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函鸿宝 寸纸寸金---深圳特区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00:49
琅函鸿宝 寸纸寸金 ——听上图研究馆员陈先行细述馆藏宋本 深圳报业集团驻沪记者   马信芳 文/图   《注东坡先生诗》   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合著的《金石录》   陈先行,研究馆员,从事古籍整理工作30余年。现任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深圳报业集团驻沪记者 马信芳 文/图

  文博界有句老话:“纸千年,绢八百”,所以宋刻本无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实物,自明代以来,历代藏书家都把宋刻本视为极品,被誉为“寸纸寸金”。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在上海举行的年度大展“琅函鸿宝——上海图书馆藏宋本展”就显得尤为难得。为配合展览,上图又编纂出版了包含考证文字的《琅函鸿宝——上海图书馆藏宋本图录》,以资学者参稽。面对这一部部递藏神秘的“琅函鸿宝”,本次展览策划之一、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琅函鸿宝——上海图书馆藏宋本图录》执行主编陈先行研究馆员,向记者细述这些“寸纸寸金”国宝的前世今生。

  弥足珍贵的宋刻本

  作为我国著名版本和目录学家、上图老馆长顾廷龙先生的学生,陈先行告诉记者,这次展览是上海图书馆历年来文物价值、版本价值最高的馆藏文献精品展。宋刻本不仅是中国雕版印刷品现存最早的实物,而且在写、刻等环节上均达到艺术的高峰,并对后世版刻艺术风格产生深远影响。要理解后世的版刻,往往需要从其源头——宋刻本中寻找答案。

  宋刻本之所以弥足珍贵,首先是年代久远,内容接近旧本,不像后世诸多翻刻本,常常由于校勘不精而以讹传讹。从文本上说,后来的传本愈翻愈失,有的文字脱误累累,幸赖宋本得见原貌。所以,自明代中后期以来,宋刻本尤为受到学者、藏书家的重视。

  上海图书馆现藏有宋刻本200余部,此次遴选出其中60种公开展览。这也是“翁氏藏书”,即晚清名臣翁同龢的旧藏善本首次向大众展示,其中包括极负盛名的宋淮东仓司刻本《注东坡先生诗》、宋版《金石录》、《长短经》等。这60种展品从刻书地点来说,包括了浙、赣、皖、蜀等地的作品;从刻书机构来讲,包括了官、私、坊三个系统。展品主要来源于吴县潘氏滂喜斋、仁和朱氏结一庐、常熟翁氏均斋、祁阳陈氏郇斋等显赫藏书故家大致反映出宋代刻书的面貌。

  《金石录》迷惑学界300年

  展览大厅里,金石大家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合著的《金石录》引来观者的关注。记者知道,《金石录》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全书共30卷,前10卷为目录,后20卷为跋尾。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草就《金石录》初稿后,不幸患病逝世。其夫人李清照不顾疾病缠身,饱尝国破家亡的艰难困苦,两年后,终于将《金石录》整理成书,在著名的《金石录后序》中,记述了这部凝聚着丈夫和她毕生心血的专著成书的经过。

  但眼前的这部刻本的身世却迷惑了学界300年。对此,陈先行细细道来。原来此书在南宋曾刻过两次:孝宗淳熙间(1174—1189)龙舒郡斋刻本和宁宗开禧元年(1205)浚仪赵不谫刻本,不过这两者皆不显于世。元明没有重新雕版,只有抄本流传。这些抄本对内容进行了任意更移删除,脱衍讹谬较多。

  清代初,杭州藏书家冯文昌意外获得一部宋刻本(原藏华亭朱文石),虽仅存10卷,但可算绝无仅有的幸运。他特意镌刻了“金石录十卷人家”印章一方,钤盖在所藏各种书帖之上,引以为豪。之后这部宋刻本经大藏书家鲍廷博、江立、赵魏、阮元、韩泰华、潘祖荫等递相收藏,又经著名学者江藩、顾千里、翁方纲、姚元之、洪颐煊、沈涛等先后赏鉴,书上印章、题跋累累。人们都认为它是了不起的珍宝,但对其版本看法不一,有的认为是浚仪赵不谫刻本,有的认为是南宋末年书坊刻本。

  意外的是,上世纪50年代初,国家图书馆获得一部30卷足本龙舒郡斋刻本,经比较,才知上图的这部亦是龙舒郡斋刻本。300年来它骗过了许多收藏家、鉴定家的“法眼”,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所存的10卷跋尾应为全书的卷11至20,但收藏过程中卷次被剜改,使该本题作“卷一至十”,因剜改技术惊人高超,造成了与其他传本体系不同的假象;再是它的文字与国图藏本有异,因为上图收藏的残本是后印本,而在后印时,除了修补损坏的版片外,还补刻了初印时留下的一些缺字,并对原来的文字作了某些校正。陈先行说,有学者认为,既然有宋刻足本存在,上图这部残宋本已不显珍贵。其实不然,上图本另有不可取代的文物与版本校勘的价值,所以将它列为国宝毋庸置疑。

  “帝师”翁同龢旧藏首次亮相

  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翁氏藏书”的宋本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翁氏就是赫赫有名的两代“帝师”翁同龢,这位咸丰年间的状元,自其父亲翁心存起酷爱收集古籍善本,由于直接教授过同治和光绪两位清代皇帝,在朝内又掌握大权,所以翁同龢一生藏得孤本善本无数,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宋淮东仓司刻本《注东坡先生诗》。

  说起这个宋嘉定六年的刻本,今藏台北“央图”的那部最为有名,该本在明代先后由无锡安国桂坡馆与常熟毛晋汲古阁收藏。入清以后,又历经宋龢、揆叙、翁方纲、吴荣光、潘仕成等大家递藏。当年翁方纲得到此书,喜不自胜,即以“宝苏”名其室,每值阴历十二月十九日苏东坡生日,总要请硕儒名彦雅集斋中,拿出宋本赏鉴,并即席题咏。后来吴荣光、潘仕成亦仿效翁氏所为,故钤印几无隙地,题跋前后殆遍,且每册护叶皆有名家图绘。到了清末,为湘潭袁思亮购去,不意惨遭火劫,致使残损。

  后有人知道,翁同龢也藏有一部宋本,为景定三年(1262)修版,但100多年来却不知下落。直到1985年,翁同龢五世孙翁万戈在美国举行个人收藏展览,才知这部宋本尚在人间。于是,2000年4月,上图在上海市政府支持下,以450万美金将此本与其它翁氏旧藏从美国购回。

  《注东坡先生诗》由宋代书法家傅龢手写上版,其字体出入《醴泉铭》、《化度寺》两碑,又融入苏东坡书体意韵,自成风格,秀美至极。书品宽大,雕印俱精,置之宋代,亦当推为上品;且保存完好,触手如新,堪称人间瑰宝。此本共42卷。目前宋本尚存有三部,但都是残本,台湾“央图”藏19卷,中国国家图书馆藏7卷,而上图却存有32卷。此本文献价值极高,现已印入《中华再造善本》供读者使用。

  打开神秘的怡府藏书

  喜形于色的陈先行告诉记者,2000年从美国购回的翁同龢五世藏书80种善本,在海内外产生很大影响,但当初却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这批书不值450万美金。当然10年后的今天,其价值已不能同日而语,羡慕上图有眼光者大有人在。其实外人不知,上图当年执意购买这批书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其中还有清代怡亲王府的旧藏。

  原来怡府主人弘晓,是乾隆皇帝的兄弟,喜好典籍,所收大都为人间罕见秘本。当年编纂《四库全书》时,别人都奉乾隆之命进献藏书,唯独怡府未曾参与。于是出现世人皆以为失传之书,而在怡府却有收藏的情况。譬如元代《农桑辑要》一书,因不获原本,《四库全书》只能采用《永乐大典》辑佚本,后来方知怡府藏有元刻孤本(今藏上海图书馆)。因此,怡府的藏书神秘莫测,令人心向往之。

  在秘守百余年之后的同治初年,怡府书库终于被打开,因为慈禧太后勾结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将包括袭爵怡亲王的载垣在内的八大顾命大臣处死,怡府随之没落,藏书无可奈何地散落书肆。当时捷足先登买到怡府藏书的主要有四家,即山东聊城杨绍和海源阁、江苏吴县潘祖荫滂喜斋、浙江仁和朱学勤结一庐以及江苏常熟翁同龢均斋。翁氏购得怡府旧藏宋明州本《集韵》后,欣然将其室名为“均斋”。滂喜斋的部分善本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上图收得,结一庐的大部分藏书也在80年代初由外家后人张子美先生捐赠给上图。所以,上图购回翁氏藏书,就使三家藏书中的怡府旧藏“重新复聚”。

  来一次上图就能看到诸多怡府秘藏,确是个眼福。这次展出的怡府旧物凡五种,它们是《增修互注礼部韵略》(潘氏滂喜斋藏)、《艺文类聚》(朱氏结一庐藏)、《集韵》、《注东坡先生诗》、《邵子观物篇》(以上三种翁氏均斋藏),分钤“安乐堂藏书记”、“怡府世宝”、“明善堂览书画印记”、“怡亲王宝”诸印。

 

  记者手记

  尚古风雅长存不泯

  马信芳

  大陆所藏的宋刻本十分稀少,只集中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数家大型图书馆。据了解,上图收藏的宋刻本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的有200余部,其种类之丰、品质之精,如行山阴道上,令人有应接不暇之感。一家不足60年历史的省市级图书馆,怎么会拥有如此美富的收藏?

  陈先行用四句话对此作答:“历代藏家的递相珍庋,志士仁人的化私为公,前辈专家的殚心守望,政府执事的鼎力支持。”说到前辈专家和几代上图人对古籍的保护和研究,陈先行更是感慨不已。

  如顾廷龙老馆长,生前就将他十余年来收集的合众图书馆近30万册古籍及近代中外珍贵文献悉数捐献给了国家。“垃圾千金”的故事至今传为美谈:这是1955年一天深夜,顾廷龙从上海造纸工业原料联购处得知从浙江遂安运来的200余担废纸旧书,拟发往造纸厂充作纸浆。他彻夜未眠,清晨便率员工赶往翻查,连续11个日日夜夜,抢救下大批书籍文献档案,其中有传世孤本明万历十九年刻本《三峡通志》和稀罕的明刻本《国史纪闻》、《城守验方》,还有不少的家谱、朱卷。而在文革后期,顾廷龙有了“劳动改造”——整理图书的机会,他冒着被批斗的危险,仍不忘将古籍打包保护。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前人种树,后人撷果。正是上图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了今日如此丰富的馆藏。“诚希本展览不特一时之快心饫目,其尚古风雅亦将长存不泯。”读着本次“展览前言”,记者无比欣慰,我们向挖掘和保护这些中华瑰宝的辛勤工作者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