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 医疗 价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42:32

  太极拳的医疗价值

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任何运动项目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是持续时间比较长的强度,才可能对增进人体健康,特别是对人体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合理的结合,对提高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是不可少的。而人体机能的提高,主要是指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的提高(即心、肺功能的提高)。在体育锻炼中,参与活动的肌肉越多,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要求就越大,对心肺功能的提高也就越显著。人体下肢肌肉比例明显高于上肢,所以许多先进的体育项目都注意加大下肢的运动量。陈照奎老师传授的这种低架子,下肢运动量特别大,而且持续时间长(整个套路中大部分动作是低式子),锻炼确实很苦,开始腿疼,有的甚至要疼一年半载才能消除疼痛。但后来的效果却是非常显著的,你会感到苦尽甘来,终身受益不尽。据对练此拳一两年以上的学员调查,普遍反映心肺功能增强,血压趋于正常,大腿肌肉明显发达,腿力增强,肥胖病患者减肥了,瘦子体重增加了,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六、七年的低血压患者血压正常了。更微妙的现象是这种下肢运动量大的低架子,还起到了健脑作用。许多脑力劳动者、神经衰弱者,甚至美尼尔综合症患者,通过练低架子,不仅症状消失,而且头脑感到特别清醒,记忆力增强。同时,对防止骨质疏松,增强骨密度也有明显效果。这是因为这种“活桩”式的低架子,通过全身放松,上身中正安舒,沉肩坠肘,含胸塌腰,屈膝松胯,意注丹田,气沉丹田,五趾抓地,涌泉穴虚等一系列的要求,必然会引导气血下行,从而达到宽胸实腹,降低血脂,减轻颅内各血管的压力,使血压趋于稳定,骨质增强。这是合乎医学和生理学原理的。

以丹田内转为核心的胸腰折叠劲。 既胸、腰、腹部运动,对于健身有特殊的作用。人体腹部,脏腑最多,为全身气血汇集之处,也是经络贯通上下表里的枢纽。每一次胸腰折叠,都使腹内脏器进行一次温柔的自我按摩。它可以起到炼精化气,增强性功能,消除腹部脂肪过多等作用,对内脏功能的锻炼效果好,还可以使腰腹肌的力量和柔韧性增强。有些肾脏病患者和肠胃病患者,通过练拳达到痊愈,与此功法很有关系。

 人们的 肢体尤其是下肢活动量越来越少。从而引起了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骨质疏松、下肢无力、肌肉萎缩、赘肉增多、腰椎、颈椎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消化功能、性功能衰退、失眠等病症。针对这种时代病,我们认为选择这套拳走低架、上身中正、劲走螺旋、丹田带动的骨盆运动的传统陈氏太极拳,肯定有好处。正如古人云:“神仙留下健身方,开裆下胯最为良”。

     拳走低架,还有一个大的好处是可以防治骨质疏松症。1998年在西安召开了一次国际骨

质疏松专业研讨会,会上许多专家都说这么补钙,那么补钙,吃什么补钙等等。只有一位美国

的专家Forst教授和北大医院的一位教授两个人,却认为补钙重要的是下肢的运动。他们认为,

钙的吸收光靠人体的肠胃吸收不了多少的,重要的是靠下肢两条大腿、大骨节肌肉群的大面积

参与运动,使肌肉不断产生了弹性的泵力收缩作用,把钙输送到骨髓里面去。而我们这套拳正

好强调腰以—F的骨盆和大小腿肌肉的大运动量的锻炼,正好与两位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另

外,此拳对防治肥胖症也有功效。我有一个学生王丽,生完孩子后,体重近200斤。为了减肥,

吃药、减饭量都不起作用。跟我练拳一年,体重降了50斤,且大腿肌肉结实了,小腹渐平了,

走路上楼也不喘气了。从医学角度讲,肌肉中含有一种生物化学分子,名叫“三磷酸腺苷”,在

肌肉的作用下产生一种(AFP)能量,在人体有氧运动时消耗脂肪,在人体无氧运动时消耗碳水化

合物。而我们这套低架太极拳正好是有氧运动,通过打拳,整体运作,留住了肌肉,减少了赘

肉,这也是这套拳的好处。

   这套拳运作方式的一个特点,就是处处走螺旋劲。四肢讲求顺逆缠丝,整体讲求立体螺旋。

这种从根节到梢节处处走螺旋劲的运动有利于人体内分泌和微循环系统的改善和保健。这里有

几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我在石家庄有一个学生叫吕风珍,满脸雀斑,连嘴唇上都是,她跟我

练了七年拳后,雀斑突然不见了。有人说是出汗多的原因,可她说:“我过去当过小工,搬砖、

合泥、运东西出汗多了,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呀。”什么原因呢?后来一位医学专家说,是因为

她的内分泌系统得到了调节和改善的效果。还有一位学员何文国,是长春法院的法 官,做了脑

瘤开颅摘除手术。术后连走路都不稳,别说工作了,大脑记忆也不行。后来他学练这套拳,一年

多以后,于去年正式上班了,且又处理案子了。他说:“我处理的案子比往年还多,走路也正常了”。还有湖南的赵杰,患血吸虫病后遗症,年年要去医院检查,经常吃药。大家都知道,这

个病很难康复,她练这套拳一年后,有一次他去医院检查,“唉,这一年你吃了什么药,怎么都

正常了?”医生感到很惊讶。这种练陈氏太极拳治好病的例子很多。所有这些都对血液循环系统起

到了调整作用。另外,这种上下对拉拔长立体螺旋运动还有重要一条,就是对脊椎疾病的治疗和

预防。有些拳种动作身法允许斜一些,歪一些,而陈氏太极拳要求上身立身中正,可以左右旋转,

但绝不允许左歪右晃,前摇后摆。顶头百会穴,要领劲,尾骨松胯下沉,脊柱要端正且有对拉拔

长之感。有些人的颈椎、腰椎有毛病,练这套拳后,大都已治愈,恢复正常。

       这套拳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以丹田带动周身一家的整体劲。(示范)在丹田这个部位,

无论是蓄劲、发劲、前后左右的运动,都要靠丹田带动,所有大小动作都以它为枢纽,并且配

合胸腰的立体螺旋形式来进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这是非常好的运动形式。那为什么叫骨盆

运动呢?因为它是在两个髋骨之内、尾閭之上、肚脐之下的小腹部这一块,这就是为什么在打拳

时要求必须松腰松胯。只有松腰松胯,腰部才能左右运动自如,小腹内部这块才能带动胸腰整体

自由旋转,这是这套拳的最大特点。我的老师陈照奎讲拳总是强调“丹田带动”“一动俱动,一静

俱静”,后有命门,前有丹田,会阴之上,横膈肌之下组成一个“丹田运动的空间”,这个空间包

括骨盆运动。经常运动这个空间,可以改善人体的呼吸,消化、内分泌及生殖系统。
这套拳运作方式的一个特点,就是处处走螺旋劲。四肢讲求顺逆缠丝,手足运动非圆即弧,

绝无直来直去。胸腰讲求立体螺旋。这种从根节到梢节处处走螺旋劲的运动有利于人体内分泌和

微循环系统的改善。另外,这种在上身中正的前提下,上下对拉拔长的立体螺旋运动还有重要一条,

就是对脊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陈氏太极拳要求上身立身中正,可以左右旋转,但决不允许左歪右

晃,前摇后摆。顶头百会穴要领劲,松胯,尾骨下沉,脊柱要端正且有对拉拔长之感。

有些人的颈椎、腰椎有毛病,练这套拳后,大都已治愈,恢复正常。  关于改善呼吸系统。

这套拳运作中的呼吸方式是胸呼吸与逆腹式呼吸相结合。即吸气时小腹收缩,呼气时小腹膨胀。这对呼吸系统大有好处。其最大的好处是:在呼气时,命门后撑,横膈肌上升,腹部前后膨胀,使肺部多吐出一些浊气,将二氧化碳排除体外;吸气的时候,命门自然放松,横膈肌下沉,小腹部前后收缩,胸肺膨胀,多吸入一些氧气。根据生理专家研究,腹式呼吸,膈肌上下活动范围加大,从而使腹腔脏器也得到充分运动。正常的胸式呼吸1次吸入约500毫升空气,而配合腹式呼吸,1次吸入1000—1500毫升空气。从而最大限度地充分进行气体交换,促进了人体呼吸系统的全面健康。

关于改善消化系统。大家知道,食物的消化是靠人体小腹内部的小肠蠕动来进行的,人所摄取的营养主要靠小肠周围亿万毛细血管吸收并转化为能量,补充到血液里输送到各个器官里去的。所以,腹部的蠕动非常重要。平时不运动时,腹部小肠的蠕动次数每分钟10—15次,你一胆愤怒,抑郁时,它就停止蠕动了。如果打拳时经常进行丹田内转,即所谓的腹部呼吸运动,就会加大小肠的蠕动次数,恐怕每分钟30—40次都不止。我们这套拳从开始启动到收式结束都在进行丹田带动的全身运动,这样,腹部运动越多,它吸收的营
养也就越多,对排泄功能和身体代谢机能的健康益处就越大。我的学生邓文德,患十二指肠溃疡病多年医治不好,通过练这套拳已彻底好了。
      关于改善性功能和生殖功能。美国有一位医生叫开吉尔,他为一名女性患者治疗“尿失禁”症时,提出一个治疗建议,他让这位女性每天经常去锻炼P·C肌。那P·C肌是什么地方呢?就是人体下部的耻骨和尾骨之间的那部分肌肉群。他的方法是:让这位女患者在吸气时收缩,呼气时放松那块肌肉,就是所谓的“提肛”那样,收缩、放松、再收缩,再放松,不间断地进行反复交替的锻炼。他称之谓“不为人所知的运动”,就是让这位女性练那个部位。锻炼了一段时间后,结果不但治好了她的尿失禁,还治好了她的痛经、乳房下垂、性缺陷、肥胖等症。这套拳正好强调收腹、吸气、松胯、提肛;发力时突腹、呼气、肛门松沉,恰好是锻炼骨盆底盘上的那几块肌肉——P.C肌,这套拳无论发劲也好,不发劲也好,都锻炼这部分肌肉。这恰恰与这位美国医生的观点不谋而合。无独有偶,2004年11月18日《北京科技报》上有一篇杨孝文先生的文章,介绍骨盆肌肉运动能改善男子性功能的论述。大家可以参考。还有上海的《解放日报》重995年刊登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提肛治痔疮》,另一句话“瘸子不长痔”。因为瘸子走路时,总要臀部翻沉来回运动骨盆部分的肌肉群,所以总不长痔。还有《康寿福音报》在1996年刊登一篇文章,说骨盆运动可以改善性功能。另外,台湾有一位学者叫南怀瑾,他说:“许多运动员运动了一辈子,只有一个部位没有运动起来,即‘海底穴’。而我们这套拳的所谓骨盆运动,正是这个部位。在南昌有一位江西医学院的医生姚文虎,他跟我学拳后,通过这套拳再教那些“阳萎”、“早泄”的患者,辅以药物治疗配合,都治好了。我有一个学生叫王文波,是广东汕尾的祖传骨伤科医师,他教了一个70岁的老人练这套拳,结果老人性功能正常了。广州的学员张XX,由于长期工作紧张,性功能缺陷,跟我练这套拳后,恢复正常。还有深圳的张小禄,结婚多年不生孩子,总是流产,后来练习这套拳一年多,生了一个胖儿子,高兴地给我写信,第一句话就是“我先给老师鞠一个大躬……”。所以说,我们这套拳通过骨盆运动,改善了生殖系统和性功能,对人体“不为人所知”的部位起到了特殊保健作用。

       在放松求柔的基础上,发劲时松活弹抖,可以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使心脑获得充足的血氧;同时,可以增进肠胃蠕动,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还可以去病解乏。所以,有句俗话说:“百步走不如抖一抖”。
      既要虚实分清,又要动作阴阳对应,有利于肢体的耐力锻炼和动态平衡。此拳从起式到收式,两腿总是一虚一实,尤其有些慢动作,“迈步如猫行”,更有利于锻炼腿脚支撑的耐力。同时,强调阴阳对应、对称,逢前必后,逢左必右,逢上必下,力求自身三维平衡,有利于人体动态平衡的锻炼,防止跌跤。
       这套拳的运动特点,完全符合有氧代谢运动的要求。所以,又可以说传统的陈氏太极拳是一套极好的有氧代谢运动。
      现在,国际上提倡最佳的运动方式是有氧代谢运动。它是一种调整人体吸入、输送与使用氧气代谢的功能,增强体质的耐久性运动。大家知道,人体能量来源于体内营养物质的化学分解与释放过程,而这个过程离不开人体从外界吸入的氧气。吸入的氧气又要有一个吸入、输送、使用,以及发挥作用的过程。这个运动过程的最佳状态是保持有氧代谢的动态平衡,才能达到健身效果。也就是说人体所需要的氧气,通过这种运动满足肌体的需要,这种运动方式就是有氧代谢运动。
    有氧代谢运动有六大特征:(1)必须是大骨节、大肌肉群参与运动;(2)强度低,耐力强;(3)有节奏;(4)不中断;(5)持续运动时间不少于十五分钟左右;(6)运动结束时,不喘气。大家可以拿以上六个特征来一一对照这套陈氏太极拳一路83式来验证,恰好完全符合上述的每一个特征。
请看:
    (1)拳走低架,肯定是大骨节、大肌肉群参与运动;
    (2)打拳过程中,重心始终偏于一条腿,强调两脚的虚实互换,裆走下弧,对耐力的锻炼效果显著;
    (3)这套拳不同于其它速度均匀的运动,而是强调快慢相间,有节奏;
    (4)连绵不断,静运无慌,不中断,一气呵成;
    (5)这套拳(一路83式)从起式到收式结束,正好打15分钟左右;
    (6)这套拳打完后,流汗而不气喘。
    所以,我说这套拳是一种比较好的有氧代谢运动。
     
       强调用意,动中求静,从而可以增进心理健康,改善人的心态。这套拳编排细腻,内涵丰富,哲理性强,并且强调意导形随,形动神清。这套拳动作繁难,行拳要求高度入静,精神专注,连绵不断,打出韵味,打出劲道。这套拳虽然肌体吃力,但打完拳后大脑轻松,神清气爽,缓解了日常工作、生活的压力和疲劳,改善了大脑神经系统的紧张状态,增进了心理健康。

另外,这套拳是一套文化拳,哲理拳,处处讲阴阳辩证法,不断调整人的思维方式,甚至改变了一个人的脾气、性格、作风,增强了他的智能、思维能力、工作方法,使人的心态不断趋于平衡。我在马来西亚传拳时,一位企业家颜永义先生,是开养鹿场做鹿茸生意的。他说:“我花多多的钱,可以买到一张世界上最贵重的床。但是我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到一个安稳的睡”。这是他的原话。他脑子太紧张,工作太劳累,总睡不着觉。自从练这套拳后,他能睡觉了。因为通过科学的体能锻炼,从而使神经系统得到了调节和改善,体态改善了,心态也改善了。有些人的性格也改善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除了对人的体能和心态的改善之外,由于这套拳还能改善人的思维方式,从而对人的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也会有所改善。一位军工厂的厂长莫性才同志跟我学拳后,他运用太极拳原理改善工作,从而取得成效。他的论文《太极拳与企业管理》,在军工企业学术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
      当然,养生之道除了拳术运动之外,还有情绪稳定、饮食均衡、生活规律,以及戒除不良嗜好等诸因素。

发劲震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何,有不同的看法。我的体会是只要按陈老师的要求掌握得当(震脚时脚掌放平,不要偏重于震脚跟,不要在水泥、沥青、石板之类的地面上猛震),震脚不但没有害处,还有许多人们意想不到的好处。有的医学专家说:脚掌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脚掌上具有通往全身的穴位,刺激脚掌能使末梢神经活跃,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充分做功。其结果,不仅腿脚,连脑袋都感到轻快,记忆力也得到提高”。我国传统针灸学上介绍,刺公孙穴(在足内侧,第一趾骨基底的前下缘第一趾关节后一寸),可以治胃痛、头痛就是一例。还有的医学专家在研究一种“震动疗法”,除了依靠震荡医疗器械之外,特别强调依靠人体内在的震动能力,对末梢血管病患者,对防止血管末端坏死,改善供血状况会有明显作用。有一位学员双脚患脉管炎,足趾紫黑,疼痛,药物疗效不明显。1982年学习陈式太极拳,按照陈照奎老师传授的练法,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发劲松活弹抖,震脚,还特别注意老师要求的“五趾抓地,涌泉穴要虚”的要领,练拳3个月之后,双脚足趾紫黑症状和疼痛皆消除,脉管炎痊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