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的使用经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59:28
四君子汤是补气健脾的基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此书是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编写。全书10卷,附指南总论3卷。分伤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等14门,载方788首。所收方剂均民间常用有效中药方剂,记述其主治、配伍及具体制法,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


四君子汤的组成包括:人参、白术(土炒)、茯苓、炙甘草,另加姜三片,枣二枚煎煮服用。主治包括一切的气虚体弱,尤其是脾胃气虚,表现出面色白黄,四肢无力,语言轻微,食欲不振,没胃口或大便泄泻,脉象软弱等。


临床可应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胃炎、贫血、胃肠虚弱、食欲不振、呕吐、下痢、四肢无力症、半身不遂、痔疾、脱肛、老人虚弱出血、遗尿症等证属脾胃气虚者。


四君子汤是补法常用方,补气健脾。中医的“脾”包含小肠,健脾就是让小肠运动消化,促进肠胃蠕动,帮助吸收,又因补气也能生血,故能治贫血。


四君子汤若加半夏、陈皮称为“六君子汤”,治脾胃气虚兼有痰饮;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称为“香砂六君子汤”,能治脾胃气虚,或经常的感冒抵抗力差,或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因本方能促进咽喉及支气管的分泌,使痰容易咳出,故能增加免疫能力。若治疗痔疾、脱肛、老人虚弱出血、遗尿等证,还要加强提升中气,可加入黄耆、柴胡等。对于慢性肝炎,常会出现胃肠虚弱、食欲不振、呕吐等,因五行中肝木克脾土,增强胃肠的功能,可改善肝木的相克。


四君子汤中,人参能大补元气,但人参昂贵不易取得时,也可用党参代替,党参功能补脾益肺,药效近人参而力较弱,适用于各种气虚不足的病症;小儿纯阳容易上火,可用粉光参代替。白术补脾燥湿,茯苓利水泻热,炙甘草补脾胃,调和诸药,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甘草用蜜炙,可滋润肠胃,弥补白术过燥的药性。


四君子汤的使用经验

四君子汤如何治疗由于脾胃虚弱而导致的肺脏疾病呢?首先得明白肺脏与脾胃的关系,这两者之间是有一种相互滋生的关系,也就是中医术语中所说的"母子相生".肺脏系统有了疾病,当然与母脏有重要的关系,因为儿子的许多特征是由母亲给其遗传的;反之,如果母亲强壮,儿子也一般是健康的,故而脾胃强盛,则肺脏疾病不生,肺脏系统有病,则必然脾胃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虚弱的.从五行的角度上来看,脾脏为母,肺脏为其子,因此,肺脏有了疾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应该从治疗肺脏之母入手.关于这一点,古人早就已有名言,如《石室秘藏》的作者就说脾肺双治的话语.他告诫人们这样一个道理:人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如果有一处脏腑的功能出了问题,则必然引起他处之病变.象肺脏系统出现了疾病,如咳嗽,气喘,气短,胸闷等等,好象是由肺脏直接表现出来的疾病,但仔细想想,这些疾病它只能是一个结果,而导致这些结果的原因究竟是在什么地方?难道它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吗?如果不去思考这个问题,就咳嗽治咳嗽,就气喘治气喘,如此治疗,好象是对症下药,实际上只是治疗这个结果了,而没有治疗这个结果所造成的原因.这哪里还谈得上治病求本呢?甚或还给病家带来其它的疾患!
    因此,当肺脏系统有了疾病,如咳嗽,气喘,气短等等,医者还应该仔细地留意病家脾胃的消化功能如何?如果病家的脾胃功能很好,这说明肺脏系统的如上症状是由别的什么脏腑导致的;如果别的脏什么病也找不出来,病家也只说"自己的饮食可以",这时医者就应该明白病家所说的"自己的饮食可以"中另有隐私,并对此隐私进行合理的询问,以便得到合理的解释.如可以问其进食多少,喜欢什么,不喜欢吃什么;还可以询问病家的大便如何?如果说大便可以,则表明病家的大便并不是多么通利,并由此推出病家的饮食肯定不怎么好.如果病家说自己的饮食很好,就是咳嗽,这必须明白病家咳嗽的详细症状,并推咳嗽的声音如何.这样,医者就从病家的回答中明白了脾胃虚弱的在什么方面与什么程度了.像这种病人,他们一般说自己的饮食"还可以",其实,他们的饮食并不好,因为我们的时代中,有一部分人他们是不喜欢别人说他肥胖的,因为肥胖的确可导致人体内其它疾病的产生,所以说应该对病人的回答作出准确地判断.这也不能怪罪于病家,因为人性各异,喜好不同,性格千差万别,你要叫人家把什么都说得很明白也不现实,因为有一些人,他就是不爱说话.说到这一点,作为医者,应该从关心病人的角度出发,耐心一点,宽容一点,连我们的古人都早告诫我们说:"善门难开."既然你开了善门,你就应该对病家视如自己的家人,就像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千万不能粗暴地对待病人.你要知道他们能跑到你这儿来,是对你抱有一个多么大的希望啊!因此,对于肺系统出了问题的病人,应该多问一些他自身的有关状况.这也像是公安局破案一样,只有你了解清楚了,你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了.在对这样病人诊断的时候,你也可以从五脏的角度进行询问,你也可以从病家自我感觉询问,你还可以从古人所总结出来的十问歌去询问.如果是脾胃虚弱的原因而导致的肺脏疾病,你就可以用四君子汤来进行加减治疗.并要分清肺脏的气与阴,是肺气虚弱呢,还是肺脏的阴不足呢(肺脏的气是指肺脏的功能而言的,肺脏的阴是指肺脏的物质而言;由于情况千差万别,故一定要弄清楚是肺脏的什么方面出了问题而引起咳嗽等症状的)?在这种情况下,并要进一步弄清脾脏何者出了问题.一般说来,肺脏的功能损伤,也只好从脾胃补气与补阴的两个情况来考虑.如有人干咳嗽,其声连连,咽喉发痒,其咳难忍,其声嘶裂,此为肺阴虚弱也,应该补脾胃之阴入手.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病人当然肯定会说"自己的饮食也会很好"的.这时应该在四君子汤加入补脾阴与肾之味,如山药,黄精,或者兼以补肾脏之阴,适当地加入一点补肾阴的玄参.因为肺脏的"母"与"子"均有疾病,故而如此治疗.如果病家是咳嗽声音沉重而浑厚,吐痰粘稠,则可能是完全由于脾胃的消化功能而产生的.因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再加上评脉辩证,则可以说此种咳嗽是由于脾胃的导致了肺脏的咳嗽.当然,在这里附带说明一下,人体的咳嗽并不是完全由于脾胃这一对脏腑而导致,肺脏所出现的咳嗽症状最少是由九种原因而引起的,这是从《内经》中来的意思.因为我们在这里只是探讨肺脏疾病与脾胃的关系,故而在说肺系的一些疾病应该从脾胃的角度上来治疗,千万不能绝对化了.因为绝对化,导致了多少有为的人将宝贵的生命献了伟大的医学事业.所以说,在辩证的准确的基础上,利用四君子汤来治疗肺系的疾病,而不是将其绝对化.这时,可以在四君子汤内加入陈皮,制半夏之味,并一定要落实到"咳嗽"这一结果上来,故而加入止咳化痰一类的药味,甚或还要加入一些补肾阳的药味,此方为上策.如果只是就咳嗽来治疗咳嗽,难免是以结果治结果,这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你能说"孩子摔倒了"这个结果就是由"孩子摔倒了"的原因引起的吗?故而肺脏的一些疾病是应该脾胃的角度来治疗,而治疗的根本出路也就是用四君子汤,并要进行合理的加减变化,实事求是,不死搬,不硬套,以病人为本,以客观为检验的标准,这才是应用四君子汤的真正所在.(未经作者允许,请勿转用)

既然说到四君子汤的应用,在此再说一说四君子汤治疗心脏病的一些情形.心脏在人体中处于比较高的位置,仅次于肺脏,其下部接着也就是胃与脾.从五行的角度来说,心脏又是脾脏之母,心脏有病也一定会影响到脾脏的功能运行.但反过来说,脾脏胃腑又是后天之本,这个"本"对于人体的任何脏腑都起着一个营养供应的作用,也就是说无论任何营养物质进入人的体内都必须经过脾胃这一关.如果这一关的功能不好,消化迟钝,那么就是再好的灵丹妙药也是不能进入体内而到起到它应起的作用.从另一方面说,脾脏虽然是心脏之子,脾脏生于心脏.但在临床实践中,常可以见到不仅补心脏可以养脾脏,而补脾脏也可以养心脏.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古人所说的"虚则其母"的理论也同样可以说"虚则补子".是故可以说,脾胃功能对于治疗心脏病也是有很大作用的.如有一些人,经常觉得心慌,心中乱跳,有时甚至胸中闷痛,还有一些人在听到别的什么声音之后,便立即产生了心中害怕的情形,严重者则用手按捂住自己的胸口等等.这些症状,虽说不是那么严重,但归纳在一起则都可以归属于心脏产生了某种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借助四君子汤来进行治疗这一类的心脏疾患.
    那么如何使用四君子汤来进行治疗心脏疾患呢?这要看心脏的病性属于何种情况.如果是属于脉搏不齐,病家心慌,加上脾胃消化功能减退,则可以说是心脏的活动功能受病.此时,则可以借助四君子汤中加入桂枝一味,来进行治疗.为什么加桂枝呢?这是由于桂枝具有温通阳气,宣散寒气,亦可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等功能,故而将桂枝加入四君子汤后,便会与其中的炙甘草相合而成为温补心脏功能之品,使心阳迅速恢复,心阳恢复了,心脏的功能也就基本正常了.我们还可以说,脾胃这一对脏腑关系,其脾脏功能最容易损失,因为它担负着人体内水谷与水液的运化与布散工作;而胃腑却最容易过热,因为它担负着人体对饮食物纳入任务.根据中医理论,这一对关系,脾脏喜燥恶湿,而胃腑喜润恶燥;脾脏要升清,胃腑要下行.这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饮食物的吸收与转运最主要的是由这一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脏腑来完成的.故而损伤以后,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人并不能立即意识到脾胃功能的损伤,时间长了,问题严重了,其它的疾病跟着产生了才感到事情的可怕.所以说,经常顾护脾胃之气是很重要的,而要顾护脾胃,就要既顾脾脏又要顾胃腑,但脾脏的功能是要肾脏来作支持的,而胃腑的功能是要靠心脏来温煦的.故而在四君子汤中加入桂枝一味,在温补脾胃之气的同时也补了心脏的功能,于是心脏的功能也就会在后天作用的支持下逐渐恢复.这说的是心脏的功能受损以后的治疗.如果心脏的物质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病家一定会觉得失眠,烦躁,精神不振,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脉细而数等,甚至会使血压升高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借助四君子汤来滋补心脏的物质,也就是中医术语所说的滋补心阴与心血.这种情况,可以给四君子汤中加入生熟枣仁,玉竹,麦冬,山药等味.之所以要这样加味,"阴生于阳"之意也,因为脾胃功能强盛而气血就会生化无穷,而四君子汤本身就起着这样的作用.再加入上边几味,心脏的物质脾脏升清的作用下便会得到了补养,自然人体所表现出的失眠,烦躁等症状也就会逐渐消失.这也可以说是后天养先天,借子补母的方式.当然,这样会让一些人觉得这不符合五行之理,但仔细想想,生活中母子的关系若果是处理得很好的话,儿子一定在母亲有难的时候帮助母亲,照看母亲,挽救母亲于危难之际;反之也是同样的.所以,五行理论是要靠我们再进一步深入地思考,而不能只停留"虚则补其母"这一点.当然心脏病治疗并不是只是这一条途径,前边已经说过,不要绝对化.因为在这里是谈四君子汤应用话题的,而不是谈论心脏病的治疗的.至于心脏病的其它治疗,如果在有可能条件下咱们再谈.

下边来说一说利用四君子汤来治疗肾脏病的情况.为了说明补肾脏的情况,首先要明白脾胃与肾脏的关系.我们知道,脾胃与肾脏这两组关系,是人体的先天与后天的关系.也就是说,人在出生以前,肾脏是由父母的精子与卵子结合而成的,这是先天的;而人一出生以后,人的一切活动都由肾脏的这个最基础的脏来主持着人生的生长,发育,繁衍,人的后天也才会健康茁壮,一切脏腑也才会功能良好,气力充足.而人在出生以后,人的这一先天的东西,又得要靠后天的脾胃来不断地补充与滋养,肾脏也才会保持它原先的物质不会溃乏.这也就是中医理论所说的"先天养后天,后天养先天"的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基本上明白了如何应用四君子汤来治疗肾脏疾病的原理.前边我们说过,四君子汤最初是用来治疗脾胃虚弱之症的方剂,可以益气健脾,促进脾胃功能.现在回到补肾脏的话题上来,既然四君子汤可以益气健脾,那么就可以用它来进行补益肾脏了.不过,在使用时,你要仔细思考肾脏中什么物质缺少,是肾阴不足(肾脏中的物质)呢,还是肾阳不足(肾脏的功能)呢?是肾脏受了自然界的风寒影响呢?还是受了外界热的影响呢?等等.
那么,这些问题如何弄清楚呢?这就要在你临床之时,必须全面地诊断病家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以及脉搏的情形.
    如果病家说出自己腰有劳累之后觉得有困乏之感,你就继续听病家还在说什么?他也可能说出自己不怕冷,老怕热;也可能说出自己冬天好过,夏天不好过;还可能说出自己白天容易睡得着觉,晚上老不能入睡;也可能说出自己晚上双脚总想放到外边;也可能有的病家还说自己平时吃再冷的食物也不怕,即便是冰箱中拿出来的东西;也有的病人还会说自己咽喉老觉得干燥,喝了水也不解决问题;也有的病人还说自己的口舌生疮者医不好,即便是好了,过几天又犯了,如此等等,不胜枚举.经过评脉又发现脉细而数,观察舌苔又见舌后部较红.这时,你就可以断定病家一定是肾阴溃乏了,应该给其滋补肾阴.如何滋补肾阴呢?你就可借助四君子汤这四味中药,并且进行合理地加减化裁.
那么如何加减化裁呢?你已经明白了病家是肾阴虚弱了,你就可以给四君子汤中加入滋补肾阴的药味,如熟地,枸杞之类.这样,四君子汤既保了脾胃功能的正常,也可以将熟地与枸杞这两味滋补肾阴的药味转运过去而进入肾脏之中.你也可以给四君子汤中加入滋补药味麦冬,因为麦冬是滋补肺阴的.你可能要问为什么是补肾阴,却如何加入滋补肺阴的药味呢?这中间有一个理论原理,就是加入熟地与枸杞是滋补肾阴的,这是比较直接地滋补肾阴,而加入麦冬则是借助肺脏来滋补肾阴的.这又为何呢?你想一想五行理论,你就觉得这中间是异曲同功.脾脏是肺脏的母亲,而肺脏是肾脏的母亲,中医上讲"虚则补母",而四君子汤中加入了麦冬,实际上是脾胃与肺脏都用了药,脾肺两脏得了滋补,通过五行关系,肾脏是肺脏的儿子,这个儿子肯定是受到了好处的,当然也就将肾阴补养上来了.我们再就前边的加入的熟地与枸杞两味来分析这其中的道理,熟地是滋补肝肾两脏阴液的,枸杞是滋补肺脏,肾脏,肝脏这三个脏的阴液的,在四君子汤中加入了如此两味药,则既不伤脾胃,也滋补了肾阴的虚弱.
    说到此,可能有的同志要问,那你干麻不直接地来滋补肾阴呢,为什么要这样地来进行滋补?这中间也有一个道理:你想,熟地虽然是温性的,它进入人体后是不会损伤脾胃的功能的,可是熟地因脂腻性太大,它却可以让脾胃的功能减慢,所以它是由于这样的原因而要借助四君子汤的;枸杞它是一味寒凉药物,它直接进入人体内后,会使脾胃受凉而导致脾胃功能损伤,所以它也必须借助四君子汤来滋补肾阴;至于麦冬,也是一味寒凉药物,与枸杞是同样的道理,所以用它来滋补也必须在使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来进行滋补.总之一句话,你要滋补肾阴,你必须考虑阴类药物对于脾胃的影响.人们常说"有阳则生,无阳则死".虽然这话太绝对了一点,但在某种情况下,这句话还是说出了人体生命的根本.因此,在滋补肾阴时候,不能损伤脾胃的消化功能,因此才借用四君子汤来做为载体将肾脏所需要的阴液给其滋补过去的.

下面来说补充肾阳的道理.要明白补充肾阳,得先知道病家是否属于肾阳虚弱了.关于这一点,你必须弄明白.病家在叙述自己病症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比较混乱的,甚至有些病人还是说一半留一半的.你经过评脉辩证,如果脉细弱或者脉细微,你便可以询问病家是否怕冷,如果你的问答病家证明了,你就可以推出病家一定会腰痛的,不过不会怎么严重.为什么?因为肾阳不足之人,不光其腰痛,他也会因肾阳的不足而导致脾胃之功能的衰弱,饮食减少,纳差运呆;由于肾阳不足,可能有的病家还会出现头顶冷的感觉;也有的病家会出现阳萎,性生活减退等;也有的病家喜欢夏天而不喜欢冬天,特别是在天气变冷后,别人还是单衣单裤,可他早已经将厚厚的衣服穿在身上了;也有的病家,整个身体显现出一派虚寒的症状:面色晃白,缩手缩脚,怕冷避风等等.像这样的病人,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诊断为是肾阳虚弱的病人.
    明白了肾阳虚弱的症状后,你就可以借助四君子汤来进行拟方了.四君汤补脾胃之气,增强脾胃的功能,而肾阳不足之人,你可以在方中加入补益肾阳之品,如菟丝子,杜仲之类.这样,先天补后天,后天补先天,两相补充,则使肾阳迅速恢复.
如果有人的因肾阳不足而在自然气候变化时又受了风寒的侵袭,则可以在四君子汤中加入炙附片,肉桂之类药味.这里,要着重地说明一下,肾阳不足之人,最容易受到大自然风寒的影响,或者在寒冷的环境中也可以受到寒冷的侵袭.这样,寒冷侵袭了肾阳之人,就会出现腰部疼痛,严重便会出现行动不便,有的病人还会坐下后不能起来,起来后又不能坐下,自身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这样的情况,到医院一看,人家说是腰椎键盘突出,只能动手术了.病家为了减轻痛苦,只好花巨款动手术,结果一些人幸亏治好,但大部分这样的病人,终生都无法治疗了,痛苦将会伴随他走到人生的尽头.如果让中医治疗,可以用四君子汤来治疗此病.其具体方法是:在四君子汤中加入炙附片,肉桂,杜仲,并加入少量的玄参.为何如此呢?其道理如下:四君子汤滋补脾胃之气,脾胃之气旺,则全身气血旺;加入炙附片,肉桂之意在于祛除肾中寒冷之气,同时也补充了肾阳,肾阳恢复,寒邪除去,则血脉流通畅,腰椎骨自然得到了营养,功能便会逐渐恢复;加入玄参的目的在于滋补肾阴,并主要用意在于防止炙附片与肉桂过热而导致肾阴的损伤,在此方中起了一个制约的作用.至于分量的大小,可以根据病家身体的不同情况酌情用药,但医家必须思维清楚,千万不要死搬硬套,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病人为本,从实际出发. 
    以上就是利用四君子汤来治疗肾脏病的情况,尽管表述比较简单,但同行们一定能神领心会.(未经作者允许,请勿转用)

上边所说的内容是谈论四君子汤在治疗脏腑病的一些情况,下面再来谈谈四君子汤在治疗中为何有如此的疗效.我们知道,四君子汤共有四味中药,简称老白茯人.这其中的"老"是指甘草,性平味甘,入十二经.因为甘草在中药里可以和百药,解毒,它就像国家的老臣一样,故而称为"老".甘草生用则可以清热解毒,易伤脾胃之气,而在炙后则可以补养脾胃,又可以补中气而调脾胃.这里所说的"炙"应该是直接到锅内去炒,而不能拌蜂蜜来炒,因为拌蜂蜜而炙成的甘草大部是治疗肺系统疾病的药味,而在治疗脾胃病以及由于脾胃原因而引起的的其它疾病,必须是用不加蜂蜜的,在锅内直接炒的甘草."白"是指白术,性温味甘苦而入脾胃,可以增强脾胃的功能,它与炙甘草相伍可补充中气,健脾补胃,有利于消化.从现代研究的角度看,白术含有维生素A,苍术酮和苍术醇;具有持久的利尿作用,服用后是服用前尿量的九倍;白术也有强壮作用,增加肌体重量,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的作用,重用白术也可以治疗便秘.据有关资料表明,白术可以增强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免疫活力.这就从肝肾的角度上起到了治疗脾胃的作用,也为治疗肝肾疾病提供了基础."茯"是指"茯苓",性平,味甘淡,入心脾胃肺肾经,故而茯苓的入经功能决定了它在治疗心肺脾胃肾提供了原始基础.根据现代研究,茯苓还影响体内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抑制癌细胞的复制,干扰肿瘤细胞的再产生,并引导肿瘤细胞的趋于死亡.除此之外,茯苓的多糖除了能增强T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外,还能激活对肿瘤监测系统的免疫力,故而在治疗淋巴肿瘤的临床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茯苓还有持久的利尿作用,使钠钾排出;有增强细胞免疫力的作用;有降血糖,降低眼内压作用.因此在利用此方时有以上所说的那此功效."人"是指人参,人参性温味甘苦,入肺脾二经,主要用于滋补元气,元气足则脾胃之气得到先天之气的温煦,故而脾胃之气容易恢复.先天与后天之气得到了恢复,自然肺气也会回到正常的水平上来.由于此种原因,也导致了此方对于其它脏腑疾病治疗的作用.根据现代的研究,人参有加速肿瘤细胞死亡的作用,并能加速这种死亡的过程,因此才将此方应用于治疗一些恶性肿瘤的临床中.但因为人参有升高血压的作用,所以,人们常在治疗高血压病中又将其换成"党参"来替代,因为党参却可以降低血压,并且发挥着与人参基本相同的作用.
    正由于本方具有如此复杂的功效,因而在临床中如果能够辩证清楚,并进行合理的加减变化,则此方所隐含的其它功效便会显现出来,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人们才说此方可以治疗常见的一些病症,也可以利用它来治疗一些其它的疾病,如脾胃性高血压,常见肿瘤,恶性肿瘤,肝胆疾病以及一些肾脏病与心脏病等等.
    一个药方能治什么病,全看你对药方内部的各种成分的理解以及药物之间相互搭配时的用量把握,这大概也就是中医古方剂之所以长久不衰的原因所在,也是祖国医学灵活与富有生命力的所在.以上所谈的所有四君子汤的应用,都是本人的觉解与感悟,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行斧正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异名】白术汤(《圣济总录》卷八十)。

  【分类】 补益剂-补气

  【组成】 人参(9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6克)

  【功用】 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该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禁忌】 斟酌。

  【化裁】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附方】 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保元汤

  【附注】该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临床应用以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该方与理中丸比较,两方均用人参、白术、炙甘草以补益中气,仅一药之别,而功能相异。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证;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各家论述

  1、《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此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君。白术苦温,燥脾补气为臣。茯苓甘淡,渗湿泻热为佐。甘草甘平,和中益土为使也。气足脾运,饮食倍进,则余脏受荫,而色泽身强矣。再加陈皮以理气散逆,半夏以燥湿除痰,名曰六君,以其皆中和之品,故曰君子也。”

  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3:“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大宜服之。”

  3、方中人参甘温,益气补中为君;白术健脾燥湿,合人参以益气健脾为臣;茯苓渗湿健脾为佐;炙甘草甘缓和中为使。四味皆为平和之品,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故名四君子汤。

4、该方证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荣于面,而见面色萎白;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之象。正如《医方考》所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治宜补益脾胃之气,以复其运化受纳之功。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肾着汤

 

  方 名:肾着汤(利湿之剂)

  总 结:湿伤腰肾 

  编 号:008 

  组 成:炙甘草、炮干姜、茯苓、白术 

  主 治:(1)治伤湿身重,腹痛腰冷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 

  (2)宣明用治胞痹,膀胱热痛,濇于小便,上为清涕。 

  加 减:有寒者加附子。 

  归 经:足少阴太阳药也 

  方 义:(1)1.甘草─甘平和中而补土。

  2.干姜─辛热以澡湿。

  (2)此肾病而皆用脾药,益土正所以制水也。 

  又附方:经心录加肉桂、泽泻、杜仲、牛膝,治同。 

  备 注:金匮一名甘姜苓术汤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

  【组成】茯苓 白术各120克 干姜(炮) 甘草各60克(炙) 杏仁(去皮、尖,炒)90克

  【用法】上锉为散。每服12克,用水4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食前服。

  【主治】妊娠腰脚肿痛。

  【方剂名称】肾着汤

  【药物组成】香附、陈皮、甘草、川芎、木香、茯苓、白术、黄芩、苏叶、归、白芍、腹皮、羌活、苍术。

  【处方来源】《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方剂主治】妊娠胎水肿满。

  【各家论述】是症虽由脾虚土衰不能制水,亦平日停饮聚湿,清浊不分,以致此也。是方二术、香、苓燥湿利水,温胃健脾以壮土;芎、归、芍、芩养血和荣以安胎;附、陈、紫苏以利气;腹皮行水除满,羌活风能胜湿,使周身关节疏通,水无停蓄之所。盖治病至不得已之时,虽羌、苍、腹皮雄悍泄气,亦不得不用耳。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又名肾著汤)

〖方源〗 《金匮要略》
〖释名〗 肾著病,以腰重冷痛为主要见症,缘于寒湿外袭,痹着于腰部所致,腰为肾之府,故以“肾著”名之。
〖组成〗 甘草二两[6g]   白术二两[6g]   干姜四两[12g]   茯苓四两[12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方歌〗 肾著汤内用干姜,茯苓甘草白术襄,
     伤湿身重与腰冷,亦名甘姜苓术汤。  
〖主治〗 
  肾著病。身重腰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饮食如故,口不渴,小便自利,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缓。
〖功用〗 祛寒除湿。
〖病机〗 
  此证多起于劳动汗出之后,衣里冷湿,或居处卑湿,久而久之,寒湿之气侵于腰间,以致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腰重而冷。邪着于肌里,而未伤及脏腑,故其人饮食如故,小便自利。邪虽外受,但无表证,且非汗法所宜。尤在泾说:“肾受冷湿,着而不去,则为肾着。然病不在肾之中脏,而在肾之外府,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故治宜温化寒湿之法。

理中汤 

  方 名:理中汤(袪风之剂)

  总 结:温中 

  组 成: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 

  主 治:(1)治伤寒太阴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呕,腹痛粪溏,脉沉无力。

  (2)或厥冷拘急,或结胸吐蚘,及感寒霍乱。

  加 减:(1)自利腹痛者,加木香。

  (2)蜷卧沉重,利不止,加附子。

  (3)呕吐:去白术,加半夏、姜汁。

  (4)脐下动气:去术,加桂。

  (5)悸:加茯苓。

  (6)阴黄:加茵陈。

  (7)寒结胸:加枳实。

  (8)不痛利多者:倍白术。

  (9)渴者:倍白术。

  (10)腹满:去甘草。

  归 经:此足太阴之药也(脾) 

  方 义:(1)人参:补气益脾,故以为君。

  (2)白术:健脾燥湿,故以为臣。

  (3)甘草:和中补土,故以为使。

  (4)干姜:温胃散寒,故以为使。

  变化方:(1)本方三两,加附子一枚,名附子理中汤,治中寒腹痛,身痛,四肢拘急。

  (2)本方加枳实、茯苓,蜜丸,名枳实理中丸,治寒实结胸欲绝,胸膈高起,手不可近,用大陷胸不瘥者。

  (3)本方去甘草,加茯苓、川椒、乌梅、名理中安蚘丸,治胃寒吐蚘。

  (4)本方加桂枝,倍甘草,名桂枝人参汤,治太阳表证不除,而数下之,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表里不解者。

  (5)本方加黄连、茯苓,名连理汤,治伤暑泻而作湿。

  (6)本方加陈皮、茯苓,名补中汤,治泄泻。泻不已者,加附子。恶食,食不化,加砂仁。

  (7)本方加当归、白芍、陈皮、厚朴、川芎,入姜煎,名温胃汤,治忧思郁结,脾肺气凝,胀满上冲,饮食不下。

  (8)本方加黄耆、白芍、陈皮、藿香,名黄耆汤。

  (9)本方加青皮、陈皮、名治中汤,治前证腹满痞闷,兼食积者。

  又附方:本方等分,蜜丸,名理中丸。

  煎服法:每服四钱。 

  命 名:以脾土居中,故曰理中。

  理中汤

  【来源】《万病回春》卷二。

  【组成】砂仁 干姜(炒) 苏子 厚朴(姜汁炒) 官桂 陈皮 甘草(炙)各3克 沉香 木香各1.5克(水磨入)

  【用法】上药锉为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磨沉香、木香同服。

  【主治】寒喘,四肢厥冷,脉沉细。

  【加减】呕吐恶心,加丁香、半夏,去良姜、官桂;泻不止,加苍术、山药;泻多不止,加肉蔻、诃子、附子,去良姜、官桂;虚汗,加黄耆,去藿香、官桂;饱闷,加厚朴、砂仁,去人参、良姜、官桂。

  理中汤

  【来源】《万病回春》卷三。

  【组成】人参 白术(去芦) 干姜(炒)各3克 官桂 甘草(炙)各1.5克 陈皮 藿香 茯苓(去皮) 良姜各2.1克乌梅1个

  【用法】上药锉为一剂。加生姜3片,大枣2枚,灯草1团,水煎,温服。

  【主治】寒泄,悠悠腹痛,泻无休止,色青,脉沉迟。

  理中汤

  【来源】《伤寒论》。

  【异名】人参汤(《金匮要略》卷上)、治中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理中煎(《鸡峰普济方》卷十二)、人参理中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

  【组成】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9克

  【用法】上药切碎。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200毫升,日三服。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200毫升左右,微自温,勿揭衣被。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方论】方中干姜温运中焦,以散寒邪为君;人参补气健脾,协助干姜以振奋脾阳为臣;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促进脾阳健运;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而兼补脾和中,以蜜和丸,取其甘缓之气调补脾胃。诸药合用,使中焦重振,脾胃健运,升清降浊机能得以恢复,则吐泻腹痛可愈。

  理中汤

  【组成】人参、白术、干姜、白茯苓、甘草节各等分。

  【来源】《准绳·幼科》卷五。

  【主治】疮疹吐利

  【用法】上(口父)咀。用水1盏,煎5分,不拘时候。

  关于理中汤的两种加味 (何绍奇谈医)

  仲景原文并没有把理中汤、丸作为太阴病主方。理中丸见于《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太阴病以吐、利、腹痛、腹满为特征,属太阴脾虚寒证,仲景提示治法是“当温之”,“宜服四逆辈”。理中丸由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组成,当属“四逆辈”。理中丸及汤的加减法中,本有腹满(阳虚寒凝),去术加附子一枚,寒者加干姜,足证其当属“四逆辈”。正是由于如此,后世才移用此方作为太阴病主方。

  理中汤的加味方很多,在我用理中汤的经验中,有一热一寒的两味药的加入最为重要。

  一.理中汤加附子

  这就是理中汤与四逆汤的合方。加附子是为了振奋脾肾之阳,是虚寒之象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是太阴传少阴,太阴少阴同病。其证除吐、利、痛、胀外,尚见手足逆冷。

  周某,女,8个月。体质弱。先因伤食,医用消导不应,改硝黄下剂,即腹泻不止,后来改用西药,不意服硅碳银、活性炭后,药亦随大便排出,泻出物皆稀水,日十余次,精神萎顿,头额冷汗,肢厥,舌淡。补液后腹胀。病在太阴,脾阳衰败,累及少阴,虚寒证也,用理中汤加附子、灶心黄土,一帖泻止,易以异功散调理数日而安。

  左某,男,64岁。初春某日,晨起放牛上山,归家即呕吐、腹泻、肢厥,昏睡不起,察其舌淡苔白,脉沉细。初议用四逆加人参汤(红人参10克,附子24克,干姜15克,炙甘草6克),后采纳会诊医生意见再加白术、龙牡,浓煎以进,一服即酣然入睡,尽剂而安。

  周某本脾虚不足之体,由误下而致太阴虚寒,累及少阴。所服活性碳亦随之泻出,中阳不振也;补液更增腹胀,中虚失运也,此际若至用理中汤,犹嫌药力不足,必得附子之大力,姜附协力,始可回阳救逆,挽回败局。左案则为寒邪直中太阴、累及少阴,非“四逆辈”不可为功。

  二.理中汤加黄连

  方出丹溪《证固脉治》。张潞说本方主治“胃虚挟食,痞满发热”,戴复庵说“盛暑逼于外,阴冷伏其中”,俱难得其要领。我的理解,无非脾胃虚寒而又挟肠热,多年来用此方治疗泄泻屡收捷效。

  黄某、女、76岁,久患糖尿病,最近突发不明原因的泄泻,日四、五次,在某医院治疗半月不效,腹部隐痛,时胀,食不下,口不渴,察其舌质色淡而苔黄腻,断为中寒而挟肠热,用连理汤三剂而愈。

  谢某、女、56天,腹泻52天,体重不增,某医院用过消导健脾药多付不效。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皮肤干皱,啼哭不宁,而肛门红灼,遂用连理汤,二剂泻即止,易方调理而愈。

苓桂术甘汤

 

  □ 方剂名称: 苓桂术甘汤

  □ 药物组成: 茯苓四两(12克) 桂枝去皮三两(9克) 白术二两(6克) 甘草炙二两(6克)

  □ 用法: 上四味,以水六升(1200毫升),煮取三升(6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 功效: 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 主治: 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 病症分析:

  脾阳不足,健运失职,则湿滞而为痰为饮。而痰饮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停于胸胁,则见胸胁支满;阻滞中焦,清阳不升,则见头晕目眩;上凌心肺,则致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沉滑或沉紧皆为痰饮内停之征。

  ◇ 方解: 点此观看方解

  ◇ 临床应用及研究:

  1.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中阳不足痰饮病之代表方。临床应用以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为辨证要点。2. 加减变化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心下痞或腹中有水声者,可加枳实、生姜可消痰散水。3. 现代运用本方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梅尼埃病、神经官能证等属水饮停于中焦者。4. 使用注意若饮邪化热,咳痰粘稠者,非本方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