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伊战黯然收场“先发制人”逻辑破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1:58:07

新华时评:伊战黯然收场“先发制人”逻辑破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1日08:40  新华每日电讯

  如果说越战是一部“现代启示录”,伊战则是一部当代的启示。它再次告诫,远离道义而诉诸武力、炫耀武力、跨洲远征,结局往往是黯然踏上归途

  8月31日,美军正式结束在伊拉克为时7年多的作战任务。在此历史性的时间点上,美国人为伊战作了一个比较:它的历时时间超过美国的南北战争、美国参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是美国历史上又一场大的战争。不过,比较以及带给美国的启示,恐怕并不仅限于战争的时间。

  伊战是美国发动的第一场“先发制人”战争。伊战之前,美国以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先发制人”取代了传统的“威慑”;7年伊战,“效果”现身──“先发制人”在理念和行动上,都没有事实和道义的支持,带去灾难,是一条无法走通的路。

  美国在伊战中始终没有找到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情报门”等一系列事件的曝光,显现了对情报的操弄,表明发动战争前提的错误。如果作比较,今天的美国,实力远强于二战期间,伊战中对手的装备更无法与其相提并论,但这场战争却始终缺少南北战争和二战中共有的进步和道义元素,无法打赢,并非偶然。

  美国发动“先发制人”战争,既无法为战争的合法性辩护,同时动摇了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社会集体安全的基石,因而难以在伊内外赢得人心。

  以“孤独”描述从伊撤军上路的美军似不为过──仍与美在伊同进退的盟国越来越少。布什政府不顾国际社会大多数的意愿绕过联合国对伊动武,始有法、德拒绝参战,继而西班牙、葡萄牙、日本、丹麦、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先后撤军,还有国家的政府因支持伊战而陷入信任危机……伊战联盟的迅速“瘦身”,与相关国家的民意、选举、外交调整直接相关,而这种相关的深处,是民众普遍的反战意愿与声音。

  美国对一个主权国家长期占领,虽举人权之旗却发生阿布格里卜监狱虐囚和伤害平民事件,无以获得大多数伊拉克人的支持,在泥潭中越陷越深。事实上,从自己的战争史中,美国不难发现人心向背的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在伊这样退场实为不能摆脱的宿命。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如是评论:布什政府内部的强硬派“利用了‘9·11’事件给人们带来的情感冲击,在中东把美国推到了一条危险的、不公平的而且是毁灭性的政策道路上”。

  任何一场战争都会给当事国留下一笔“遗产”。从奥巴马竞选中包括伊战政策“变革”口号赢得认同,到伊战设计师拉姆斯菲尔德、沃尔福威茨“退场”,再到“新保守主义”离开美国政治思维的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先发制人”战争在美国的现实遗产。美国的全球战略未必因伊战而发生重大转变,但“遗产”却再次给决策者提供了镜鉴。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总结说:“没能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发生在伊拉克的其他事情,将使未来的每位总统在发动此类战争或相信情报时都会非常非常谨慎。”

  历史常有相似。与这场“先发制人”战争陷入相似“泥潭”的,是美国十年之久的越战,它给越、美带来的创伤人们记忆犹新。如果说越战是一部“现代启示录”,伊战则是一部当代的启示。它再次告诫,远离道义而诉诸武力、炫耀武力、跨洲远征,结局往往是黯然踏上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