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yliang - 商 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08:52
商 道
盗有道,商亦有道。
被孔圣人尊为盗圣的盗拓这样解释为盗之道:
“如果你想做小蟊贼,你尽管去盗窃他人物事,但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大盗,则必须守住五道:
能够在外面就推测屋内所藏财务的,成为圣,这是为盗必须遵守的第一道;
其次,率先入户称为勇,是为盗必须遵守的第二道;
再次,撤退在最后称为义,是为盗必须遵守的第三道;
又次,能够预测行窃行动是否能得手称为知,是为盗必须遵守的第四道;
最后,少取盗窃所获,公平分赃,称为仁,是为盗必须遵守的第五道。
如果不能修得这五道,绝对不会成为名扬天下的大盗。”
《商道》一书是讲关于为商之道的。
《商道》是一本韩国小说,讲的是19世纪初朝鲜巨商林尚沃的赚钱之道和花钱之道。在韩国这个只有4500万人口的小国,居然卖了200万册,也就是说大概每20个人就买了一本,被三星、SK等公司老板高度赞扬为“参悟商道最高境界的奇书”。
中国讲商业的小说,公推高阳所著的《胡雪岩》,我十八岁的时候,在大学宿舍一边读一边感慨,“天下还有这么聪明的人。”不过那些精彩描写,比如对别人的一个小动作马上心领神会;见一次面马上知道怎么搞掂这个人,是送钱、还是送女人、还是送面子,具体到多少钱,什么规格的女人和多大的面子;怎么说话滴水不露,怎么设套给别人钻等等,10年后再读,也已经觉得不那么以为然了。
也许是因为中国人太多,即使你是万里挑一的优秀,中国也有一万以上人和你一样优秀;也许是因为信息太发达,这几年中国热销的书籍、热门的电视剧大多都是在谈钩心斗角、拐弯末、平衡权术,所以胡雪岩那套“术”的东西,依然很牛,但是已经不是那么新鲜了。
《商道》这本书,我觉得很好看,四处向朋友推荐,80%的人都觉得不好看,因为不够传奇。可是孙子兵法也说,常胜之师无奇兵,因为真正懂得“势”懂得御兵之道的将领,是不会把自己弄到一个很狼狈的状态,不得以奇兵求生的。
《商道》这本书的内容大概是讲,在上上个世纪初的朝鲜,人参是该国最大的出口生意,(当然当然主要的交易对象是清国的北京药材商比如同仁堂什么的。而当时的一个重要历史背景是红参开始替代白参为主流出口品种,朝鲜政府为了管理,对人参贸易进行垄断性控制。
林尚沃从一个卑微的店员出身,一度潦倒背运以至被迫做了和尚,最终获得人参的垄断贸易权,富甲朝鲜五道,最厉害的是他以善终。要知道,中国历史上富可敌国的代有其人,而能够善终的却少之又少。
读林尚沃晚年写的《寂中日记》,平静安详乐天知命,令人佩服。
《商道》这本书里,林尚沃并没有向盗拓那样现身说法,直接点破商业之道。通读全书,我的个人理解是一个字“势”,即“乘势而起,随势而至。”
比如,林尚沃在少年就有做国际贸易的个人条件,通中文、够机敏、够勤恳。但是从他具备这些条件,到项目、伙伴、资金、人脉、靠山,五项条件具备,这中间过了大约6年。在这六年中,他得到的更多的是生活的不停磨难。
而机缘巧合,他的几项条件把他推倒了参与人参交易的位置,又碰到历史所赐的大机遇,在历史选择了他的时候,他没有任何冲动性的,处于主观意愿的决定,所以大势所至,成就他的辉煌。
就象我们自己的那一点点财富,谁能说不是大势所成就的呢?天下大势从理论上对一个类型的人机会均等,只是在势在的时候,每个人往往因为自己的主观意愿而左右摇摆、不能坚持或者胡乱动弹,而在此过程得失不等。有的乘势而起,有的为势所摧,有的中途落马。
也许是因为我自己研究周易,注意天人感应那套东西。所以对林尚沃晚年散财全身而退非常推崇。而林尚沃散财的原因是因为某天,一只鹰在他面前抓走他家的鸡。
林尚沃决定散财的时候说:“我能够成为富人,虽然与我的勤劳、节俭分不开,但要想成为天下第一富商,如果没有天佑神助,也是不可能的。我种粮食,过路的牛在垄沟里拉了一摊屎却没有踩庄稼;我种南瓜,一个蒂上结两个瓜,却从来没有掉过或烂过。这就是运气好。所以当一只鹰在我的面前,捉走了家里的鸡,我在看到那个情景的一刹那,突然醒悟了不仅是我的商运,而且我自己的命运的好运时期已经过去了。”既然势已不再就不能强求拥有。林尚沃的格言是“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大概讲财物象水一样在流动,要想拥有就应该在动态中随着它的势去掌握它,想让它固定下来存为几有,既不可能,代价也很大;做人要原则坚定而且有所信仰。
我觉得最佩服林尚沃的就是对自己运势和天下大势的把握。觉得运气已过,该放手就放手。在拉斯维加斯赌钱,庄家的一个小动作很有意思,就是每桌的赌场人员如果老输,庄家就换人。
其实把自己输到一无所有的,都是对自己的运势和大势没有判断,全凭主观率性而为的结果,可叹。
《商道》另外一个有趣的地方是,虽然讲的是朝鲜的事,但是感觉就象是中国的故事,因为他们的哲学是佛学和周易、道德经,引经据典是什么《史记》之类,一做生意就是去北京,最大的客户是同仁堂,林尚沃在朝鲜出家为僧的师傅是广东人等等。
这些被朝鲜人援引的滚瓜烂熟的东西,而今中国人似乎已经很陌生了。
呵呵,一衣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