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古神兽妖怪图鉴[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28:09
       

朱雀

        朱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上古四大神兽之一。它是一种红色的类似于鸟的生物,与凤凰状如锦鸡,五彩羽毛不同,其身覆火焰,终日不熄。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南方的神兽,代表的颜色是红色,代表的季节是夏季。

   很多人认为朱雀就是凤凰,但其实两者并不完全一样的。凤凰是代表祥瑞的鸟类,而朱雀是专指代表南方的神兽鸟种,严格上朱雀是只是限于“属火的凤凰”,也就是凤凰的亚种。

     

玄武

        玄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四象之一,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北方的灵兽,形象是黑色的龟与蛇(或龟蛇),代表的季节是冬季。道教中后将玄武人格化为玄武神(又称玄天上帝、真武大帝)加以崇拜。宋、元对玄武神皆崇奉之。明时在武当山大兴土木,祭奉玄武神。      

青龙

        青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东方的灵兽,为青色的龙,代表的季节是春季。  有一些闽西客家人认为,青龙可以保护坟墓风水、地脉,称之为“龙神”。在扫墓时,也会一并祭拜。         白虎          白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西方的灵兽,形象是一只白色的虎,代表的季节是秋季。

     汉朝人把虎当作是百兽之王的象征。相传当一只虎满五百岁时他的毛色会变成白色的,所以白虎就成了一种神物的代表。当帝王具备德政或是天下太平的时候才会出现。因为白色代表西方,所以白虎为守护西方之神祇。

    在中国四圣兽中,另外一个常常跟龙相提并论的就是‘白虎’;虎,为百兽之长,它的威猛和传说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变成了属阳的神兽,常常跟着龙一起出动,‘云从龙,风从虎’成为降服鬼物的一对最佳拍档。

   而白虎也是战神、杀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的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

         《山海经·海内北经》:戎,其为人,人首三角。    有个国家叫戎国。戎国的国民脑袋像人,头上长着三只角。        

毕方

毕方,木精,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火灾之兆。其形如鹤,体色为青色夹杂红斑,赤脚白喙,一足(或说仅有一翼),经常叼着火团,见则邑有讹火。

  名字来自于竹子和木头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响。它是火神、也是木神,居住在树木中。传说黄帝在泰山聚集鬼神之时,乘坐着蛟龙牵引的战车,而毕方则伺候在战车旁。

  《山海经·西山经》云: “章峨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 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

        出自《山海经·中次八经》。是岐山的山神,有三只脚,人的身体,四方脸。

  《山海经·中次八经》:又东又东北百五十里,曰岐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珉,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其林多樗。神涉处之,其状人身而方面三足。

        傒囊 出自《搜神记》:象个小孩子,见到人就伸手牵引,但人一跟到它住的地方就立刻死去。

  《搜神记》卷十二:“两山之间,其精如小儿,见人则伸手欲引人,名曰傒囊,引去故地则死。”

      

蛤蟆仙人与青蛙神

青蛙神:出自《聊斋志异·卷十一:青蛙神》,长有三条腿,有预知天灾的能力。又被称为“青蛙将军”或“金华将军”。常被认为和蛤蟆仙人在一起。

  蛤蟆仙人:传说中的神仙,一说认为是:三国时期和左慈学法术的吴人葛玄,又一说认为是五代十国时期和吕洞宾学习仙术的后梁的刘海蟾。

  蛤蟆仙人经常出现在古代的书画当中,如:元代画家颜辉的《蛤蟆、铁拐仙人》图,清代画家闵贞的《蛤蟆仙人》图。

      

火神:祝融

祝融,本名重黎,中国上古神话人物,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有人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三皇之一。据《山海经》记载,祝融的居所是南方的尽头,是他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另一说祝融为颛顼帝孙重黎,高辛氏火正之官。在日常用语中,“祝融”是火的代名词;一些报纸的新闻标题经常把“祝融”作为火灾的代称,尽管这是一种误解。 《山海经·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琴虫传说中的怪蛇。《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 ……有虫,兽首蛇身,名曰琴虫。” 郭璞 注:“琴虫,亦蛇类。”          木神:句芒古代传说中的木神。主管树木的发芽生。太阳每天早上从扶桑上升起,神树扶桑归句芒管,太阳升起的那片地方也归句芒管。

  《山海经·海外东经》:“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

        秋神:蓐收 古代传说中的秋神。

  《山海经·海外西经》: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郭璞曰:“金神也;人面、虎爪、白毛,执钺。见外传。”

       

禺疆

        传说中的海神、风神和瘟神,是黄帝之玄孙。

  《山海经·海外北经》:北方禺彊,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

   郭璞云:“字玄冥,水神也。庄子曰:‘禺彊立于北极。’一曰禺京。一本云:北方禺彊,黑身手足,乘两龙。”

       

睚眦

        龙生九子之一,龙身豺首,性刚烈,嗜杀好斗,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其性记仇,成语睚眦必报,便是形容人如睚眦一般对有恩于自己的人,衷心回报,对有仇于自己的人,虽仇不深也会实施报复。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土伯

中国神话中后土手下的侯伯,阴间幽都的看守。他虎头,牛身,长着三只眼睛,晃着一对利角,张开血污双手,驱逐着可怜的幽灵。

 《楚辞·招魂》中记载: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敦血拇,逐人駓駓些;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

  王逸注:“土伯,后土之侯伯也。约,屈也。觺觺,犹狺狺;角利貌也。言地有土伯执衞门户,其身九屈,有角觺觺,主触害人也。”

  《山海经·海内经》说:北海之内,有一座山,叫幽都山。黑水从那里流出,上面有黑鸟、黑蛇、黑豹、黑虎、黑色蓬尾的狐狸。土伯的样子很可怕,手上拿着九条绳子,头上长着尖锐的角,隆背血手,飞快地追逐着人,三只眼,老虎头,身如牛,把人当美味。

        軨軨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野兽。形状像牛,身上有虎文。《山海经·东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虎文,其音如钦,其名曰軨軨。」

  出自《山海经·东山经》:《东次二经》之首,曰空桑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虎文,其音如钦,其名曰軨軨。

        猪婆龙 猪婆龙,又称鼍[tuo]或土龙,是扬子鳄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称谓。例如:《聊斋志异》。

  出自《聊斋志异·卷二·猎婆龙》:猪婆龙,产于西江。形似龙而短,能横飞;常出沿江岸扑食鹅鸭。或猎得之,则货其肉于陈、柯。此二姓皆友谅之裔,世食猪婆龙肉,他族不敢食也。一客自江右来,得一头,絷舟中。一日,泊舟钱墉,缚稍懈,忽跃入江。俄顷,波涛大作,估舟倾沉。

  传说龙跟蛇配出“蛟”(双犄角为龙 单犄角为蛟);龙跟蛟配出“猪婆龙”。

      

是一种独目畏兽,也是灾兽,样子像牛,头白色,眼睛在头中间,长着蛇的尾巴。它出现的地方就会有灾荒。

  出自《山海经·东次四经》:“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

      

刑天

刑天,又作形夭,原名形天,是中国远古神话中的神祇。在《山海经》里则是一位无头巨人,为炎帝的武臣。

  刑天在神话中为炎帝武臣,酷爱音乐,为炎帝祝寿时创作《扶犁曲》、《丰年词》等诗曲。

  出自《山海经·海外西经》: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于儿

是夫夫山的山神,样子像人,手拿两条蛇。

  出自《山海经·中次十二经》:又东一百五十里,曰夫夫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青雄黄,其木多桑楮,其草多竹、鸡鼓。神于儿居之,其状人身而身操两蛇,常游于江渊,出入有光。

       土蝼 土蝼是一种食人兽,样子像羊,四只角。

  出自:《山海经·西山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

       

鸰[要鸟]

一种奇鸟,样子像山鸡,青嘴喙,长尾巴。叫声像呼唤自己的名字,据说吃它的肉可以不做恶梦,又可以辟妖。

  出自《山海经·中次六经》:又西十里,曰廆山,其阴多[王雩]琈之玉。其西有谷焉,名曰雚谷,其木多柳楮。其中有鸟焉,状如山鸡而长尾,赤如丹火而青喙,名曰鸰[要鸟],其鸣自呼,服之不眯。

        

蚣蝮[虫八][虫夏]

传说中龙九子之一。又名避水兽,没人说得清它的样子。头部有点像龙,不过比龙头扁平些,更接近于兽类,有点狮子相,头顶有一对犄角。身体、四条腿和尾巴上都有龙鳞。

  [虫八][虫夏]:寓意四方平安之意,水性非常好,修桥之时,放于桥头或桥身。嘴大,肚子里能盛非常多的水,所以多用于作为建筑物的排水口。也有传说蚣蝮能吞江吐雨,负责排去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