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力源自人才 走中国特色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3:36:01
2010年09月15日 08:12:47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提高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人才是核心——
走中国特色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之路

图片为延安新闻纪念馆

图片为延安新闻纪念馆,内陈列有毛主席题词碑“深入群众 不尚空谈”。记者 吕鸿摄
长期以来,国际舆论呈现“西强东弱”格局,西方媒体掌握着国际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随着新兴大国经济的腾飞,这些国家迫切需要不断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增强国家软实力,而这从根本上取决于一支强大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中国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要有创新,既有别于我国现行新闻教育体制,又不同于西方新闻院校人才培养方法
重大战略决策:传播力源自人才
镜头回放:7月中旬的一个夜晚,从北京开往延安的T43次列车在月色星空下疾驰。在狭小的硬卧车厢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参加延安新闻夏令营的10名研究生与随营老师一起,小声但热烈和兴奋地讨论着次日下午抵达延安后将展开的为期一周的新闻采写活动。与他们同行的,还有来自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30名研究生。他们是中国高校有史以来招收的第一批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生。经过两年的强化学习后,他们将奔赴世界各地,在现场向全球受众,用多种语言实时、客观和真实地播报中国和其他各国的新闻事件。
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和话语权也面临严重不足和缺失的局面。有鉴于此,中国果断做出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和中新社等媒体迅速行动起来,全力加强在海外建站布点,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一流媒体。
中外经验和教训反复证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只有一支强大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中国的国际新闻传播力和影响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舆论竞争中取得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应的一席。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与部署下,中国5所名校——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复旦大学进行试点,创设国际新闻传播硕士专业。从2009年开始首批面向全国招收了150名学生,作为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事业的后备人才。中国在培养国际传播人才上的举措,行动之快、力度之大,在中国教育史上罕见。
创新培养模式:政府+媒体+学校
国际新闻传播高端后备人才的培养,需要培养模式的创新。就此,5校采用了一种既有别于我国现行新闻教育体制,又不同于西方新闻院校人才培养方法的新型办学模式。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5校从媒体实际人才需要、从与西方媒体竞争需要、从面向未来媒体发展趋势出发,创立了一种全新的政府主管部门、媒体和高校联手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以政府主管部门为主导,便于有效调动各方资源投入国家急需人才的培养。上述6家媒体直接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单刀直入地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个老问题——教育与媒体实际工作相脱节。5校则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创造性地制定并实施具体的培养计划。这种模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资源快速配置上的效率和优越性是西方大学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所难以比拟的。
在这种模式下,5校课程设置直接吸收了6家媒体人事部门的建议,以培养国际新闻传播工作需要的实际技能为主,强调采写编评播报等动手能力、外语和跨文化传播能力、跨学科背景和知识等。在招生上,各校打破院系和专业局限,在更大范围内挑选最优秀的学生。中国传媒大学从报考该校的近万名考生中挑出千人,再从中挑出40人;清华大学是在已考取新闻与传播学院各个专业的研究生中,加试英语,再拔尖子。不少学生有跨学科背景,本科专业除外语和新闻传播学外,还有国际政治、经济或理工科专业等。
搜索更多人才 传媒 的新闻
袁贵仁:培养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10年培养近1300万高素质技能人才
扩招10年未走出定位之惑 博士培养师生关系暗火重重
同济新模式培养建筑师 建筑系本科不再读5年
博士生教育遭遇“质量”拷问 博士培养危机背后
培养子女18年花30多万 家长抹泪:远不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