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孩子的“狂躁、多动”? | 内在空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0:25:58
如何看孩子的“狂躁、多动”?分享

作者:马宁

孩子发脾气就是“狂躁”?
孩子兴奋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就是“多动”?
如何看待我们对孩子行为的认知,很重要,因为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认为孩子不对,孩子就是不对的,也许是我们自己错了!

有一位自闭症的孩子,在妈妈、家教和保姆的陪伴下,来我这里我这里进行谘商。
见面两次会谈、妈妈参加了我的“亲密关系沟通工作坊”之后两个月,妈妈反应孩子的变化非常大,觉得孩子开始主动地和周边人进行互动,孩子的班主任也反应“孩子相对开学的时候怪动作啊,还有叫的频率降低了。”
而孩子的家教哥哥却认为孩子的情绪出现了不正常表现,“这个孩子现在出现狂躁现象,抱着我的时候会使劲摇我,如果再大点,我肯定招架不住!”、“继续这样下去,这个孩子就是狂躁!”
他们把彼此的探讨发了邮件给我,希望我能客观给出我的看法。

当我看到他们为了孩子的教育如此热烈地讨论,即便是充满了犀利的冲突,我也很为他们高兴!因为冲突越大,表明每个人对于这个问题所付出的心血越多,表明孩子受到的关注越多!我为孩子高兴!也为他们的爱心感染!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求大同、存小异”。

1、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孩子的情绪表达,是需要的、正常的,并且是有意义的。
记得孩子第二次来到我这里,表现出很喜欢玩我这里的楼梯。
由于当天我需要和他的妈妈进行单独谈话,因此妈妈安排中间让他和哥哥出去玩,我和妈妈则留下单独谈话。
结束后由于已经很晚了,妈妈表示一家需要及时赶回所在的城市,因此,孩子没有时间再上楼来,而是要直接在楼下和妈妈、哥哥回家!孩子在楼下听说了这个消息,马上离我很远,并且快步走开!
我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于是我对他说“哦,你很想玩阿姨的楼梯,没有玩成很不开心是吗?”他不看我,低着头更加快速地走很远!对我的话有逃离表现。
我在想他的问题是什么,于是我又说了一句:“真对不起啊,阿姨非常欢迎你上我那里玩!只是没有想到妈妈和阿姨的对话今天进行了这么长时间,是我们没有把时间安排好,因此来不及让你上去玩了,真抱歉,下次阿姨可以请你再来阿姨这里玩吗?”
孩子马上抬头看我,身体也停了下来。我知道有效了。
妈妈又重复问了一遍“阿姨邀请你下次再来玩,你愿意吗?”孩子看着我,亮亮的眼睛柔和地说,“愿意!”我对他说“谢谢你接受我的邀请”,然后尝试用手摸他的头,他接受了。
孩子的问题是担心我不喜欢他、不接受他,同时他认为没有被尊重承诺。我为我和妈妈不能履约抱歉,表明不是故意轻慢他,并且用邀请他下次再来的方式解除他的担心,他的行为自然软化了。
当我看到,在孩子的心中,对外界有个担心---怕不被尊重和接受,我为此而高兴,因为当他呈现出这个表现的时候,说明他愿意被看到,也因此有需要,只要有需求表现,就给了周围的人进入他的世界的机会!
所以,最好不要简单把孩子的不良情绪表现当作是不懂事的表现,这是孩子送给我们的礼物、也是给他自己的机会----只是他自己还不知道怎么用,所以开始的时候,需要我们先帮助他了解自己。
不仅仅是自闭症的孩子如此,每个人都是如此。
如果我们知道每个孩子表现情绪的时候,都藏着他们希望被更多了解的愿望,那么我们就有机会更加走进孩子的心里。

回过头来看待关于“狂躁症”的说法。我处理过很多这样的案例,可以在我的经验值中和大家做分享:
“狂躁症”的孩子都极其聪明!这是必须肯定的!
一般来说,狂躁往往伴随着抑郁,成为双向情感障碍。在心理医院和精神病院,容易被忽略其一。
“狂躁”往往来源于长久压抑的情感没有合适的方式释放,最后无法控制地释放出来!对于狂躁症良好的治疗,“接受情感、调整行为”同样有效,只是这个简单的法则运用在不同个案的身上,需要的深度不同。
“狂躁症”很容易和某种表现混同。比如,如果孩子的父母自己不习惯情感的表露,孩子的情感一旦表露、或者表现兴奋,而父母自身无法承接,父母就可能自己定义孩子“狂躁”、“多动”。
有很多带到我这里的思维敏锐、性格开朗的孩子,父母却怀疑是“多动症”,原因是父母本身抑郁;或者孩子不愿和父母说话,父母认为“自闭”,原因是父母本身焦虑和强迫!
有的时候,如果我们无法认识自己,我们就无法认识他人;
如果我们自己就不允许表露情感、或者我们接受情感的界限比较分明,那么他人表露情感的时候我们自然不能接受!
如果我们分不清自己和孩子的问题,那么很可能误导孩子!

因此,有的时候,我们需要看看自己在协助的过程中是否还夹杂着小我的需要,如果是这样,那么也可能是无意识当中透过爱护孩子在满足自我。
问问自己,我们是否自己允许表露情感、或者我们接受情感的界限是否比较分明,如果不是,那么他人表露情感的时候我们自然不能接受!
这并不是说我们错了,而是说明我们彼此不一样,不是对方错了。

2、孩子情绪的表达方式,可以参考不同场合、时间的需要,进行引导!
同时,我们看到孩子表露情感的能力增强,为他高兴,这是好的,同时父母也会有自己的行为需要,因此也可以向孩子发出邀请,同时引导孩子了解“情感表露是被允许的,但是合适的方式表露是要考虑的”。

我的孩子四岁的时候,刚从外公家回来,总愿意坐在我们肚子上玩。
先生开始直接告诉她“我不喜欢这样!”发现孩子很失落!
于是我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同时读出孩子和爸爸的想法,“我知道你想和我们亲近,你喜欢我们我们太高兴了!外公很喜欢你这样向他表示喜欢是吗?可是爸爸妈妈不习惯,我们换一种方式好吗?”
孩子马上高高兴兴地改变了,用“搂脖子”代替了“坐肚子”。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行为需要的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孩子也需要被引导了解周边发生的变化,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和周边环境的配合。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没有学会恰当的表达和拒绝,就会认为孩子不同于我们的行为比较“可怕”、让人担忧,或者去强制孩子。

(在孩子的教育中,很重要的两点,就是“接纳”和“引导”,接纳孩子的情绪、引导孩子的行为,在我的两本新书中,类似这样的案例非常多,可供大家参考!)

最后我想说,人无完人,接受自我,才可能更好地协助他人。
否则我们的内疚,要么让自己沉浸在内疚中,从而可能做出过度妥协(在我的强制内容中也有所谈),或者反而减弱了想要去爱护孩子的动力,这样对孩子和我们都没有好处;
也还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对外找一个责任人,因此可能会找到一个第三者,因为他的身上也有我们曾经模式的影子,因此用责备他的方式来代替对自我过往的惩罚;
另外的时候,我们却会无意识对那个我们为之内疚的人感到愤怒,从而更加加重我们内疚的双向负面伤害。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自我需要和当下的认知,即便有伤害也是我们不自知、无意识的,在意识中都已经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要学会接受当下自己所能做的状态,然后再朝着下一步走去。
如果在这个部分有困难,那么最好寻找专业谘商进行个人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