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魂归何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09:48
从战国到秦汉时期,横行漠北地区的匈奴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劲敌。战国后期,匈奴骑兵经常南下骚扰,秦、赵、燕等国相继在北部边境修筑长城,派驻重兵。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又以蒙恬统兵30万北伐,并将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建成东起辽东、西至临洮(今甘肃岷县)的万里长城,以阻止匈奴南进。汉初迫于形势,不得不采取和亲纳币的方法,以求得边境地区的安宁。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开始反击匈奴,汉军几次出塞,大败匈奴军,从此“漠南无王廷”,解除了匈奴的威胁。汉宣帝以后,匈奴内乱,国力大大削弱,归附西汉王朝。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依附东汉,北匈奴因势力衰弱,只得向东汉求和,但仍不断南下骚扰边境。公元89年,北匈奴单于被鲜卑所杀,内部大乱。东汉政府为了永除边患,接受南匈奴单于的建议,派兵大举进攻北匈奴。汉将窦宪、耿秉率军大败北匈奴于稽落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额布根山),北单于败逃,汉兵追至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刻石记功而返。公元91年,汉将耿秉又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败北匈奴,北单于率领部分人众向西遁逃,匈奴奴隶制政权全部瓦解。
根据罗马帝国后期历史学家阿密阿那斯的《历史》记载,公元4世纪,一支号称匈人的强大骑兵队伍如“高山上的暴风雪般”突然出现在欧洲东部顿河东岸的阿兰人面前,对阿兰人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战争约在公元350年开始,最后结束于公元374年,阿兰人战败,被迫向这支自称匈人的队伍投降,并加入匈人队伍,进攻欧洲地区。
最早提出匈人即匈奴人看法的是法国历史学家德·克尼尔。他根据18世纪后期到中国传教的法国传教士冯秉正(汉名)回法后译成法文的中国学者朱嘉所著的《资治通鉴纲目》等书,著成了《匈奴、突厥、蒙古及其他西部鞑靼各族通史》一书,详细叙述了匈奴人早期的历史,并且论证出欧洲大陆的“匈牙利人”即中国历史上的匈奴人后裔。
我国人文学者何震亚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所著的《匈奴与匈牙利》一文,在我国最早提出了北单于所率的匈奴人最终西迁至匈牙利的说法。何震亚详细考证了匈奴西迁的过程,认为匈奴人西迁到欧洲中部,建立了匈牙利。匈牙利的“匈”为种族名,牙利为地名,意为匈人之地,而汉语中“匈奴”的“奴”字,实际上为当时中原人所加,与称日本人为倭人属于一种性质。匈奴人崇拜鳄鱼,并且以鳄鱼为龙。匈奴人逢春夏之交祭天地鬼神的时候,则以犀牛作图腾,而匈牙利的农民也在春夏之交的时候,用大鱼来祭祀天地鬼神,以每年的9月为食鱼汤之期,并多以犀牛角制成各种器具。当年的匈奴皇帝每日早拜太阳,晚拜月亮,座位以面向北面为尊,吉祥之日为每月的5日、6日、15日、16日、25日、26日,谢罪则脱帽,这些都与匈牙利民间风俗相同。在语言上,匈奴人称父亲为“阿爸”,称母亲为“唉起”,匈牙利人则称父亲为“亚爸” (Apa),称母亲为“亚娘” (Anya);匈奴人称儿子为“歌给”,匈牙利人则为“歌该” (Gyerey);匈奴人称女人为“吾希”,匈牙利人则称之为“乌西”(WXE);匈奴人称叔叔为“霸给”,匈牙利人则称之为“霸兹”(Bacsi);匈奴人称狗为“库牙”,匈牙利人称之为“库特牙”(Kutya)……这些语音极为相近。在外形上,匈奴人皮肤为白色,高鼻多须,也与匈牙利人相似。
从地理上来考证,匈牙利地处欧洲中部,地形平坦,以平原和草原为主,水草丰沛,十分适合匈奴民族来这里游牧。而且,与漠北高原相比,这里气候更温暖、更适合牲畜繁衍和生长。从历史的眼光去看,匈牙利在公元3世纪正处于“无主”状态,系欧洲的“世外桃源”,罗马帝国的触角也还没有伸到这里,这也使得匈奴人没有与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军事集团交手。而史书中所记载的匈人则恰恰是在进入多瑙河中游的时候突然神秘“消失”的。现在,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年的匈人并没有消失,而是留在了匈牙利,他们跟当地的土著民族相互通婚,共同发展,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也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