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夏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07:09:26

厚朴中医学堂是徐文兵先生创立的,这是一个宣传中医,培养中医人才的基地,在几个月前,有一天,徐文兵先生突然打电话给我,希望我给学员们讲讲中医的医史课,我一听,这没法儿推辞啊,徐文兵先生为宣传中医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全国无数的人在听他讲述的《黄帝内经》,都无比受益,徐先生提出邀请,我哪里敢推辞?于是,满口答应。

就这样,这个课陆续上了九次,我把中医从发源,到各个流派,给学员们梳理了一遍,其中很多是我自己的心得,最后,到上个周末的时候,这个课就结束了。

上最后一堂课的时候,大家都依依不舍,徐老师和我,和同学们一起合影留念,然后,在全部课程结束的最后,我对大家说:你们都是中医的未来,中医文化浩如烟海,希望你们能充分在里面汲取养分,最终成长为中医名家,日后为维护百姓的健康尽力。

最后,同学们鼓掌致谢,这样医史课就算结束了。

但是,听过我的课的同学都知道,我只是给大家开了个头,我把中医里面的各个内容的精彩之处点给大家了,然后要靠大家自己回去琢磨,钻进去,最后一定会有收获的,其实医史课还可以多讲出很多倍,因为中医文化太博大了,但是我们讲的都是提纲挈领的东西,这些同学们从哪个点进入都可以,“条条大路通罗马”“万法归宗”,最后都会掌握整体的内容的。

这些学员们,我一问,各行各业的都有,有的是自己身体有问题,最后意识到健康最重要的;有的是立志要治病救人的,总之大家都态度认真,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认真学习中医,这种态度,让人没法儿不敬佩。还有的同学,是干脆想开了的,这辈子,健康最重要,于是,放下负担,开始来厚朴学堂练习太极拳,站桩,学习中医,脱胎换骨。

在厚朴给厚朴一期的学员们上课,是我这个夏天一个非常温馨的经历。

 

有了这些热情的中医爱好者,有了患者的期盼,也让我的中医研究和实践有了动力,其实,中医研究是一个非常苦的差事儿,我前两天问一个中医学术研究机构的博士后,我问他一个月的收入是多少,他告诉我是两千元,我知道他的孩子刚刚考上大学,我不知道在北京他是如何供养孩子读书的,因为要租房子,要吃饭,他以后如何买房子?如何安顿自己的住处?听了以后,我觉得我们国家对知识分子太苛刻了,如果一个民族对拥有知识的人如此苛刻,不知道后果会如何,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去做买卖,更少的人去做学问。而学问,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没有了,是致命的。

那天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马勇研究员聊天,听他高论,他开玩笑地说,我们政府早就考虑到了!给你们时机买房子了,你们不买,等涨价了,你们还嚷嚷;给你时机富裕了,不是允许一部分早富起来吗?他们不富,那是你们自己的问题啊?

可是,我觉得,如果想让搞学问的人,一边想着搞学问,一边想着搞钱,估计这个学问就要打折扣了,而且,很多搞学问的人,根本就不会搞钱,脑袋都在书里面呢,走路都撞电线杆,还搞钱,估计都搞不过门口发廊的大师傅。

所以,政府要善待知识分子,很多人,是学问的种子,不能把他们从口袋里面掉落了,等真的有一天,这些人被人家捡走了,跑到国外去了,学问可就在那里了。

前两天,有个朋友的女儿要在澳大利亚读中医,问我是否可行,以前这听起来像是笑话,怎么学中医反而到国外了?可是现在不是笑话,我回答:可行啊!别以为在国外学不到中医,现在中医院校很多看病非常好的老师,都在国外了,直接找他们拜师即可。

前两天电视台拍节目,我连着介绍了几位学问好的老师,编导们去一找,说早就在国外了,让我很觉得遗憾。 

当然,我的学问不够,出国也没戏,所以还要在国内坚持学习,同时把宣传中医这个事儿做好,可能累点,经常需要自个儿鼓励自个儿,有的时候,觉得走入光明了,可是,一转眼,四周又暗了下来;有的时候,觉得渐入坦途了,但是转眼间,又是崎岖了;有的时候,觉得雾色中有同行的人了,可是,走一段路,那声音远去,觉得又只剩自己了,可能,孤独是人生的常态吧,最终走完自己一生的,完成自己使命的,只能是你自己。

好在,我的心态还可以,别人夸的时候也没觉得自己多能耐;拼命挤车的时候也没觉得自己多跌份儿,我知道自己的使命,不管外界环境如何,我可以坦荡往前走,按照王阳明的说法是:“此心光明。”

好像有一个首歌的歌词唱的:向着有阳光的地方飞去……

 

今天早晨很早就起来了,外面的秋虫鸣成一片,天色微亮,想想,2010年的夏天已经过去了,回忆众多,温暖的、冰冷的,写几行字,做个总结吧。

然后,又要上路前行了。

 

突然想起,那天问那个博士后朋友:那你为什么还要坚持呢?

他没有说话,张着无辜的眼睛看着我。

我突然明白,得,这算是白问了,对于他这种人,学问重如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