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奠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45:12

 

————记2009年家忌

清明佳节到,槐花墓前俏。不似往年凄清,儿孙老幼揖祷。家国兴旺,百姓安康,社会和谐各风骚,天国可好?”

           ————清明节临行前以此遥寄我家先人

    清明节,我们已经两年没有回老家祭奠了。现在有充裕的时间,既可以回家祭奠先人,又可以看望叔辈。
        2009年4月5日,清明第二天清早,妻就和刘哥买好了香纸烛、冥币、鱼、刀头、苹果、香蕉等很多祭品,以此寄托后辈对前辈的孝心、怀念和敬仰之情。
我们一大早就起床,梳洗完毕,驱车回永川老家祭奠逝去的先人们。出发的时候,我打电话告诉五爷、五娘,请他们在永川中医院等我们一起同回老家。
    这次回老家人多很是热闹。我们一家五人,五爷、五娘一家五人,幺孃、曾姑爷一家五人,罗姑爷的儿子、媳妇,四娘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和孙子、孙女、外孙,二、三十多人,要在老家相聚,一起去祭奠逝去的老人们。
    车到老家很近的三岔公路口停下,这里有几家人,都与我们同姓,住户和买卖东西的、喝茶、打牌的人多,也很热闹。每次他们热忱地为我们照看车子。这次东西太多,还是只好开到我们家最近的公路边停靠。
    我们从车上拿下祭品,才从市里回家的明海弟弟已经来接我们了。我们一路说着话,向熟悉的老家墓地走去。
    最先祭拜的是我的祖父。他是我们今天祭奠中最受尊敬的人。我是大家中的长孙,和他相处时间最多,对他感情很深。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差,父亲或五爷从单位或部队寄回家给他吃的营养品或好吃的,一般我都吃得到也只有我能够吃得到。走亲访友祖父都只带我一个人去。我之所以胆量大就是那时历经得多、见到世面多吧。祖父一生勤劳节俭,操持家务,辛辛苦苦地干活,还计划全家柴米油盐,人来客往。以致我们家虽然穷,但日子还算过得不错。在我的印象里,他不爱说话,老实忠厚,待人诚恳,有求必应,所以,我们家在亲戚中,在乡村社里,都是有名的、受人尊敬的。74岁因胃癌病逝。由于幺叔屈文全是抢救战友牺牲的英雄,祖父是英雄父亲,所以,乡县各级领导都来悼念,一些单位也来悼念。当时到我家来悼念的人吃饭时坐了70多桌。院子里、屋里到处都挤得水泄不通,唉!真令人感动。
    我边回忆往事边摄像,丰富的祭品摆放在祖父的坟前,一串又一串的火炮挂在树上和竹竿上,坟上撒了一些纸钱。大大的蜡烛点燃了,香的青烟袅袅升起,最先由五爷、五娘、曾姑爷、幺孃等长辈烧钱纸、作揖、跪拜,然后我们这辈一一祭拜。
    我把摄像机交给明海弟弟,也去祭拜。我非常虔诚地静立祖父墓前,闭着眼,默想着过去,默念着想和他说的话,然后,毕恭毕敬地作揖、下跪。最后更小的最小的曾孙在他妈妈的帮助下祭拜。对先祖之情的表达尽在这仪式之中。
    “噼噼啪啪”的鞭炮长久地在山窝里炸响,声音传到沟里沟外好远的地方。在祭拜中,大家口中不忘对祖父和祖宗们的祝愿,不忘对祖父和祖宗们提出保佑我们幸福、平安、健康、快乐、富裕、和睦等的期盼和要求。我想,现在,仙界和人世间一样生活已经小康了吧。
在祭奠祖父的时候,几乎每一个人都不忘叫着我的幺叔屈文全,给他捎去许多许多的纸钱,盼望他在冥间过得好。因为,他为了抢救战友而牺牲,是远近闻名,值得我们骄傲的人物。
        1972年5月,他在北京4784工程部队当兵。我五爷当时是连长,回部队路过北京去看他。没有想到,就是当天下午,本来休息的他到颐和园地下工程去看战友上班。他发现塌方险情,不顾自己生命安危,将战友推开,自己被顶上掉下的大石块砸中,当时英勇牺牲,时年25岁。部队派人到县里,告诉县政府,他被追认为烈士、英雄。
    这个最欢乐、最爱唱歌、最喜欢帮助别人、最乐于吃苦受罪的幺叔,对我影响特别大。
    当时,我才12岁,看见人们都在哭泣流泪,我也很伤心,我再也看不见幺叔了。召开追悼大会时,主持者叫我发个言,面对台下几千听众,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于是,我吧自己才从书上看见的“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和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对着话筒吼出来,最后我表示要向自己的幺叔那样作一个英雄。没有想到,我一讲完,下面“向英雄屈文全学习”,“向英雄屈文全致敬”的口号惊天动地,一个接一个。
    后来,远远近近的许多学校、机关单位,不断有人到我们家里来向幺叔学习,开座谈会,讲英雄事迹,谈学习心得。由于多次发言讲话,所以,我讲幺叔的故事越来越熟练了。有时候,太远了的不能回去,我们家就煮很多红薯多米饭很少食物给他们吃。现在看来,那是很差的生活,可是在那时还是社里专门送给我们的。有许多学生是城里的,觉得在我们家很开心。
    每来一批人,他们都给我们扫院子,担水,张贴的决心书、挑战书把院子里所有的墙壁都贴满了。他们把《毛泽东选集》、《马恩列斯选集》《毛主席语录》和《金光大道》、《艳阳天》、《暴风骤雨》等小说,还有《邱少云》、《黄继光》、《雷锋》、《董存瑞》、《地道战》、《红灯记》等好多连环画送给我。从此,我春夏秋冬,不断地看这些书,它们伴随我成长,它们对我健康、正直的人格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最值得珍藏的是许许多多的毛主席像章,后来或送人、或被人拿去、或遗失了,现在一个都没有留下。真可惜!
    晚上,没有地方睡觉,他们就在地上打地铺,在堆放稻草的楼上席草而睡。第二天一早,他们排着队,唱着歌,欢乐地离开,过几天又有一批人来。
    清贫的年代,我们的精神却十分的充实!我们感到很幸福!
想到连坟茔都远在北京的幺叔,我们都不免有无尽的惆怅。不知道身在北京、那个被救命的人,是否年年会祭奠自己的恩人?
    祭拜完一处,我们又到祖母和爸爸那里去祭奠了。据说,在我一岁多的时候祖母就因偏瘫多年而离世了,所以我一点印象都没有。我的父亲是除了祖父外最受人们尊敬、爱戴的。
    父亲身体高高的、瘦瘦的,我想一定是当时生活条件太差的缘故。他是一个工作第一的人,不到探亲假是不会请假回家的,因为回家太少,我们几姊妹直到20岁都怕他,不敢看他那严肃的眼睛,不看和他说话。只要他回家,我们几姊妹就像老鼠见了猫老实地躲着。每次只要他回来,当天晚上必须做的事就是开家庭会。这个家庭会,从几岁开到他生病才停止。会上,他都要带来很新鲜的故事,讲很深奥的道理——至少当时觉得深奥得很,然后是大姐、二姐、我、幺妹、小弟,一个一个接着发言——必须发言,只有调皮弟弟还小有时不发言,谈这一年是怎么过的,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打算,自己的理想、前途是什么等问题。
    那时候,我们虽然知道父亲是为我们五子妹好,但是还是不怎么理解父亲的心。父亲不在的时候想他,父亲回来后怕他,盼望着他早点假期结束快回矿上去。矿上才是他最该呆呆地方。别人当领导总把国家的东西往家里搬,可是父亲他一根钉子都没有往家里拿过,正直得让妈妈经常抱怨。也许,不太愿意变通办事,直来直去的我就是父亲的影响。父亲没有给家里更多物质财富,但是给我们几姊妹的精神财富确实丰厚的。他不仅对我们几姊妹具有巨大的影响,对侄儿侄女和其他人也影响颇大。
    父亲去世后,我发现了他记录多年的收支流水记录本。那里有他最节约的生活帐目,有给家里的数量,有支持亲友的原始记载。当年,我们家虽然穷,但是相比农村许多一点收入都没有的家庭又要幸运得多。正因为如此,许多没有了粮食或钱用的人,总爱向我们借钱,只要有,父亲总借给别人。我想,特别是身为地主子女的罗姑爷一家,要是没有我们给粮食,也许他们全家会活活饿死的。
    父亲是我们一家人的精神支柱和依靠。不管是谁家有事或有问题,都找我父亲处理。他耐心的帮助,有理有力的劝说,真诚的帮助,事情和问题总是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最后皆大欢喜。特别是那家没有煤炭烧了,父亲就给他们拉到离家很近的地方。出力出钱,当然,全家和亲友都对父亲特别好。
    父亲对我的期望很高。小时候,他问我长大干什么,那时候我见得最多,最令我崇拜的是英雄,于是我说当兵。那时我以为当兵就可以打仗成为英雄,或者像幺叔为了抢救战友也能够成为英雄。父亲听了看着我不作声,现在我理解当时父亲为什么不作声了。于是,我专心刻苦读书,学习成绩很好。但是,那年月,高考升学比例只有8%左右。第一年考试以差6分舵结果失败,第二年,师范学校把我录取了,我不想当老师。幸好这时还没有规定录取了不读将隔几年才能再考。也许是天命吧,第三年,我上本科线了,但被一所专科学校录取,而且是师范。父亲宽慰我,叫我好好念书,将来别误人子弟。进入大学,我是中文系中最勤奋的学生之一,而且是学生干部,我希望从各个方面锻炼自己。
    可惜,大学第一学期开始不久,父亲就病重了。我请了长假,照顾父亲,这段时间,我和父亲是最亲近、说的话最多的时期。他从自己小时后讲到当工人,从井下采煤掘进讲到当队长、当井长书记,直到最后在矿上当行政科科长。父亲短暂的一生,辛苦劳碌的一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1982年1月8日,父亲的追悼会在永川煤矿礼堂举行,亲戚朋友、同事员工来了很多,夏书记主持。我的父亲从此离我而去,我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的痛。整理遗物,父亲的存折上只剩下83元。唉,可怜的父亲!
    我拿着摄像机,站在父亲坟前默祷:祝愿父亲天国快乐!期盼父亲保佑我们子女和孙女们平安健康富裕快乐。
    这次祭奠中最老的是我的祖祖。我们那里把女祖祖称作屋头祖祖,把男祖祖称作外头祖祖。因为都读了很多书,一直读到30多岁,他们在当时是很有名气的人。那时我们家还有100多亩田地。可是,他们不懂经营之道,把一个好好的大家搞垮了。他们自己身体很差,30多岁就死去了。每次回家祭奠,我们都要给他们烧钱化纸。
    中午,我们回到老家,我看望我那已经倒塌了的生我之房屋,缅怀儿时的故事,回想成长的经历。接着,我们聚在四娘家吃午饭。老家的小菜真绿色、真好吃,老家的腊肉真香!久不相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相聚在这美丽如画的故土,真亲切!
    下午,我们去祭拜我的大孃。她是个热情、贤惠、真诚、质朴的女人。可惜,家庭条件一向很差,一年到头很少吃过包饭。但是,我们几姊妹最喜欢到她那里去,我们只知道到她那里玩最快乐。只要我们去了,她就出去到院子里借米、借麦面、借鸡蛋,为我们弄好吃的。真是好人命短,50多岁就去世了。
    我们大家一起摆的摆祭品、撕的撕纸钱、点香燃烛、作揖跪拜,声声祝祷,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彻田园,袅袅烟雾笼罩坟茔。我们原路返回,长长的祭奠队列在田埂上行进。
    清明年年有,亲情情不断。一脉永传承,万代思祖先。久居异乡寓,长梦别故园。屈门多忠烈,正气留人间。
                                    2009年4月6日于荣昌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