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的沉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20:21

蒙古虽然几十年来一贯紧随苏联,从来没有落在东欧国家的后面。然而,苏联这位大哥却没有真正帮助这位弱小而可怜的小兄弟一把。蒙古几十年来,社会发展十分缓慢,就象那散布在蒙古高原上缓缓而行的骆驼一样。整个蒙古国家就象一个行动迟缓、反应迟钝的老人一样,看不出它有多大的发展变化。自从蒙古独立后,它的经济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反而陷入了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中。苏联的新 的殖民经济在东欧多数国家和蒙古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给这些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也严重地阻碍了它们经济的发展,尽管苏联在口头上高唱什么经互会各成员国经济将共同高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一致”,要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以便“大致同时过渡到共产主义”等高调,但是,事实恰恰和苏联所唱高调相反,苏联的新殖民统治严重摧残了这些国家的经济,使它们的国民经济处于越来越恶化的状态中,在蒙古,原有的经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燃料和工业原料严重依赖苏联进口,国内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苏联控制东欧各国和蒙古等所谓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是在“经互会”的幌子下,在“生产专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旗号下实现的。所谓“生产专业化”,其实也就是“生产畸形化”和“生产殖民地化”的代名词而已。在“专业化”的要求下,经互会各成员国都按照实际情况,生产苏联所需要的产品。按照这样的分工,蒙古国家最适合发展畜牧业。所以它也就单纯地发展畜牧业经济,成为苏联的”牧场”。其实,受“专业化”之害的又何止蒙古一国呢,原本工业比较发达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已成了苏联的加工厂或附属车间。保加利亚则成了苏联的果菜园,古巴则成了苏联的甘蔗园。这些国家经济的畸型化和殖民化,危害是非常巨大的,由于只搞单一的畜牧业经济,蒙古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就不得不完全依赖苏联的供给。而苏联通过对经互会务成员国的经济援助,趁机把许多陈旧商品推销出去,以转嫁苏联国内的经济困难。由于苏联推销给蒙古的机械设备质量低劣,又不附带零配件,经常损坏,给生产上带来巨大损夫,有时因一个重要机件损坏时,影响整个生产,蒙古就不得不用飞机把机件运往苏联修理。因为蒙古国内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厂家。苏联是蒙古拖拉机的供应者。然而,从苏联运往蒙古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汽车等,每年都有大批报废而不能使用。苏联还把一些旧机器油漆刷新一下就当作新机器卖给蒙古,甚至把旧轮胎修补后,就当作新轮胎卖给蒙古。这就是苏联口口声声宣称他同经互会其他成员国的经济关系是什么“国际主义”的“兄弟般的社会主义合作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和相互支持的基础上”的实质。苏联对蒙古的贸易,有时甚至达到了毫不讲理的地步。1964年,苏联未经蒙古同意就将一批电冰箱运到蒙古,由于蒙古人民并不需要它,所以冰箱根本卖不出去,而蒙古又不敢把冰箱退还给苏联,它不得不用政府的名义买下全部冰箱,而把它们无限期地库存起来。这使得蒙古的资金大量积压,给蒙古的财政也带来极大困难。这就是苏联对蒙古的“大公无私”的帮助。苏联在对蒙古的贸易中,经常搞这种欺骗性的商品交易,蒙古明知上当,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忍气吞声,站在苏联的屋檐下,它怎么能不低头呢?

 

蒙古本来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但是,苏联为了向蒙古倾销它的石油和石油制品,在“国际分工”的幌子下,要求蒙古降低和减少石油的生产。因此,蒙古石油生产的下降幅度极为惊人。从1960年到1970年的十年前,石油生产几乎持续下降,1960年,蒙古石油的产量为二万八千吨,1965年则下降为一万四千吨,只有1960年的一半,到了1969年,石油产量只有四千五百吨,只相当于1960年的157%,减少了843%,到了1970年,蒙古按照苏联的要求,已完全停止了石油的生产。与此同时,苏联供应蒙古的石油和石油制品却不断增加。如果把1966年苏联供应蒙古的石油数看作100的话,到1969年,则达到了1321970年以后,由于蒙古已停止生产石油,因此,它所需石油和石油制品也就完全由苏联供应。苏联就是采取这样的手段,让蒙古减少甚至停止生产某些燃料和工业原料,而由它供给。这样就完全控制了蒙古某些部门的生产,并且以此作要挟,使蒙古不得不屈从苏联的压力。你使用了我 的石油,就得听我的摆布,这就是那时的苏联希望达到的目的。不仅蒙古深受其害,东欧各国也是这样。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和造船工业本来都有一定的基础,但根据“生产专业化”的规定,匈牙利被迫停止生产小汽车、普通卡车和一千五百吨以上的船只,连国内对这些产品的需要也只能靠进口来得到满足。匈牙利现在也不再生产拖拉机,而只生产拖拉机的制动件。在“生产专业化”的束缚下,东欧各国和蒙古不能生产一台完整的机器设备,而只能生产某种零部件。这就更加深了对苏联的依附程度。例如,根据苏联同东欧各国签订的合作生产小汽车的规定,捷克斯洛伐 克只生产汽化器和汽车零件,保加利亚只生产车身和蓄电池,难怪在保加利亚工人中曾流行过这样的政治笑话:“世界上最长的汽车是哪个国家制造的?”回答是“保加利亚——车身在这里,驾驶盘在莫斯科。”这句话生动地刻画了保加利亚依附于苏联的严重性,同时也隐约可以看出保加利亚工人对苏联的不满情绪。

 

蒙古的畜牧业自然发达,这也是蒙古唯一能引以骄傲和自豪的。然而,在苏联的掠夺下,蒙古的畜牧业也举步维艰,濒于破产的边缘,在苏联的胁迫和勒索下、蒙古甚至将母畜和幼畜一起赶往苏联,结果。在蒙古的畜牧生产中出现了恶性循环,牲畜头数不断减少,根据蒙古官方公布的资料,蒙古牧畜头数历史上最高水平是1940年的二万六千多头、到1959年,牲畜头数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到二万四千多头;1966年继续降低到二万二千多头,到19686月时,就只剩下一万八千多头了,比1940年减少了百分之六十左右。由于供应苏联大量活牲畜,使得蒙古国内也常感

到肉类供应不足,以至于蒙古政府号召人们要多吃野兽肉和蔬莱。

 

这就是蒙古紧随苏联的严重后果,这使得蒙古国内中活水平下降,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政治生活也得不到正常健康地发展,而且蒙古国内物价飞涨,人们怨声载道。然而,那时的蒙古领导人却仍然执迷不悟,仍然紧紧围绕着苏联的指挥樟转。蒙古为完成第六个五年计划,加紧推广苏联的“新经济体制”和“先进经验”。它的计划规定,在本五年计划内:“基本完成新的计划体制和新的经济刺激体制”,“蒙古人民共和国最重要的任务是在经济领域,政策、意识形态工作,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行联更加紧密地接近,这是加速蒙古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因素。”泽登巴尔在蒙古人民革命党十七大的报告中说:“以在经济领域中全面接近的主要任务为依据,经常就一系列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同苏联的计划机构和务部门进行协商。深人协调自己的计划,密切协商一体化和其他共同措施,通过文件途径在计划工作领域中用一切方法加深和扩大同苏联的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蒙古同苏联的附庸关系,由此得到完全的显示。蒙古给自己国家的发展,套上了沉重的枷锁。苏联这位庞大的巨人,一直压迫得蒙古喘不过气米,这和七百年前的情形正好相反。当时的蒙古盛极一时,蒙古铁骑,日行数万里,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俄罗斯俯首称臣,欧罗巴惊慌失措。都已经成为历史。蒙古人现在只有凭记忆来回想当年的荣耀了。而对被自己统治了近三百年的昔日的俄罗斯人,今日却受它奴役和欺骗的苏联人,蒙古民族除了摇头叹息外,还能做些什么呢?

 

他们现在自以为找到了新的靠山。谁知却是与虎为伴,自投罗网,把整个国家送进了灾难的深渊。蒙古酿造的这杯苦酒,的确够蒙古人民喝几代的,直到压在他们头上的那位巨人消失,亦或另一位成吉思汗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