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事办好须“六项注意”--马易周的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27:59

把好事办好须“六项注意”

马易周

 

近一个时期,新闻媒体报道了几起事件,都是在办好事中出了岔子,好事没有办好,引起民怨。这是令人遗憾的,也值得我们深刻反思。那么,把好事办好须要注意点什么呢?笔者认为以下六个方面应该成为我们办事的原则和工作的纪律:

一要注意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中的“人”就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我们办事情、做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就像邓小平同志当年教导我们的那样,要始终把“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不能一厢情愿、一意孤行,要注意倾听民意;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代替,要注意发扬民主;不能强迫命令、随心所欲,要注意体恤民力。

二要注意依法办事。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国家公务员要依法办事。总之,就是要有法律至上的观念,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现在,有些地方为了局部利益、眼前利益而无视法律、违背法律,甚至公然践踏法律,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法是什么?法是人民意志的最高体现,也是整体利益、根本利益的最低保障。突破了法律的底线,人民的意志就失去了尊严,群众的利益就失去了保障。突破了法律的底线,办事人员就会失掉起码的规范和约束。

三要注意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我们执行政策、办好事情的正确方法。就是要求在我们执行政策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或采取适当的措施。要做到因地制宜,关键是要吃透上请、摸清下情、搞好结合,不能不切实际、强拉硬拽、生搬死套。从这个意义上讲,因地制宜不仅是一种正确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一种优良的作风。凡是不能做到或者不善于因地制宜的,要么是能力不强,要么是充斥着机械主义、教条主义甚至命令主义的作风。

四要注意量力而行。量力而行是我们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体现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告诫人们要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仍然硬着头皮去做,可顶一时难撑一世。那是缺乏自知之明、不自量力的表现。现实中不少不自量力、硬着头皮大干快上的做法是被逼出来的,否则就保不住乌纱帽。这样的铁腕之下,哪个还讲条件、说理由、诉苦衷?有力没力也得干,力大力小都得上。看起来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政策,实际上是或多或少埋下了隐患。

五要注意接受监督。接受监督是权力不被滥用、把好事办好的重要保证。办好事应该是正大光明、理直气壮的,所以更应该自觉主动地接受监督。但事实上,不少地方和干部怕监督,一旦记者介入、媒体曝光,前后的态度和言辞就大不一样。事还是那点事,人还是那个人,引起变化的关键就是监督发挥了作用。有了监督,干事者就更懂得该如何负责了。同时,监督还是群众表达诉求、了解情况的一个重要渠道。现实中不少干群关系紧张、官民利害冲突,就是因为缺乏监督这样一个可以沟通互动的机制所致。

六要注意严惩腐败。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工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尤其是在为群众办好事的过程中,更容易麻痹大意,让腐败分子有可乘之机。现实中很多好事没有办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中暗藏着腐败。打着为群众办好事的幌子,借机敛财、中饱私囊的也是大有人在。对于这样的人,绝不能留情,绝不能手软,要严惩不贷、杀一儆百。只有严惩腐败,打消一些干部的错误念头,引导大家一心一意为群众办事。这样才能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