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对美国的外交需要远大于其内部合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47:31
东亚对美国的外交需要远大于其内部合作类别:默认分类 | 浏览(1385) | 评论(0) 2009-03-25 21:52

希拉里在亚洲四国风风光光地走了一圈,作为美国国务卿的首次出访可谓圆满成功了。不过说实话,希拉里的这次访问不可能不成功。首先,她选择了东亚四国作为访问的目的地,东亚在美国外交中的确很重要,但绝对不棘手。相比较中东、阿富汗、中亚乃至俄罗斯,东亚与美国的关系基本上都以合作为主调,即便在比较麻烦的朝核问题上,这个地区的主要国家都与美国合作构筑了六方会谈机制。几年前,笔者在访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位于白宫西侧的办公室时,当时的亚太事务资深主任韦德宁就说了一句实话:“在这座大楼里,我这个位置是最轻松的。”布什政府在东亚留下了一笔相当好的遗产,希拉里把东亚作为出访的首站显然是很讨巧的选择。

 

其次,希拉里作为国务卿首访东亚,其形式的意义远远大于其实质的内容。当下,奥巴马政府刚刚开张,人员搭配还没有完全到位,工作机制还没有充分理顺,各项政策还没时间来梳理和展开。加上金融危机、反恐与中东局势的压力,新政府在东亚的政策基本上不需要做实质性的调整。希拉里来访的主要意义其实就是来拜码头,虽然是老人了,但毕竟有新身份,代表新政府,需要来见个面,建立好关系。日本、韩国是盟国,需要加强既有的同盟关系,表示对盟国的重视和关心。印度尼西亚作为人口最多的伊斯兰国家,而且世俗化和民主化程度很高,需要来表示美国的支持。中国就更不用说了,奥巴马已经说的很明确:“对中美两国而言,没有比两国关系更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作为世界上两个最重要的经济体,中美两国加强合作至关重要”。

 

当然,从外交上考虑,形式也是很重要的。毕竟在过去八年,大家都熟悉了共和党布什政府的政策路径和做事风格,奥巴马新人新政府多少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希拉里来访,哪怕只是重复过去说过的话,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各国的疑虑。而且,从一开始建立良好的、可信任的工作关系,为未来的合作奠定基础。美国在东亚的政策基本上以合作为主题,合作一方面体现在具体在内容和领域上,另一方面也需要形式上的氛围和机制。希拉里这次来访,虽然内容上很难有足够的变化和创新,但在形式上保持既有的气氛以及合作的机制与途径同样很重要。

 

从希拉里走过的这一路看来,基本上都实现了良好开局的目的。在日本,希拉里一方面高调表态“日本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给这个盟国足够的面子,另一方面表示要关照绑架问题,弥补了日本人在六方会谈中的失落感。在印度尼西亚,希拉里表达与伊斯兰世界对话的姿态,同时显示了对民主化的支持。在韩国,双边表示要致力于“更加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在中国要发展“更加深入与广阔的关系”,在既有的对话机制基础上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总体看来,走一路都是笑脸、握手和香槟,加上她本人就是媒体关注的红人,赢得了超乎寻常的礼遇、关注和掌声。

 

不过,站在被希拉里访问的国家之一的角度看这次访问,有一个现象还是值得思考。希拉里走到每一个国家,都在强调与这个国家的双边关系,美日同盟很重要、美-印尼关系要发展、美韩关系要加强、美中关系要深化……在空间上,这些国家彼此的距离远比华盛顿近,但是在外交上都比华盛顿远。中日之间似乎在竞争自己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重要性,韩日闹领海与岛屿的矛盾要去华盛顿解决纠纷,东南亚国家更是唯恐美国把它们遗忘。

 

这实际上就是当前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基本结构,美国与东亚各国的关系远远好于东亚各国内部的关系,华盛顿与东亚各国首都的距离小于它们彼此之间的距离。美国可以从容地在东亚各国之间扮演游刃有余的“离岸平衡手”角色,因为各国对美国的外交需要远远大于其内部的合作。这个结构就像一把雨伞,美国握着伞柄,支配着幅射展开的一条条伞骨。希拉里这趟亚洲行实际上就打着这样一把伞,有了这样一个结构,她可以放心地上什么码头唱什么歌,即便调门各不相同,各个东道主也都无可奈何,只能笑脸相迎。