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为啥说“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腐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5:32:28
温总理为啥说“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腐败”?

  国务院8月27日召开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作重要讲话。他深刻指出,在和平建设时期,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腐败,而孳生腐败的根本原因是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和制约。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政权的性质就会改变,就会“人亡政息”,这是我们面临的极为严峻的重大考验。

  温总理痛陈腐败是“最大危险”,言之谆谆,振聋发聩。温总理为啥说“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腐败”?因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而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来自腐败。腐败之所以是“最大危险”,就在于它对党具有极大的腐蚀性,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对人民利益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我们党历来重视防治腐败,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斗争与时俱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最大危险”依然存在,反腐败的形势依然严峻。以笔者之见,当前腐败现象主要有六大特点:

  一是腐败“集团化”,个人腐败向团伙、集团腐败发展,串案、窝案、案中案明显增多。如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共有600多名涉案人员被审查,其中有近300人被追究了刑事责任,14人被判死刑;绥化马德卖官案涉案干部260多人,带出韩桂芝等腐败高官;郴州腐败窝案,一个地方领导班子几乎烂掉。

  二是腐败“高端化”,由一般干部发生腐败发展到中高级干部发生腐败。有人做过统计,自从上一世纪九十年代,有110余名省部级以上腐败高官落马。其中政治局委员有陈希同、陈良宇;人大副委员长有成克杰;省委书记有刘方仁、程维高;省长有张国光、李嘉廷、倪献策、梁湘;省政协主席有韩桂芝、宋平顺;正部级有田凤山等。

  三是腐败“部门化”。现在腐败的部门化趋势比较明显,主要特点是“公权私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近水楼台先得月”,“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个人化”。如组织人事部门的腐败“卖官鬻爵”、司法系统的腐败“打黑者涉黑”、交通部门的腐败“偷工减料”、教育部门的腐败“钱学交易”等等。 四是腐败“年轻化”。 南方某市纪委书记曾向社会透露这样一组数字:在该市2008年违纪违法的222位各级别领导干部中,31岁至45岁的领导干部竟然占了48.2%,凸显了腐败“年轻化”趋势。此论绝非是空穴来风,据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职务犯罪高学历、低龄化现象已日趋明显,由以前的“59岁现象”逐渐变为现在的“39岁现象”、“35岁现象”。

  五是腐败“落势化”。与腐败“高端化”相对应的是腐败“落势化”,从较高职位向下移落、向基层渗透。如 “三最”女贪官辽宁抚顺市国土资源局顺城分局局长罗亚平,涉案金额过亿,被中纪委领导批示为“级别最低、数额最大、手段最恶劣”;山西蒲县原煤炭局局长郝鹏俊在北京等地购房36套,仅价款就多达1.7亿元。

  六是腐败“家族化”。 个别官员利用职权,在招工、提干、调动、提拔、出国、职称、经商等方面为亲朋好友谋取不正当利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些干部裸体做官,先在国外买房,然后送子女出国留学,过些时候再送走老婆,继而向境外转移腐败所得,最后自己溜之大吉。

  除此之外,还有腐败“大额化”,涉案金额越来越大,一些贪官涉案金额动辄上千万,甚至过亿;手段“智能化”,作案手段、作案方式更诡秘、更隐蔽;干部“特殊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症久治不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现象,已经成为腐败的突出表现形式等等。

  在今年全国两会之前,温总理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就曾经指出,贪污腐败问题可以危及到社会的稳定以至政权的巩固。总理今年在两个重要公开场合两次论述“腐败问题与执政党、政权的关系”,显示出中央高层对腐败问题危害性的清醒认识和在反腐败方面的坚定决心。

  那么,如何防治腐败?要靠制度建设,温总理开出了五道“猛药”:一是加强政府立法和制度建设;二是深入推进科学民主决策;三是严格依法办事;四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五是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和问责制度。防治腐败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五道“猛药”一个也不能少。但其中最关键的是“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因为毛泽东说过:“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而有效的监督要靠“政务公开”,让政府行为和官员入住“玻璃房子”。

  邓小平曾经深刻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党风、政风直接关系人心向背;而人心向背,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兴亡。我们党只有坚决反腐败,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萃岚

    温家宝开五剂"药方"规范权力运行防治腐败

    总理今年两论“腐败与执政党关系”为何振聋发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