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担忧中国冲击美式经济秩序 渲染中美走向贸易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00:45

美媒担忧中国冲击美式经济秩序 渲染中美走向贸易战

2010-09-29 11:40  来源:环球时报  评论 0 条 查看评论 【字体:大 中 小】

  据9月29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在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正以人民币汇率问题为借口,寻求立法对中国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之际,美国商务部27日最终决定对中国产无缝精炼铜管征收11.25%至60.85%的反倾销税。此前一天,中方刚宣布对美国进口肉鸡征收反倾销税。中美之间因经贸摩擦而连续出招在美国媒体上引起种种关于“贸易战”的猜测。

  9月13日与21日,美国商务部分别终裁对中国产无缝钢管及铜版纸征收高额反补贴和反倾销“双反”关税。另外,美国国会众议院筹款委员会24日还通过一项旨在对所谓低估货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法案,矛头直指中国。众议院拟于本周对这一法案进行表决。在此情况下,中国宣布对美国肉鸡征收最高105.4%的反倾销税措施。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评论说,中美双方威胁的鼓声越敲越响,分析人士警告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正面临一场贸易战。

  美国《华盛顿邮报》上升到更高的高度,认为中国正在破坏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与中国进行贸易战是美国应该前进的方向。《华盛顿邮报》随后将人民币汇率当做靶心,称中国对国际规则的“最坏滥用”就是低估人民币币值,不仅给美国造成大量失业,还伤害了从印度到巴西等大部分贸易国家。报道承认与中国进行贸易战将非常危险,会造成双输局面,但如果什么都不做,“任由中国重置贸易体系”将是灾难性的。

  清华大学世界经济问题专家何茂春28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双边贸易大国,中美之间有贸易摩擦很正常,但是双方都没有进行贸易战的打算,因为这对谁都没有好处,美国媒体夸大了中美贸易关系的冲突。” 相关新闻

  • 2010-09-29 11:42:29·英媒称中国崛起令日本外交战略面临考验 日必须谨慎
  • 2010-09-29 10:09:17·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公众避孕方法存在选择误区
  • 2010-09-28 11:38:38·印高官否认中印边境不安全 称并无来自中国威胁
  • 2010-09-28 11:33:47·美国向中国铜管征最高近61%的反倾销税
  • 2010-09-28 11:26:42·中国基金业上半年亏4千亿 基金公司反赚140亿
  • 2010-09-28 11:20:59·美媒:美正与中国对话 望恢复高级别军事交流
  • 2010-09-28 11:14:36·《中国政府西藏白皮书汇编》出版
  • 2010-09-28 11:02:28·日媒称中国船队在钓鱼岛附近集结 遭日方“监视”
  • 2010-09-28 10:42:2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英国明年经济增速至2%
  • 2010-09-28 10:03:33·美国终裁对中国产无缝精炼铜管征收反倾销税
  • 新媒:避免中美贸易战 中国须走德日道路

    2010-09-26 11:28 来源:参考消息 评论 0 条 查看评论
    【字体:大 中 小】 推荐给好友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日前发表评论,题为《中美货币战争的双输远景》,作者是美国波士顿萨福克(suffolk)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薛涌。文章摘编如下:

      文章说,中美这场货币战争,打了已经有数年之久。也许还要再打十年二十年。这样打下去,前景可能是双输。对此,双方恐怕都有意识。但是,谁也难以解开目前的僵局。内中之要因,恐怕还在于双方采取了相似的货币战略。这种战略,又根植于各自的经济模式,要改也难。

      不错,中国确实有操纵汇率机制、以低币值刺激出口之嫌。美国又如何呢?文章通过分析美元历史汇率浮动数据指出,除了本世纪头两年外,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基本上维持着贬值的势头。

      文章说,中美都追求低币值的目标,和双方的经济模式相近有关。美国是所谓“盎格鲁-萨克逊资本主义”(anglo-saxon capitalism)的代表,调节经济以市场为最后的准绳,企业要在自由竞争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一味压低成本,在此基础上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展开价格战。中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无疑也追寻着这一“盎格鲁-萨克逊”的模式。

      文章说,德国和日本,则属于“莱茵兰资本主义”(rheinland capitalism)。这种模式虽然也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但市场不是唯一的尺度。企业不仅要为股东负责,也要为职工负责。因此,企业不得随意为了成本竞争而压低工资。在“莱茵兰资本主义”市场的许多领域,价格竞争的空间非常小,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转向了质量和服务。

      这样不同的企业文化,自然影响了国家的货币政策。货币价值的核心问题是本国产品的价格优势。这是“盎格鲁-萨克逊资本主义”竞争的焦点。本国币值低,本国产品就相对便宜,刺激海外需求,出口跟着扩张。同时,进口货相对昂贵,抑制国内对外国货的需求。两者相加,最终创造外贸盈余。中国和美国同在这一“盎格鲁-萨克逊”的道路上赛跑,当然免不了要在货币问题上死拼了。

      但是,看看历史就知道,即使打赢这种货币战争,也经常只能收获短期的效益,长远看,对本国的经济未必有什么好处。文章以美国为例指出,美国在“盎格鲁-萨克逊”的路上一走到底,一切遵循着最大限度地压低成本的市场铁律,进而只有将制造业外包,形成国内制造业的空洞化,乃至《华尔街日报》上曾有人撰文说,当今美国只剩下四大产业:硅谷的高科技、洛杉矶的好莱坞、德州的石油、与华尔街的金融。

      那么,维持着大量贸易盈余的中国,是否证明了“盎格鲁-萨克逊资本主义”的竞争优势呢?文章对此表示否定。

      文章说,首先,中国对美国的巨大贸易盈余,实际上包含着德国的高精机械、巴西、澳大利亚、中东的原材料和石油的因素。第二,劳动力供应的消减,生活费用的升高,使低成本的优势越来越小。试想,富士康今天从深圳向河南转移,明天从河南又能向哪里转移呢?第三,持续的贸易盈余必然带来贸易冲突。马西和李桑德斯这两位前美国对华贸易谈判代表引述日本的例子,指出化解这一冲突的关键,在于贸易盈余国家对美国大规模的投资。2007年,日本企业在美国投资2600亿美元,提供了60万个工作。你现在还听说过七八十年代日美那种剑拔弩张的贸易冲突吗?中国要回避与美国的贸易战,必须走日本的道路。

      但是,两人所没有考虑的是,日本遵循的是“莱茵兰资本主义”模式,在对美国投资以前,已经习惯在高工资、高福利、高技术的层面上竞争。加上币值坚硬,支付美国的劳动力成本非常轻松。中国长期追求“盎格鲁-萨克逊”式的发展模式,只懂得压低劳动力成本、建造价格优势,从来没有在高工资的规则下演练过,现在面对劳动市场的压力,大趋势是工厂从沿海迁到内地,怎么可能反其道而行之、向发达国家转移?

      所以,我们很难设想未来十年中国会在美国建立大规模的制造业基地、提供几十万个工作。中美的贸易冲突,也将是个挥之不去的梦魇。不好好检讨各自经济的软肋,一味地这样打下去,美国将照样面临着制造业的匮乏和巨大的贸易赤字,中国崛起的空间也日渐狭窄,结果只能是双输。  



  • 相关新闻
    • 2010-09-29 12:05:56·台媒:应对中国战略反制 日拟提诉WTO
    • 2010-09-29 12:03:01·新媒:中国经济改革不进则退
    • 2010-09-29 12:01:53·日媒:修补中日关系裂痕从中国做起
    • 2010-09-29 12:00:50·日媒:中国“杀日”给谁看?
    • 2010-09-29 11:59:49·美报:中国对外展现三张新面孔
    • 2010-09-29 11:58:10·美媒:中国能将喀什改造成新深圳吗?
    • 2010-09-29 11:13:36·印媒:包围我们的不是中国
    • 2010-09-28 11:36:58·强大超乎预期的中国正在迎面走来
    • 2010-09-28 11:30:48·中国为何没有校车文化
    • 2010-09-28 11:26:06·中国被包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