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轰教育技术--我的一张大字报 - 由由娃娃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3:54:49

炮轰教育技术--我的一张大字报

        我认为教育技术中的技术不应该仅仅的指称计算机或者是网络什么的,还应该包括心理学等有关人类如何学习的知识。教育技术既然是为了"促进学习",那么,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学习是怎么发生的,只有理解学习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我们才能够改良它。而现在我还看不到心理学在教育技术中受到应有的重视,更看不到心理学研究和教育技术研究交叉的迹象,相反的心理学的研究主体总是有意无意的和教育技术研究人员划清界限,据我所致,现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稍微有点名气的一些专家中没有一个是心理学专业出身的,甚至连教育学专业出身的人也少的可怜。而美国一些出名的教育技术专家,比如刚刚去世的加涅,都是一些杰出的心理学家。其实我认为只要是研究学习的,都可以称之为教育技术专家,比如桑代克,比布鲁纳。现在我们教育技术里面的种种名目繁多的学习理论仅仅被抽象成一条一条的原则,干瘪的像个1 00岁的老太太,这样的学习理论还想着去指导教学实践,真是不可想象。

二、"技术"就是适用于某种目的的方法和手段,它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关键看你怎么去使用它,这一点在教育技术中也是适用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句不太客气的话,现在的教育技术流于"术"的水平,缺乏"道"的水准。片面的追求技术(陷于计算机等)上的先进性或者是狂热的迷恋技术,认为技术无所不能。殊不知教育的对象是人——活生生的人!用技术去改造人?然后我们在另一边宣称教育技术可以促进素质教育,更有甚者,说教育技术可以实现人的主体性。我们的专家可以为教育技术作为一个学科的存在进行合理性辩护,但是我们十分遗憾的发现这种合理性辩护走错了地方。

 三、在这里我无意诋毁教育技术对教育实施的作用,因为我也是搞教育技术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教育技术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但是它可能不能自然而然的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教育技术在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是显得无力。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教师对教育技术有抵触情绪的原因,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教师真的有所谓的"技术恐惧症"。而我们的教育技术的研究主体在谈论教育技术的时候总是或有意或无意的回避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避而不谈,缺乏对技术的反思,更缺乏对教育技术研究本身的反思。而一个学科缺乏反思只能说明这个学科还十分幼稚。     

四、我们的专家在谈论技术的时候总是一位的强调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作用,比如网络实现了学习的资源共享,为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为同侪教学提供了可能,但是我们没有谈到网络一方面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增加了资源的可选择性,有利于个别化的学习,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学习者选择信息的难度。当我们沉醉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学习描绘的美妙的前景中的时候,我们没有注意这种学习理论对教师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是多么的高,现在有多少老师和多少学生可以进行这种教学或者是学习,这种学习理论的推广价值究竟有多大?能够实施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的教师最起码的要求是一个学者型的教师,可是在中小学这种学者型的教师又究竟有多少?

五、有人讲教育的一般是科学,一般是艺术,与此相对应就产生了两种对立的教育观:科学主义的和人文主义的教育观。而我们最经常的听到的一种论调是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种看似天衣无缝的论点实际上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命题。在实践上毫无意义,科学和艺术并不是总是合而为一的。在教育中更是如此。如果我们把教育看成是科学,那么毫无疑问,教育被作为一种工具来看待——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在这种工具主义情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的也会成为一种工具,——教育的异化导致了人的异化,在现时的条件下异化以人的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人的主体性开始变的遥不可及,所有的关于人的终极关怀的价值也将最终得到背弃;如果我们认为教育是艺术,那么艺术从本质上来讲是非理性的,而教育技术作为科学的衍生物毫无疑问也是理性的,面对非理性的作为一种艺术的教育,教育技术何以自处?

首先想说明一点——上面的帖子的题目过于招摇了,非常对不起。

现在的教育技术领域中的研究主体绝大多数都是理工科出身的,当然我不是说理工科出身的人就搞不好教育技术,我没有这个意思。我只是想说如果只有理工科出身的人,那么会造成教育技术研究的范式相对单一,这样是不利于教育技术的发展的。在现在的9 位博士导师中,何克抗教授,高福文教授,祝智庭教授,张际平教授,李艺教授,李克东教授,徐福荫教授和丁新教授要么是原来是搞电子的,要么是搞计算机的。只有桑新民教授是文科,但是是哲学。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技术的必修课,但是我认为仅仅一门教育心理学是不够的。看完了教育心理学,我只有一个感觉,就是只是记住了一些结论而已。而并不清楚这些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它是如何得来的。看一看林崇德先生的学习与发展的教学试验吧,我们就会发现如何去对待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林先生的教学试验搞了十多年了,现在还在搞,而我们的“四结合”搞了两三年就说取得了怎么怎么样的成果,可是我看到的谢幼如教授写的一本关于四结合的书,有些问题我自己看起来都吃力,不知道孩子看不看的懂。

至于专家是哪些人,我不能说,我也并没有要指明是哪个专家的意思,也没有这个必要。我不否认一些具有远见和洞察力的学者已经洞见了技术的负面作用,但是这毕竟是少数。并且在多大程度上对技术的反思是在思辨的层次上进行的,值得怀疑。

   国内的教育教学研究是有相当的历史了,但这是沿袭前苏联的模式。基本的教育教学问题都是按照认识论来展开的,看一看流行的教育学的教材就可以发现:诸如教学过程的本质是认识过程,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几乎所有的教育学教科书都是这个框架。作为复数的教育科学是由庞杂的二级学科组成的,这是一个共识。实际上在整体上作为一个事实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一个一个的分立的事实。另外我还有一个观点:对教学,以认识论的方法看待就是认识过程,以社会学的方法看待就是交往过程,以心理学的方法看待就是发展。而一直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想出来以技术学的观点看待教育教学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一种工具?我不知道。我也没有看到有关这方面的观点出来。

读了这篇文章,真让人感动。能有人对把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技术联系起来发表自己的感受,一直是自己想看到的文章。自己曾试着去往这方面写些东西,但很难引起注意。其实,真正搞远程教育的专家,他们应该已经感到自己除了技术很强外,教育心理以及教育学、甚至社会学的重要性应该突出出来,现在的技术不总是强调系统理论吗?认识社会、认识人同样是一个系统理论的作用。不要等到自己搞了一辈才有些“悟性”的东西。作为人的学习过程来讲,无论国外与国内,人的认识过程是有相同的规律可遵循,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国外的东西会比较好,最重要的一点,他们设计系统时,比较考虑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我们国家对心理学理论的认识有了普及化的趋势是近些年的事情,而且,以前的心理学教材让人学起来实在没什么兴趣,人的心理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我们学理论而不去分析人的行为心理的特点,使心理学系的学生毕业后马上运用的能力又不强,这就更会让人怀疑心理学的科学性。所以,远程教育中所作的很多工作,如果说有心理因素的考虑,更多的是自身实践的总结,而不是心理科学在起作用。我们现在做外围性的工作太多,其实心理学这门学科能够给人提供一生中不同阶段解决自己及他人的心理问题。真正能够研究出心理学如何能够通过网络教育让人认识到它在你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魅力,是心理学工作者要研究并实践的问题

==

我目前也正在思考该如何把心理学的东西融入到教育技术学中来的思路,总觉得这里面有学多东西可做的,真高兴有同路人啊。

只是我们对心理学的思考,会不会让技术性较强的人接受。只有一种宽容的胸怀,才会认识到心理学的作用。

很高兴这个潭里面出现了对教育和心理理论感兴趣的水鱼。

一直觉得教育技术或者说网络教育还有E-learning这些名词中,技术与教育有点象油跟水一样貌合神离。我把网上能找到的有关网络教育的理论文章基本上都看过一遍,这些文章基本是师大教育技术出身的大牛们写的。看的时候挺激动的,感觉理论很完备,很系统,只要照着做就可以了。但是看看实际满不是那回事。感觉他们也挺想讲点实际应用的,但是如果考虑实际应用环境的问题,很多理论不可能推演得那么完美,而且技术上的问题学界不可能象专攻技术的人那样搞的那么清楚,并且技术更新极快,大家没有耐心跟踪,如果理论框架与某种技术结合太紧密最后可能因为技术的落伍而被淘汰,所以最终又流于纸上谈兵了。现在这帮人开始自说自话,理论界不考虑企业实际应用,这就完全没有意义了。这种感觉在参加G CCCE2002之后达到顶峰。让人郁闷不已。

  理论界与企业应用是应该紧密结合的,教育本身属于应用性学科,教育技术更是如此,它不属于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现在这种脱节造成技术类的实践者往往专注于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缺乏认识高度,搞出来的东西让搞教育的使用者用着不顺手。实际上对行业和本学科发展都不利。

  教育技术是一个新兴学科,学界同人可能太想为其搭建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作为其在整个教育学科体系中的立身之本。但是这样完全不顾实际操作的理论体系总归是空中楼阁,没有生命力的。如果能够静下心多积累一些具体的应用案例,最后再归纳总结,应该是可行之道。

  附带说一下,上个帖子的作者好象是北师大教育技术论坛的一个版主,这个帖子在北师大、北大和华南师大的教育技术论坛中都可以见到。不过那几个潭子有点死气沉沉而已。

==

你的观点虽然偏激了点儿,但胜在很有激情——这是教育技术研究最为可贵的东西!亮出自己的观点,说自己所想,别管它是对还是错,这又何尝不是“痛快淋漓”的事儿!

——有激情,才会有火花。

——有火花,才会有光明。

——有光明,才会有我们想要的一切!

==

 

我们且不管教育技术的专家们到底是不是教育出身还是心理出身,如果他们能够意识到教育学、心理学在教育技术中的基础地位并且付诸于实践,我自认为也许就够了,因为教育技术必竟是应用学科,究其根本就是一门技术层面的学科(请注意,这里的技术并不仅仅是指导计算机、幻灯之类的,而是指物质形态的技术和观念形态的方法,教育技术的核心理论——教学设计也并没有强调一定用计算机之类的技术)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来指导教学的实践,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才是教育技术的根本。然而现状让我们不安。

第一,谁都说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有教育、心理等等,可看看教育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绝大部分偏重于物质形态的技术,一些教育技术领域的项目也偏重于技术,于是乎学生们学的课、做的项目都偏重于技术(事实上技术也学的不怎么样,呵呵),想打点教育学、心理学方面基础的学生只能去旁听(没有学分的,纯粹是个人爱好),加上教育系、心理系不太欢迎旁听生(甚至都不愿意告诉外系的人有什么课、在哪上课),所以听个课费劲的很。这样的教育、心理基础,怎么才能用来开发符合教育规律的系统、课程?所以本人经常是一谈起教育就心虚。

  第二,教育技术专业的研究氛围实在是不够严谨。技术的发展是一日千里,所以教育技术专业的人那个忙啊!忙于跟踪技术,忙于把新技术用于教育中,这样就出现了一堆不成熟的产品,一线的教师于是也疲于应付,今天学这个技术,明天学那个产品(当然这不仅仅教育技术领域的问题,单凭教育技术专家好象还没有那么大的权力),教师们晕得都不知该怎么教才好,所以就会出现课堂讨论用什么B BS、讨论区来代替(要是碰上个网络不通畅,一节课下来学生只能发表一两句话或者没有),老师的工作重心变成使学生能上网、教学生发言等等上面,而不是讨论什么、怎么引导深入讨论上面。而事实上,教师知道教什么、怎么发展学生的能力、学生要怎么学才能效果最好才是最重要的!!不仅仅是这样,教育技术专业的学术研究就更玄了,脑袋一拍一个结论、一个模式就出来了,查查文献就出一个系统模型推广,闭门一两个月就出来一篇博士、硕士论文,这就怪不得搞教育、心理研究的人瞧不起搞教育技术的!瞧瞧教育、心理的研究,出来一个结论要经历多少!

   当然抱怨、发牢骚不是解决之道,对于我等教育技术专业的小鱼小虾,静下心来看看书、做点实事才是求学、为人之根本。

以上各位都很有见介。我只想从另一方面来凑个热闹。

技术与教育是个互动的。我们最根本的是要从对象考虑,从他们的需求,包括潜在的和现实的,从需求之上发展我拉教育及教育管理,进行教育技术,这才有生命力,如果一个技术和管理能针对学员的需求,并产生效果,那是最合适的,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最完美的。

我个人认为,我们目前的教育思想中,授的思想太多,严重低估了学员的智商,所以总想从教的工作中取得教育成果是途劳的,只有激发了学员的学的能动性,才能取得教育成果。

  技术只是有有思想与理念的基础上来提高效率,并在构架设计上体现教育的思想与理念。有了成效,技术才能真正地发展。整个系统是个协同与互动的。

说了那么多,鉴于教育技术是心理学、教学论和技术(物质形态的技术和观念形态的方法)的紧密结合的产物,教育技术学要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我认为首先应该搞懂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她不是纯理论的思辩,也不是纯技术盲目发展,应该把客观——实验范式和主观——经验范式相结合。举例说来,在研究问题解决学习支持系统开发模式的时候,讨论问题的支架详细还是粗略对于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的问题,应该把这两种学习支架的设置真正地应用到教学中,把实验组的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控制组学习效果用统计学的知识加以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得出哪一种支架教学更有效,然后把有效地的支架教学在实际的学习支持系统加以采用和推广。而不是凭想当然地设置学习的支架。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但是在基于网络(或其他技术)的学习系统更偏向于科学。

   我个人觉得,要把教育技术的搞好,仅仅学习教育心理学还是不充分的,如果有兴趣,读一下《西方心理学史》中的三大心理学派:认知发展心理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中的理论基础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我想或许受到更多做学问的方法,当然,教育、心理统计学的学习对于学习过程的评价是不是有很多的好处?另外本人认为,研究一下哲学问题也大有裨益,如张善侃的《实践主体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