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加息”的言论是不负责任的-谢百三-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05:02

“非对称加息”的言论是不负责任的

标签: 非对称信息  利率  万科  央行  房贷  2010-09-18 01:11

                            “非对称加息”的言论是不负责任的

                    ——兼谈本周股市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谢百三教授

一、三大原因导致股市大跌

      本周三、四股市均出现大幅下跌。周三,上证指数收报2652点,跌36点;周四又大跌50点,达2602点;成交量均未明显萎缩。其中,一直活跃上涨的中小板也随之下跌(以周三为例,跌1.37%),创业板跌3.99%;周五深沪股市有涨跌企稳的迹象,但人们还是抱着某种困惑。

      本周股市大跌的原因,第一,笔者在湖北卫视《微观世界》前些日子谈及主要是今年的新增货币贷款约为7-7.5万亿;是去年9.59万亿的72%-78%左右,则去年的股市最高点在3400点,今年应该在2500-2680一线。

      尽管总体资金不如去年那么宽裕,但是炒炒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中的小公司是绰绰有余的;但炒银行、地产、钢铁、石油等大盘蓝筹股非巨资不可,与货币供应量关系是有相关性的。

      其二,创业板有相当一批已接近一年的全流通期;据学者研究,第一批30家创业板公司前些日子的市场均价约在49元/股;这对于创业者的诱惑太大了。如果当年投入100万的话,现在将可收获4900万。无论谁都无法阻挡其中相当一部分产业资本家的变现、出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试想,广东部分高校教师为了1500-2000元/月工资,宁可选择提前退休,这些产业资本家不会选择套利吗?无论怎么搞实业,拼搏,都不可能如此快地获得这么多金钱啊!他们可以变现几千万、上亿后,再去办个企业再来创业板上市,如法炮制,循环不止(他们的辞职狂潮已初露征兆)。这对中小板、主板也形成压力。(当然,这又构成了一次机会。)

      第三,也是最直接的,就是“非对称加息”的言论对股市造成重大冲击。无论如何,即使只加存款利息,也形成严重的通胀预期及新一轮加息周期开始,当然对房地产、银行、股市形成重大压力,导致市场暴跌。然而“非对称加息”在近期中国,可能性是很小的。

二、李稻葵教授的“非对称加息”论是不严谨、不负责任的

      笔者见到,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在接受中央电视二台记者采访时,建议面对3.5%的通胀,可采取“非对称加息”即:对存款适当加息,而对贷款不加息。由于李教授是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此言一出,立即引起市场恐慌。但笔者感到此言有些蹊跷:难道是上边授意他向媒体透风形成一种加息预期,对市场炒作者进行打压;还是一种不严谨的、不负责任的随意之言。

      笔者研究认为,近期中国加息的可能性依旧不大。

      第一,近1-2个月可能是全年通胀高点,以后会缓缓下降;全年不一定很高。

人们可以查一下去年的通胀记录,因此,有专家认为,8月份(有可能还有9月)是2010年通胀的高点,这主要是2009年此时同期的通胀情况即“翘尾因素”所致。国家统计局长马建堂认为今年中国物价将控制在3%左右;李稻葵自己也认为约在2.9%。这样,则全年负利率并不严重。(2005年前后曾出现过5%以上的2个月通胀,也没有导致加息。)

       第二,“非对称加息”将会造成很不好后果。

       所谓的“非对称加息”,即只加存款利率,不加贷款利率;表面上照顾了全国民众与企业家利益。即老百姓存款不吃亏了,达到了0利率或者正利率了。此外,企业家及买房一族也无压力,依然可以促进企业投资与买房,保持经济向上。

      实际上这是不现实的,也是违反经济规律的。

      它马上会引起民众之恐慌;既然存款加息了,通胀肯定会长期持续下去,会引起人们抢购,囤积商品,并造成进一步通胀。

       更重要的是它将会使银行处于更困难境地。

       中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压力很大,承担的社会责任也非常大。

       它们既然是商业银行,又必须执行国务院与央行的命令、政策;非常为难。比如2009年像洪水般地贷出去的9.59万亿;难道基层行长们不知道其后果吗?比如4万亿的基础设施等投资(有一部分无奈地再进入了产能过剩行业);比如7万多亿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以上哪一项离得开中国商业银行的协助、努力和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呢。

       商业银行又必须达到巴赛尔协议的8%的资本金充足率,它必须盈利,它甚至还有扩大利差的冲动。“非对称加息”的结果必然压缩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使得它们无法为降低前些年的洪水般的投资风险进行化解努力。(尤其是现在不允许它们对第三套购房进行贷款等,造成了商业银行的新的困难。)

       而中国银行业则是中国经济之生命线,一旦再出现加入WTO前的严重的不良资产比例,后果是灾难性的。

       此外,上市公司中的银行股权重是最大的,李教授此言论一出,商业银行股应声而落,整个股市也拖了下去。

      从世界上看,非对称加息也很罕见;既然是市场经济,银行是商业机构,何以让它们承担非市场化的责任呢。要么存贷款都加,要么都不加,能随意实际修改银行常规做法,让它们陷入困境吗?

       朱镕基在90年代时,利率都是存、贷一起加的,有时高达10.83%;对三年以上有保值的存款,它的利率高达24%-25%;当时的房价就是3500-4500元/㎡不涨,人心是安定的(复旦大学附近);请问今日之央行敢这么做吗?既然不敢,就不要搞出些不伦不类的“非对称”方案来。

      笔者并不讨论加息与否,主要是指出:非对称加息是不严谨的政策建议,要么是迎合一般大众的心理(民众及房贷一族);要么是随意性的。

      结果已在周三、四的股市看出来了:大跌85点。

每个教授、学者都可以独立自主地研究、提出创造性建议,问题是身负“货币委员会委员”要职的人,就不能对媒体随意讲话。周小川、王沪宁能随意讲吗?

       北京大多数学者水平很高,但确实也有些人的做法令人不敢苟同;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不少人主张人民币“理智”地贬值;笔者从实际调整中发现,人民币不但不会贬值,实际上还有升值的压力,在《广州日报》、《万科周刊》与《证券市场周刊》(蓝)上撰文《我爱人民币,我爱中国》;结果一年年过去了,人民币是贬值还是升值了呢?

      笔者判断,中国近期加息可能性不大,仅25%的可能,75%的可能是不加息的。第一,通胀并不严重,仍属于温和通胀之列;第二,全年的年通胀率不会太高,第三,存贷款均加息,企业负担不了,企业目前效益回升并不稳定,不好;第四,无论是“对称”、“非对称加息”都会让人们产生新的加息周期开始的恐慌;第五,房贷一族将陷入恐慌之中,马上冲击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第六,“非对称加息”对银行的伤害很大,即使搞1-2次,终非长久之计,最终一定是存贷款一起加。因此,即使货币政策调整,中国也可能还会在奇怪的世界罕见的“准备金率”加个不休的道路上行走,因为这是最切合时下中国国情的。以上不一定对,仅供参考和斧正。

(2010.9.17于广州白云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