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超:内地股民太悲观,A股将上6000点-老端的观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14:26
 老端注:这是有香港股神之称的曹仁超采访视频,很明显老曹不太会说国语,听他讲国语真是非常的难受,但他讲的话本身很好,中心思想是。
  第一:看不起内地股民,认为香港人对股市的把握比内地股民更正确;
  第二:认为内地股民们实在是太悲观了,07年是太乐观,现在是太悲观,总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游荡;
  第三:认为A股3年后可能会涨到6000点以上;
  第四,认为银行,地产,消费类的股票会比较好,其中特别看好银行,但工业类股则需要小心;
  第五:年轻人过早买房会背上沉重的负担,导致未来发展艰难,主持人问他自己什么时候买房,他说他买房都是用来炒的,没有用来住的;
  第六:中央说什么他就听什么,从不跟中央作对。
  第七:内地大城市,如上海,在未来10年人均收入可能会翻4倍。
  第八:止损不止盈,扔掉亏损的股票,抱牢盈利的股票。如果一个股票下跌超过1/4,那就说明你看错了,就一定要认错。
  第九:十次里只要能看对三次就够了,看对的股票要赚大钱,看错的股票只能亏一点小钱。
  第十:对于中长期投资的股票,至少要赚他4-10倍才算罢休。
  
  如果有人不知道曹仁超是谁,下面这个帖子是一个很好的介绍。
  ————————————————————————————————
  香港信报专栏作家、人称‘散户股神’的曹仁超,从21岁开始学习投资股票,以港币5,000元(约新台币20,600元)进入港股,到现在已经翻了四万倍,积累近港币2亿元(约新台币8.22亿元)的身家,这个过程中,他不做实业,只靠投资。
  
  出身寒微、只有香港中学学历的他,在香港第一财经大报‘信报’上开辟‘投资者日记’专栏,35年来一直是香港散户的投资指南,自称‘老曹’的他,被香港散户尊称‘曹Sir’、‘平民股神’、‘草根股神’。这个从‘平民窟’走出来的股神,虽然衔着金汤池匙出身,但却未曾感受到家族的富贵。
  
  原名‘曹志明’的曹仁超,1947年在上海出生。祖父是英美烟草公司在中国的总代理,堪称大买办家族,为躲避国共内战前往香港投靠父亲,不过,自1949年后开始公私合营,以及父亲在港去世,曹仁超与家人成了真正的无产阶级。
  
  曹仁超中学毕业后的前两年,在纺织厂与假发厂打工,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他的太太,两人结发至今。
  
  立志要‘发达’的曹仁超,在朋友介绍下进入证券业,从学徒做起,他还在外面帮人打字、教英文。
  
  不过,曹仁超发现证券公司的资料室有很多年报,都是英文的,英语很好的曹仁超看完之后和客户侃侃而谈,并向报社投稿,获得‘明报晚报’编辑林山木的青睐。
  
  林山木,这位英国留学归来的潮汕才子,有一个响亮的笔名-林行止,他以专栏在金庸退出传媒江湖后,被称为‘香江第一健笔’。
  
  图像式记忆 财报过目不忘
  
  曹志明的笔名曹仁超也来自林山木。曹仁超拥有图像式记忆力,对财报数据过目不忘,给他取了笔名‘曹仁超’,反过来读就是-‘超人曹’,以此称赞曹仁超的强记过人。
  
  林山木后来开创香港知名的财经报纸‘信报’。曹仁超也追随而至,入股5%,成为报社第二大股东;此后‘林行止’的政经专栏和曹仁超的‘投资者日记’专栏,成为‘信报’的两大品牌专栏。
  
  现在,曹仁超开始将兴趣转移到A股。这位追求趋势的投资者认为‘中国正在行大运’,他又苦练普通话,不过,钻研A股目的已不是‘发达’,而是要将自己的多年心得化为一部‘葵花宝典’。
  
  由‘投资者日记’到‘投资者周报’,曹仁超已经进入半退休状态,香港有媒体指出,曹仁超打算年底自信报离职并就此封笔,由教人赚钱到怎么用钱。
  
  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他写道:‘… 他们(中国作家)误以为烦恼与财富有关,但其实问题的重点,在于我们对金钱的态度!… 没有金钱,我们很难感到幸福,因此人人必须拥有一定财富才可快乐。惟金钱达到一定水平后,更多的财富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幸福感,则是事实。’
  
  他把财产作了处理,除了留给妻女,剩下的资产都要投到慈善事业中。他的精力也逐步用在慈善上,‘北京农家女’项目就是他的资助对象。
  
  半退休状态 资产规划公益
  
  受基督教影响,过了耳顺之年的曹仁超发现,拥有巨额财富之后,回馈社会更重要,开始将目光转移到公益上,‘北京农家女学校’便是曹仁超主要捐款对象,他每年将自己出书的稿费全都捐给学校,并在图书扉页刊载‘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是北京昌平区一所面向农村妇女的公益性、非性营利性、非学历培训学校)的资料。
  
  曹仁超表示,其实自己从未拜访过农家女学校,选择捐助农家女学校,主因是母亲出身农家,识字不多,希望以一己之力,改变农家女的命运。
  
  不借钱炒股 停损不停利
  
  即使被人称为‘平民股神’,曹仁超在自己的专栏上,从不避讳谈论自己的败绩。曹仁超自称在股市曾经历两次惨败,尤其是在1974年前后二度败北,真正领悟‘停损’的道理后,才逐渐立于不败之地。
  
  被香港散户尊称‘曹Sir’、‘散户股神’面对这些称号,曹仁超总是笑眯眯的连连摆手,直呼‘不要相信我’,‘我也会看错,但我会找很多理由支持自己的看法。’
  
  第一次,他在林山木(笔名‘林行止’,信报政治专栏作家)介绍的一家投资公司工作,市场上有大量的消息,虽然不知道买的是什么股,但光在市场跟风也赚到了钱。
  
  不过,1971年大陆恢复联合国席位,曹仁超凑了港币20多万,又借了港币20多万,拿着50万全部杀入,却没想到三个月就亏到只剩港币8,000元。
  
  遭遇平生第一次最大打击,不过,当时24的曹仁超充满豪气,认为30岁之前大可以进取一点,反正身家也不大,依然请公司职员去浅水湾大吃一顿,‘庆祝生平第一次破产’。
  
  一年多后,曹仁超卷土重来,糊里糊涂地身家又有了港币50 多万港币,当候香港普通人的月薪才港币300元;曹仁超回忆这段往事时,觉得自己太骄傲了,‘青年得志’,他当时觉得是自己的头脑太灵光了,没想到马上就要迎来最为惨痛的经历。
  
  1973年到1974年,中东爆发石油危机,原材料价格上涨,全球经济衰退,股市大受打击。恒生指数由最高时1,775点狂泻至1974年12月的150点,跌幅达91.55%。
  
  他买入和记洋行,当时和记从港币38元一路跌到港币七元,他觉得时候到了,从港七7元一直买到港币一元。直到有一天朋友告诉他‘和记明天就要破产了’,他的公司也跟着倒闭,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多么大的错误,想起家中的妻女,才打消跳海的念头。
  
  直到现在,‘曹Sir’最常提醒投资人的基本原则,一是不借钱炒股,二是停损不停利,三是看准趋势做投资,是他在港市打滚第一个十年的体验。
  
  ‘停损也许会错过了赚大钱的机会,但是它使你不会再一次失去大部分的财产。’至于‘不停利’,他的看法是不要轻易言退,只有这样才能赚取最大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