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博客伴着教师的成长--痛并快乐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9:55:38
让博客伴着教师的成长
柳永忠
在给这篇文字命题的时候,我曾经想到过“让博客帮助教师成长”、“让博客促进教师成长”等短语,但觉得这些都不合适。“帮助”和“促进”似乎都把教师看作了被动者,博客倒是主动的。博客只是一种现代化的工具,我对它的认识是,它有点像日记本,又有点像报刊。每天写一点,这就是日记的特点;写了能发表(当然大多只在网上,而且不一定有人来看),这就有点像报刊。是工具,就不可能是主动的,主动的只能是人。讨论教育方面的博客,当然主动的只能是教师。所以觉得“伴着”比较合适。教师想利用博客使自己成长,博客就是有用的工具;教师不想利用这一工具使自己成长,那博客就是可有可无的工具;教师利用博客乱发牢骚,甚至散布不健康的言论,那博客就成了影响教师成长的工具。因此,要想让博客在教师的成长中发挥作用,首先教师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博客是一个不错的工具,我要利用它使自己进步。
我没有在命题中说让博客伴着教师的“专业”得到成长,是因为我想到教师首先是一个普通的人,他首先要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只有在这基础上,再提出教师的专业成长,那才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让博客伴着教师成长,我根据这些日子在吴中教育网志和苏州教育博客转悠了这一阵子以后,觉得我们不妨可以这样去做。
一、           每天写一点
我对博客的认识是应该每天写一点,应该像记日记那样,要做到天天记。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或许会碰到两个困难。第一,不能坚持。一般人写博客日志,往往是虎头蛇尾。开始或许出于某种冲动,或者受某场讲座的影响,比如像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的讲座;或者看到身边的同事在这方面做得有滋有味。于是,热血沸腾,也想好好写些东西。但写东西毕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应付是做不好的。必须静下心来进行构思,然后坐得住冷板凳写上至少个把小时。很多人写了一个阶段以后觉得太累,就不能坚持下去了。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要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我们必须在惰性开始侵袭自我的时候咬牙坚持。我觉得写作也像长跑,过了“假疲劳”阶段,你就不觉得累了。同样,我们若能战胜自己,度过“找借口不写”这一关,或许你就能长久地坚持写下去了。第二,没有内容可写。一个人要写一两篇东西,那总能“逼”出来的;可要天天写东西,或许就比较难了。下文还将讲到这个话题,这里先说说我们可以在博客上写些什么。我想,博客首先是属于自己的,我们可以写自己喜欢的任何东西,只要那些东西是健康的,不触犯国家法律的。做教师的比起其他职业的人,或许有着更多的“雅兴”,那你就可以从这些“雅兴”开始写起。这种写作方式可以培养自己写作的兴趣和习惯。然后再考虑写与教育有关的东西,当然这两者可以相互穿插进行。写教育,可以写严肃的论文,但更多时候可以写点滴的感受,写教育教学的故事。随着写作的深入,若能将写作和教育教学研究结合起来,那就是高层次的个人教育博客了。这样,我们的博客就能伴着我们做“研究型”的教师了。
二、           每天读一点
要使博客伴着我们成长,我们就必须做到每天都去读一点东西。我所说的每天读一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独到和深入,那就必须注重读书——读纸质的书。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教师,每天必须读一定时间的书。我之所以强调一定要读纸质的书籍,为的是把读书和“读网”区别开来。网络资源丰富,搜索阅读方便,这是它的优势。但“读网”终究没有读纸质书籍的那种心境。只有读纸质的书籍,一个人的心才是静的,才有可能吸收更多的养料。其次,也有必要每天花点时间“读网”,特别可以读读你在那里“安家”的那些“博友”的文字。每个人都有交流的需要,在读那些“博友”日志的过程中,你或许会得到某些启发,使你写出更好的东西;假如你有回复的习惯,你将收到“博友”同样的馈赠,“博友”们也会热情地评点你的文字。我想,除了“隐私”的文字,我们一般都希望自己的文字拥有一定数量的读者。“读网”后的评点将使你拥有你期待的读者。读者的来访或许会使你的写作热情大增,从而坚持天天写,渐渐写出优秀的文字来。
三、           每天做一点
我所说的每天做一点,指的是每天能“用心”做一点。这里的做也说两个方面。首先,在做人方面每天“用心”做一点。我今天与自己的同事相处得如何,与家人相处得如何,与一个陌生人相处得如何……用心做人,心里就会有特殊的感受,这样,你就别愁坐到电脑前没东西可写。其次,在教育方面也要每天用心做一点,今天的备课是否用心,上课是否用心,与学生交谈是否用心,批改作业是否用心……对教育工作的用心,将会使我们感到自己工作的乐趣无穷,这样积极的心态也会促使着我们每天情不自禁地坐到电脑前敲打键盘写写教育。
看好了博客这一现代化的工具,如果我们每天去写、去读、去做,我想,博客肯定能使教师得到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