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竞生以一本《性史》成异数落寞先锋四碰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55:08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0年09月17日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法政路现市委对面是张竞生昔日在广州租住地之一,现已拆除。

1.桑格夫人在北大演讲时与胡适、张竞生合影。 资料图片

2.正是这本《性史》,让张竞生一夜之间由哲学博士变成“性博士”,人生轨迹大大改变。 资料图片

3.张竞生主张“美的人生观”,《美的人生观》是他在北大任教期间出的两本美学书籍之一。 资料图片
广州名片风云人物系列之奇才篇 总第219期 候选名片218期
张竞生
提名辞
张竞生的《性史》开创中国性学研究的先河,他第一个提倡计划生育,第一个提出“美治”,李敖称其为“三大文妖”之一。
索引
他出版《性史》,被称为“性博士”,他第一个提倡计划生育,却被骂为“神经”——民国文化奇才张竞生,作为中国第一批公费留学生,李敖甚至将他、刘海粟与唱《毛毛雨》的黎锦晖并称为“三大文妖”。虽然他开创了中国文化学术界多个“最早”,却命运多舛,最终逃离不了在封建风气的歪解下和政治文化打击中凋零的宿命。
唯心
关于“性”问题之外 美的生活
异数注定要被清除,先锋注定要先锋到死。
一个世纪前,张竞生做了一个不合时宜的社会调查研究,在一本不足150页的薄薄小册子中,北京的大学生们坦述了自己性知识的启蒙和性爱的经历。正因此,哲学博士一夜之间变成“性博士”,后来一场由“性”引发的道德批评最终演变成一场持续性的人性迫害。18岁读张竞生,会觉得他像英雄偶像一样牛X,50岁读张竞生,却更容易老泪纵横。
与他那时候相比,如今我们该庆幸,不算生不逢时,至少在“反三俗”的大旗下,我们可以光天化日坐在弥漫小资情调的星巴克温文尔雅地喝咖啡,像谈论今日市场菜价与股市行情一样谈论苍井空老师访华。然后,我们的青春继续游走在日本AV上,继续在迟到的性启蒙课程——青春心理健康辅导课上敷衍地潇洒走一回;继续看删节版《色,戒》,并继续目睹合法情人非法同居与妓女被抓游街。我们先是惊诧,后来变为心安理得——那种道德枷锁下的虚伪与轻蔑依然在今天以另一种形式冠冕堂皇地存在着。
文章写到这里的时候,惊闻微博上正在进行昌北机场直播:自焚的钟家家人要到北京,宜黄官员出动四十人到机场现场堵截。与“性”无关,却与性命息息相关。但仔细揣测,道德外衣掩盖下的历史“性”迫害与今天的被迫自焚事件却存在某种社会层面上的共性:愚昧与自私的权力下造就了同一种荒谬。
今天我们习惯说,卖淫的人是可耻的,二奶、三奶都是可耻的;但是今天我们却只能对不公正、贪婪习以为常,无计可施:强者的可耻理所当然,弱者的可耻同样受尽欺凌。在物质伦理缺乏的社会,人更加容易显露可耻的一面,所以一个人性相对合理的社会过渡更需要心灵的教育和洗礼,而不是暴力的革命,记得多年前刘小枫在“丹东之死”中写到,革命的疼痛与流血,与妓女初次卖淫的疼痛和流血是一样的。
的确,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与表面上看起来的“性”的开不开放关系并不太大,至少它应该到处布满一个世纪前张竞生所描绘的美的生活。
人物志
从反清革命人士到出国留学生
1888年张竞生出生于一个华侨世家,据张家后代所讲,他们的家族自张竞生祖父那一代就有规定:每个人在家乡结婚以后就一定要去外国谋生。但是到张竞生之后发生改变,因为他只想念书。他在家乡念了很多学校,1907年,他在新桥私立学校黄埔陆军小学接触到了反清革命思想,因为当时的教务长是一个革命党人,他就带头去剪掉辫子,不仅自己剪,还发动同学去清理有贪污的佛祠,闹出了一个学潮,因此就被学校革除了。除此,当时带他走上革命道路的还有一个人就是孙中山先生,孙先生跟他说,你如果要反清就要回到国内发动民众。后来张竞生考上了京师大学堂。1912年10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选派了一批青年人以官费生名义到东洋、西洋留学,在第一批同去的25人名单中,他列榜首,就读巴黎大学。
任金山中学的校长,提倡男女同校
1915年后,恰逢世界大战,巴黎受战火威胁,他转到法国里昂攻读哲学博士。1920年,回到国内,潮籍议员兼省财政厅厅长邹鲁举荐他担任潮汕当时最高学府金山中学的校长,他主张引进西方的教学主张,施行教学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他不讲情面,辞退不称职教师,聘请了几位留学生来金山中学任教。第二,提倡男女平等,男女同校。这一年,金山中学通过考试,录取了8名女学生。第三,不畏权势,清理校产。金山中学原为地方学校,校产多为豪绅所控制,从中渔利,历任的校长对此都很头痛,张竞生因此得罪豪绅,被迫到任九个月而辞职。
一本《性史》让他到处碰壁
因为在法国留学的时候,张竞生担任过留法学生会的主席,跟蔡元培的关系甚好。1921年当蔡元培听说他在金山中学被迫辞职后,就立即聘请他到北大担任哲学系教授,他与李大钊、陈独秀成为同事。1925年他出版《性史》搞得满城风雨,后来由于社会舆论,张竞生离开北大。1927年,他到上海开了“美的书店”。这个书店总是受到同行的排斥,加上法租界总督的罚款,后来就关门了,此后他当过一段时间上海艺术学院的教务长。
从国民党的通缉犯到解放后的打击对象
1928年张竞生又回到法国,他给当时做广东省省长的陈铭枢上书,提出由他编译介绍世界名著的计划,在这期间他翻译并出版了《忏悔录》、《梦放逐》、《歌德自传》等著作,先后出版。
1934年回国后,他回到家乡搞乡村建设,修公路、办学校、搞教育改革,也受到当地封建势力的打击和国民党的通缉,被诬陷而出逃香港。后由济棠派人把他从港接回来,在广州改任参议、广州经济委员等闲职。1941年他创办饶平县农业职业学校,并任校长。解放后,要土改,因为三亩多祖先分下来的水田成为了打击的对象。后来广东省副省长把张竞生调到广州,到南方大学,4个月后又被分配到农林厅,去调查一种柑桔黄龙病。1953年安排他成为广东文史研究馆的第一批馆员,一直到他逝世。
功德簿
他的《性史》开中国“性”学研究之先河
在中国“性”总是作为一种禁区存在着,他是第一个去触犯这个封建传统的人。1925年他第一个向社会公开征集“性史”,并结集出版《性史》,开中国“性”学研究之先河。
他第一个提倡计划生育
张竞生从巴黎抵达广州期间,曾上书陈炯明,提倡节制生育,主张每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多者受罚。但陈炯明是当时广东省省长兼督军,妻妾众多,子女也有十多个,当然听不进他的上书,更不肯让其任职位,后经地方力争,才允许他担任金山中学代理校长。
他第一个提出“美治”
张竞生美的人生观主旨:痛快地生活,情感地接触,娱乐地享用。即艺术的美的人生观。在学术上他属于浪漫派,当时他在北大最先发动“爱”的讨论,包括梁启超、鲁迅、许广平等60多位读者撰文参加讨论,引起轰动。他在北大任教期间出了两本关于美的书籍——《美的人生观》、《美的社会组织法》。这两本哲学著作提出了他对人生、社会、国家的发展前途的纲领,包括一国两制这种说法。他认为在中国的土地上不同思想观念的人,不同的社会制度可以共存。
他最早翻译《忏悔录》等著作
张竞生主要的贡献还有就是在教育改革、社会改革等领域把西方的先进思想引到中国。他在1928年回到法国,给当时做广东省省长的陈铭枢上书,提出由他编译介绍世界名著的计划,在这期间他翻译并出版了《忏悔录》、《梦放逐》、《歌德自传》等著作,影响巨大。
人·品
“性学上他是先驱,但恐怕没有做深入的独立的研究”
◎发言人:李银河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
张竞生在他那个时代首先提出来“性”这个东西应该被研究,我觉得他在中国的性学研究上算是个开拓者和先驱。但在我的研究上还真没有研究过他,我觉得他在现在性学研究界恐怕也排不上号,他恐怕就是将性学引进中国,恐怕那时候他也没有深入做什么独立的研究。
“他在中国的学术界是一个悲剧人物”
◎发言人:陈有昇北京外文出版社退休高级编辑,拟撰写张竞生评传
广州名片:从学术研究上谈谈他的地位和影响。
陈有昇:因为他提出关于“性”的这个问题,所以大家对他的评价都不是很高。在广东,研究界一直都由于他是个敏感的话题而很少去触碰他,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的性学引进了之后,才发现,我们中国的张竞生其实很早也提出过,随后张竞生的价值才突显出来。
广州名片:现在关于张竞生的研究越来越多,你也拟写张竞生评传,角度跟之前别人的研究有哪些不同?
陈有昇:对于张培忠出的关于张竞生的研究书籍,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是不同意的。他觉得张竞生的性学是四个指头里的小指头,我觉得没说到点子上。还有关于张竞生“文化大革命”受到的迫害,写的也不是很完全符合真实情况。我想应该主要从人类社会学、性学这几个角度来看待他。他是第一个把性学纳入美学的范畴来讨论的,他把“性感”和“美感”连在一起,现在很多台湾学者也很肯定他的观点。
广州名片:如何评价张竞生的一生?
陈有昇:他的一生道路是很曲折的,他的《性史》成为了新中国三部禁书之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慢慢把他挖出来;他的一生很可悲,逝世的时候六个儿子全部都不在他身边。他的情况在中国的学术界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人物。
人·迹
解放北路547号:翻新中的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
记者辗转到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所在的解放北路,从500号开始搜寻直到路的尽头都不见547号的踪影,拨通研究馆的电话才得知本来就有限的楼址已被绿色的施工网所覆盖,路边还摆上了施工危险的封隔牌。在泥堆中穿梭至正门前,门口出入的是施工工人和门卫,楼道中的侧壁上都写满了“拆”的红字,略显杂乱。当下文史馆面目全非,但这里便是张竞生晚年的遮蔽处,据其儿子张超回忆,当时文史馆出于对文人志士的保护而让他们任职于此,没什么实质性的工作,更不用坐班,张竞生在此安心专于自己的书籍写作与翻译。
法政路:张竞生任教于广州时的居所
从喧闹的CBD区拐入一条小巷,便是张竞生任教于广州时的居所之一。其子张超回忆说抗战时期居所对面便是日本在广州的司令部,后来成为苏联招待所,中苏关系恶化后,该地还变成广州军区第四招待所,改革开放后才改为现在的广州市市委。如今走在法政路上,左右方向各两道的机动车道略显狭小,中午光景尚能清楚听到路边保洁工人扫落叶的刷刷声。就是在这一条小道上,张竞生当年独立于业界的曲解与负面评论,潜心自己的翻译与研究。
小北路143号:昔日租住旧址已被拆
由于张竞生在广州应职时当地并没有提供宿舍,家中多人也住不下空间有限的房屋,于是就在小北路143号租了一间房子,现在的143号旧址早已被拆,不见踪迹。与拐角的法政路不同,如今这条路可谓鱼龙混杂,路的一头是小商品销售地,快餐门店,时不时还能看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人·后
“大家因为‘性’的问题对他有偏见”
◎讲述人:张超,张竞生儿子,1936在广州出生,原广东省性学会理事、原潮州市饶平县侨联副主席
“母亲自杀,我模仿母亲字迹与父亲通信一年之久”
广州名片:听说你父亲死的时候,家属子女都不在身边?
张超:《性史》用当时的话来说就是黄色,这个是学术上对他的误解。当时在上海出版的《美的丛书》里传递了很多科学的性知识,大家却因为“性”的问题对他有偏见。罚款或者干脆把他的书店封了,还有一次他到杭州旅游,有人诬告他到杭州是为了宣传性学的,就把他抓到警察局关了一个晚上。他最大的坎坷是在“文化大革命”时,关牛棚、批斗,说他是国民党的残渣,他为自己声讨:“我根本从来就没有参加过国民党。”放出来没多久,1969年又把他下放到一个厂铺村,到1970年死于脑溢血。那个时候我们都不在他身边。被下放那会他中午要去农民家吃饭,有一天中午农民看到他还没去吃饭就去找,发现他已经坐在椅子上捧着书去世了。记得父亲喜欢散步,散步时还坚持定时定路线,下雨他也不打伞,他还跟我说康德也是这样,康德散步到哪里,人们便知道时间。
广州名片:作为儿子,父子关系中最让你刻骨铭心的是什么?
张超:我从小因为家庭背景的缘故就遭受到很多苦难,土改的时候,母亲由于受不住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就自杀了。当时也不敢让父亲知道,因为父亲一旦知道就一定会赶回来,一赶回来百分之百会被枪毙。因为之前父母亲一直保持书信联系,于是我就假冒我母亲的字迹,父母亲的通信都是用毛笔和文言文,幸亏我四年级就开始看《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所以就用半通不通的文言文假装母亲同父亲联系。父亲居然没有发现,就这样瞒了父亲一年多,后来在广州跟父亲相见时,父亲还拿出一堆信问我,哪些是我假冒的哪些是我母亲写的。
“在我们大概小学毕业的时候父亲对我们进行一系列性教育”
广州名片:小时候他会给你们作性启蒙教育吗?
张超:父亲对我们是很宽容的,但是在做人这一块又有严格的要求——要诚实。他推行的是外国的那一套教育,要让孩子的天性得到发展。他不主张读死书,鼓励我们看课外书,参加活动。他要求我们除了自己的专业之外一定要学一门艺术,要我学过小提琴,后来因为我学不来,就学了美术。在性方面,在我们大概小学毕业的时候,就会对我们进行一系列性教育。男孩子女孩子是怎么样的,要注意什么方面等。
人·事
作为反清青年参加营救汪精卫
1910年4月,北京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件,革命党人汪精卫刺杀满清摄政王载沣未成功,被捕入狱。当时张竞生作为反清革命青年参加了营救汪精卫的活动,于是给汪精卫留下了深刻印象。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汪精卫出狱后亲自写信给孙中山,推荐张竞生担任南方议和团的秘书,孙中山先生给他选择是要做官还是出国留学,他选择了后者。
他强调加入共产党必须有两个条件
在北大的时候李大钊就动员张竞生加入共产党,但他当时强调要加入共产党必须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当时的中华苏维埃改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个是要在新疆那片建立革命根据地,要有自己的武装,但是之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张竞生也没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他与褚松雪在北大同居
据儿子张超所述,张竞生在同妻子结婚前找过一个北大女学生,叫褚松雪,她是一个大名鼎鼎的才女。据说,张超在花县的时候,大学里面的《现代史》讲到国共合作,就有她的名字,共产党有三个人当国民党的部长,褚松雪是其中一个。她当妇女部长,毛泽东当宣传部长,谭平山当农民部长。张竞生同她在北大同居了几年,有没有结婚却没有人知道,张超在台湾的大哥就是张竞生和褚松雪的孩子,后来他们俩在1928年左右就分开了。
下期预告
王贵忱,先后任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广州市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1988年受聘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并为中国钱币学会理事、广东省钱币学会副会长。近四十年来,王贵忱利用工余时间,主要从事古钱币、古籍和古文化的研究,对清史某些问题进行过专题研究,并发表多篇论文和有专著出版。
采写/摄影(除署名外):南都记者 陈坚盈 实习生 郑君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