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高级技工学校发展新思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07:50
国家重点高级技工学校经过长期发展与完善,在软件上已储存了大量的理论及技能人才,在硬件上拥有严谨的管理体制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但长期以来,技工学校在办学上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强调的是学历阶段的教育,把就业服务作为教育的唯一目标,使办学路子变小变窄,没有充分体现应有的办学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历教育之外的培训教育需求日益扩大。技工学校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拓展办学功能,担当培训教育的重担,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当前技工学校的发展,在继续做好学历教育,在继续把为就业服务作为教育目标的同时,应当大力发展培训教育,把为社会服务作为另一个重要教育目标,积极、主动、及时的收集培训信息,抢占培训市场,努力扩大培训在办学中的份额,要在培训教育中形成9个面向,提供9个服务,建成9个基地。

    一、面向新型工业化,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建成高级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

    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的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但作为教育相对落后的国家,我国劳动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技术工人这一群体同样如此。最明显的莫过于高级技术工人所占比例太小。

    以2002年为例,在全国城镇企业1.4亿职工当中,技术工人只占一半。而在7000万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5%,高级工占5%。高级工所占比率远低于西方国家30%水平。技术人员的素质偏低,其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第一,严重制约我国科技推广及应用能力、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竞争能力。我国年均的科研成果有3万多项,实现转化的只占2左右,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60---8%冰平;第二,严重影响我国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据统计,我国企业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产品经济损失每年近两千亿元;第三,成为企业事故发生的首要因素。据统计,因职业意识不强、岗位技能不高的原因造成的事故比例占到50%以上。企业的发展壮大,必然需要大批高技能人员。2003年,深圳市第三次向社会公布年度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其中,硕士研究生月薪高低档次分别为5900元、3500元、2400元,而高级钳工分别为6600元、4300元、3200元。

    基于以上原因,技工学校应该利用自己的能力和条件,为企业发展服务,培养高级技术工人。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为劳动者的将来发展负责,可以预见到的是,现在培养的中级工若干年后有可能是下岗失业大军中的成员。培养高级技术人员,技工学校可以和社会联合办学,面向原有的中级工群体,为他们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通过一定期限的培训和考核,使他们掌握更高的技能,成为高级技术工人。

    二、面向就业工作,为失业下岗人员提供服务,建成就业培训基地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得职工下岗、转岗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自1993年以来,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下岗、失业高峰。2000年年底,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维持在677万人。根据预测,我国每年下岗职工将以每年335万的数量增加。下岗、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

    在这批下岗大军当中,大部分人还是要再就业的。而影响下岗再就业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待业人员的思想观念陈旧,劳动技能低下,知识纬构老化,所掌握工种单一。因此,加强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就成为必然。而这样的再就业培训,只有面向市场,由职业技术学校承担方可全面展开。实施再就业培训,技工学校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条件,有着巨大的优势。技工学校应该紧紧把握市场脉搏,发展再就业培训教育,促进下岗人员的转业、转岗,合理流动到最佳工作位置上。目前,我国经济还处于结构调整期,产业结构的继续变化必然会引起职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继续变化。原有的职业岗位在减少,下岗还将继续,新的职业岗位在开发,转岗培训势在必行。总体上看,再就业培训是一项长远的工程,技工学校在这方面是大有作为的。

    三、面向城市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建成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

    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增加600万农村劳动力。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各种限制政策的取消,每年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到城镇就业。应该说,我国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城市化建设是国家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时至今天,城镇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31%,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60%,更低于发达国家的80%。

    农村城市化建设,是解决我国农业人口长期大量过剩,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一世纪性难题的一项对策。它必须首先解决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离不开农民的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特别是转移培训。2003年至2010年,我国将拟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的60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就业前引导性培训,对其中的350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对已进入非农业就业的2亿多农民开展岗位培训。

    由于城市化而转移过来的需要接受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技工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和设备,加大教学的改革力度,实现培训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和地方化,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计划对农村劳动力进行集中培训,让每一位劳动者都有一技之长,一方面立足本地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各产业各方面人才,另一方面根据本地剩余劳动力特点和各劳动力稀缺地区对劳动力的要求情况,适当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

    四、面向全社会,为全社会做从业人员提供服务,建成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提高的培训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的技术装备不断完善,产品的技术含量愈来愈高,生产的组织方式日新月异,自动化程度不断增强,这使得许多职业岗位的工作内涵和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到"十五"期末,我国一、二、三产业就业比重要由现在的50%、22.5%、27.5%分别调整为44%、23%、33%。这种就业结构的变化必将导致大量从业人员需要转移职业。他们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更新。这就要求在岗的从业人员必须参加一定的技术培训,继续接受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岗位要求。

    今天,终身教育已成为被全世界普遍接受的教育思想。"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已深入人心。社会从业人员尤其关注这个问题,劳动者不仅要有现代科技知识,而且要掌握一定技能,而这两者是经常变化的,对他们来说,终身教育是很自然的事。当代的技工学校应该探讨如何以终身教育思想来确定自己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确定自己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和应该发挥的作用。基于这样的理念,技工学校应该确定这样的办学功能:发展职业培训,为全社会从业人员的终身教育、继续教育、技能提高服务。可以预见到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技能提高培训会越发红火。

    五、面向职业技术教育,为专业技术教师提供服务,建成职业教师掌握技能、提高技能的培训基地 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有无特色,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的要求,特别是教学质量水准如何,教师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当前,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特别缺乏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学队伍。

    西方国家的职业技术院校中,双师型教师占到教师总数的500%以上,而我国只有不到15%。现实的情况是: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专业理论教师不能指导实训教学,实训教师基础理论薄弱,不能讲授专业理论课,专业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相分离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养。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人才,迫切需要一支双师素质的队伍。因此,要加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对于理论课教师,在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的同时,要让他们到生产或学校实训基地第一线锻炼,接受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逐步成为双师素质教师。反之,对于实训课教师在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要加强他们的理论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使他们成为双师素质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讲,技工学校利用现有的资源对相关教师进行培训,具有相当强的可操作性和广阔的前途。

    六、面向劳务市场,为全世界生产提供服务,建成国际劳动力生产的培训基地

    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之一就是教育的国际化,而加入则更是直接把中国的职业教育和世界职业教育联系在了一起、和国际市场联系在了一起。

    目前,国际劳务市场需求旺盛,亚太地区和俄罗斯正在形成一个新生的国际劳务市场。对高、中、低各档次劳务均有较大需求。全球劳动力流动频繁,每年达3500万人,而我国外派劳务人员近几年年均达到40万以上,从事劳务输出服务工作的机构也发展到1500多家。国家越来越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技工学校应该把"在国内学本领,到国外去就业"作为自我发展的重要思路。为此,技工学校应当认真分析校内外和国内外的形势,瞄准国际市场和国际标准,开展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国际劳务输出培训教育。

    技工学校的培训教育,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特别是把培养具有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第一位;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强烈的国际意识,熟悉和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以及与义务有关的国际惯例,树立为全球服务、向全球开放的观念,成为国际通用型人才。

    七、面向大专院校,为高校学生提供服务,建成高校学生提高技能的培训基地

    据《中国教育报》报导,一位电子科技大学软硬件开发与程序设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怀揣着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到多家单位应聘时发现自己在大学学到的能够迅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东西远远不够。在征得父母充分理解和支持后,决心"开倒车",报考了中国航空工业贵州高级技工学校并被录取。这位毕业生的做法并非别出心裁,这是在今天的社会上不断升温的大学生到技校"回炉"现象的体现。

    大学生回炉技校的现象,反映了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企业对技术工人基本技术素质要求普遍提高,对高级技工需求趋旺。同时,企业纯技能型技工需求已经有所减弱,转而青睐"技能+智能"型的混合型技术工人。

    大学生就业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差,大学生回炉技校,最根本的目的是增强动手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在已有"智能"的基础上,提高"技能"成为"智能+技能"的混合型高级技术人才,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从市场上看,越来越多的大中专毕业生已经转变观念,回炉技校适应社会。那么作为有培训能力的技工学校应该根据大学生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对讲课模式和内容做适当调整,加强实践操作培训。大中专毕业生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技工学校面向大中专学生培训定有广阔的前景。

 

    八、面向中学生,为中学生第二课堂提供服务,建成中学生生产劳动技能的训练基地

    据统计,2003年我国的初中生人数有6000万,高中生人数2500万左右。在我国的中学教育中有劳动实践一项内容。但中学重视的是基础知识教育而不是基本技能教育。从实际操作来看,劳动实践基本流于形式。

    联合国教科组织曾研究测算了劳动受教育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相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中国社会科学院也曾经调查研究了职工的收入与受教育水平相关性:每增加一年的基础教育,可增加年收入30.4元;每增加一年专业教育,可增加年收入79.1元。

    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应该是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因此,中学生第二课堂除了要开展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演讲等活动外,还应当在生产实习当中真正学到知识。技工学校作为有培训能力的单位,应当广泛和当地的各中学联合办学,把中学生的第二课堂搬到技校,让他们接受培训,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生产技能。这样,既能够丰富中学生的生活,又能够使他们增长知识,增强动手能力,对中学生整体素质的成长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每约有800多万初中毕业生和近100万高中毕业生未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而直接进入就业领域。因此,广泛开展中学生第二课堂培训教育事实上是拓宽了他们的就业,甚而是创业之路。

    九、面向行业,为行业发展提供服务,建成行业培训和鉴定基地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职业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一种制度。劳动预备制度是指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人员,在就业前接受一定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后,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的制度。

    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虽然起步较晚,进展速度稍慢,但它们的试行已基本得到全社会各行业、各用人单位的认可。拥有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各行业、用人单位招聘和再聘的必要条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的实行,使得社会在职人员和劳动准入人员必须参加职业教育培训和鉴定。

    当前,我国一些行业已陆续建立起了行业协会,各行业协会和行业主管部门都把职业教育、培训鉴定作为重要工作内容,这使得我们社会各方面的培训、鉴定方兴未艾。技工学校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条件和各行业协会广泛合作,组织各类型的培训和鉴定。由于我们社会各行业的重视,这方面的培训和鉴定是有广阔前景的。

    以上9个方面论证,在当前的高级技工学校是完全可以行得通的。此外,还可以举办在役在刑人员的技能培训,为他们退役或刑满后参与市场竞争、寻求就业创造条件。可以预见,只要不断探索努力,高级技工学校的办学路子会越来越宽,社会地位会越来越高,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会起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