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两龙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37:29
  • 戏说两龙文化
  • 时间:2010-07-31 16:28 来源:顺德城市网
    •   




        “九江不认南、两龙不认顺”这句话的起因和用意,要从广东的丝绸发展史及九江、两龙的发展史说起。我国是丝绸的故乡,广东丝绸业能有较大规模的发展,是在汉代1000年后即明代中叶以后的事。

        15世纪末,葡萄牙人强占澳门后,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在这样新的机遇和经济环境影响下,珠江三角洲开始掀起了一股种桑育蚕的农业生产热潮,当时南海的九江、沙头,顺德的龙山、甘竹等堡行动最快,他们积极地把原来的(果)荣基鱼塘实行向桑基鱼塘全面改造。自然环境和各方面客观有利因素促时了九江和两龙蚕桑农业的高不速度发展。

        以丝织业为主体的各项手工业也随着兴旺发达;织造技术和工艺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据《广州志》载、当时”粤缎之质密而匀,,其色鲜华、光辉滑泽“,”金陵、苏、杭皆不及也“。这里说的粤缎,实际上是南海,顺德两县生产的绸缎,而南海、顺德两县之中,九江、两龙最具代表性。从晚明到清代,两代生产的丝织品”玉阶“,”柳叶“两个品牌一直是广东的贡品。誉满京华。当时的九江、两龙迎来了桑园围内自南宁全面开发以来第一个繁荣的黄金时代。

        明末清初的南海九江、顺德两龙取得的成就的确引人瞩目,逐渐名噪于四乡、省城。在以后的社会往来中,一些外乡人在对九江、两龙的称谓时发生了变化、往往只直呼其名而省去南海或顺德两字。也有九江人或两龙人在各种社公交往中也只直呼自己是九江人、龙江人或龙山人、也省去南海或顺德两字。彼此的心目中只不过认为只要说出九江或两龙,对方必然能理解是南海的九江或者是顺德的两龙了而且慢慢地养成一种习惯,以至有些人在书写地址时把南海、顺德两字也省去了。

        大约在清代初期,有位官场中的书吏说了句带有戏谑成份的笑话:“南海的九江人和顺德的两龙人把自己的县也想不承认了”。就这样,“九江不认南、两龙不认顺”这句话不胫而走,慢慢地在四乡流传。当然,我们不能把这句笑话诠释为九江人、两龙人不肯承认自己是南海、顺德的子民,因为这样会失去了笑话的原义,也会对历史,对九江人和两龙人造成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