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特产:炮弹壳切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34:18
金门战役的重头戏应是“八二三炮战”,1958年8月23日下午5点半,厦门守军以500门大炮之威势,不到一个小时就向占据金门岛的国民党守军发射了两万枚炮弹。“万炮轰金门”,也就成了解放军战史上的政治斗争与军事打击相结合的著名战例。从金门炮战所列举的数字看:解放军当时所用的火炮有152加浓炮,155榴弹炮,122榴弹炮以及130海岸炮等各型火炮,总计439门。在“八二三炮战”刚刚开始的前四天,就极大手笔地打出炮弹四十七万余枚。随之后来发射的没装火药,只装上宣传品、传单的炮宣弹更是不计其数。

迨自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炮戰』後,由於廢砲彈殼數量劇增,家嚴遂續以砲彈殼為鍛材,研製菜刀,民國五十年代,家嚴遂有計畫網羅全島廢彈殼予以蒐購。對金門一隅僅一百五十餘公里之地,發射砲彈量計達百萬發,其中僅『八二三砲彈』一役即發射四十七萬九千五百五十四發砲彈,然對製刀業而言,無異為取用不盡不竭之寶藏 。

金門菜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導航,搜尋
金門菜刀是中華民國金門縣的特產之一,使用金門炮戰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砲擊金門的砲彈彈殼所製造,因菜刀鋒利耐用而著名。[1]
[編輯] 歷史
主條目:金門炮戰
1958年至1979年之間,中國人民解放軍使用榴彈和砲宣彈砲擊金門;20年間有超過100萬枚砲彈落在金門。[1]砲擊前期使用會爆炸的榴彈;後期則使用不會爆炸的砲宣彈[2],這兩種炸彈是金門菜刀的主要用料。
砲戰後,金合利鋼刀店老闆吳君乃搜購島內的廢棄彈殼,將其用於鍛造刀具。由於彈殼的鋼鐵質量極佳,以之打製出來的菜刀也特別鋒利、耐用,剛中帶韌的特性,即使切割硬物也不易變形,使金門菜刀在台灣島內遠近馳名。為防膺品混充,刀廠首創了開放現場指定砲彈製刀。製作金門菜刀的著名鋼刀店有『金合利鋼刀店』和『金永利鋼刀店』。[2][3]
由於菜刀有紀念價值,早年到金門當兵的臺灣青年返鄉時,一定會帶上幾把作爲紀念;兩岸小三通後,金門菜刀亦成了大陸觀光客爭相搶購的產品。[2][1]
[編輯] 參考資料
^1.01.11.2 (正體中文)NHK好奇金門菜刀史:打台灣的砲彈作成刀 大陸人特愛,今日新聞網,2006/07/14 ^2.02.12.2 (正體中文)金門之旅(九)^ (正體中文)金門菜刀,2007-4-17
[編輯] 外部連結
(英文)Kinmen historyThe knives are out in Kinmen,台北時報 (正體中文)金門三寶之一:金門金永利鋼刀總經理林有鑫 (簡體中文)暢遊廈門--金門菜刀

同期节目
20090820社会能见度 烽火金门(上) | 共6段
',2)">
',1)">电影《金门炮战》
工作着是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