫的去壳孔雀翎浮漂。这种浮漂能稍微弯曲,浮力比同体积带壳孔雀翎浮漂要大,灵敏度高,使用不当容易断裂。      硬身漂:过去专指带壳孔雀翎浮漂。如今泛指漂身不能弯曲的浮漂。孔雀翎、木质、芦苇、豪猪刺等材料制成的浮漂都是硬身漂。      钓箱:竞技钓必备钓具。它既能存放钓饵、食盆等物品,又能当座椅,还是安放架竿、食盒、鱼护的连接体。
      钓箱是塑料制品,按容积(立升)区分大小。购买钓箱,一定要自己的身高来选择大小。以坐在上面大小腿形成70度左右的角度为合适。      钓箱配件:指用金属螺丝固定在钓箱前端不同位置,连接安放架竿、食盒、鱼护的配件,是用于竞技钓的钓箱必不可少的配件,有塑料和不锈钢两种类型的配件。因材质和加工难度不同,两类配件的售价相差很大。      钓箱附件:像装在钓箱后面的伞架,装在钓箱侧下端可起到调节钓箱平稳的调节脚,装在钓箱盖上的座垫和带靠背的折,装在钓箱侧面用于临时插竿的竿挂都属于附件。这些附件并非必备之物,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和需要选择安装。      摘钩器:细长带前叉的金属或塑料制品,当鱼钩挂在鱼嘴深处,用手无法摘钩时,用它把钩顶下来。      摘鱼器:装在鱼护护圈上细长的不锈钢钎,将带着鱼的钩挂在钢钎上,拉住子线向下转动鱼钩,使钩尖朝下,鱼从无倒刺钩上自动滑落到护中。      拉饵盘:盘中央贴有经过电镀处理的强力磁片或磁条,能分开吸住双钩便于拉饵的辅助用具。拉饵盘种类繁多,因比较简单也可以白己制作。目前较为流行的拉饵盘只贴一根5厘米长短的强磁条。有些钓手不用拉饵盘,也照样能拉出漂亮的饵粒。      鱼护:竞技钓鱼护,要求护口大,护长两米上下(确保各种赛场鱼护都能入水),护网眼不大于l厘米。护的颜色不要太鲜艳,以免惊鱼。      抄网:竞技钓使用的抄网,口不要过大,30厘米左右即可。网兜不要过深,否则容易拉断子线,另外取摘鱼也费事。抄网全长在l.8~2米最适用。有些抄网把做得很精致但太短,遇上水面低的赛场,抄鱼就不方便,影响比赛。     钓鱼镜:钓鱼镜虽说也是大阳镜,但它一定要有偏光作用,这样才能尽量把水波的反光滤掉,便于在阳光下观漂。     钓鱼帽:钓鱼帽同其他运动帽差别最大的就是帽沿很长,更利于遮挡阳光。另外多一根帽带,有风时不会把帽子刮跑。日本的钓鱼帽,有帽带的是海钓帽子,无帽带的是淡水钓帽子
 
技术常用语
      1.中鱼:抬竿拉动鱼钩,钩刺穿鱼嘴将鱼钩住。
 
      2.上鱼:把钩住的鱼钓上岸来。       3.丢鱼:窝内有鱼,吃饵正常,因自身技术原因钓上来的鱼却很少。       4.底层跑鱼:抬竿虽然钩子钩到鱼嘴,因用力过猛,或者抬竿时机把握不准,过早或过晚,使钩子只钩到鱼唇边缘,造成撕破鱼唇脱钩。        5.中层跑鱼:被提起一半的鱼,因钓者过于性急,突然加速抬竿,造成脱钩跑鱼。钩子钩得薄,鱼唇被逐渐撕破也会造成中层跑鱼。 
 
      6.钓嫩了:泛指抬竿过早,造成被钓上来的鱼,钩子只钓到鱼唇边缘,但有时抬竿过晚,鱼正吐钩时抬竿也会出现钓嫩了的现象。
 
      7.钓老了:泛指抬竿过晚,鱼已咽饵才抬竿,钩子钩到鱼的咽部,造成摘钩困难。有的鱼吸饵过猛,也会使钩子钩得较深。       8.钓乏了:由于在一个窝子内连续抛饵、上鱼、跑鱼,对其他鱼造成严重的惊吓,鱼不敢进入此钓位。       9.做窝:也叫打窝。指通过向钓点连续抛竿(抛饵),让钩饵堆积在较小的范围内并达到一定的量,把鱼诱进该钓点。竞技钓比赛规则规定,比赛中饵只能挂在钩子上抛入水中,不准用其他方法抛饵打窝。     10.续窝:在原窝中钓上一些鱼后,通过连续抛竿投饵,向窝子内补饵,称为续窝。     11.养鱼:竞技钓中所说的养鱼,同饲养鱼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这种养鱼是指,在做好窝子后开钓过程中,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停钓、续窝等方式,把诱进窝内还未钓上来的鱼留住;同时还要做到刺鱼轻不惊鱼不跑鱼,使窝内鱼长聚不散并保持一定数量。     12.停钓:是指当上鱼的节奏有所变缓之后,有目的的停钓几竿,马上进行抛竿续窝,然后再施钓。       13.钓单尾:就是指在某个特定时间内,有意识不钓双尾,只钓单尾。这种做法大多用在钓浮过程中,因为钓浮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就是保持抛竿节奏相对稳定,一钩中鱼,另一钩上的饵料被抬竿时抖落在水的上层,让它起到续窝的作用,即使能钓双尾,一般也掌握在连钓两竿双尾后,钓五、六竿单尾,然后再钓双尾。如果片面追求钓双尾,为了等鱼会造成上鱼节奏变慢,因抛竿节奏放慢,钓饵入水的间隔加大,使浮窝逐渐下移,鱼群跟着下移到深处。由于连续中双尾,饵料在这段时间内几乎全都进入鱼嘴,造成窝中无饵续窝,导致浮鱼散开,出现欲速则不达,钓双丢三的后果。     14.窝散:指抛竿定位性差,饵落在较大范围内,使进窝的鱼过于分散。
 
 
  21.涮饵:指鲫鱼对没有吃过或觉其有异的食物,在不确定能否吃的情况下,试探性将饵吸入嘴中,然后再快速吐出的动作。其具体表现为:将饵吸入嘴中,吸得很浅,而且不闭嘴,立刻又用力把饵吐出。有时会连续吸吐多次,有时对某些饵料做一次"涮饵"后,便不再碰它。鲫鱼涮饵的动作从吸到吐所需的时间,一般不足零点几秒,即使是钓鲫高手,也很难在鲫鱼涮饵时,根据浮漂的动作将其钓获,因为从鱼吸饵到浮漂产生动作会有一个滞后时间,而人看见浮漂出现动作,通过大脑反应到手上,再去抬竿,也有个滞后时间。这两种滞后时间相加,就造成鱼吐饵出嘴浮漂才产生动作,当人做出抬竿动作,鱼已完成了吐饵,即使是钓技高手也很难钓到涮饵鱼。如果鲫鱼吸饵后闭上嘴,再张嘴吐饵,钓鲫高手就能将其钓获。    22.主动荡饵:也称为主动逗鱼。是一种把诱鱼动作同抛竿后压线拉漂送漂定位动作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钓底时使用的主动诱鱼方法。*作方式为:当抛竿后钓饵、浮漂入水后,先不压线拉竿,待浮漂站立并下沉到接近于到位之前,轻压线向后拉动浮漂(以示标尖不被完全拉入水中为原则),再快速前推钓竿,让浮漂再次浮出水面后再一次下沉到位。使用得当的主动荡饵,会使钓饵在快接近水底时再一次被轻轻拉起,成波浪式下沉,如果窝内有鱼,会被这个动态饵所吸引,追过去就是一口,这时浮漂就会出现次降讯语言。但这种主动荡饵方法只适用于认逗的鱼。如果鱼不认逗,连续主动荡饵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后果。如果用对了鱼情,会收到奇效。   23.被动荡饵:也称为被动逗鱼。是一种钓底时鱼不吃饵,钓手出于无奈采用的逗鱼方法,是通过被动浮漂带动静止于水底的钓饵移动,起到诱鱼吃饵的方法。其*作方法为:轻拉静止中的浮漂,所拉动的量在浮漂轻晃到示标尖即将没入水中这个范围内,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遇上鱼不主动吃饵又认逗,不如把被动荡饵改为主动荡饵,这样既可以节省等待的时间,还能增加诱鱼的效果。
  
  24.拉钓:钓底时,当你发现浮漂有动作(不包括小杂鱼吃食),但抬竿无法中鱼时,除上移浮漂钓钝之外的另一种钓钝的方法,抛竿饵到位后轻轻拉动浮漂,但不能太过(把浮漂拉歪),这样会让浮漂反应的灵敏度下降,从而达到钓饨的目的。  25.漂线:钓底时当你发现浮漂下顿动作非常小,有可能是钓钝了。这时可以把浮漂向下移动钓灵一些,也可以不让大线(主线)沉入水中,让它漂在水面,因这段线的自重由水面浮力和张力所承受,等于减去了浮漂的配重,浮漂会在原有钓目不变的前提下升起半目到一目左右,使双脑线绷紧一些,达到钓灵的目的。漂线,只适用于无风无水流的情况下。  26.拖钓:有时遇上鱼不吃饵,主动荡饵和被动荡饵都不起作用时,采用拖钓却能出奇效。方法非常简单:每次抛竿让饵落在窝子的前方10厘米左右。当饵落底后,慢慢地向后拉动钓竿,让饵贴底移动并穿过窝子。往往当饵从窝子中拖出后鱼会吃食。在使用拖钓法时,一要把铅坠上移,避开鱼的视线;二是不能把示标全拖入水中,这样就看不见信号了;再一个不能让饵离底漂起来,饵一但离底漂起来,鱼就不吃食了。
 
 
基本动作  提竿动作:指提竿刺鱼时手腕同手臂形成的特定动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台钓的前推上扬式提竿动作非常流行。这种提竿动作很潇洒,具有很强的表演性,但从竞技角度来讲它有两点不足:一是前推这个多余的动作延缓了刺鱼时间,容易错过提竿时机;二是大幅度的直臂上扬提竿动作,过多地浪费了体力。   竞技钓鲫法的提竿动作可以形容成"铁指寸劲"。要领是大臂带小臂及手腕同时发力上提钓竿,但幅度很小,同李小龙追求的铁指寸劲有相同之理。这种提竿刺鱼动作既可以在瞬间刺中鱼,保证鱼钩穿透鱼嘴,又能避免因提竿幅度过大撕破鱼嘴。恰到好处的提竿力度能减轻鱼被刺时的疼痛,减缓鱼的挣扎,避免惊鱼断线。这种提竿动作需要通过刻苦的练习才能完全掌握。当你练到空竽时钩不被提出水,中鱼后不会轻易跑鱼,钓中0.2千克左右的鱼时,旁人以为你的钩挂底了似的。而你在中鱼瞬间便能判断出鱼有多大,那就算练出来了。
  
  中鱼的分解动作:指提竿中鱼到牵鱼出水的动作,它是由多个动作组合而成的。全部动作可以分解为刺鱼、称鱼、牵鱼、遛鱼、飞鱼。刚开始练如不适应,可以在每次提竿刺中鱼后强迫自己停顿,分清楚大、小鱼后再做下一个动作。当你练熟练后要把这些动作连贯起来,中鱼后的停顿越小越好,使全套动作一气呵成,流畅舒展。
 
  飞鱼动作:中鱼后利用钓竿的弹性,把鱼直接提上岸来,飞鱼的前期动作主要是提竿中鱼后有一个很短暂的停顿,凭手感去称一下鱼的重量,好决定是直接飞鱼上岸,还是牵鱼到岸。  飞小鱼:当称鱼后知道是小鱼(指-两以下的鱼),可以举大臂略上扬钓竿,让鱼轻柔地荡上岸来,接鱼的手伸到护外,把8字环攥在手心,顺势带鱼到护口摘鱼器压腕摘鱼。   飞半大鱼:如果鱼在二、三两以上怕伤子线,中鱼后先牵鱼到水面,贴水面拖回一半距离后再大臂带小臂及手腕同时发力,提鱼出水。飞鱼上岸时让鱼绕过鱼护,接鱼的手攥住8宇环后顺势后让做一个曳力动作,并让鱼稳定一下再入护摘鱼。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子线不被抻伤,减少换子线的次数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  飞大鱼:指飞半斤以上的鱼。中鱼后不遛鱼,用柔力牵鱼出窝至水表层,并逐渐加力牵鱼距岸边两米左右借竿梢的弹性甩鱼上岸,手攥住8字环把鱼靠在腿上,放下鱼竿的手抓住鱼的鳃腹部,再摘钩入护。为了避免弄脏裤子,可以在腿上铺一条毛巾。平常钓鱼时没带抄网,迫不得已才飞大鱼,比赛中钓的是快鱼,鱼又偏大,才采用飞大鱼的方法。如果一小时上鱼在三十尾以下,最好还是用抄网确保不跑鱼追求成功率为上策。  遛鱼方式:指中鱼后通过正确的控竿方法,用恰到好处的收放竿力度和幅度,通过几个来回,消耗鱼体力的一种方法。鱼中钩后的每一次冲刺,就如同人跑百米一样,瞬间消耗体力和氧气是很大的,更别说连续跑几个百米了。最好的遛鱼方式,就是让鱼在每一次冲刺中消耗最大的体力。  牵鱼方式:在结束遛鱼后把大鱼牵到岸边的方式。当你消耗了鱼的大部分体力后,要在回牵鱼的途中及时提鱼头出水,这样可以巩固遛鱼成果。提鱼头出水,实际上是为了让它身体向上倾斜,这样它的主要推进船"尾鳍"和负责前进的双桨"胸鳍"将失去作用,这就迫使它随你而去。   空竿飞线:一般是由于提竿动作过大在中鱼出水途中脱钩造成的。空竿飞线的补救动作是朝前上方举竿不动等线组自然回落,抽鞭式强甩线组的方法,一是容易抽折浮漂,二是铅坠浮漂快速砸向水面的响声会惊了窝子。  抄鱼方法:正确时用抄网的方法,是将抄网头完全浸入水中不动,把鱼牵入抄网。持抄网在水上照鱼下抄子,很容易惊鱼。  带抄摘鱼:指从抄网中摘鱼的一种方法。方法是一手拎着抄网,一手从抄网的下面连同抄网一起抓住鱼腹部由下向上托起,持抄网的手放开抄把去摘钩就从容多了。伸手进抄网拿鱼或摘钩会有很多不便之处。
 
鱼饵类      1.鱼饵:凡用于钓鱼的鱼用食物都可以称为鱼饵。在传统的概念中鱼饵分为诱饵和钓饵两种。随着台钓和竞技钓技术及钓鱼理念的不断发展,诱、钓一体的鱼饵被越来越多的钓鱼人所接受。      2.诱饵:此类饵料中含有对鱼类嗅觉能起到刺激作用的有机物质或化学成分,也被称为诱鱼剂。并利用诱饵溶化速度快、扩散性好(在水中梯度递解快)的特性,加快从四周诱鱼进窝的速度。      3.集鱼饵:当诱鱼剂把鱼诱进窝子后,能把鱼长时间留住的是集鱼饵。传统钓法中用曲酒浸泡的小米打窝子,就是利用酒的化学成分来诱鱼,实实在在的小米则是集鱼饵。散落一片的小米,让诱进窝的鱼有的吃,一时半会儿又吃不饱,所以久久不愿离去。      4.钓饵:挂在鱼钩上的饵料。竞技钓使用的钓饵。兼备了诱、集、钓三种功能。所以说在配制竞技钓使用的钓饵时要把诱、集、钓三要素统统考虑到,否则会出现诱不来钓不着;诱得来留不住;留得住不咬钓等现象。      5.粉饵:事先经过粉碎加水后即可调制成钓饵的饵料。      6.添加剂:也被称为"小药"或"小料"。指那些无法单独作用,必须添加在粉饵中使用,能提高钓饵诱鱼和促摄作用的物质。添加剂分为纯液体、半液体、固体粉状三种。使用时液体或半液体添加剂最好先溶于配饵用的水中,再用此水去调饵;使用固体添加剂最好先均匀地掺在粉饵中,然后再加水凋饵。钓饵已调配好再加入添加剂其效果会受影响。因为高浓缩的添加剂事后加入,无法使它均匀地与钓饵融合和在一起,挂到钩上的钓饵所含的添加剂浓度会忽高忽低,引起鱼的警觉,有的饵球含添加剂浓度过高,反倒会把鱼吓跑。另外后加添加剂,为了能掺匀要来回搋揉钓饵,破坏了钓饵的溶散性。      7.定饵:凭经验,根据水情、鱼情确定用饵方案。定饵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最后的比赛成绩。因为在技术水平接近的比赛中,正确使用钓饵是获胜的关键。      8.配饵:根据用饵方案,把各种要使用的主、副粉饵按照确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备用。      9.主饵:配制的钓饵中占比例最大的那种粉饵,即这个配方的主饵。主饵使用是否正确,用量是否得当,是关系到此饵是否好用的关键所在。      10.副饵:配制的钓饵中占比例较小的粉饵,就是副饵。副饵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几种。副饵能改善主饵的饵性,起到烘托主饵的作用。如果副饵的色、香、味均超过主饵,用量又大,结果会起到喧宾夺主作用,彻底改变了主饵的特性,造成用饵失败。另外特别要注意的是:用很多种粉饵配在一起的饵,一定是个大杂烩,效果不会好。同时也说明配这种饵的人,对水情、鱼情不太了解,是心里没底的一种表现。       11.调饵:北方钓手称为"和饵",广东一带的钓手称为"开饵"。也有人称"调饵"为"做饵"。按照事先定好的用水量,把配制好的粉饵溶入水中,再按不同的技术要求用手将其搋揉成饵团。调制出的钓饵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是用水量是否正确(如果调制的是拉饵,水的温度也是重要的一环)。二是粉饵和水是否均匀融合,如果有一个个板结小块出现,说明粉饵吸水不均匀,会直接影响使用。三是加水后直接搋揉,还是放置几分钟后再搋揉,一定要根据粉饵的特点和预期想达到的标准,有计划地进行。比如说,用于钓底的饵,因为搋揉得不够,饵偏散,入水即化,造成底层鱼部分离底或上浮,钓底无法实现。相反钓浮的饵搋揉过度,入水不化,造成鱼追饵下移,使鱼群难以在中上层停留。      12.饵性:指各种粉饵调制成钓饵后的特性。比如说搓饵方面:偏黏、偏散;颗粒粗、颗粒细;比重大、比重轻;横向溶散性好、溶化快、溶化慢;絮状物多、绵软而不糟、虽硬到底即化等等。拉饵方面:丝长、丝短、残留物多、黏线;出饵少、出饵多(指拉到钩子上的饵少和多的现象)、出饵不均(指拉到钩子上的饵忽少忽多不稳定)拉饵出现的的各种问题,除饵性原因以外同拉饵的动作、方法有关。      13.饵的互融性:这里所讲的互融性,主要是指各种粉饵中所含的气味是否能融合。比如说含有奶香的饵同椰香饵、草莓香饵可以融合,也就是说可以搭配使用。而椰香饵同草莓香饵因香味很独特,不便搭配使用。如果搭配使用,不但抵消了各自的特性,可能还会产生怪异的气味。配制钓饵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各种粉饵的特性,绝不能随意地搭配。      14.搓饵:必须用手先把调好的饵搓成球,再把钩子埋入饵球中并通过拇指、食指、中指三指的配合搓动,把钩子封在饵球内,饵球外表不下缝隙。搓饵是竞技钓必不可少的技巧。手法娴熟的钓手,能搓出多种的饵团比如球形、水滴形、三角形、圆柱形等等,而且根据需要,饵团大到弹球、小到米粒均能随意搓出。      15.拉饵:利用饵中含有小麦蛋白形成一定的纤维束这-特性,把钩放在饵盘上,用饵团压住钩,持线的手轻轻把钩拉出即能挂上饵。拉饵所拉出的饵球大小、溶解速度快慢,是否能达到钓目标鱼的要求,主要靠拉饵的质量和调制方法。      16.小麦蛋白:拉饵必不可少的原料。加水后能形成面筋的一种从小麦中提取的物质,面粉加工厂及糕点厂常用的一种增稠增黏剂。钓鱼人鉴别小麦蛋白的简单办法是:白不带杂色,细而不滑,加少量的水调成稠糊状放置五分钟后,把它拉断时,能感觉到一定的弹性。质量差的很糟,轻轻一拉就断,毫无弹性。
 
钓法类      1.钓截杀:专指钓底时,钓饵在下沉到接近水底仍在缓慢下沉中,鱼快速上前把饵吸入嘴中。此时浮漂表现为在匀速下沉到位之前,出现一次半日左右的加速下沉,就是钓手们常说的"一个轻微下顿"。如能把握住机会,便可完成一次漂亮的钓截杀。钓截杀,又分为钓离底截杀和半水截杀。离底截杀,一般在钓饵距水底4~5厘米左右,守在水底窝子内的鱼将眼前下沉的钓饵顺势吸入嘴中。要想钓离底截杀,除鱼的觅食因素之外,钓者必须抛竿十分精准,窝子打得紧凑,抛竿频率相同,饵要十分对鱼的口味。浮漂一定要用反应灵敏、细身细尖子的(示标)浮漂,否则浮漂很难表现出下沉中的加速动作。水截杀,基本上是在钓饵下沉到距水位全深的一半或三分之二处,鱼半路吃饵。而半水截杀,浮漂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鱼讯语言。
      一种是同离底截杀近似的"轻放下顿",但浮漂的下顿量非常小,也许就三分之一目到五分之一目。浮漂出现这种鱼讯语言,基本上是沉中的钓饵刚刚沉过铅坠,也就是说钓饵在做第二下摆,刚沉到铅坠水平线以下,鱼就吸饵了。鱼吸饵造成拉动钓饵的方向是横向拉动,所以浮漂很难出现漂亮的下顿。另一种则是浮漂在匀速下沉中突然出现一个短暂的停顿。这是因为在钓饵随铅坠做第一下摆过程中,钓饵仍在铅坠的水平线之上,鱼来吃食拉住了下沉中的铅坠,造成浮漂瞬间失重而停止下沉。这个停顿是很难分辨的,但是,一旦掌握了它,你会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美的享受。      钓半水截杀,不一定用细长身浮漂,选用翻身站立快的浮漂效果会更好,但示标一定要细,否则浮漂停顿会更不明显。
      当你感觉有半水截杀,浮漂中途停顿又不明显时,可以通过加减铅皮的方法来调整浮漂的下沉速度,最终使浮漂的停顿能明显起来。
这种钓法,浮漂一般空钩调成平水为上。如果浮漂下沉时,从示标开始,总停不住,就需要一目一目地减铅皮,直到有停顿出现为止。如果仍觉得浮漂下沉很慢,似乎无法与停顿区分,就需要一目一目地加铅皮,直到有停顿出现。当然这和其他各种因素还有重要关系,比如,用钩的大小,饵料的大小、软硬,脑线的长短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解释了。      2.反抛:虽说这是一种抛竿方法,但也属于一种技战术手法。所谓反抛是针对常规的正抛而言的。 
      平常抛竿时,因主线的牵制作用,浮漂会向前倒。而反抛是在抛竿的过程中通过柔和地控线加前送动作,让浮漂向后倒(向钓鱼人方向倒)。
      反抛是钓浮时,手头没有短身站立快的浮漂,鱼又浮得很靠上,快到水面了,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补救方法。
      反抛可以让浮漂站立的方向同钓饵下沉的方向相向,而不同于正抛时的反向站立。这样从钓饵入水的瞬间起,只要有鱼吃饵,浮漂即可产生动作。这种浮漂语言与众不同,是一种向斜下方窜动的动作。        3.钓底坠:就是为了避免小杂鱼闹,钓到极钝,铅坠卧底近似于传统钓的方法。钓底坠,脑线不要超过10厘米,5~6厘米长即可,双钩钩距要加大到3只钩长左右,避免挨得近相互干扰。为了确保铅坠卧底,可以采用不挂脑线调子水的方法来调漂。挂上脑线上了饵之后,钓一目或两目都可以,此时铅坠肯定卧底。钓底坠浮漂会出现黑漂和送漂两种信号。     4.钓跑铅:如同海竿的活坠原理,同钓底坠近似,只是把铅坠的上定位太空豆向上移动10厘米左右,使主线能在铅坠中自由向下移动。所以说钓跑铅其实是钓跑线。钓跑铅的目的,主要是针对滑鱼而采用的一种技战术。一般脑线不能短于10厘米,采用大号浮漂调平水之后,换小号浮漂钓3~4目。浮漂所产生的鱼讯语言,一般是缓缓一沉。     5.钓扇面:在一个钓位上,沿弧形扇面抛竿做3~5个钓点,轮番施钓,被称为钓扇面。这本是野钓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但有时在竞技钓赛中,也有一定用武之地。
     在鱼密度较高的水域中底钓鲫鱼时,因连续抛竿打窝会诱来很多鱼,如果诱进窝内的鱼超过一定数量时,会形成立体鱼群,而且窝内会越来越浑,使鱼的就饵环境变差,鲫鱼贴底觅食的规律被打破,出现无序抢饵现象,导致浮漂信号过乱,造成连续空竿现象。但由于鱼受其他因素影响,想把鱼拉起来,改为钓浮,又拉不起来,只能钓底。遇到这种特殊情况时,只有采用钓扇面的方法,向原钓点两侧移动抛竿位置,让钓饵落在伍群的外侧,有意让钓饵避开窝子中心。
     这种方法,可以调动龟群离开混杂的钓点,移向较为清亮的水底,既改善了鱼的就饵环境,又一定时间内减少了追饵的鱼的数量,乱口现象少了,浮漂信号正常了,空竿也就少了。
     一般情况下在原中心钓点两侧增加两个钓点,即可达到减少假信号,恢复正常上鱼的目的。如果不行,可以在两侧再各增加一个钓点。
     钓扇面时要掌握以下两个原则:第一,要根据情况来决定两个钓点之间的距离,一定要把钓点移到鱼群的边上,让外围的鱼能及时发现钓饵。如移得过远,中心钓点的鱼群一时跟不过来,会造成断口(没鱼吃食了),要重新抛竿诱鱼,既浪费了时间,也可能使中心点的鱼群散开,游向别人的窝子。如果两个钓点之间的距离太近,仍在鱼群之中,没起到减少乱口的目的。
     如何来确定两个钓点之间的距离呢?以抛竿饵到底后马上就有鱼吃饵,浮漂动作恢复正常,空竿率降低为原则。
第二,就是不能隔点施钓,必须依次变换钓点。比如说,一共先后做了5个钓点为1~5号,正前方钓点是3号。当你发现3号钓点乱口太多,想换个点,你只能选择在它两侧的2号或4号,不能越过它们直接去钓1号和5号。因为它们离3号过远,鱼群一时跟不过来,会造成中途断口现象。
     另外设5个钓点不等同于做五个窝子,它只是把一群鱼在一定的范围内左右来回调动,以此达到改善鱼在水底就饵的环境,把窝内鱼的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不是把鱼分别诱进5个窝子,轮流去钓。     6.钓梅花:和钓扇面同理,只是以原钓点为中心,前后左右再设5个点。一般情况下无需设那么多点,前后左右各1个钓点足矣。     7.钓锅边:同钓扇面、钓梅花同理,就是在出现乱口之后,有目的地钓钓窝子中间,钓钓边上。反复调动鱼群随饵移动,减少乱口现象。     8.钓翻身:钓浮时,把鱼群诱到半水以上,鱼吃饵的状况又很好,这时就可以空钩半水把浮漂调得高些,让示标露出水面的目数多一些,如果是一支硬尾十二目的浮漂,可以调到八九目,甚至直接调到肚根儿(十二目)。这样浮漂翻身站立快,而且站立后马上会出现上顶信号,中鱼率极高。浮漂出现上顶信号之后如接着出现抖动或下顿信号,此时提竿中双尾的机会很高。有时因浮漂的性能不同,钓翻身会出现其他的有效鱼讯,比如会出现翻身站立后紧跟着一个轻微的下顿或者是一个下滑,这就需要钓鱼人根据自己使用的浮漂的特点,去用心观察。使用软尾浮漂同样可以钓翻身,只是浮漂的表现会有所不同。     9.钓加速:指专钓浮漂在下沉中出现加速下沉的信号。钓加速和钓截杀有相同之处。只是钓截杀一词出现在1996年,当时钓浮还未流行起来。所以说当年所说的钓截杀,是专指钓离底,而如今的钓加速是指从钓离底到钓半水以上,只要是钓鱼中途抢饵,造成浮漂在下沉中出现加速下沉的信号都可以称为钓加速。
     在施钓过程中偶尔钓到几竿加速,并不能算真正的钓加速,只有连续钓加速,才能被称为钓加速。然而想要专门钓加速,必须选用硬长尾性能优秀的细身浮漂,调目在1~3目之间,浮漂在线组做第二下摆时能平稳缓慢地下沉,而且钓饵的大小、软硬程度及下沉的速度、摆动的幅度,必须和当时的鱼层深度及鱼的泳速相吻合,才能实现连续钓加速。如果出现以下现象:水线长度超过鱼层的深度;子线做第二下摆之前鱼已追饵;钓饵下沉速度过快,鱼追不上饵等,都无法实现连续钓加速。     10.钓水下:是一种临时措施,不能做为一种专用技战术。在钓浮时,当鱼层向下移动,钓鱼人出于某种考虑,不想立刻上移浮漂,而是向铅坠内加上一定重量的铅皮,把浮漂调成平水以下,使饵带着浮漂逐渐沉入水下。当饵进入鱼层时,鱼吃食拉动漂在水面的钓线,这时提竿即可中鱼。有时因为钓线的移动很难分辨,就把最上面的一粒用于定位的太空豆向上推50厘米左右,让它漂在水面,太空豆一动就说明鱼已吃饵。     11.钓不灵不钝:钓灵和钓钝之间的临界点即钓不灵不钝。从竞技钓的全方位级差调钓法的调漂理论来讲,调几钓几,就是这目的不灵不钝点。也就是说示标有多少目,浮漂就有多少个不灵不钝点。而且每目的不灵不钝点其灵敏度是不同的。一目的不灵不钝点是浮漂最灵敏的不灵不钝点,紧靠浮漂肚根的那目是浮漂最钝的不灵不钝点。这就是浮漂的级差体现。     12.钓灵:从不灵不钝点起,向下移动浮漂(缩短水线),即开始钓灵,钓到最灵为双饵离底。     13.钓钝:从不灵不钝点起,向上移动浮漂(延长水线),即开始钓钝,钓到最钝为铅坠到底。但无论是钓灵或钓钝,都是以调目为基点而发生的变化。如果改变了调目,原来的灵或钝也一起跟着改变。比如说从调五钓二,变为调三钓二,虽说钓二没有变,但调五钓二的灵敏度比调三钓二的灵敏度要高。     14.浮漂灵敏度:指浮漂在受到外力影响时,所做出的位移反应的快慢和位移量的大小。有人把浮漂的灵敏度同中鱼率等同起来,这是错误的。有时越灵敏的浮漂越钓不上鱼来;灵敏度差的浮漂却有很好的上鱼率。     15.钓走漂:即在流动的水域中钓鱼,让浮漂带着钓饵一起随流而漂动。钓走漂必须钓双饵离底,如果钩饵着底,浮漂会逐渐被水流压入水下。钓走漂也只能在水流不急的水域里使用。一般是采用顶流抛竿,当浮漂和钩饵顺流漂出两米后提竿再重新抛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