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腐官员为啥能“潜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29:07
看看如此表现就知道贪腐官员为啥能“潜伏”?
2009年11月15日13:19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党中央在不断推进经济建设,保持经济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加大了反腐败力度,每年都能查处一批贪腐官员,特别是查处了一批位高权重、手握实权的高级官员,为社会经济发展扫除了障碍,清除了毒瘤。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贪腐官员屡打不绝的现象依然存在,不断有官员被审查、被拉下马。远的象陈良宇、成克杰、丛福奎之流,近的有被撤官免职的辽宁省人大原副主任宋勇、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副主席李堂堂以及贵州省原政协主席,还有各地查处的一些厅处级官员。那么这些官员是如何潜伏的哪?根据揭露出来的情况看,贪腐官员都是“潜伏高手”,归纳起来,无非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善于“伪装”。从查处的贪腐官员情况看,都具备伪装的本领。在群众中、在镜头前都装的象谦谦君子、儒雅风度,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在台上讲的头头是道,滔滔不绝,暗中却在偷偷地做着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表面上伪装的却很实在,很厚道,把贪婪的本相隐藏的很深,使自己伪装的很好,一时间赢得了领导的好感和群众的信任。这是一类。
  
  二是擅长“协调”。一些官员之所以能够边腐边升,带病提拔,就是在“协调”方面很有能量。他们能在领导层找到自己的靠山,在需要的时候善于做“领导’工作,投领导其所好,让领导为自己说话,化解危机,度过难关,并能为自己上台阶做好疏通工作。一方面使领导认为其是自己圈子里的人,另一方面赢得了领导的好感。同时,能够做好同僚的协调,让同僚为自己造势。即使不能为己所用,也让同僚不坏自己的事,不拆自己的台。从所查处的大小案件中很少是由领导发现、同僚举报的,足可说明了这一点。
  
  三是经常“编网”。有些官员深喑此道,平时就经常利用手中权力和一些上下级、朋友、乡党、同学、战友等吃吃喝喝,联络感情,互相取长补短,从而编织起一张庞大的关系网,每逢“危机”来临时,动用关系网总能把事“摆平”,化险为夷。
  
  四是精于“打压”。凡是对自己有不同意见的人、对自己不利的人,或是肆意排挤,或是打击报复。有的报复还相当冠冕堂皇。有的以一级组织的名义跨界抓人、以组织的名义采取措施,让你无话可说,有的已到骇人听闻的地步。你说是个人报复吧,确以组织的名义出手,这样的事已经出现的不少,很难界定是正常的工作还是挟私报复了。现在看来,这么做的地方领导十有八九有问题。
  
  五是常出“政绩”。有的官员为了掩盖自己的问题,往往在政绩工程上大做文章。往往别出“新意”,用“大手笔”策划一些项目,一方面树立自己的权威,另一方面寻找自己新的发财点。同时还达到“一俊遮百丑”的目的。有人说,一片楼房盖起来,一批干部倒下去,足以说明有些项目对官员的杀伤力。而屡出“政绩”的干部究竟如何,还需时间来验证。
  
  六是行动“诡秘”。有些官员行踪非常“诡秘”,今天到这里开会,明天到那里招商考察,本地见不到影,去处不清楚,狡兔三窟,常常失去联系,这样的官员可能不是为工作而忙,而是另有别的,增加的绝不仅仅是神秘感。
  
  七是过度“关注”。官员关注的工作、地方、项目本无可厚非,值得注意的过度“关注”。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也要管,并对关注的事情过分地热情,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了。有什么猫腻官员自己自然清楚。
  
  凡此种种,都是贪腐官员落马后的一些基本表现,也可能还有遗漏的方面。这些表现有些是正常现象,有些就是贪腐的特征。每种现象的背后都会有一些贪腐官员作为佐证。当然,贪腐不会写在官员的脸上,之所以能“潜伏”,说明这些官员是有一些手段的。由此可以看出,“潜伏”在干部队伍中的贪腐官员肯定还有,能不能发现并把它们挖出来,还需要反腐的火眼金睛,还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尽早让贪腐分子现身,以净化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队伍,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二○○九年十一月十四日
  
   
  
来源:新华网-新华博客    作者:李德柱    编辑:晓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