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你制造了太多的苦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43:04
中国教育,你制造了太多的苦难!
2007年09年25日 11:13:57 作者:月走月远
这些年, 中国教育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 公益性在淡化, 逐利性在上升, 校园充斥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式的低级商业交易, 高收费乱收费大行其道, 10年来教育乱收费超过2000亿人民币。收费的“大跃进”使教育成为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之一, 每年民众的举报投诉都名列榜首。由于急功近利式的扩张, 教育的腐败与人文精神的丧失, 使中国教育离其本义渐行渐远, 成为掠夺之手、摧残之手,已经并继续制造着许多苦难与悲剧!
应试教育惹的祸
一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学前班开始,一副沉重的枷锁就套在他们及家长的身上:开始了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的交费历程,开始了繁重的学业生活。那学费是越来越多,多得让一般平民百姓家庭负担不起;那书包是越背越重,压折那稚嫩的身子骨。迫于竞争的压力,家长与学校对学生们都寄予厚望, 因而孩子们从入学起就开始了拼搏! 他们失去了童年和少年游玩的闲暇与乐趣, 同时也没有自由地发展自己特长和潜能的余地与可能。那一次次升学,那高考,揪着多少人的心呐! 考孩子,也是考他们的亲人。考上愁,考不上也愁:考上了,是再加一码的学费和学业;考不上, 要复读, 那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和思想负担。
许多年过去了,孩子们依然很苦很可怜,这是有目共睹的现实。在应试教育的逼迫下,孩子不分昼夜地拼命做着习题,没有快乐,没有自由,许多孩子早早地戴上了厚厚的玻璃镜片。中国学生有多苦,不需要过多的证明,只要统计一下中国的学生有多少近视眼就知道了。其实受苦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孩子的父母。
应试教育在中国根深蒂固, 摧毁着中华民族创新的根基。中国学生就是天天做题,拼命考试。学校为了收取高昂的择校费、赞助费、考试费,人为的分出重点校与非重点校, 重点班与非重点班, 人为的炮制出名目繁多的考试。
应试教育一日不改,中国学子是回头无岸苦海无边,每年因考试升学而“牺牲”的不计其数。虽然近年来教育部门力图将应试教育扭向素质教育,但社会的现实似乎决定了读书就是为了上大学,就要应付数不胜数的考试;上大学就是为了有一份工作。而现在这点希望也正在成为泡影, 怎不让人失望?
给孩子留出一块自由的空间,给他们一双属于自己的翅膀,让他们享受一下高空自由翱翔的乐趣,领略一下俯瞰万物众生的灵感?而我们的应试教育,学生从小学到研究生教育,乃至到工作以后, 都要耐着性子去死记硬背那些定义与原理,应付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考试, 以求思想统一, 成为一个模式。中国人没有了自我兴趣和独立思想。这样的教育,怎能培养出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人才? 德育教育只是应试教育的一种点缀,一个漂亮的装饰品。
真正的人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灵性,他们永远前进“在路上”。教育培养的应该是人格健全、思维活跃、懂生活、会工作的社会公民。教育即自由,身心的健康是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事情。“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说。
教育高收费乱收费酿成的苦难悲剧
教育改革以来,教育产业化、乱收费使学费节节攀升,居高不下。中国人的教育支出在家庭所有支出中,高居第一位,其比率几乎是世界之首。
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显示,由于上不起学,全国中、小学生辍学每年达200多万。“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的案例研究”课题组抽样调查17所农村中学后发现,平均辍学率约为44%,最高为74.37%! 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差不多要花十来万人民币,这对广大的农村家庭来说,实在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于是许多的孩子,中学一毕业甚至没毕业,就不得不背上行囊四处奔波打工了。大批平民子弟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造成教育严重的不公平。
有不少城乡居民家庭“因教致贫”。孩子上学就象赌博,为供养一个大学生,贫穷的农民们四处借债,学生毕业后如果找不到工作,那笔债务将让他们一生都难以偿还。由于贫困,不少贫困大学生只好选择在外打工甚至身兼数职来“拯救”自己。武汉一名贫困大学生为了挣取学费,兼了5份工最终劳累猝死。这个消息在网上传播后引起很大的震动,其中的一则留言这样写到:“他太累了,我也好累啊,我一直在愁怎么才能读完大学,以后真的就能找到好工作吗,我家都揭不开锅了,家长们找的工作也很不好,我真怕,我也会垮掉!”
就业的压力和渺茫的未来使希望之星陨落
孩子与家长们千辛万苦,终于大学毕业了,而又面临着就业的压力,找工作成为千千万万大学生人生道路的一道坎,这里面又有多少心酸的故事呢?
中国现在出现了一个任何发展中国家未曾出现过的现象:在整个国家文盲与半文盲率偏高的情况下,过早出现了“知识型”劳力过剩的现象。从1997年开始,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日益艰难,近年则更加严峻,2005年高校毕业数达到338万人,2006年毕业生超过410万,这还不包括几百万“三校生”、近年未就业者。由此导致不少大学毕业生只好继续考研究生,高校将这种现象戏称为“就业问题缓期三年执行”。研究生招生规模从1999年开始连年扩大,2001年的研究生招生数量急剧扩大到1998年的2 . 3 1 倍。最近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研究生招聘会,又传来研究生就业难的消息,高级人才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在教育资源未相应扩大的情况下,高等学校为“创收”而实行的扩招,实际上是为数量而放弃质量的典型短视行为。
有一个地方,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去过,那就是人才市场。面对那万头簇动、拥挤不堪的场面, 任何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都会发疯。人们是多么怀念改革之初展现给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的一派光明的前景啊!
一边是工作越来越难找与越来越低的工资;而那一边,是学费越收越多、照收不误的学校与催交欠款的银行。这就是大学生及他们的家长们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只是为了赚钱的低质量扩招,大大降低了大学水准;由于扩张速度远远超过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毕业即失业成为三、四成大学生的必然命运。上大学本来是个改变自己和家庭的机会,如今一切都变得模糊起来,不明朗的就业前景,高得吓人的学费,由于缺钱导致自己的竞争力明显不如有钱有关系的同学,长此下去实在是让人们对大学的前途产生疑惑,学生及家长们不禁要问:交了那么多钱,我们得到了什么?
根据部分银行的还贷期限,学生毕业后就要开始还贷了,而对于目前刚走出校门并且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学生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经济上的窘迫可想而知,还贷谈何容易!含辛茹苦几十年,换来的是毕业即失业,对大学生本人、对供养他的家庭,所带来的打击是多么沉重!在这样沉重打击下,他们对这个社会对政府将产生怎样的心情?
学校教育与社会严重脱节。这不仅表现在许多学校及学科的设置与社会需要相脱节,造成许多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也是学历泛滥惹的祸,只要花些钱,什么文凭都可以搞到手,都可以在社会上占据一个优越的位子。而且表现在学校课程内容与社会严重背离,这在文科表现得特别突出。巨大的落差,日益残酷的社会竞争,使那些长期受正统教育走上社会的学子们无法适应,处于劣势。他们说,学校里学的一套在社会上不管用,在社会管用的在学校里又学不到,这就是中国特色的教育。这难道不足以对我们的教育、对这个社会进行深刻的反思吗?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面对每年几百万中、小学生因贫穷而中途辍学,大学生们求学就业路上的艰难,教育部门哪怕有一点良知,都会立即纠正目前的错误做法,而不会昧着良心信口雌黄“最成功”“硕果累累”, 心安理得甚至变本加厉地榨取民脂民膏,贻误下一代, 损害国家的未来。而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应该立即终止这苦难, 防止悲剧的重演, 绝不允许现在腐败无人性的教育把中华民族引向万劫不复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