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2[东坡语文教学资源网]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48:39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2   -

本资料提供

1在线观看:不提供在线观看! 2下载:不提供下载! 3  

学习目标:
   1、本文的论证方法。
   2、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
   3、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4、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5、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
  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莎士比亚说:“思想是自由的精灵。”,法朗士说:“最难得的勇气,是思想的勇气。”,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说出下列题目的答案,多说几种。
   1、1+1=?2、4+9=?3、5+7=?4、6+18=?
    附答案:
    1(里)+1(里)=1(公里)
    4(点)+9(点)=1点(13点即下午1点)
    5(月)+7(月)=1(年)
    6(小时)+18(小时)=1(天)
  二、检查预习:
    恭喜(gōng)根深蒂固(dì)依赖(lài)孜孜不倦(zī)汲取(jí)持之以恒(héng)锲而不舍(qiè)渊博(yuān bó)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孜孜不倦(zī):勤勉的样子。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锲而不舍(qiè):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三、整体感知:
   1、按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本文的结构如何划分?
    提出问题:(1~2段)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论题。
    分析问题:(3~12段)
    第一层(3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层(4~5段):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第三层(6~8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例说明。
    第四层(9~12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解决问题:(13段)总结,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
   2、课文开头的图形揭示了一个什么问题?开头有什么特点?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从生活中的现象谈起;开门见山;通俗易懂。
   3、作者为什么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起?
     因为这个问题很具体,生动形象,又富于针对性,极易引起读者兴趣。
   4、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5、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要的要素呢?
     ①渊博的知识。②运用知识去不断探求新思路。③留意细小的想法,并锲而不舍地使之变为现实。
   6、创造的灵感是怎样产生的?
     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而形成的。
   7、“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8、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
     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9、本文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关于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为什么到篇末才给出全部答案?
     主要论述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关于创造性必需的三个要素,经过课文逐层论述,最后才给出答案,这合乎“分→总”这种思维规律,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
   10、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
    (1)例证法: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第8自然段);罗兰·布歇尔的事例(第9自然段)——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
    (2)引证法: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11、本文用什么顺序论证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点的?
     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进行论证的。
  四、课堂小结:
    本文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论证了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点。创造思维不是名人的专利,让我们大家也来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吧。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2、预习《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