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深度评论新《红楼梦》:利益驱使下的文化垄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2:22:52

 由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红楼梦》在经过25个夜晚之后结束了它的“上星之旅”。随着本剧轰轰烈烈的选角与开播,迎来的却是观众与舆论如潮的批评和责备。近日,FT中文网以“新《红楼梦》:集体下的蛋”为题发表了评论文章,客观直接的揭露了李少红版《红楼梦》背后不为观众所知的内幕。

评论文章开篇中引用李少红原话评价新版《红楼梦》,称“哪里都有不足,所有的都是遗憾。”然而该评论却并未像国内舆论一样将本剧失败的责任归咎与导演李少红身上,评论称“失败者好像只有委屈不已的女导演李少红。”而据该评论中的描述,新《红楼梦》失败的背后真正的“胜利者”是掌控拍摄权的利益集团与“御用红学家”们。

投资方:投资方垄断式运作导致李少红沦为失败者

根据该评论,新版《红楼梦》的催生是由众多投资方与相关红学协会多方保护下,“靠着看不见的手”阻止了竞争者的觊觎,才能将这个投资后几年不开拍的题材“保住”。这种“隆重的集体创作模式”的结合成了中国电视剧产业至今为止最大的利益共同体,最终以垄断的方式获得了利益的最大化——超级垄断利润。这些人就是新版《红楼梦》中多达二十人的顾问阵容。评论称“这些颇有来头的顾问凸显着操盘手般强大的能量,一颦一笑都能决定一部作品的生死。他们不是专业的鉴赏家,而是专门的审判者。看似为了定性,他们能从一个微不足道的镜头里窥见沉船般的政治风险,也能从平淡无奇的作品里发现巨大的精神力量。那是些让导演、制片和投资人心惊肉跳的名字,几乎就是上帝。”

而这部垄断模式下催生出的影视作品必然成了共同体利益的牺牲品,该评论表示“胜利者在暗自窃笑,几乎一致的恶评,却不经意间做成了营销,投资人赚的钵满盆满,演员们一夜走红。”而新《红楼梦》的导演李少红则沦为失败者。

红学家:为文化利益掣肘剧本创作 编剧沦为“文化奴隶”

在本评论文章中,首次将“红学家”摆在批判的位置,在文章看来,“红学家”作文民间学术团体却在新《红楼梦》的剧本制作过程中起到了监督审查的作用,这样一来“红学家”们之间的文化冲突与学术矛盾被直接施加在新《红楼梦》上,从剧本到演员关关严格把控,“绞杀一些不符合集体意志的东西”。评论文章中例举新版《红楼梦》在剧本的选择上受到的限制,并援引李少红接受某国内报刊记者采访时所说的话:“(出品方请的三位红学家)给我上的就是120回的课,我们实际上谈不上编剧,也谈不上改编,就是把120回的小说编成50集的剧本,所有的取舍都是在红学家的意见下进行的。”

而对于“红学家”参与剧本的审定工作,评论文章中称:“具体改编完全按照红学家的意见办,在这样的统治下,最需要想象力和个性的创作,沦落为繁重的‘体力活’。九个不到三十岁的80后,像农民工一样编写剧本。他们在规定框架内戴着镣铐跳舞,完全变成了工匠。这些人或可称之为‘文化奴隶’。”

同时评论指出,正是“红学家”们的参与直接催生了新《红楼梦》中最大的败笔,此处原因评论原文内容:“对演员的要求,红学家也不肯通融。‘红学家非常坚持演员要靠近书中的年龄。书中贾宝玉出场时只有九岁’在导演李少红看来,她设想起码得在十五六岁,这样恋爱起来才合适,最后与出品方和红学家达成的共识是“十四岁”。甚至连演员的选用也要先得到红学家的首肯。”

通过“红学家”们对于新《红楼梦》造成的影响,评论文章中指出,“给《红楼梦》定调,貌似学术问题,实则牵涉文化利益。首先是阐释权的把持,也就是阐释权的变现。”而新《红楼梦》最终的剧本敲定实际是“制片方和出品方与红学家达成一致”,“在50集的长度里拍120回,既保证了红学家的阐释权,又满足了投机资本对产出利润最大化的要求。” 

李少红只算是“工头” 投资方介入角色“海选”

该评论称对于这部投资以“亿”为基数的电视剧,在拍摄过程中真正花在演员片酬方面的费用只有一千多万,主要的花销则花在高级设备的购置于布景的搭建上,评论文章中援引制片人李小婉的话“光摄影棚就有12个,其中最大的是5000平方米的贾母前院……剧组还参照原著搭了90多堂场景。”而这就意味着在投资方与红学家的双重约束下,剧组与导演李少红花在剧本上的精力和金钱少之又少。也是在这种双重约束下,“导演李少红不过是个工头罢了。(制片方)留给她的只有雕虫小技的发挥空间。而且,投机资本要求她以急行军的速度完成生产。新版《红楼梦》筹备期长达近六年,但选秀活动实际只用了八个多月的时间。演员培训的期限仅有区区三个月而已。”这与87版《红楼梦》用了近两年时间,筛选演员,并先后举办了两期红剧演员学习班以培训和陶冶演员有天壤之别。

同时评论文章中还揭露,导演李少红面临的“麻烦”还包括投资方对于角色选择的介入,评论称“(拍摄过程中)李少红还得接收来历暧昧的指令性演员及投资人通过‘海选’扶植起来的一系列演员,李少红于是又只好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上,换掉一拨刚刚为观众熟悉的面孔——代价是造成观众认知的断裂。”

利益集团赚个钵满盆满 名著沦为赚钱的筹码

评论文章中引用国内某论坛资深网友的分析结果,戳穿出品方“花钱推广古典名著”的谎言,原文称:“按照出品方的说法,每集拍摄成本在236万至260万之间,260万每集乘以50集,就是1.3亿;1.18亿除以50集,就是236万每集。由此可见,每集可支配的资金也只有236万,如果按上限260万计,那多余的1200万从何而来?”对于此串数字,评论中则称之为是“利益集团把成本等同于投资——把借方和贷方的某个项目调了个方向,从而大赚特赚的事实就变成了赔本和入不敷出。号称每集成本花了236万至260万,而业内人士认为100万已是极限。”而发行商已经坐拥高达6500万元人民币的纯利润,所以“哭穷”行为根本不值得公众信任。

同时评论文章还指出在出品方“钵满盆满”的同时新《红楼梦》的第二受益方就成了电视服务运营商“按照官方公布的电视台30万每集的成本计算,共花费1500万获得的新版《红楼梦》首播权,仅广告费一项就相当可观,还不算当年那场“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带来的超过千万的广告收益,从电视台公布的《新版〈红楼梦〉营销侧记》显示,新增广告创收近2000万元,所以电视台也可谓名利双收。”

对于发行商这种“利益至上”的运作行为,评论中表示“仅仅用钱和决心是无法堆出艺术的,场面似乎都有了,但就是不能感动人,不能让观众从中获得那种震颤的美的体验。不拍人的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红楼梦就变成了场面戏,形似神亡。”而对于新《红楼梦》首播后遭到的恶评,评论文章则将原因归纳为“华丽或许是,但那是空洞的华丽,或许称奢靡更合适些。资本与权势的联手,使得名著成为赚钱的工具,没有世界观、文学观、价值观,一切都是赚钱的筹码。” 

文化垄断:投机客们名利双收 民众沦为买单者和受害者

“《红楼梦》这三个字就是钱”评论文章援引新《红楼梦》投资人的一句话揭露出制片商执意翻拍背后的“秘密”。同时评论文章中称“《红楼梦》这个影视题材的运作过程,淋漓尽致地显示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其实就是私人利益集团对国民财富的强势瓜分。真正的创意、灵感和能力,在此新型托拉斯面前不堪一击。“题材”本身和书号台标一样,是可以交易流通的硬通货,文化管制制度衍生的寄生虫们,谈笑间身家翻飞。”

而评论也指出,这种垄断的现象并非新《红楼梦》独有,“某些‘艺术家’豁然开窍,发现了名利双收的新路径:那就是与垄断企业联手大规模制造、明星云集,舆论开道,轻松赚银子,参与者利益均沾。这个游戏的核心是齐心协力把文化创意产业做成了文化垄断。这种资本盈利新模式,养肥了文化投机客,民众最终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买单者和受害者,历史被扭曲,审美神经萎缩,真与艺术渐行渐远,人们只能接受或欣赏那种被制造出来的伪劣产品,每一次收视成就了投资方和文化商人的敛财梦。”

编后:

新《红楼梦》已经落下帷幕,舆论与批评依旧如雨点般砸向李少红。而FT中文网的此篇评论看来李少红导演当真“委屈不已”,观众也成为最无辜的受害者。究竟新《红楼梦》是否真如评论中所称存在巨大幕后黑手?究竟利益集团的垄断与贪婪给中国电视剧产业带来多大的影响?古典名著是否真的已沦为文化投机客手中的赚钱筹码?面对这样一部“千疮百孔”的影视巨作,观众们只能留下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