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以后还有没有人生 - 李国威的博客 | 李国威的博客 | 博联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37:11

讲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我们要把自己当普通人看,那些50岁还能重新创业,82岁还能再次怀春的超人不算。

一转眼我的同学们和朋友们都四十多了,说成功也挺成功,说困惑一个赛一个困惑,最大的困惑就是我这辈子还能干什么,我还能不能重新选择一次人生。

当然,没事瞎想是成功人士的通病。

80年代我们上学那会儿,成功的标志就是出国,所以我大学同学一半在国外,研究生同学也有相当比例。一晃二十年了,这些在国外的家伙开始回来勾引我们审视人生。

 

有个同学有话剧和播音天才,学校文艺晚会学邱岳峰,在中央电视台当过英语播音员,还跟国内某大导演是莫逆之交。可是他就是一心要出国,去了日本留学、美国留学,定居了加拿大。有次回国,大导演说,我去机场接你吧。结果同学一进接机大厅,就看见人山人海围着一个大胡子签名留影。来接的家人跟这同学说,X大导演等了你两个半小时,两个半小时。

我们都跟这同学说,你出什么国呀,留在国内,你早就是大导演下面的二导演。女明星都想上大导演的片子,都要从你这里过一道,别人想潜规则一把都没机会呢。

同学说,我也想过回来,可是现在家都安了,孩子在那边上学,我住的房子一开门就是森林,每天在森林里遛狗,已经都太习惯了呀。

别人其实也是同样的问题,我们抱怨中国的环境差,得了感冒要咳嗽一个月,参观举世闻名的世博会还要跟人推推搡搡,跟加塞的人吵架,可是尽管很多人还在忙着办移民,更多的人还是觉得"已经习惯了"。

当然,从事业的角度看,每个人的职业都可以重启,也可以延伸。有个同学毕业后作记者,然后研究媒体投资,资源整合,著书立说,业界翘楚,可是最近转做了投资基金,当董事总经理。这说明,四十岁也可以适当转型,还有机会一搏。

但是四十多岁的人转型也好,重启人生也好,还是要看你有没有那种精力和激情,身体还能不能顶的住。

我们研究生时期的足球队队长,现在是某媒体集团高管、杂志社社长,去北京奥运看足球赛时诧异地问身边的孩子,"多年没玩足球,现在足球的编号也象橄榄球了?你看那个球员怎么是99号?"

孩子说,"爸那是9号,哪里来的99号?"

花眼并不是这个年龄段的人面临的唯一问题。普遍的问题是,必须重新认识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

我最喜欢的运动是篮球,但是已经多年没玩了。原来一起玩球的人都脆弱得不行。一个朋友去年拐着腿拐了三个月,打球扭伤,我们都警告他不要再跟中学生一起打篮球了。前几天聚会他缺席,说"我的腰直不起来了,象老太婆一样了。"大家说你又跟中学生打球去了?他说哎忍不住,想就玩一会儿的。

腰不好应该是一个普遍问题了。还有一些问题是心理上的,越是成功的人弱点就越分明。

那个做投资基金的同学说,写了这么多书,研究了这么多年媒体,特别想去美国大学里交流一下,可是竟然从来没去过美国。以后不知还有没有机会,麻烦的是现在对坐飞机有恐惧心理。去年一次在国内飞行,遇到强气流,飞机抖得象捣筛子,从窗口看飞机翅膀,抖得象要掉下来了。现在基本不坐飞机了。

大家说没什么没什么,金正日同志也不坐飞机。我说:"到美国还可以坐船去啊。"

四十岁的人普遍好加评论,好为人师,他们的话你信也罢,多数当耳边风算了。

四十岁的人要更清醒地认识自己,知道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经历、能力、学历和社会资源为自己和社会创造价值,相信自己越来越有价值,越来越不可替代。正如俞敏洪老师所说,当你决定了一辈子干什么以后,就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你可以象一条河流一样越流越宽阔,但是千万不要再想去变成另外一条河流,或者变成一座高山。

说得多好。别人四十多岁了你可以不信,俞老师的话一定要听。如果你自己四十多岁了,不要怕自己弱点越来越多,因为你有足够的资本让你不用样样逞强。

同学聚会散了,做投资基金的同学三两步赶上我,犹豫地说:"到美国真的有船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