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比行动更重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22:47
人民政协网 www.rmzxb.com.cn        日期:2010-02-04 00:17           字体显示:大中小【查看评论】
廖晓义
从1970年第一个世界地球日算起,西方的现代环保已经搞了40年,在环境执法和某些环境技术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然而面对日益加剧的全球生态危机,我们不得不反思其中的疑难与困惑。当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所助长的贪婪与自私被排除在环保的视线以外,当过度消费自然资源的美式生活方式依然被视为高品质的生活,当改变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呼吁被边缘到无声,当自然仅仅被当成与生命无关的被“治理”的对象,当环保的目标不是文明转型而是技术发展,环保,究竟走向何方?
西方技术性、分割式和线性的思维方法似乎不能充分回答这些问题,对人类经济社会文化问题全部进行“分解式”思维,必然会忽略整体的真相,这将可能导致更大的环境隐患。我们需要的是借助中国的传统智慧,用一种“整体式”思维来应对今天的生态危机。
单项依赖物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逐渐使人类心灵硬化、身体退化,并使环境恶化、文化枯化。“物欲”变成“物狱”,人变成了物质的奴隶。我们只有打破这个物狱来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让生命树的果实来滋养我们的心灵,以获得真正的健康和幸福,这也是环保的最高追求。以天人合一为特征的古老智慧,为应对当今世界的危机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就是,减少对于物质能源和资源过度的消费,而发现作为幸福来源的心能和作为健康来源的体能的意义。“敬天惜物,乐道尚和”就是中国式环保的核心价值,“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就是中国式环保的天然模板。
挑战过度消耗物质能源的生活方式,不是让人们去牺牲,恰恰是人们要找回现代社会最难得的奢侈品,这就是健康与快乐。生活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并不意味着经济的衰退,而恰恰是产业转型和新的生态经济的发动机。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进一步探索生态文明哲学基础、文化内涵以及落地实践,应该是全民族的当务之急,也是今后应该行进的方向。
应对环境危机,谈论是重要的,但比谈论更重要的是行动;行动是重要的,但比行动更重要的是方向。按照什么样的世界观去行动,关乎人类的生与死。
(摘选自廖晓义主编的新书《东张西望-廖晓义与中外哲人聊环保药方》)
■作者简介
廖晓义:知名民间环保事业倡导者和活动家,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创办人兼主任。中国第一位获得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苏菲环境大奖”的民间环保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