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对环境温度的反应与要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58:36

科学知识讲座

 

杂交水稻对环境温度的反应与要求

 

·彭福川·

 

一、生长发育起点温度

 

现有籼型杂交组合具有喜温的特点,生长发育起点温度比常规品种偏高。据江苏农学院等单位研究,现有籼型杂交组合生长发育起点温度接近14℃,比常规籼稻品种约高2—3℃;感温性较强,感光性较弱,因而其生育进程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较大。

 

二、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

 

1、幼苗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杂交水稻幼苗生长与温度的关系表现有三个特点:

一是生长起点温度较高。幼苗生长的最低温度一般不宜低于15℃,否则,叶片停止生长。

二是在较低温度(15—20℃)条件下,幼苗长势旺盛,各叶生长需要积温少,出叶速度快,故在栽培上须控制播量和秧龄。

三是籼稻的多数组合幼苗对低温的忍耐力较弱。

 

2、分蘖与温度的关系

据研究分析,现有籼型杂交稻在日平均气温为20.9℃时,播后12天即开始分蘖,且分蘖正常;日平均气温在16—18℃,只有少量分蘖;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下,分蘖停止。为了满足秧苗分蘖对温度的要求,杂交早稻应采用地膜覆盖育秧,以提高温度,增加积温。

 

3、抽穗、开花与温度的关系

杂交水稻的抽穗开花期对温度要求严格,如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以下两种不良现象:

①抽穗不畅,产生包穗。杂交水稻受亲本遗传影响,抽穗时常易发生包穗现象,而包穗程度一般随气温的降低而相应加重。据研究结果表明,抽穗期平均气温18℃时,便开始出现包穗现象,温度愈低,包穗愈重,空秕率也随之增高。

②使开花散粉不良,产生空壳。杂交水稻的开花期对温度反应最敏感,特别在盛花前后如遇不适的高温或低温均会出现大量闭花现象,即使开花,裂药散粉极少,花粉发芽率低,也会造成大量未受精的空壳,这是导致杂交水稻结实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有籼型杂交组合抽穗开花期较为适宜的日平均气温24—29℃,日平均气温高于30℃或低于23℃,空壳率均明显增加。在栽培上安排播种期时,就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作早、中稻栽培,盛花期要避开高温,作晚稻栽培,盛花期要在“寒露风”到来之前。

4、籽粒灌浆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对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影响灌浆速度。据对开花后籽粒增重达70%所需日数与该阶段温度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该阶段气温在24—29℃范围内,灌浆速度较快,所需日数稳定在9—11天;低于21.5℃时,灌浆速度开始减慢,至17—18℃时需22—23天,延长11—12天。据此认为日平均气温20℃是影响灌浆速度的界限温度。但这种影响是可逆的,即低温影响时灌浆减慢或暂时停止,当温度回升时,灌浆速度又可加快。

二是影响籽粒干物质积累水平。据研究结果,籼型杂交稻籽粒灌浆结实的适宜温度范围为齐穗后20天日平均气温20—22℃,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大于14℃,平均日较差7—12℃;日平均气温高于24℃,则秕粒率显著增加;日平均气温低于20℃,则粒重显著下降。

此外,灌浆期昼夜温差大对籽粒干物质积累也有利,因此,在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发展杂交稻是十分有利的。

(原载1990年3月15日《萍乡农业科技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