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登科在纪念影展上成“神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4:18:22
已故中国当代纪实摄影大师受人追捧,女性主题献爱妻偿生前遗愿
记者 张映光

侯登科的妻子陈素真含着眼泪回忆丈夫创作照片的情景。

侯登科的代表作之一《麦客》,中间为摄影师本人。
本报讯 10月23日下午,上百位摄影人参加了在东方广场爱普生影艺坊举办的“侯登科——黄土地上的女人”摄影展。这是侯登科去世一年多后,举办的首个正式纪念展,侯登科纪念文集《受难者的光荣》在展览上同时发布。摄影人们在提到侯登科的时候无不满怀敬仰。
“侯登科去世震醒了我们,他的死一下子叫人们意识到摄影界失去了什么,这是如今在这个圈子里很难再看到的东西,一种对摄影的真诚和执着,以及一颗平和的不甘寂寞的心。”摄影人于德水说道,他是侯登科生前最好的朋友。
专家奉侯登科为大师
纪念展几乎聚齐了中国纪实摄影界代表人物。一些人在缅怀侯登科的开幕仪式上还掉下了眼泪。展览开幕前的侯登科研讨会上,十多位中国纪实摄影各时期代表人物和著名评论家先后发言,对侯登科摄影的成就不吝溢美之词,甚至一些评论家将侯登科与公认的国际纪实摄影大师卡帕、布列松等并列提出。在纪念展上,侯登科成了神话——中国摄影的旗帜和灵魂。
生前遗愿献爱妻
“《黄土地上的女人》是侯登科生前的遗愿。他自觉亏欠爱妻及家人许多,希望把这个展览献给在自己病重时,日夜守候在床前的妻子。同时,这也表现了一位男性摄影家对于女性的认识与情感。”侯登科纪念展策展人李媚说。
“照片上的人都是我们老家的,尽管我不懂摄影,他也从来不和我说摄影的事,但我能感觉到他为什么要拍这些。他不是从城里人的角度俯视他们,他是平等地看这些农民。“侯登科的妻子陈素真说。
遗作保存问题仍未解决
2003年2月,侯登科因肝癌去世,仅53岁。去世前,他将未及整理的大量底片和摄影作品转与好友于德水和李媚代为整理保管。但是,受条件所限,这些图片的保存始终困扰着两个人。《南方周末》在一期中国纪实摄影的报道中特别提到了侯登科遗作的保存问题,引起了众多关注。
“该报道刊发后,有许多国外图片社或相关机构找上门来,希望代理这些遗作。”于德水说,“但是,侯登科生前曾表示,希望自己的摄影作品大多能够留在中国。因此,我们婉言谢绝了许多国外的知名图片机构。然而,在中国又没有这样的机构能够出面保存收藏这些照片。到现在,这仍然是一个两难的境地。”
目前,于德水与李媚仍然艰辛地做着整理和保护工作,他们希望能在3到5年内,为侯登科举办一次大规模的生平纪念展。让侯登科成为首个登堂入室的中国当代自由摄影家。
■焦点人物
侯登科,1950年7月16日,生于陕西凤翔,1969年12月成为西北铁路局一段工人。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摄影,受星星画展,四月影会影响,风格自由多样。1983年参加《白北摄影作品联展》,成为中国最早一批自由摄影师。1985年,组织举办《西北风》摄影展,从此确立以西北为主要创作题材。上世纪90年代,他先后凭借1997年与另两位摄影家合作的摄影集《四方城》与2001年拍摄的《麦客》确立了在纪实摄影界的地位。2003年2月3日,侯登科因病去世,享年53岁。
侯登科在纪念影展上成“神话” 侯登科 侯登科:讲述“他们”的历史 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纪念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薄熙来在重庆市纪念抗美援朝大会上的讲话 [推荐]薄熙来在重庆市纪念抗美援朝大会上的讲话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国台办谈东京影展:两岸在涉外事务中应避内耗 晋永权谈第二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 才子登科 从创世神话看中西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胡锦涛在纪念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8-12-18)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文/图)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3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