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了的行当:剃头挑子(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46:04
  消失了的行当:剃头挑子(组图)  


暖洋洋的冬日下,这惬意的场景似乎远去...

        剃头挑子是用扁担挑着,一头是红漆长方凳,是凉的一头。凳腿间夹置三个抽屉。最上一个是放钱的。钱是从凳面上开的小长方孔塞进去的。第二、三个抽屉分别放置围布、刀、剪之类工具。另一头是个长圆笼,里面放小火炉,是热的一头。上面放置一个大沿黄铜盆,水总保持热度。下边三条腿,其中一根腿向上延伸成旗杆,杆上挂钢刀布和手巾。这样的形式,从黑龙江到四川没有两样,说明清朝当年政令统一的程度是很高的。现在远乡还有这样的挑子,旗杆形式依旧。


旧时剃头

        剃头业的来历

        在古代,中国人本不剃头,因为剃头是不孝的行为。《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于是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中国没有理发业。三国时有曹操割发代头的故事,说明头发的重要。男人留长发,就要讲究卫生。朝代不同,处理头发卫生的方法也就不同,各个时期对各自的处理方法称呼也不同。

        远的不讲,明代即称剪发为‘篦头’,清代称为‘剃头’,辛亥革命以后,人们的头上没了辫子,于是又称之为‘剪头’或‘推头’,直到解放以后,‘理发’一词才时兴起来。


热气腾腾...

        明朝时,有‘篦头匠人’,用一块方布包着简单的工具,奔走于富贵人家,替人篦头,被称之为‘篦头的’。在皇宫内,则有专门的篦头房,‘近侍十余员,专为皇子、皇女清发、留发、入囊、整容之事。’

        国人理发始于满清入关,清廷强令汉人按满人习俗剃头梳辫,曾在北京东四、西四、地安门与正阳门前搭建席棚,勒令过往行人入内剃头,违者斩首,这便是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京城地面广阔,仅四地设棚仍不能及时让汉人剃去头发,朝廷又批准军中伙夫申领牌照,在各处街巷建棚或担挑子串户剃头,这就是北京最初的理发业。


越上了年岁,剃头人越精心...

        当时干这一行业的大部分是武清、三河、香河、宝坻等京东各县的人,尤以宝坻人最多。从清初至民国二十年左右约三百年里,北京的剃头行业大都由宝坻人担任。

        理发业大致有两种经营方式:一种是设有铺面,坐店经营;一种是挑担下街,走街串巷。这后一种,出门经营时须随身担一个剃头挑子。挑子一头是洗头铜盆,下面有个圆桶,内装炭火小炉;另一头是坐凳,凳侧有抽屉,内盛理发用具。铜盆那端还竖着一根小旗杆,杆上有钩,悬挂毛巾、钢刀布等,据说旗杆是当年强令汉人剃发留辫的法令标志。

        下街剃头匠手持一个铁制器具,名曰‘唤头’,形状似大镊子,用小棍自下向上一拨,便发出‘呛啷’一声,随走随响,以召唤主顾。解放后实行公私合营,下街的剃头师傅大都进了国营理发店,仅剩下些‘散兵游勇’仍以走街串巷为生。这时的剃头挑子已简化为一个小小的布挎包,内装理发工具,只是‘唤头’依然在手。

        下街师傅收费比理发店便宜,受到大杂院居民的青睐,常被他们请进院中,而顾客多为老人、孩子。‘文革’时期全面禁止个体经营,下街师傅从此绝迹。

        剃头匠的‘十六招’

        北京的剃头匠必须会十六种技能,即梳、编、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补。

小孩儿在三四岁以前,多半留‘坠根儿’或‘歪毛儿’(即小辫儿),四五岁以后留‘锅圈儿’或‘码盖子’,这就为以后梳大辫子打下了基础。当时北京有‘留锅圈儿长大辫子’的俗话。

        走街串巷的剃头挑子,一边儿是带抽屉的小凳子,一边儿是炭火盆子和手巾杆。‘唤头’是剃头匠招徕生意的响器。

        剃头挑子——一头热

        剃头匠人担着挑儿,手里拿着一尺余长的镊子状的金属‘音叉’,俗称‘唤头’,以铁棒在其中间拨动,发出幽长的颤音,用以招徕顾客。为用热水方便,只要出‘挑儿’,小火炉的火就得生着。因而便引出了‘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用以说明事情的双方,只有一方表示热情、关心、主动,而另一方则表现得冷淡、漠然、迟缓。

        ‘剃头的不打唤头——没想(响)了。’借‘想’与‘响’谐音,变成‘没想儿了’,说明一件事没有希望,没有成功的可能。

往日场景


剃头也成为老人们重要的社交场所


你刮胡,我剃头


简易的脸盆架却洋溢着冲洗中的舒适


剃头


随意


旧式躺椅已不多见


刮脸


剃头也逐渐开始演变为剪发

消失篇


一个地方,老人已经坐了几十年


剃发


刮脸


还有高深的掏耳朵功夫


面对社会发展,老人无奈诉说


逐渐远去...


到底谁是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