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文 统战老兵新征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25:27

走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这所政治学院,可以说是从统战工作的一条线,转向另一条线。前途更艰,担子更重,更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全国两会在即,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简称“中央社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也在忙碌中早早地认真准备好发言稿。这将是他第一次以新身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参加“两会”。
角色转变,身份变化,叶小文恒久的搞好统战工作之心不变。他的思考,也一直围绕于此,不断深入。
范围更广,责任更大
2009年9月,叶小文接到一纸调令,离开了奋斗18年的宗教工作战线,走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任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同时被提拔为正部长级。
“这一辈子和促进五大关系和谐的神圣使命绑在一起了,现在的工作可直接关系到促进政党关系和谐。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并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作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由毛主席起名,周总理操办,邓小平题名,江泽民确定校风。胡锦涛更赋予其‘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和方针政策宣传基地’的重要职能。这不是一般的学院,而是有着政治殊荣的高等‘政治学院’;不是一般的学习园地,而是整个中国统一战线的‘三大基地’。在众多的关怀和大家的努力下,中央社院培养了一批参政议政的兴业人才、治国栋梁,产生了一批建言献策的真知灼见、济世名篇。与中央社院‘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中华文化学院,也为港澳台侨胞了解国情、学习中华文化,搭建了一个颇受欢迎的平台。”叶小文介绍着中央社院的历史。
走进这所政治学院,应该说,叶小文是从统战工作的一条线,转向另一条线。相比于国家宗教事务局,这里工作范围更广,责任更重大。叶小文回忆几次出访美国,常常遭遇过两个问题:“作为无神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能够真诚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吗”;而另一个问题就是“作为唯一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能够真诚地推进民主制度吗?”
叶小文当时生动、明确地阐述了前一个问题,说得美国人无话可说。但是对于第二个问题,当时并不在叶小文研究的范围之内。此番上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和第一副院长,叶小文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理直气壮地回答清楚美国人的第二个质疑。
“在60多年前延安的一座窑洞里,中共领导人毛泽东与来访的国民参政会参议员黄炎培,谈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如何摆脱历代统治者‘治――乱’‘兴――亡’的‘历史周期律’。毛泽东当时毫不犹豫地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而今,在社会主义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叶小文作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要为这条新路献计出力,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松。
“我到这里来不是养老的”,叶小文对自己履新讲了一句朴素的大实话。
上任伊始,叶小文一行就马不停蹄地陆续深入到各地社会主义学院进行调研,对于其发展与瓶颈,一一摸清。谈到各省社院和中央社院的发展,叶小文强调,进一步建设好社会主义学院,需要完善的问题还有很多:要着眼两个方面,社院发展既要注重外延改善,更要注重内涵提高,要在练内功、强素质、提高社院建设科学化水平上下功夫;在现有硬件条件下挖掘资源,通过加强对民主党派机关干部培训、开展网络教育等形式,主动为民主党派建设“学习型参政党”服务;针对民主党派和统战干部更新换代带来的对新成员进行基础理论培训的需求,以及新的情况和问题层出不穷带来的对现有成员进行新形势新任务教育的需求,把社会主义学院培训工作做实、做细;兼顾两个方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与研究上,既要与中央统一思想、方向一致,又要照顾民主党派的特点和自身建设实际,通过入情入理的理论教育和讨论式的教学方式使学员心悦诚服;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既要挖掘培养具有社院特色优势的专职教师队伍,又要组织统筹好院外的优秀兼职教师资源,实现互补与互动。
叶小文说,当初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建立,就是基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跟上中国共产党需要。在今天,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中国社会不断发展,更需要扩大社院的影响,加强师资,加强理论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团结人心,凝聚力量
叶小文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五大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要完成将是困难的。这五个方面的关系是我国政治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也是进入新时期我们各项工作中经常要面对、必须正确处理好的五种社会关系。”在曾经作为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的叶小文看来,“五大关系”中“宗教关系”的和谐,是他首先所关注的。
1990年,叶小文从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调任团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翌年又调任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宗教局局长。1995年,叶小文出任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后改为“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长达18年的宗教工作的磨练,使叶小文成了中国处理宗教事务首屈一指的专家型官员。
“作为一个不信神的执政党,怎样带领信神、信教的宗教人士一起向前走?一定要立足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和宗教问题的群众性,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努力解决的问题,也是叶小文在宗教事务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任共青团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期间,叶小文刚刚涉足统战工作一线。一次深入西北进行青年宗教问题调查,他发现不少青年成为虔诚的教徒。作为一个青年工作干部,同时也是学者,现实促使叶小文思考其中的原因,之后撰文《宗教精神追求的误区和我们的反思》,文章一定程度上触及了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合理性问题,文章一出,被广泛转载。
其实,社会主义怎么看待、对待宗教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也一直为西方所诟病的。叶小文在宗教事务领域工作十几年间,也无数次遇到这样的问题,而他心里,同样不断地进行着类似的思考。
所幸,叶小文任宗教局局长的十几年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阶段,很多过去不能说的宗教问题,现在也可以讲得比较清楚了。叶小文说,做了18年宗教工作的体会,就是像温家宝总理2010年新春贺词中说的那样,“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叶小文气质儒雅,彬彬有礼,且对传统文化与宗教有着精深独到的见解,与内地及港台众多高僧大德都成为好朋友,即便在他离任之后,仍旧在他们心目中留有良好的印象。这是让叶小文最感欣慰的,或可说是他的观点和主张深得人心,推动着宗教在当下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他提出,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中有独特作用。他在不少场合阐释中国传统宗教中蕴含着的大量和平、和谐、慈悲、包容、平等观念,以及这些观念对环保、公益、慈善和化解文化冲突等方面的有益作用。
在局长任内,叶小文先后积极支持佛教界举办了两届世界佛教论坛,支持道教界举办了国际道德经论坛。“无神论的中国”在宗教方面以全新形象示人,所展示出的开明、开放、包容与自信,得到各界赞许。“中国的宗教,在我们党和政府正确的宗教工作方针和政策的引导下,可以站在时代的前列。为祖国和平统一,为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国和平崛起,为世界和平发展,为天下太平幸福。吹来一股和风,带来一团和气,做出独特的贡献。”
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
目前,叶小文正在领衔编写全国高校的《宗教学》教材。这应该得益于他14年的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经历。
“我从1995年5月15日被国务院任命为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现在叫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在这个岗位上,我干了14年。”叶小文认为自己是幸运的,能在这个重要岗位上,亲历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重要进程,能有机会和赵朴初、傅铁山、丁光训、陈广元等杰出的宗教领袖亲密接触,和无私奉献的宗教工作干部们一同工作一同钻研,是他能够写出不少专著的前提和基础。
但是,熟识叶小文的人都知道,他的成就同样得益于他不断的积累与思考。勤奋,是叶小文一贯的风格。一次在江苏,他曾听一个镇长谈起他的座右铭。那位镇长说,作为一个基层干部,白天要“走、干、讲”,晚上要“读、写、想”。“走”,就是到基层去,到老百姓中去;“干”,就是干工作;“讲”,就是把党和政府的主张和政策说给大家听;“读、写、想”,就是读书学习,动笔、动脑。
作为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当然有忙不完的宗教事务,白天也需要马不停蹄“走、干、讲”,“而且‘宗教无小事’,哪一件重要的事务不需要理论思维、不需要政治考量、不渗透文化内涵呢?没有办法,逼着我晚上不能不挤时间来‘读、写、想’。”就是在这样的点滴时间中,十几年来叶小文陆续出版了《多视角看社会问题》;《从心开始的脚步》;《宗教问题:怎么看、怎么办》;《化对抗为对话——叶小文与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代表团会谈实录》;《把中国宗教的真实情况告诉美国人民——叶小文答问实录》、《小文百篇》以及《宗教七日谈》等著作。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美国耶鲁大学的时候,送了一批书,《把中国宗教的真实情况告诉美国人民》也被选上了。
尽管“走、干、讲”,难免“走”的有弯路,“干”的有错事,“讲”的有废话;尽管“读、写、想”,难免“读”而不通其理,“写”而不得其要,“想”而不得其解,叶小文说,他相信只要孜孜以求于怎么看,锲而不舍于怎么办,津津乐道于“走、干、讲”,念兹在兹于“读、写、想”,只要心无旁骛,意无杂念,就能以勤补拙。
“胜非为难,持之为难。”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新春团拜会上的话,叶小文深深铭记在心。作为一名奋斗在统战战线上的老党员,他更知前途之艰,担子之重——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
简历:叶小文,汉族,1950年生,当过工人、农民、士兵,贵州大学毕业后,从事过社会学研究。其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宗教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2009年期间任国家宗教局局长。2009年9月起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第十六、十七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任中央党校、北京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