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求简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2:16:38
    

      http://www.flickr.com/

 

     “宁在宝马上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国内一档相亲节目里的一位女孩毫不掩饰对物质的欲望,大胆表白,被人们称作“拜金女”。起因是节目现场一位爱好骑自行车且无业的男嘉宾问这个女孩:你喜欢和我一起骑自行车逛街么,她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涉世未深的女孩火爆推出拜金观,无需大惊小怪,每个人都有权拥有自己价值观和婚恋观。说这话的姑娘,多半是穷怕了的苦孩子。

   

    消费、消费还是消费,商业社会,要不拜金,还真不容易。生活中充满形色色的诱人广告,让人欲望无穷,使我们忘记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只想到我们所未拥有的东西。开什么车显示地位,喝什么酒、上什么餐厅显示品味,看什么书显示文化,穿什么品牌显示气质。人们被广告所差遣,分不清自己的“需要”与“想要”,而老是“想要”不“需要”的东西。

 

    有时侯人们消费还是为了炫耀,“炫耀性消费”是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提出的一种现象,购买商品的目的在于‘斗富’,通过这样一些炫耀式消费活动,完成其社会性竞争与比较,一种难以休止的金钱竞赛,其结果是形成奢侈之风,造成财富的浪费。富豪们的相亲会就是这种“炫耀性消费”。

 

    不过世界的美妙在于多元。有大把拜金消费族,还有许多自愿过简单生活的人们,而且越富裕的人群越有可能自求简朴。如果这位姑娘去华尔街,那么她看到开宝马的很可能是送外卖的,骑单车很可能是CEO。

 

    今天,更多人在思考如何更真实、更符合自然生态,更均衡的生活。尤其在发达国家,工业时代被特别看重的物质占有,在人群里正在逐渐丧失诱惑力,越来越多人愿意过俭朴的生活。过去羡慕豪华大房子的人,现在喜欢把简朴与美结合起来布置居家环境,越来越多人对显示扎眼的消费品不感兴趣,越来越多人把最新流行,看成是毫无意义的铺张。这并不是说这些人放弃了物质层面的生活享受,而是他们比以往更温柔地欣赏生活。 

 

    这种现象,在社会科学领域,人们称为自求简朴(Voluntary Simplicity)。其实自求简朴的生活哲学,印度、古希腊许多名人早就表达出了来自心灵的崇尚简单生活的念想。连中国古代《道德经·二十二章》)就有“多即是少,少即是多,少则得,多则惑。”的表述。伟大的庄子也说过: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庄子?人间世》)

 

    从十九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一些著名的作家纷纷阐述简单生活的理论与实践。这种思潮中还有位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E. F. Schumacher)。他认为西方世界引以为傲的经济结构,不外乎个人追求利润及进步,从而使人日益专业化,使机构成为庞然大物,带来经济的无效率、环境的污染和非人性的工作环境。1973年,舒马赫出版了《小的是美好的》一书(Small is beautiful),质疑西方经济目标是否值得向往。他总结说:任何弱智者都会把事情搞大,搞复杂搞得鸡鸣狗跳。而向相反方向走却需要有一点点天赋,和一大堆勇气。

 

    其后,产生最深远影响的,则是杜安·艾尔金(Duane Elgin)在1981年出版的《自求简朴》Voluntary Simplicity,直接翻译就是自愿简单。它倡导的这种生活哲学,就是心甘情愿地过一种简单的生活,极力减少追求财富及消费。

 

    艾尔金主张“我们可以将自求简朴称为一种外在越俭朴,内心越富有的生活方式,一种最真实、最活生生的方式,带给我们与生活直接且有意识的接触。”。

 

    自求简朴,是为了获取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和谐平衡。所谓简朴,贵在自求,也就是对简朴的要求出于理性的自觉。所以自求简朴的生活,就是自觉地对增进精神生活品质的坚持,和放弃物质欲望的执著。自求简朴不是苦行式的自虐,而是一种和谐、平衡、唯美的纯朴。简朴不是贫困,而是直率,单纯地接受生活。

 

    艾尔金在书里说:如果我们去除虚伪,直率地面对生活,我们的需求其实並不多。"奢侈"用于欲望的滿足其实很少,它的一大部份是用于精神上的贪求和对他人的炫耀。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ae94f70100iz00.html?tj=1) - 自求简朴_德国葡萄园的上海女儿_新浪博客

    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曾经在几个国家做过研究,发现自求简朴的追随者,都是生活富裕的人士,而不是贫困阶层。这种简单生活的概念,不是出于贫困所迫,而是物质生活的丰富性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人们对生活重新进行了选择,人们觉得拥有再多物质,也没有带来精神的富足。

 

    人们从灯红酒绿、车水马龙、行色匆匆的喧嚣之中逃离,选择另一种比较恬静和舒适的生活方式。当人们疯狂消费、享受着物质刺激带来的快感的时候,这些简单生活的追随者,却愿意过粗茶淡饭的日子,喝茶,看书,抛开世事的纷扰和纠缠。

 

    我先生有个长他好多岁的表姐,名叫瑞欧,几年前就听说表姐抛夫弃子,跟了个外乡人,搬到密林深处居住去了,当时亲戚中,人们评论起这件事情,都流露出这个女人疯了的意味,从人们的谈论中,好像表姐住在森林简屋,日子过得不怎么好。

 

    几个月前,我们一家去森林里散步,这次我们是开车到离家较远的森林。走着走着,在一处前后都无人家的空地,竟然意外看见了先生的这位表姐,她就住在这里。好家伙,人家日子过得很好嘛,房子一点不简陋,有好几幢,院子大得像球场,她自己养鱼、种蔬菜。也许是很少见到过路人,她拉着我们说个不停。她说喜欢住在森林中,喜欢这样清静的日子。我问她房子里有线电视有吗,电话有吗?她回答说电视不想看,因为前夫整天看无聊的电视,她觉得电视毫无意义。不过电话有,还可以上网,偶尔他们还有通过网络联系的农家乐客人来住。我说邮差估计没法来送信件,她说信件都是送到他男朋友在村里的办公室,再带回来。

 

    表姐不是生活困难才选择自己种菜,不看电视不是为了省下电费。她在科布伦茨这个城市最近还投资购买了一幢房子放租,她过简单生活,我想纯是自求。

 

    比如她自己种菜,西方就有一批像她这样,提倡缩短食物里程(Food miles)的人士,倡导食材从农场到餐桌上所经过的路途越短越好。简单生活追随者,大多支持本地生产的食物,这样减少了他们的碳足印。

 

    那简单到啥程度?艾尔金说,很难得出一种有关简单生活的方程式,因为生活所包含的内容太复杂,而我们每个人又是如此得独一无二。但是我们可以在那些自主选择简单生活的人们身上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下次我把书里描述这些人的特点摘出来,给大家看看。

    我想简单应当是能够最大限度地表达真实的情绪和感受,没有完全的简单,只有相对的简单,它是对人本真的一种追求和展露。可是社会的生存法则已经潜规则了我们,一时简单已经很不容易,一辈子的简单则难上加难。

 

    我在读书的时候,曾经短期内多次搬家,一辆借来的超市购物车,放下了我的全部家当,从一幢宿舍般到另幢宿舍。这个时候,我理解了,其实我们可以拥有很少的东西,而日子不是照过?

      

    如今,我也时不时追求物质,偶尔热心于购买漂亮衣服,不过我也追求简单生活,喜欢简单的人际关系,酷爱自行车,关注社会正义。

 

我和阿丽娜只要不下雨,无论严寒、酷暑,每天在这条河边小道上骑自行车,锻炼身体,亲近自然,保持好情绪。



 

远方的朋友来了,我们骑着自行车陪玩。照片里的友人老韩,肤黑,脸方,老是让我想起敌后武工队员。



 

小道上经常遇到骑车的游人,女士后面的挂车里,也许是个娃娃,也许是只小狗,相遇时我们含笑而过。



    我想,自求简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喧嚣后的静谧,一种繁华后的质朴,一种激越后的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