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召开 十二五或主攻经济结构调整-财经频道-金融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15:18
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召开 十二五或主攻经济结构调整 2010年09月29日 03:2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在“十一五”的最后时间里,如何谋划未来已经成为中国近期的关键任务。   在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主导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策略的“十二五”规划将得以定调。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昨日召开会议,讨论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问题,并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后修改情况的报告。会议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 昨日会议还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这意味着,还有半个月,下一个五年计划将展露雏形。   从1953年开始,中国以五年为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其规划起止时间段是2011~2015年。   据记者了解,“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按照原有安排,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这份规划建议稿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后,将被提交至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   此前,国家发改委所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公告》已经大体描绘了政府对“十二五”期间构局谋篇的范围,而昨日的政治局会议既然已经听取了相关报告,会后从新华社消息中所传达的官方信息对研判“十二五”规划方向有着重要价值。   昨日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会议表示,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通过这样的表述,已能一窥政府在“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克难的政策宏观框架。  事实上,除了昨日会议之外,和“十二五”期间相联系的另一个新表述同样需要市场密切关注。   9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包容性增长”成为胡锦涛致辞中的一个关键词。   早在2007年,“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曾被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提出,而今这个概念得到国家领导人的倡导,再结合“十二五”规划临近期,也有专家猜测,这一概念将被写入“十二五”规划。 9月16日,对于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原副代表、首席经济学家汤敏来说,是一个心情愉悦的日子。

  “我非常高兴地看到,胡主席在正式场合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这对解决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作为最早提出此概念的参与者之一的汤敏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这一天,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时,发表了题为《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胡锦涛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包容性增长”,这个在2007年由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行”)首次提出的概念,一时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谁最早提出这个概念?

  对于“包容性增长”一词,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甚至包括经济学家。胡锦涛主席的致辞公开发表后,就“包容性增长”问题,记者先后对多位经济学家进行了采访,其中有七八位均表示,是从胡锦涛主席所作的报告中第一次听到了“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之前并没有过多地了解和研究。
  “'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是2007年由亚行首先提出来的,但也是国际组织在10年间逐渐完善的一个概念。” 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庄健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之所以提出这一概念,是基于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增长迅猛的事实。  数据显示,2002年—2007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速高达11.65%,尤其是2004、2005年这一轮增长比较明显,甚至超过10%以上,2006年、2007年更是达到了12.7%和14.2%的增长。  现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的汤敏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当时大家都在谈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增长过程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增长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受益,有的人受益多,有的人受益少,特别是贫困人口受益更少。”此外,中国GDP如果再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资源、环境的压力会增大,由增长本身不均衡导致的矛盾也会增多。是否应该适当下调增长预期水平,也成为当时学者争论的焦点。  庄健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导致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是由投资、出口拉动,消费的比重偏低;在产业方面,重工业劳动高,服务业比重偏低;经济和社会相比较,社会领域发展相对差一些,特别是收入分配结构、收入分配状况、城乡差距还比较大,“这种增长不利于长期的可持续、均衡的增长,所以亚行当时就做了相关研究。”  据汤敏介绍,在此背景下,2005年,由亚行赞助支持,亚行经济研究局和驻中国代表处联合开展了“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研究课题,同时邀请林毅夫、樊纲等国内七八位知名学者一起参与研究。当时作为亚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参与了一部分组织工作。  与此同时,在中央政府将“构建和谐社会”定为一项基本国策的背景下,由林毅夫主编,庄巨忠、汤敏、林暾等学者编写的《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一书正式于2007年出版,该书出版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中国经济过去30年增长的特点,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和所带来的问题及挑战,探讨通过实现共享式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选择。这本书出了英文版。当时翻译成中文的时候,我们斟酌了很久,最后是用了'共享式增长’这个词,实际上也有人翻译成'包容性增长’。”庄健说。庄健表示,“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其实跟这些年中国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这个理念。“单纯地发展经济是不好的,而更加全面、均衡的发展,才能使得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这才是发展的目的,这样的发展才能够可持续。”

  “包容性增长”或被写入“十二五”规划

  从2007年亚行首提这一概念,到如今国家领导人在正式场合再次倡导,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08年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是“包容性增长”被官方采纳和认可的助推器。庄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金融危机的爆发,实际上是对当时经济失衡状况的一种强制性的改变。经过这场危机之后,大家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确实存在不均衡的问题,特别是对投资、出口的依赖性比较强,而中国恰恰受这种冲击比较明显。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济恢复较快。但与此同时,从经济学家到中央政府都开始思考中国经济增长如何更加可持续的问题。这次重提“包容性增长”,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看来,带有一定的前瞻性含义。马晓河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对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应该朝着哪个方向走的一个大的判断。
  据悉,即将于今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一项重要议程就是研究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邓聿文向《中国经济周刊》大胆预言,“十二五”规划中肯定会明确提出包容性增长,今后这个概念也将越来越普及并被人们接受。“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是要加强社会建设,所谓'包容性增长’就是要注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我觉得肯定会写入的。” 邓聿文说。

  嘉宾

  庄健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
  马晓河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汤敏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  邓聿文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

  包容性增长具有不同内涵

  《中国经济周刊》:“包容性增长”作为一个新概念,目前并没有人给予准确的定义。您怎样理解“包容性增长”?

  庄健:亚行当时在中国提倡“包容性增长”,比较重要的一个观点是: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的同时,增长也要是可持续的、协调的、更多关注社会领域发展的。这种增长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考虑到其他方面,尤其是社会领域的,使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享受到这种发展的成果。

  马晓河:我理解的“包容性增长”,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经济增长应该是互相协调的。从国内讲,首先是和谐增长、科学增长。其次是对低收入人群有利。财富分配应该是公平的,不要造成贫富差距,大家都在增长中获得利益。第三,这种增长应该有利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从国际讲,“包容性增长”应该是A国增长了,不应该去损害或者抑制B国,不要给对方带来危害;国家跟国家之间应该是协调、和谐的增长,是共赢和多赢的,应该有益于多方。

  汤敏:我理解的“包容性增长”应该有各种各样的含义,包括环保、和谐社会等诸多方面的改变,但我认为,最核心的含义,就是经济增长让低收入人群受益,最好是让其多受点益。比如怎样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怎样增加工资收入,这些就是“包容性增长”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当然还包括怎样增加农民的收入,因为这些人群是收入分配中比较弱势的部分。
  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提出这一概念,应该是向外界传递一种信息:中国现有的发展方式、发展模式是需要改变的,说得严重点,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各个方面都要包容性增长。

  邓聿文: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向外界传递一种信息和价值导向,即中国及世界的经济增长方式都需要改变,所以提出了“包容性增长”。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各种各样的弊端,如果再不改变,当前与未来的任务与目标都会面临着压力。其实“包容性增长”不仅仅是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还要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向全社会倡导这样一种理念,就是应该像温家宝总理所说的,要让人民过上一种很幸福的、有尊严的生活,这就是“包容性增长”所要达到的目的,而不是原来过多地强调GDP的增长。

  实现包容性增长,政府的价值导向很重要

  《中国经济周刊》: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包容性增长”?

  庄健:“包容性增长”和我国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和“协调发展”、“和谐社会”都是一致的,具体到经济领域和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都是有共同点的。如果能做到这些,也就能够最终实现“包容性增长”。
  中国的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这些目标都是很明确的,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需要排除一时或者局部的困难,沿着正确的方向,去实现这个目标。这些需要更多地去讨论、形成共识,采取有关的改革发展措施去推进。  马晓河:首先,我国应该尽快地转变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其次,要多发展服务业,特别是一些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第三,要加快推进城镇化。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要实现社会的繁荣富强稳定,都应该实现城镇化,只有这样,中产阶级或者中等收入者人口才会增加,社会才会形成一个中间多、两头少的“橄榄型结构”。这样,社会才能增加消费,只有消费占主流了,稳定才有坚强的保障,社会才能进步。第四,应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尤其是调整政府、企业和老百姓的收入分配结构关系,让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快一点。此外,还要调整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者之间的关系,让中等收入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得更快一点。第五,政府下一步还应该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投入,尤其是应该加快在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汤敏:“包容性增长”跟“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相比,有更多的量化指标,也更具体了。“包容性增长”最终要惠及更多的贫困人口,惠及更多的劳动者,惠及到社会的大多数,让他们的收入增长要比一般人更多一些,这些将变得更加明确。
  “包容性增长”不但量化了GDP,而且提出GDP是怎么分配的。而衡量各地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就要看在发展的过程中,在以人为本方面,对人的影响有多大,贫困人口、工薪阶层的收益有多高,他们的增长比GDP的增长更高还是更低,这变成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相对可以量化推动的事情了。  邓聿文:我国要达到“包容性增长”,首先,是政府价值导向的引导。政府出台的包括财政体制改革等各项措施等都要往这方面倾斜。政府的价值导向要改变,在收入分配等方面都要往弱势群体方面倾斜。这样才能使贫富差距缩小。其次,资本也应该适当地向劳动力方面倾斜。一方面,资本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另一方面,政府应该赋予劳动者更大的权力,比如博弈的权力,否则单靠“资本家”的善行,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大多数是起不了作用的。

  实现包容性增长 是全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和责任

  《中国经济周刊》: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之间,应该怎么配合来实现“包容性增长”?   庄健:国际社会有这么一种声音和倾向,就是经济面临比较大的问题时,大家容易携起手来;一旦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并相对稳定时,便都去考虑各自的问题了,共同应对困难或解决问题的合作意向就会有所减弱。在这个时候,应该推广一种理念,去更多地寻求双赢、多赢。据我了解,对21个成员,“包容性增长”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大家都会朝这些方面共同努力,这对于亚太国家的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是有利的。汤敏:和谐发展是国际社会都很关注的话题,各国之间的协调配合、合作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使得弱势群体、贫困人口都能得到有效地保护。实际上,这里面包含了对投资、贸易、金融保护主义的反对。这些都是不利于“包容性增长”的。应该说,“包容性增长”不仅仅对中国,对全球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从全球范围看,经济发展也是为了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要,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虽然发展比较快,但是否能够利用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的老百姓,是值得关注的。一般来说,“包容性增长”主要还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而各成员国之间的“包容性增长”,更多的是指,贫困的国家在全球的区域性增长过程中能够受益更多。 9月22日一早,温家宝在纽约下榻饭店内迎来21位客人。一场中国总理与美国企业、金融、学术界精英的对话,进行了整整90分钟。   这21人,既有为中美关系破冰作出贡献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有中国年轻人熟知的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以及美国前财长、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总裁等,温家宝同他们一一坦率问答。
  "1971年,基辛格博士曾是一个神秘人物。"   温家宝的开场白,让在座者会心地笑起来。接着,他列举数字道,中美贸易额从基辛格秘密访华时大约一、两亿美元到现在的3500亿,说明中美经贸等各方面关系每天都在发展。现在遇到的矛盾和分歧,是两国关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如果和基辛格当初的难题相比,太容易解决了!   "今天在座的所有人都是中美关系的支持者。"美国前财长鲁宾首先说道。 而对于鲁宾随后有关中美贸易逆差的发言,温家宝开门见山地表示:"我回应四点。"其中,他特别指出,中国不追求顺差,顺差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近年来逐年下降。美国逆差的存在,主要原因不在人民币汇率,而在中美投资和贸易结构。 "我听说,中方欢迎盖茨防长访华,访问可能在秋天晚些时候进行。"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总裁哈姆雷说。 温家宝证实,我们已经正式邀请盖茨国防部长在适当的时候访问中国,而且希望中美军事往来相向而行。 "我们在中国生产的土豆,是百事在全世界生产得最好的。" 百事可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卢英德说。 温家宝不仅告诉她,中国最好、产量最高的土豆在西部地区。而且,美国在中国的企业超过5万家,在中国依法注册的外国企业享受国民待遇,欢迎他们更积极地参与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9年前曾在这里与温家宝见面的耶鲁大学教授罗奇,分析了中国经济形势并提出扩大内需等三点建议。   温家宝对此完全赞成,并表示中国已把有关的重要举措写入"十二五"规划。他还抱歉地说道,罗奇请我去耶鲁做演讲,这次不能成行,以后加以弥补。 美方安排在压轴发言的,是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即将访问中国的盖茨,再次表达了对知识产权的关注。 温家宝诚恳地说,我常告诉有关技术人员,软件就是大脑加市场。别人大脑创造的财富,没有经过允许,不能去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要从三方面入手:建立完善制度,奖励创新,道德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道德素质的提高。 对话即将结束,与温家宝并排而坐的基辛格,感谢温家宝抽出这么多时间与大家座谈。美方人士纷纷起身,再次与温家宝握手。 "中美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温家宝在简短的结束语中说,"我们要做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
今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十二五”编制的关键一年。“十二五”主基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加快”,成败在“转变”,主题是改革,内容是创新。我们从“十二五”规划的总方向和着力点进行前瞻。

  总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二五”规划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总方向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杨伟民说:“这五是我国发展史上一个很不平凡的五年,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年均可以增长10.1%左右,也是民生大为改善、区域协调良好的五年,同时也是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五年。”“未来的五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杨伟民说,“十二五”规划将围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城乡区域结构的调整,同时将加强改善民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区域合作。

  着力点一:收入分配格局调整

  "十二五"分配格局调整:两根本性方向 九种途径三大重点  可以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十二五”期间如何优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成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开辟新的途径改变目前分配格局不合理现状,正在成为“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之一。

  着力点二:强化减排指标

  “十二五”污染减排将从环境质量改善等三方面入手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16日于此间举行的第六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上表示,“十二五”期间污染减排工作将从减排指标选择、减排举措实施、减排责任落实三个方面继续深入推进,把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的控制、环境质量改善、环境风险的防范和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等有机结合起来。

  着力点三:扭转区域发展不平衡

  “十二五”规划将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商务部副部长王超在此间举行的“区域经济热点与投资发展论坛”上透露,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将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科学发展,继续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王超说,下一个五年将是中国区域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产业布局更为完善的五年。在今后5年中作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制定下一个五年的发展规划,总的方向就是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8日,在福州举行的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杨伟民做上述表示。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杨伟民说:“这五年是我国发展史上一个很不平凡的五年,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年均可以增长10.1%左右,也是民生大为改善、区域协调良好的五年,同时也是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五年。”  “未来的五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杨伟民说,“十二五”规划将围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城乡区域结构的调整,同时将加强改善民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区域合作。  据介绍,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性文件和重点区域的区域规划,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规划,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配套改革实验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等。  杨伟民说,目前国家正在抓紧研究制定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等政策性文件和区域规划,将进一步深入推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目前CPI调控目标在3%,’十二五’期间可以考虑容忍单年CPI调控目标在5%。”9月27日,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告诉本报记者。   “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已到关键时刻,将在下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主要议程是听取、讨论和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在下一个五年内,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成为主基调,这对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最近我们也在围绕’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的发展做相关研究,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容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容忍通货膨胀在适度范围之内,容忍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祝保良表示。   在他看来,考虑到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十二五”期间GDP增速也可以低至8%,而CPI可以高至5%。

  个别年份5%可以容忍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胡迟也认为,按照我国现在的实际价格水平,应提升对通胀的“容忍度”,当前将3%作为全年CPI的调控目标,实际上,可以将这个目标提高到5%。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3%也被外界作为判断通胀的警戒线。 “CPI接近于5%我认为是可以容忍的,考虑到国际经济形势变化,CPI在个别年份可能到5%,不表示一定会到5%。”祝宝良解释称。 自去年末以来,国务院和央行多次强调,今年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而一旦通胀调控目标提高到5%,意味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间。

  “’十二五’期间可以容忍通货膨胀在3%-5%之间,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还是适度宽松的,明年财政政策还可以是继续积极的。”祝宝良强调,财政政策的投向要发生转变,现在从基础设施、房地产建设,转移投入到农村治理、节能减排和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上,使民营企业成为下一步经济增长的重点。

  中长期存通胀隐忧

  “中国从去年开始有了一个流动性过度释放的过程,这样大量货币的释放,对未来5年-10年的影响很大,需要一段时间消化货币过量释放带给经济的后遗症。这是系统化的问题,不是能够简单解决的问题。”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经理周金涛说。 今年8月份CPI同比上升3.5%,创下今年新高,虽然外界普遍预期三季度将是今年CPI的顶点,但仍引发了市场对加息的担忧。
  虽然目前局部经济出现过热,但经过收储和拍卖等调控措施,未来粮食价格上涨有望保持在一个合理空间;由于工业品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也有一定的下降空间;而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在今后三四个月再次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尽管短期内出现恶性通胀的可能性不大,长期看通胀仍存隐忧。   央行9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重现反弹。
  “8月份我国M2达到68.7万亿,而美国目前的M2为8.6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8万亿,中国的M2超过美国约10万亿人民币。”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 “十二五”期间,影响我国CPI的不确定因素也有很多,其中最应引起注意的是输入型通胀和农产品(000061)价格波动。 在日前举行的2010全球城市信息化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在“十二五”科技、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三大专项规划中,物联网都将成为关键词。  杨学山表示,工信部正在与有关部门及省市共同努力,希望通过“十二五”专项规划的制定,完善物联网产业。他指出,尽管物联网发展是长期过程,但短期内在制造业、物流业等领域的应用将有大进展。

  RFID市场居全球第三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中国RFID产业联盟理事长、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组长张琪在“物联网应用与发展”分论坛上表示,RFID是物联网感知层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而RFID产业发展正由政府推动向市场需求拉动期转变。统计显示,中国RFID市场需求已形成规模,2009年中国RFID市场规模已达8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在全球居第三位,仅次于英、美国。 而在应用领域,据张琪介绍,如今我国物联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基于手机的RFID应用;药品及烟酒的动态追溯监管;物流领域的邮政包裹、民航行李、铁路货车调度、远洋运输等方面都有尝试。在上市公司中,涉及RFID业务及主要应用行业的厂商主要包括远望谷(002161)厦门信达(000701)等。

  标准化工作正积极推进

  然而,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着标准不统一、跨领域应用门槛高、产业分工和商业模式不明晰等问题。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探索物联网相关标准的建立。据张琪透露,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信部等相关部委的指导下,来自11个部门(行业)的21家现有标准化组织联合倡导并已于6月成立了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积极推进物联网标准化工作。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研究总监沈杰认为,总体来看,国内在物联网标准方面基本与国际保持同步,但各相关标准工作组之间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尤其是在物联网行业应用标准方面的合作,呈现“架构统一、技术分工、应用合作”的态势。

  产业链上下游有望受益

  申银万国分析师尹沿技表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应关注包括RFID等设备制造,以及需求旺盛的应用行业,包括智能城市、智能工业、智能医疗等。记者了解到,智能城市的建设方面,厦门走在全国前列,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很大空间。据了解,作为全国首个TD“无线城市”,厦门的物联网应用规划涵盖了能源物联、生产物联、城市物联、金融物联、零售物联、农牧物联、交通物联等八大应用领域,已有超过20项成熟的物联网项目投入使用。从产业角度看,中兴通讯(000063)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肖遂表示,物联网产业链涉及终端厂商、芯片厂商、网络运营商、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等多个层面,任何一个厂商不可能完整提供所有产品,只有价值链各环节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才可能提供面对用户的完整的端到端的产品解决方案,共同培育和发展市场。这意味着物联网的产业机会和规模相当巨大。

 
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召开 十二五或主攻经济结构调整-财经频道-金融界 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将召开 十二五或主攻经济结构调整 十七大五中全会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将召开 十二五或主攻经济结构调整 五中全会召开时间十七届五中全会将召开 十二五或主攻经济结构调整 十二五规划召开时间十七届五中全会将召开 十二五或主攻经济结构调整 十七届五中全会将召开 十二五或主攻经济结构调整 五中全会 十二五十七届五中全会将召开 十二五或主攻经济结构调整 7.23.5 资讯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召开 将研究十二五规划 - 财经频道 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召开 料将通过十二五规划 中央定调“十二五”规划 主攻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中央定调“十二五”规划 主攻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中央定调十二五规划 主攻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中央定调十二五规划 主攻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今起召开 谋局“十二五”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 为“十二五”规划定调 十七届五中全会将于10月在北京召开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今召开 将研究十二五规划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今起召开 将研究十二五规划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今起召开?将研究十二五规划--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今起召开 谋局中国"十二五" 华夏经纬 五中全会召开 包容性增长或进“十二五”规划 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七届五中全会将于10月15日至18日在京召开--时政--人民网 决定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 中央决定10月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 公布主要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