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怎样照顾穷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0:25:58
 
 stephenwu 发表在 参考文摘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 
  来源:党员文摘 2010年第8期 作者:笑蜀  美国人所说的穷人,主要以收入为标准,收入低就是穷人。而收入和实际的生活质量并不画等号。  美国也有穷人  去美国访问,从东岸走到西岸,从大都会走到小城市,见识了富足繁华,也遇到不少无家可归者在破毯子烂棉衣的包围下,瑟瑟蜷坐,看了让人万分不忍。  这种景观,是美国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美国无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但用美国2005年划定的贫困标准(单身年收入低于9570美元;两口之家低于12830美元;三口之家低于16090美元;四口之家低于19350美元;五口之家低于22610美元)来衡量,它的穷人仍不算少,达3500万人,其中300万人无家可归。  市场经济国家都会有贫富分化,穷人问题都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就是说,只要市场经济体制不变,只要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不变,国家就不免始终为穷人问题所困扰。  美国的穷人,不是生活质量意义上的穷人  提到美国穷人,我们通常称他们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样的表述其实是不准确的。美国人自己所说的穷人,主要以收入为标准,收入低就是穷人。而收入和实际的生活质量,二者未必是正相关。  我在美国遇到几个朋友,都是十多年前从大陆移民美国的高级知识分子,个人年收入都在十万美元以上,开奔驰车,住独立别墅,属于典型的中产阶级。但他们仍然对美国有很多牢骚。一个女学者就抱怨说,她每个月能拿到的实际工资,只有名义工资的四分之三,还有四分之一被政府的税收拿走了。拿去干什么呢?主要拿去救济穷人了。他们认为美国是富人的天堂,也是穷人的天堂;富人的好日子不用讲;穷人虽然收入少,但收入一旦低于贫困线,社会保障就会应有尽有,生活质量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美国对穷人以及其他弱势群体的照顾,确实比较周到。  我在美国见到的残疾人和老人,大多骑电瓶助动车独来独往,活力十足,因为国家在几乎所有细节上,对残疾人和老人交通上的人性关怀已经十分完备,正常情况下只身一人也能应付局面。所有路口,所有建筑物的出口和入口,都有无障碍通道。公共汽车如果不装置可与路面无缝连接的活动踏板,电梯如果不装置盲人专用按钮,一律不得出厂。诸如此类的人性化措施,为残疾人和老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方便。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样的无障碍通道,生活中的许多扇门无疑将对他们关闭,他们的生存机会、幸福指数将大打折扣。  美国对老弱病残是如此,对人口数量更为庞大的穷人更是如此。  先说住房。华盛顿唐人街(又称中国城)有座灰红两色建筑,叫“华乐大厦”,纽约黄金地段也有此类建筑,叫“孔子大楼”,都是政府提供的廉租房,住户九成以上是华人。廉租房的照顾对象当然不限于华人。联邦政府规定,只要符合低收入的条件,均可申请廉租房。申请一旦获准,则不仅房租低于市价,而且只需缴纳不超过家庭收入30%的租金,差额部分可凭住房券向政府兑取现金。  穷人购房也能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购房优惠。比如可申请抵押信贷证书,10年内享受个人所得税的抵免;甚至可以让政府交头款。2003年,布什总统签署了《补助无房户买房的法案》,根据该法案,凡有能力支付月供款、但没有足够的钱支付头款的美国家庭,均可申请低收入家庭特别资助,政府将为他们交纳头款和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的有关费用。据统计,过去35年中,联邦政府主要用于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的支出高达1万亿美元。  穷人住房补贴已是一个天文数字,但跟美国的公共医疗开支相比,不过是小巫而已。在美国,只要你年满65岁,就可以持有一张“老人证明”;如果你没有职业和足够的财产,还可以持有一张“穷人证明”。持有“老人证明”者,医疗费用可报销80%左右;持有“穷人证明”者,医疗费用可全部报销。1997年,美国又设立了一个儿童保健计划,专门资助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假若上述三项福利都无缘享有,美国穷人还可以申请地方性的免费保险计划。所以,美国的老弱病残穷根本不需要为看病发愁,不管得了什么病,只要还有办法救,无论采用什么医疗手段,医院都会全力抢救,然后帮他们找钱报销。  公共医疗虽然耗资甚巨,但美国并无一个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富人和中产阶级很难从中受益,主要是照顾老弱病残穷。  针对老弱病残穷的国内食品援助计划,规模也很浩大。它包括15个子项目,即食品券计划、妇女和婴幼儿营养专项补充计划、全国学校午餐计划、儿童和成人看护中心食品计划、食用商品补充计划、特别牛奶计划、无家可归儿童营养计划,以及紧急食品援助计划等等。这些计划的宗旨是保证穷人、儿童、母亲、老人获得所需的营养和食品。  此外,还有各种名目的其他福利项目,比如“残障福利金”、教育补助、养老补助、失业补助等等。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覆盖了穷人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美国的穷人,往往只是收入意义上的穷人,而不是生活质量意义上的穷人。  穷仍能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红利,穷仍能得其所哉,所以美国的穷人一般没有强烈的生存压力,没有强烈的反社会尤其是反精英情绪。当然也有一些反社会的暴力事件,但都属于零星个案,不具有普遍意义。美国社会当然为此付出了代价,据统计,社会福利支出相当于美国GDP的9%。  美国为什么能照顾穷人  “民主能当饭吃吗?”这是一个我们经常遭遇到的质疑。历史经验早就告诉我们,对于穷人来说,民主确实能当饭吃,没有民主确实很可能就没有饭吃。  在美国,民主的一个重要标杆是选举。选举的主要功能不是选谁当总统,主要是选公共政策。谁的公共政策最大限度地接近最大多数的民意,谁就可能赢得选举的最后胜利。对于穷人来说,选举尤为不可或缺,任何明显剥夺穷人的公共政策,都要失去穷人的选票。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国民财富的分配大致有三个层次:第一次分配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实现;第二次分配主要通过税收实现,政府以税收为基础实现转移支付,使无力从市场中获得起码生存资源的弱者,能从政府提供的转移支付中获益,维持基本生存;第三次分配则是在社会组织高度发育的基础上,通过志愿者和千姿百态的非营利组织,实现社会的自我救助。  第一次分配主要是实现效率。第二、第三次分配则主要是实现社会公正。现在一个普遍的趋势是,文明水准愈高的国家,第二次分配继续保持其重要性的同时,第三次分配对社会公正的贡献愈来愈大,对穷人的生存状况愈来愈具有决定性意义。  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功能多种多样,救助穷人及其他弱势群体,则是其主要功能。  针对老人的志愿者组织也是五花八门。譬如“轮子上的饭菜”,主要任务是骑着自行车给独居老人送饭。还有一些志愿者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地探望老人,既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还可以满足他们的交流需要。服务于盲人和其他残疾人的、服务于囚犯子女的、服务于失业者的、服务于无家可归者的特定的志愿者组织,亦是层出不穷。总的规律是,但凡穷人和其他弱势群体有什么新的需求,很快就会自发产生一个相应的民间组织提供定向服务。  美国对穷人的照顾当然谈不上尽善尽美,至少,生活在美国的非国籍人群与公共福利基本绝缘。但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美国公共福利对于本国穷人的有效保障,在国民范围内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公平正义,这样使效率与公正各安其位,各得其所,社会就能既保持繁荣,也不乏和谐。这是美国经验给我们的主要启示。  (殷欣奎荐自《小康》总第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