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可以“下课”,但精神不能带走 - 新华博客 - News 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31:07
【原创】 鲁迅可以“下课”,但精神不能带走

每一次教材改革,都会在一定范围内,在一部分人群中引起争议,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从没有哪一部教材改革像语文教材这么敏感。因为语文教材,尤其是中小学的语文教材,并非仅仅是承载语言文字知识的简单载体。任何一个国家的语文教材,除了负载着向下一代传授母语的责任,还有向他们传递本民族、本国家历史和文化的重任。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是在接受一种精神的熏陶和培养。所以,语文教材的任何一点变化都不那么简单,这也是鲁迅被“下课”引起巨大争议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次,一些地方“不约而同”对语文教材“大换血”,包括鲁迅先生在内的诸多大家的经典名篇被“踢出”,本来并非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大事。时代在发展,语言文字也在发展,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一成不变。我们大可以随手找到各种理由,而且是很有道理的理由去“更新”其中的内容。鲁迅的文章有没有,有多少并不是问题。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对鲁迅如此情有独钟,对鲁迅的文章被剔出语文教材感到“委屈”,甚至有点“愤怒”?难道仅仅是因为鲁迅的文章是经典吗?亦或是像有人说的:这是意识形态在作祟,人们对鲁迅的敏感,源于一种价值与立场的焦虑。

依笔者之见,并不尽然。人们对鲁迅“下课”的焦虑,源于鲁迅的经典无人能够代替,源于有一种东西来源于鲁迅的“经典”,她就是那种叫“精神”的东西。这种精神,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对中国来说都是稀缺的。而拥有这种精神的人,尤其是普遍公认的大师级代表,又是凤毛麟角。70余年以来,有鲁迅在,无人能出其右。有人能够创造“经典”,可他没有那种精神;有人具备那种精神,可他创造不出“经典”。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毛泽东将鲁迅的精神概括为“他的政治的远见”、“他的斗争精神”、“他的牺牲精神”。作为政治家,毛泽东的评价恰如其分。但还有更多的“知识分子”,更注重鲁迅的爱憎分明,不屈不挠,尤其是鲁迅的质疑、批判精神。无论任何时代背景,不管站到“左”还是“右”,质疑和批判精神,都是构成一个完整、独立人格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尤其对于知识分子而言。而长久以来,很多知识分子所欠缺恰恰又是这种精神。

越是稀缺,越显珍贵,越被需要。鲁迅也好,鲁迅的经典也好,是不是从课本中“撤退”了,并不是问题,我们还需不需鲁迅带来的精神才是问题所在。如果拥有这种精神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还会在乎鲁迅“下课”吗?还会“委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